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打哈欠是因為困?少年你太天真了!丨動物蝌學

2020-12-23 蝌蚪五線譜

從北門進入北京動物園北區,在象館的西邊就是河馬館。

河馬是陸地上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對於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我們首先欣賞的當然是它那巨大而顯得笨拙的身軀。

它的體長足有3.5-4.5米,體重更是達到了3000-3500千克!不過,河馬長得比較矮,四肢特別短,肩高只有1.40-1.65米,勉強有大象的一半高。

在它的前後肢上各有大小几乎相等的4個腳趾,趾尖有蹄,其形狀如同扁爪,趾間略微有蹼,顯現出一些喜歡在水下活動的特徵。

不過我們要想觀察到它的腿和腳,就只能等它到陸地上活動的時候。

此外,在它的身後還有一條大約50釐米長的尾巴,但由於平時總是緊貼著身體,所以並不引人注目。

雖然從名字上講應該是「河中的馬」,但河馬的外形看起來並不像馬,倒像是一隻特別大的豬。

事實上,河馬在進化過程中的確與豬類的親緣關係更為接近,所以管它叫「河豬」似乎更為合適。

再讓我們欣賞一下河馬粗碩的頭部。

與眾不同的是,它的眼睛、鼻孔、耳殼等都生在面部的上端,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

河馬常常將全身和頭部的大部分都沒入水中,只把耳朵、眼睛和鼻孔露出水面。這樣不僅能夠正常呼吸,而且能夠及時發現危險而不被敵人察覺。

這個特點我們在動物園裡經常能夠看得很清楚。

河馬的奇特之處還包括那一張特別大的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大,並且足可以張開呈90度角,可以把一個西瓜整個放在嘴裡吃掉。

它的牙也很大,尤其是門齒和犬齒均呈獠牙狀,犬齒的長度可達75釐米左右,是其進攻的主要武器。

它的下門齒不是向上生長,而是像鏟子一樣向前面平行伸出,也有60-70釐米長,重量達2-3千克。

河馬常常打哈欠,這實際上是一種威脅的方式,以此來顯示那突出的獠牙,作為給對方的警告。

搏鬥時,它也用鋒利的牙齒去刺傷對方,或者試圖咬傷對方的腿,因此經常給對方的身體留下傷疤。

河馬跟大象、犀牛一樣,屬於厚皮動物,在背部及兩側的厚度達到4-5釐米。

它全身裸露的皮膚主要呈紫褐色,光滑無毛,僅在嘴端、耳內側和尾巴上長有些許毛髮。

有趣的是,它們皮膚的汗腺裡能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以溼潤皮膚,這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它排出來的血,因此稱之為「血汗」。

河馬在非洲的分布區很大,有些棲息地的海拔高度可以達到2400米。

它喜歡生活於河流、湖泊、沼澤附近水草繁茂的地帶。因為它的皮膚非常敏感,長時間離開水便會幹裂,所以它在白天的大部分時間也都會懶散地呆在水裡,靠水的幫助來調節體溫並防止皮膚乾裂,夜間則在岸上睡覺。

河馬的視力很差,甚至在水面以上也常看不清東西,但這並不影響它的生活,因為水下常常是十分渾濁的,根本就無法看到遠處。

它有一套特殊的、如同閥門一般運用靈活的肌肉組織,在潛水時能將耳朵和鼻孔關閉起來,每次潛水時間可達5-10分鐘左右,但不像水生哺乳動物那樣在生理上有對水的適應能力。

因此,河馬只能算是一種半水生動物。除了安全和涼爽外,水也能幫助它支撐其龐大而沉重的身體,使其在水中行走自如。

其實,河馬在陸地上生活的時間也很長,並且能以每小時20千米的速度奔跑。

在野外,河馬喜歡營群棲生活,每群多達20-30隻以上,因此在有條件的動物園中也將它們集群展出。

因為天敵很少,所以河馬通常是十分安靜地、自由自在地生活。

河馬看起來溫順馴良,很少顯露它的獸性,但在交配季節,或者有入侵領地者時,就會引起激烈的搏鬥,從而釋放它那巨大的威力,顯現出其令人懼怕的一面。

它那3000千克的潛在爆發力,簡直就像一輛小型坦克。

在野外,體型也很巨大的尼羅鱷是唯一敢於攻擊河馬的動物,但除了在非常飢餓的情況下,這些攻擊並不時常發生。

因為即使是尼羅鱷這樣兇猛的動物,也很難應付一隻被激怒的河馬。

河馬的食物基本上都是青草類和水生植物,食量很大。

在動物園,河馬喜食青嫩、柔軟的飼草,如各種青草、苜蓿草和蘇丹草等,秋冬季及潮溼的春季還需要多吃一些乾草,還有時令瓜果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飼料。

一隻成年河馬每天可採食約75千克的青草及10千克的精料。

另外,在發情、妊娠和哺乳期還要補充一些由玉米粉、大豆粉或麩皮等調配成的混合顆粒料。

河馬的性成熟年齡一般在3-5歲,在動物園要比野外有所提前。

河馬寶寶一出生體重就有30-35千克,體長可達65-85 釐米。

它出生時就會睜著眼睛在水中緩慢進行站立、行走和遊泳,半個小時就吃到了母親的初乳,然後差不多每小時吃一次奶。

河馬寶寶十分逗人喜愛,每當有寶寶出生都會吸引大量遊客來到動物園觀賞,人氣爆棚。

有趣的是,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中還展出有一種倭河馬,在分類學上與河馬同屬河馬科,它們也是這個科中僅有的兩個物種。

倭河馬的外形酷似河馬,但體型比成年河馬要小得多,體長為150-185釐米,肩高為70-83釐米,體重只有170-280千克,似乎有點像正在成長的河馬「寶寶」,但在很多細節上與河馬都有差別。

在行為方面,倭河馬對水的依賴性不如河馬,多在陸上活動,但也善於遊泳,喜愛在泥水坑中打滾。

與河馬不同的是,它屬於夜行性動物,也不喜歡群居,但食性卻與河馬基本一樣。

(本文所有河馬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End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註明來源

責編/Akua

向左滑動,查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媒體傳播體系

相關焦點

  • 狗狗頻繁打哈欠?別大意,可不僅是因為困了,還有這5種原因
    最近有狗狗主人會產生疑問,自家狗子經常出現打哈欠的行為,不知道是因為什麼?難道是想睡覺了。哈哈,打哈欠就意味著想睡覺?以我們人類的思維來認知這件事情的話,很合理啊。但是注意啦,狗狗經常打哈欠可不一定就是因為困了想睡覺哦。它們又不像我們一樣,每天擁有學業壓力、工作壓力、經濟壓力,它們擁有大量自由的時間可以去睡覺,在這種情況下,不該有頻繁打哈欠的行為呀。
  • 河馬張開大嘴打哈欠是表示什麼意思 9月19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18183首頁 螞蟻莊園 河馬張開大嘴打哈欠是表示什麼意思 9月19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河馬張開大嘴打哈欠是表示什麼意思 9月19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 河馬可愛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惡魔的心
    如果你曾經去過禮品店,仔細閱讀過毛絨動物玩具的過道,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可愛可愛的河馬玩具,孩子可能會滔滔不絕的想要帶回家。毛絨河馬動物玩具如此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你曾經見過圈養的河馬,你可能會對這些動物的可愛感到敬畏。但實際上,河馬是極其危險的動物。事實上,河馬通常被認為是非洲導遊中危險的七種之一,河馬與好望角水牛、大象、獅子、豹子、犀牛和鱷魚一起被歸類。
  • 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科學家證明,人和動物都能傳染!
    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科學家證明,人和動物都能傳染!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東西都是可以傳染的,除了感冒等一些病症就比如這個奇怪的現象也是可以傳染的,有人在打哈欠的時候,周圍的人看到他打哈欠都會跟著一起打哈欠,就像是打哈欠會傳染一樣。
  • 貓咪為什麼總愛打哈欠?不一定是它困了哦
    你們家的貓咪愛打哈欠嗎?反正我家貓咪是特別愛打哈欠的。睡覺前要打,睡醒後也要打,曬太陽時要打,發呆時還要打……因為它總是打哈欠,樂樂都被它傳染好多次,跟著一起打。明明主子每天有那麼多時間睡覺,怎麼它就那麼困呢?別誤會,貓咪打哈欠,可不僅僅是因為它困了哦。
  • 偶蹄目河馬科動物--河馬
    河馬(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體型巨大,體長4米,肩高1.5米,
  • 哪種動物能在戰鬥中打敗河馬?
    河馬可以用多種方式自衛。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的體型令人驚訝,它們跑得很快,最高時速可達30英裡左右,因此它們可以躲避威脅。也就是說,它們不會經常逃避戰鬥,因為它們可以對抗大多數捕食者。它們用牙齒刺穿其他動物的身體,並利用它們巨大的體型對自己有利。這些極具攻擊性動物是不可預測的,幾乎沒有挑釁就能發動攻擊。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 人為什麼會打哈欠?你知道嗎?
    於是就打哈欠了,打哈欠是一種深呼吸的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時候更多的吸入氧氣排除二氧化碳,打一次哈欠的時間大約為6秒鐘,在這期間可以使人閉幕塞聽,全身的神經和肌肉得到完全的放鬆,從而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還有的情況是人犯困的時候一般也是哈欠連連,以提醒人體表示大腦已經疲勞需要睡眠休息,所以打哈欠也是一種催眠的方法。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河馬擁有非常肥胖的身體,身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水草比較豐盛的地區,白天幾乎都在水裡待著,食物缺少的時候會上岸覓食,河馬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十幾隻組成群體一起活動,有時候也會出現上百隻的盛況,平時河馬的性格比較溫順,只要不去惹怒它,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帶有幼崽的雌性河馬非常容易暴躁。
  • 螞蟻莊園9月19日今日答案 河馬常常張大嘴巴打哈欠其實是?
    螞蟻莊園9月19日今日答案 河馬常常張大嘴巴打哈欠其實是?河馬常常張大嘴巴打哈欠其實是?9月19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選對答案的話就可以領取180g小雞飼料了,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支付寶螞蟻莊園9月19日問題:河馬常常張大嘴巴打哈欠其實是?
  • 看到別人打哈欠,為什麼自己也情不自禁打哈欠呢?
    撰文丨N(天津師範大學基礎心理學碩士) 責編丨K 排版丨夏獺 比如,你在家裡正看著書,突然困意襲來,你不禁張開了大嘴,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哇!頓時清醒了不少;或是在陽光明媚的午後,你和朋友去咖啡廳閒聊,對面好友的哈欠讓你不由自主緊隨其後「效仿」。
  • 夏天一到下午就打哈欠?5款醒瞌睡的好物,一掃困意走出「困」境
    這還不是主要的,更嚇人的是第二天整個人一點精神也沒有,有時候上個廁所都想眯一會,因為實在是困得不行。尤其是到了下午,一看見太陽就很自然地打哈欠!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一到下午就感覺身體被掏空一般困得不行,但就算再困再累,班還是得上,課還是要聽,這時候如何打起精神來就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啦!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其實敢不敢是一回事,能不能吃到河馬肉是另外一回事。其實在非洲,獅群是唯一個敢對成年河馬下手的動物,不過發生這種攻擊河馬的行為十分少見,因為獅子在捕獵的時候也會權衡利弊和風險,攻擊河馬其實是下下策,只有餓懵逼了才會對河馬下手。至於鱷魚還真的不敢對成年河馬下手,它們只會在很少的情況下偷食河馬幼崽,但幼崽經常會和成年河馬在一起,所以鱷魚基本上沒有成功的可能。
  • 科普徵文:你當是吃素的嗎?看似溫順可愛的河馬,其實兇猛無比
    河馬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只吃素都能把自己吃成豬,也是少有的了。這麼醜的河馬真可以說是寧可醜的別致,也不願美地相似,圓滾滾的身材,遠遠地看像一頭大象,短短的四肢,屁股後面拖著一根又小又細的尾巴,要不是長了一張馬臉,別人還以為看到了一頭豬……
  • 貓咪「打哈欠」的7個意思,你知道幾個呢?
    其實貓咪打哈欠有這7個意思,養貓多年的你,可能都不知道!1、判斷氣味如果貓咪做著什麼事情,然後突然停下來,朝著一個方向張大嘴巴,其實是它聞到了之前沒有聞過的氣味,所以才會朝著氣味來源的方向,張大嘴巴,就像打哈欠一樣,試圖判斷這個味道。
  • 經常打哈欠?打哈欠會傳染?會流淚?或許與這些原因有關,不妨了解下
    2、缺氧(生理理論)     關於打哈欠的原因,有人認為是缺氧,(生理理論)說當肺臟周邊組織偵測到肺裡的氧濃度變低時,就會讓人打哈欠以吸入更多的空氣。但我們現在知道,肺臟不一定會偵測到氧氣的不足。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通過超聲波掃描,可以看到胎兒在母親肚子裡打哈欠的影像,但子宮內胎兒的肺臟還不能換氣。
  • 世界最可愛動物排行榜第19名,倭河馬!
    傳說,創造河馬的時候,本來規定它是在陸地生活的,它體型太大,害怕紫外線,自身會分泌一種抗紫外線的物質所以看起來皮膚亮亮的,由於太笨重跟怕紫外線它祈求神,去水裡生活,那樣我會方便很多,神拒絕了它,因為怕它吃魚破壞平衡,它保證不會吃一條魚,那怎樣保證呢?
  • 打哈欠背後的神秘科學,為何這種普遍行為具備跨物種傳染性?
    打哈欠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每個人都會經歷,當它來臨時往往不會有任何徵兆,然而,這一日常行為背後的科學仍然是一個謎。我們在各種情況下都會打哈欠,這是一種對身體需求的生物反應,你可能聽說過打哈欠與血液中的氧氣供應有關,但這一假設很早之前就被科學家們的一些研究所推翻。
  • 丨蝌學薦書
    企鵝唐飛衣兜裡永遠裝著零食,廢話大王毛超愛出餿主意,河馬張達說話結巴。當然,他們的優點也很突出,唐飛見多識廣,思維敏捷;毛超擅長溝通,親和力強;張達執行力強,體育全能。這三個人加上調皮搗蛋又敢作敢為的馬小跳,組成了完美的搗蛋四人組。想想就知道,這群10歲的孩子能惹出多少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