90後開始養生 保健品如何取悅這屆年輕人?

2020-12-26 健康界

"去年網上開始流行說90後油膩大叔,我一怒之下減肥減了好幾十斤。"現在的小何(化名)成了一個清瘦的小夥子,他說,佛教過午不食是有道理的,健康最重要。而健康界的另一個女性朋友,膠原蛋白不離手,護眼、美白等各種瓶瓶罐罐擺滿辦公桌。

"用最貴的眼霜、熬最長的夜",且不說90後年輕人的"朋克養生"是否有效,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已經成為保健品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據速途研究院發布的《90後養生報告》顯示,國內長時間使用保健品的90後佔比21.9%,有接近一半的90後偶爾會使用保健品,而排斥保健品的90後群體只佔3.9%,這早已促使保健品從原始的中老年市場轉戰年輕人市場。

歐睿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300億元,過去10年收入複合增長率近11%,預計未來3年將保持10%左右的複合增速,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巨大市場紅利之下,涉足保健品的企業在產品布局,以及營銷渠道方面如何俘獲年輕人的"芳心"?

上市醫藥企業"搶食"保健品

你可能不知道江中藥業,但你一定吃過江中猴姑米稀;你可能不知道健康元,但你一定看過太太美容口服液的廣告;你可能不知道東阿阿膠……不,這個你一定聽過。

伴隨保健品市場的擴容,越來越多的上市醫藥企業在加速"搶食"保健品。健康界不完全統計,目前涉足保健品業務的上市藥企主要有江中藥業、東阿阿膠、華潤三九等。

一項基於阿里巴巴大數據發布的《2017國民膳食營養相關系列研究》顯示,在保健品消費中,補充蛋白質產品尤其受"95後"年輕人偏愛;29歲至50歲的中青年人群的保健品消費結構中,具有補鐵、補鈣、調節內分泌等功效的產品是他們的主要需求。

其中,湯臣倍健明確表示,膳食補充劑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選擇,未來要佔領線上,將膳食補充劑賣給更多年輕人。湯臣倍健推出首個電商"特供"子品牌Yep,涵蓋了10款產品,除了膠原蛋白粉固體飲料之外,還有香瓜橄欖壓片糖果、益生菌固體飲料等產品。該系列均為普通食品,從特點上更強調輕便、時尚和口感,迎合年輕人的喜好,與常規的膳食補充劑產品形成明顯的區隔。

近年來,東阿阿膠則圍繞"補血、滋補、保健"三個領域,由補血市場向滋補、保健和大健康市場拓展,由阿膠主業向非阿膠類滋補保健領域拓展。桃花姬阿膠糕作為阿膠糕品類的品牌,目前已成為"養顏零食"的伴手禮及保健食品。

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表示,藥企拓展大健康領域,各級渠道利益如何分配、終端價值鏈如何打造,在賣場和商超鋪貨的"遊戲規則"要從零開始;此外,習慣了OTC產品粗放式管理,快消品要更加注重細節。"從藥品到保健食品,目標人群由自我診療的病患轉變為有保健需求的普通消費者,產品品類由少數品種擴展至幾十種,銷售渠道由醫療機構和藥店轉向商超、電商、社群直銷,業務模式由藥品分銷商模式轉向保健食品代理商模式,營銷思路均發生巨大改變。"

湯臣倍健自1995年成立以來,走的路線就與安利等直銷企業不同,其採取的是非直銷模式,鋪貨渠道主要在藥店。而過去穩坐保健品第二大銷售渠道的藥店,其市場份額佔比在2015年已經被電商追平。2011年至2015年期間,保健品銷售的藥店渠道佔比從34%掉到21%,而電商渠道佔比從4%提高到21%。

自2016年以來,湯臣倍健將"電商品牌化"作為與大單品戰略並列的未來發展戰略之一。在近幾年的企業年報中,不止是銷量,成績搶眼的電商更顯示出其品牌化運營的優勢。湯臣倍健通過獨立的電商品牌體系,承擔起在年輕消費者中品牌塑造的職責,且成效顯著。

為深度布局醫藥商業領域的多渠道銷售模式網絡,利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推進"智慧藥房",康美藥業今年7月擬投資28億元建設康美智慧藥櫃項目,計劃分三年在全國投放5萬個智慧藥櫃,整合醫藥物流、網絡醫院、智慧藥房、連鎖大藥房等服務內容,為消費者提供用藥諮詢、遠程診療、OTC藥品預約配送到家等綜合藥事一站式服務。

江中藥業的保健品產品在以經分銷商覆蓋為主的銷售模式下,還採用了部分商超直營的銷售模式輔助銷售。江中藥業將產品直接銷售給直營商超門店,並配合門店通過市場宣傳、節假日促銷、消費者互動等方式進行產品的直接銷售。該模式下,公司利用連鎖商超門店的客戶流量、門店分布等優勢,能快速地同消費者進行互動,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時通過同消費者積極溝通,研究消費者喜好,為公司下一步新產品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快消企業入局保健食品行列

最近上市引發頗多爭議的拼多多,銷量排名第二的也是保健品,足以看到這一市場的火熱。

事實上,很多快消企業也在搶佔保健食品市場。

拿健康飲品來說,快消巨頭百事公司的戰場已經從碳酸飲料轉移到了健康飲品領域。今年,百事可樂繼全新推出氣泡水品牌Bubly,欲跟上健康潮流,用無卡路裡、無甜味劑等概念吸引消費者眼球後,近來又通過高人氣CP力推果繽紛新品,以期吸引年輕人眼球。

如果說消費者飲食習慣改變,在促使老牌可口巨頭調整產品線,那麼,處於政策不明朗因素下的保健品巨頭加碼功能飲料,則大有借紅牛商標使用權之爭,搶佔健康飲料市場之意。

在紅牛深陷商標使用權糾紛之後,功能飲料領域迎來了多位入局者,大家都希望能夠分一杯羹。自2017年開年至今,已有數十種功能飲料新品面市,除了可口可樂旗下「魔爪」、王思聰推出的「愛洛」,怡寶推出的魔力升級版新品,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資本與紅牛前總經理王睿聯合打造的一款美國功能飲料也高調登陸中國市場。而這還不包括直銷企業安利以及乳業巨頭伊利等的一連串動作。就在今年4月份,伊利集團在其官方微信上正式宣布進軍能量飲料市場,即將上市新品"煥醒源"。

5年營收縮水超300億元的哇哈哈,也在自救重回保健品戰場。不久前,娃哈哈推出號稱能緩解視力疲勞的"天眼晶晴"發酵乳飲品,隨後規劃推出一款主打減肥功效的奶昔。娃哈哈建立起渠道聯銷體,藉助於整合各個層次的客戶及客戶佔有的資金、市場、倉儲及配送體系等各項資源,得以掌控一張遍布全國各地的銷售終端營銷網。

《2017國民膳食營養相關系列研究》顯示,在國民健康意識逐步提升的同時,海外保健品品牌也觀察到了中國保健品市場的發展勢頭,紛紛通過開設線上官方旗艦店的方式殺入中國市場。而一些消費需求強烈的消費者,則會選擇通過海淘以及跨境電商的方式獲取海外品牌保健品。

2017年,澳大利亞四大知名保健品牌Chemist Warehouse、Swisse、澳佳寶、Sanofi-Consumer Healthcare與天貓國際達成進一步合作,上述保健品將拓展各種跨境購渠道。以Swisse為例,該品牌目前還入駐了京東國際、唯品國際、網易考拉海購、小紅書等跨境電商渠道。Swisse方面也表示,其產品會根據不同地區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作出調整,"符合年輕人的趨勢"。

保健品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已經成為一個趨勢,中國保健品市場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與潛力。正如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曾說的,在消費市場快速年輕化的道路上,誰能抓住C端用戶的年輕主力軍,誰就能完成華麗轉型。

(本文綜編自無冕財經、南方都市報、網易新聞等公開報導)

相關焦點

  • 褪黑素、抗糖丸……90後養生焦慮推動保健品新一波崛起
    前不久,微博上了熱搜的「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讓不少年輕人找到了組織,「原來不止我一個人不敢看體檢報告」幾乎成了每個90後的共同心聲。不敢體檢,體檢後不敢看報告,這實際是90後對自己身體狀況的不自信,也說明大家認同:生活不規律,身體亞健康。在縣城基層單位工作的張銘告訴記者,加班多,壓力大,辦公桌和背包裡都常備護肝藥,降壓藥。
  • 一邊熬夜,一邊「養生」!這屆年輕人的保健品消費迎來新態度
    一邊熬夜加班或刷劇、刷淘寶,一邊認真購入護肝片、褪黑素、維生素軟糖等保健產品養生,90後、00後的年輕人正湧現出新的保健品消費態度。今年第二季度,隨著我們步入「後疫情時代」,國民對於健康的進一步關注推動了保健品的「報復性消費」,線上保健品消費實現大幅增長。線上保健品行業的增長,很大程度上由購買人數的增加驅動,消費人數佔比持續增長的90後和Z世代是核心驅動人群。
  • 4500億元保健品消費市場,如何打造90後的「新養生主義」?
    晚飯後送2片護肝片下肚,又有了刷著手機熬夜的底氣。 她是千千萬萬個年輕人的縮影:「吃最貴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一邊沉迷於熬夜,一邊醉心於保養。 曾經,養生是中老年人才關心的話題,如今,逐漸步入「30+」的90後們也開始端起保溫杯,泡起枸杞,兢兢業業吃起保養品,邁入養生行列。
  • 當代90後養生圖鑑
    在data100的一次定量調研中,提高免疫力成為79%的年輕人在疫情期間最為關注的健康問題,養生仿佛成為了舒緩大家緊繃神經的一大突破口,90後對養生的關註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朋克如我,可也慫了90後的朋友間最好的休閒娛樂方式已經變成了養生。
  • 當代90後養生圖鑑-房產頻道-和訊網
    朋克如我,可也慫了  90後的朋友間最好的休閒娛樂方式已經變成了養生。  據《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養生」早已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專用詞彙。這不僅僅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在很在程度上確實也是由於這屆90後的健康情況大不如前。
  • 半島調查丨靠吃「藥」養生 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
    文/圖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吳思 凌晨,王小姐關上電腦,熟練地拿起眼霜塗抹,然後吞下兩顆褪黑素片,安心地睡下……「熬最晚的夜,吃最多的保健品」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養生」方式。據統計,現在營養保健品的購買者中,「90後」佔比已超過25%,20多歲的年輕人比中老年人更熱衷於研究保健品。
  • 這代年輕人,吃的保健品不比爸媽少
    這是90後如今的真實寫照。 就在不久前,央視報導如今保健品市場出現了一種新現象,購買保健品的主力軍不再是中老年人,而是90後,佔比超過了25%。 小曾表示,每個月花在保健品上的錢已經超過了買衣服的錢,但還是會選擇花費在保健品上,因為她需要對自己身體健康負責。 禿頭、胖了、失眠、耳鳴、便秘、視力減弱、免疫力下降……這類問題不再單單困擾中老年,被視為"生猛一代"的90後也正式與以上問題相遇,由此也衍生出了"朋克養生"。
  • 買保健品,是年輕人最後的倔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後廠村來信,作者丨美芽01風水輪流轉,當初嘲笑爹媽買保健品是交智商稅的90後,也開始加入保健品大軍了。幾大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90後成為保健品消費主力,00後買家的數量相比往年也有所增長。在一份不同年齡人群的健康自評得分調查中,90後健康自評分只有6.2分,95後則為6.1分,00後更悲觀,只有6.0分。相比之下,70前的中年人們則樂天派許多,健康自評得分為6.9分。
  • 保健品消費90後佔比25.01%,新生代的養生需求迅猛增長
    隨著「養生焦慮」、「保溫杯裡泡枸杞」等話題不斷霸屏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特立獨行的新一代年輕人又一次引領了「養生新風尚」。據易觀智庫發布的《90後健康養生大揭秘》數據顯示,在90後熬夜的原因中,超過三分之二(77.56%)是因為玩手機導致熬夜。
  • 90後有人拿一半工資去養生,「邊吃保健品邊熬夜」說的是你嗎?
    收到快遞的那一刻,楊蓉邊熬夜寫代碼邊吃藥的「朋克養生」生活就此開始。她把保健品放在書桌上,這兩年,每到熬夜時,就會往嘴裡塞兩片。她自己也知道,這種熬夜又吃保健品的養生方式很不科學,但又能怎麼辦呢?功課不能太差、職場不能偷懶,儘管長頭髮的速度趕不上掉頭髮的速度,也不能「提前退休」吧。在「吃吃吃、吃出健康」的路上,1992年出生的徐琦(化名)顯然比楊蓉更用心。
  • 杭州90後姑娘嘗試10多種保健品保養身體 還有年輕人一年花7萬吃...
    保養皮膚的膠原蛋白、葡萄籽保養頭髮和指甲的血橙蛋白調理經期的蔓越莓、月見草幫助睡眠的褪黑素……杭州90後姑娘嘗試10多種保健品保養身體還有年輕人一年花7萬吃保健品見習記者樓金靖凌晨2點,小羅正坐在床邊,等著剛燒好的開水放涼。
  • 為什麼這屆年輕人大多是「整體貧窮,局部富有」?
    《90後雙11消費新趨勢》調查發現,年輕人愛新款、聯名款,對於喜歡的東西,看價值不看價格,沒有貴不貴,只有樂不樂意買單。因此,我們在今年可以看到諸如「百雀羚」「大白兔奶糖」「六神花露水」等等70後、80後都認為是老掉牙的品牌,突然煥發生機,一個個都成了網紅品牌。
  • 養生颳起國潮風 90後最關注體檢表
    剛剛過去的2019年,「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90後開始立遺囑」「90後體檢異常率97%」先後衝上熱搜。以往仗著青春年少堅持自我生活方式的90後,在面對體檢報告中越來越多的醫囑,如今也開始轉變消費理念。奔四的90後主動穿上秋褲,養起腸胃,無需父母甩「養生」連結,開始自發鑽研食補大法、防脫之道,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保命方法論」。
  • 芙美燕:90後正式加入養生大軍,養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
    都說90後月光,00後「負翁「,隨著第一批90後開始進入30歲的大關,養生已經成為90後之間聊天不可避免的話題之一。」每周一、三、五吃即食燕窩,二、四、六吃Swisse精華。每周一次健身私教課,平時也會吃玻尿酸果凍、膠原蛋白瓶這類方便的營養零食,有時間就燉一燉桃膠、血燕、皂角米…」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的90後開始研究各類養生細節,「養生」話題已經不再是中老年群體的專屬。前段時間,有媒體曝出了「近八成受訪90後開始關注養生」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熱議。
  • 887送福利丨寫給正在佛系養生的年輕人
    如今,90後也步入了而立之年被自信、慌張、無奈充斥著生活與此同時作為Z世代代表的95後也開始頻繁出現在大眾眼前為了緊跟上年輕人的步伐了解寶寶們的喜好上周小編在社群裡發起了一波提問:未來,年輕人喝什麼?也收集到一大波有意思的答案其中有一些答案吸引了小編的關注比如雞湯、生髮水、枸杞泡水小編驚喜地發現大家也都開始關注更加健康的飲品啦~根據易觀發布的《90後健康養生大揭秘》分析報告顯示,這屆90後群體健康狀況已出現逐步下降的趨勢
  • 吃保健品「上癮」的年輕人
    林晴所說的「藥」,並不是經過大量臨床驗證後,具有嚴格適應症和治療作用的藥物,而是保健品。從2014年開始,還在上大二的林晴就拿自己當「試驗品」,從膠原蛋白液、葉綠素片到褪黑素、護肝片,她前後吃過不下十種。「早飯可以來不及吃,但保健品必須得吃。」定時鬧鐘之外,林晴還上了雙重保險:隨身攜帶全套保健品,早上忘了吃,中午也能補上。「已經上癮了。」
  • 你還在吃保健品養生嗎?「是藥三分毒」不會有假!
    如今,年輕人食用保健品養生,也不再是什麼新鮮事。吳昕曾錄某節目中分享個人保健,每天服用的劑量單手都捧不過來;王子異在綜藝《偶像練習生》中,保健藥也是隨身必備。1、養生保健年輕化,大家為什麼迷戀保健品?因「變老」造成的淘汰感,直接為這屆年輕人的恐慌加碼。四川95後姑娘小段一天要吃7種保健品,床頭五顏六色的瓶瓶罐罐十多瓶。「25歲以後皮膚氧化速度就很快了,要提前準備」。談起女生該如何抗氧化,防衰老,小段頭頭是道。
  • 趣拿洞察:養生「年輕化」,保健品如何打造「網紅品牌」?
    隨著健康消費觀念提升,養生需求從「銀髮一族」逐漸往「年輕一代」擴散,趣拿就在與湯臣倍健Yep系列合作時發現,當下年輕人普遍對保健品接受度較高、且使用場景更豐富。全民養生助力保健品「年輕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2020年疫情影響,人們的健康意識以及對保健品的接受度均在不斷提升。
  • 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你買過什麼保健品? ​
    來源:央視財經    (原標題:90後步入養生階段,成保健品購買主力軍!最愛的保健儀器和營養品是這些→)近年來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提升,身邊的減肥族、跑步族、養生族越來越多。區別於以前保健品的購買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而現在營養保健品的購買者中,「90後」越來越多,佔比超過25%。
  • 「邊養生,邊作死」,85後最愛買保健品
    其中「95後」「00後」成消費主力,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26%。 保健品的真實銷售情況如何? 2020年雙11前後,南方周末記者分別向多家電商平臺發放了調查問卷。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提供的結果顯示,「85後」是購買保健品的主力軍,「養生」是消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