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淮安日漸消失的老行當·修鞋匠

2020-12-18 打卡淮安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鞋算是個不錯的手藝,一位修鞋師傅的手藝撐起一個家庭不算問題。

沒有明顯的招牌,無需任何吆喝,一臺修鞋機就是修鞋師傅們的共同標識。

一個小攤位,一擺就是24年!

修鞋是一門傳統的手藝,壞掉的鞋子經修鞋匠之手便能重獲新生。

而隨著歲月流逝,這一老行當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只有為數不多的修鞋匠秉著對老手藝的堅持,任然堅守在街頭巷尾,周師傅便是其中的一位。

24年的風雨滄桑仍遮不住他眼裡的溫柔,手中的活熟練有勁兒,布滿傷口的雙手託著鞋子,偶爾抬起頭和來往客人閒聊幾句,一臉笑意。

一個裝滿工具和物件的鐵皮箱,一架歲月斑駁的補鞋機,一張陪伴他數十年的板凳,這是周師傅營生的全部家當。

「我沒什麼其他手藝,年輕的時候給人家幫忙,看著看著就學會了,一做就做了這些年。」

「現在的年輕人看不上這個手藝,生意不如從前,好的時候,一天也能有六七十人,都是熟客。」

「不瞞你們說,我年輕的時候也搞過攝影,就在工人文化宮。後來一些事情,我就沒繼續……」

見我們拿手機拍他,周師傅一邊樂呵呵的跟我們談天說地,手上的活也沒有落下。天氣漸冷,他每天都是8點開工,晚上5點就收工。

修鞋攤也不只修鞋,我們去的時候,周師傅正在處理一件衣服的拉鏈,幾乎是三下五除二,幾分鐘的時間就修好了。

修鞋靠的就是一雙手!

這就是周師傅的工作檯,各種細碎零件都在這上面。它們有些也帶上了歲月的痕跡,有些已成為了周師傅的另一隻手。幫著無數雙鞋延續了它們的價值。

幾乎每雙鞋子都是靠自己的雙手打磨、修補,最後清理時才用到機器。這時周師傅的話明顯變少了,注意力都在操作上。

自學成才的周師傅告訴我們,剛入這一行時受傷都是家常便飯,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夏天,手裡的工具一下掉落扎在了腳面上。幾十年的時間,慢慢磨鍊,精心的修整,一次次的調試,才能做到現在的幹練有力。

小攤前女士的高跟皮鞋居多,學生的運動鞋、小孩子的鞋、大頭皮鞋都有。「所有的鞋都能修,終生保修。」曹師傅自豪的說。

「時代的痕跡」

周師傅的修鞋攤總是很熱鬧,無論是不是來修鞋,老主顧們也總願意來這裡說說家常,幾個人一聚,枯燥的下午才顯得不那麼無聊。

周師傅的家並不在附近,但他一直在這裡擺攤,也許對於周師傅來說這就是很稀鬆平常的一件事,堅持了24年,是吃飯的生計,也是一份手藝。

隨著時代的發展,昔日輝煌的老行當蜷縮在鬧市一隅,靠著老手藝在城市中發光發熱。

假如有一天它們都不見了,是該感慨時代發展太快還是要感嘆手藝的落寞。假如有一天他們不見了,消失的不僅是一到風景,更是一種回憶。

# 今日話題 #

「現在你們的鞋子壞了是選擇去修or重新去買?」

本文由「壹伴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圖 | 打卡妹

文 | 打卡妹

相關焦點

  • 尋訪淮安日漸消失的老行當·街頭理髮
    來這理髮的,都是老主顧,清一色的老年人。支師傅理一次髮收5塊錢,和理髮店動輒十幾甚至幾十元的價格比,性價比很高了。見老客人上門,支師傅快速張羅,梳子撩起髮絲,啟動電動推刀的開關,「嗡嗡」地剪起來。兩人有說有笑,10分鐘後,這位大哥的髮型煥然一新。他表示:「在這剪好多年了,我們剪頭嘛也不要好看,才5塊錢。」
  • 消失的老行當:篾竹匠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上海老底子篾竹匠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三百六十」就說明了行業分類的廣泛和眾多,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有的行業已經逐漸在這個城市消失了。來源:影像上海相關圖文連結▶消失的老行當:彈棉花▶消失的老行當:擦鞋匠▶消失的老行當:補鍋匠▶消失的老行當:磨刀匠▶消失的老行當:剃頭匠▶消失的老行當:畫糖人
  • 大廠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最後一個已經消失
    那些耳熟能詳的吆喝聲也少有聽聞曾經遍布大廠大小街道的老行當也在日漸消失不少已遍尋不見這些伴隨著我們成長的老行當你還記得多少?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大家喜歡找裁縫量尺寸做衣服,哪裡破了可以進行縫補小時候,如果能有一支「英雄」牌鋼筆必然視若珍寶鋼筆壞了,趕緊拿去修現在打字代替了書寫用鋼筆的人越來越少修鋼筆的師傅,也就更難找了一個個老行當逐漸消失不僅是行業的更新換代
  • 那個年代補鞋是一種文化,記憶中家門口的那個修鞋匠:他,還好嗎
    從我記事兒那會起,我家樓頭兒就有一個修鞋匠。在那個年代人們穿鞋還經常是縫縫補補的年代,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鞋側面開膠,然後找他補補膠,還有高跟鞋的跟掉了粘粘跟。總覺得鞋在那個年代的人們心中的價值還比較高,補鞋就是一種習慣也是那個年代的文化。
  • 不靠吆喝靠敲鐵拐子,老北京走街串巷的修鞋匠手藝揭秘
    例如修鞋匠就是最常見的。那時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物質貧乏,一般老百姓生活都很艱難。一雙鞋,從新到舊不知要修理幾次,最後實在沒辦法才不得不換。所以修鞋這一行業,社會需求量就很大。我小時候住在西四牌樓附近,西四路口東是馬市大街,這裡是菜巿場,來往的人很多,每天都能看到修鞋匠在這裡設攤幹活。
  • 淮安冬季限定.doc
    在淮安季節的轉換總是寫意而模糊稍不留心慵懶愜意的「冬」就在我們指間溜走//////推薦地點:周恩來童年讀書處、楚秀園、月季園『冬季限定·泡澡堂』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在寒冷的冬天去淮安澡堂子裡ten一把的了。
  • 滋味淮安 | 淮安面點天下聞
    淮安淮揚菜是中國最重要的菜餚風味流派之一,早已聞名中外,淮揚菜的孿生姊妹——淮安面點,清鮮與甘甜搭配,葷腥與蔬菜組合,蓬鬆與柔韌相輔,酥脆與綿軟天成,製作精巧、形態玲瓏、回味悠長。老淮安飯店的屠師傅製作蟹黃湯包
  • 老西安修表匠:他們,快消失了!
    對於城市來說,隨著時間悄悄消失的,不僅是擁擠的人潮,還有一些「老手藝」。  以後,我們會不定期的尋訪西安老去的「手藝人」,為城市留下他們的隻言片語,也證明在浩瀚的時間煙海裡,這些精妙的技藝和執著的人們曾經來過。  以下店鋪按照尋訪順序排序  排名不分先後
  • 這煙火氣,很淮安!
    老賈不用動筆記,反正忘不了。做燒餅這一行,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其實也是不容易做的,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用心做,要認真地做,才能把事情做好。憑藉食客們多年來對馬五麵館的喜愛,馬五老師傅決定關閉珠海路老店,開設酈城國際新店。老淮安人是順著味覺習慣,新淮安人是信賴大眾點評,但不管是哪種,馬五麵館都不會讓你失望。
  • 當我日漸老去的時候
    The day that you see me old當我日漸老去的時候Dear son……孩子…The day that you see me old-當我日漸老去的時候The day that you see me old and
  • 修鞋匠:傳統手藝的守望者
    在海安的街頭巷尾有著這樣一些人他們始終堅守著傳承老手藝的責任譚師傅是一名堅守著傳統手藝的修鞋匠。一個裝滿工具和物件的殘舊木製箱,一架歲月斑駁的手搖補鞋機,一個陪伴他數十年的板凳,這是他營生的全部家當。
  • 叮咚~一大波萌萌的淮安文創產品來襲啦!
    淮安遊禮 裝飾圖案極具創意的將老淮安的運河文化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運河帶來了糧,食,鹽,米,金,設計緊扣漕運文化,將這些漢字全部加上三點水,突出漕運文化的興盛孕育和促進了老淮安古城經濟文化的繁榮,突出了老淮安與運河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係。 中國風水墨畫餐盤
  • 淮安美食 | 蒲菜的傳說
    淮安蒲菜自古美名遠揚,從發現食用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淮安人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也是淮揚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蔬。每當春夏秋季,蒲菜便成為各大酒店、菜館時令佳蔬。不僅淮安本地宴請「無蒲不成宴」,淮安蒲菜也成了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賓館、飯店的香餑餑,供不應求。蒲生長在溝河池塘湖泊內,生命力很強。蒲葦韌如絲,那是老蒲,初生的蒲心蒲莖很嫩,可以食用,但不是所有地方的蒲都好吃。
  • 淮安蔬菜 | 華亭肖莊高腳黃芽菜
    栽植菜秧時,再用菜仔餅撒入菜地作底肥,菜秧按行株20×20釐米栽植,生長期內要及時澆水、施肥。為了防止黃芽菜在生長過程中被凍,出現菜葉往下墜的現象,在霜降來臨前,還要用稻草繞子在菜的中段部位紮起來,這樣可讓菜心正常生長不受凍。
  • 晚清老照片:編織地毯的作坊,街頭的修鞋匠,圖六持續到九十年代
    圖為晚清時期街頭的修鞋匠。圖為一個地毯編製作坊。圖中可見作坊內的幾名工人正在編織地毯,上面掛著各色的線繩。在當時地毯普通百姓可用不起,這些編織的地毯都是供宮裡、官宦人家或富貴人家使用的。現在的地毯都是機器編制,代替以前的手工了。圖為鋸木廠的工人。工人們正在將整根的原木鋸開,那時候還沒有電鋸,工人師傅們很是辛苦。
  • 看電視沒會員怎麼行!淮安移動愛家暢享開啟多彩生活
    前兩天,在淮安移動開展的「社區志願服務行」活動中,有位王先生反映現在很多視頻網站的熱播影視劇大多顯示VIP,一般只能看兩三集,下面想看就得收費。而且很多時候開了這個網站的會員卻看不了那個平臺的節目,可是鄰居家的網絡電視啥都能看還不收費。
  • 淮安一老人每天眩暈嘔吐20多次 當心得了「耳石症」
    吐了一段時間僅剩一百斤了,人日漸消瘦。」幸運的是,淮安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一位醫生與華大爺的兒子是微信好友,看到朋友圈裡的消息後,齊醫生判斷華大爺可能患上了「耳石症」。淮安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齊耿說:「我們判斷他是左側的後半規管和水平半規管的耳石症,當時對他進行了復位治療,經過復位以後,當天老先生就再也沒有嘔吐。」
  •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記淮安移動「優秀新星」符賽
    符賽,2018年7月加入淮安移動大家庭,自入職以來,一直以飽滿的熱情對待每一份工作,在此期間,也逐步完成了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變。兩年時間,工作於全業務中心的他成為市場、集團發展的有力支撐者。砥礪前行,勇於擔當。加入移動大家庭,他開始了一段新的歷程、新的挑戰。
  • 明日方舟:[限定尋訪·慶典]【勿忘我】限時尋訪前瞻解讀
    絮雨】、【傑克】除加入【限定尋訪·慶典】外,將在11月12日04:00後加入並常駐【標準尋訪】卡池 ◆新增幹員【迷迭香】為【限定尋訪·慶典】限定幹員,不會加入任何【標準尋訪】 ◆限定幹員【迷迭香】在本次尋訪結束後,將不會在2021年10月1日前加入任何【限定尋訪】 【限定尋訪·慶典】說明 ◆【限定尋訪·慶典】尋訪為【限定尋訪】 ◆
  • 淮安「紅衣哥」好樣的!
    淮安「紅衣哥」好樣的! 2020年10月06日 06:53:29 | 來源:無線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