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正經歷著多元變化和挑戰,這些變化和挑戰影響著整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機構的基礎服務建設。
銀行必須適應新技術的出現、激烈的市場競爭、更嚴的監管[1],以及近年來數位化加深的社會行為等[2]。為此,傳統銀行機構正在開發越來越多的數字產品來作為其商業模式的一個組成部分[3,4]。這種技術上的發展不僅在程序層面上及行政層面上節約了轉換和運營成本[5],也對銀行的定位和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6]。
儘管數位化發展迅速,人力資本在銀行業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7],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除了會由金錢驅動,合理的員工考核制度和員工對於工作的總體滿意度[8]也是驅動因素之一,低水平的員工滿意度會影響工作績效的定性結果,還會影響工作績效的定量結果,進而影響銀行的營業利潤[9]。從經營財務和當前發展的整體觀點來看,銀行的潛力可以通過進一步的技術發展加以開發[10,11]。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銀行的經營成果是否還會受到經營結構的影響,例如對經營費用的管制。
來自捷克布拉格經濟貿易大學的Florian Diener博士在Journal of Risk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JRFM) 期刊上發表的文章,通過主成分分析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檢驗了人員成本對銀行營業利潤影響的三種假設,統計結果顯示,銀行業用人成本的下降有助於改善銀行的經營業績。
樣本的選取
統計數據表明德國銀行市場在不斷發展變化,其儲蓄銀行和合作銀行在組織和結構層面上的業務模式也存在顯著差異。考慮到這兩類銀行的普遍性以及本文分析數據的可獲取性,本文將重點研究這兩類銀行模型。
研究假設
假設1:員工薪資以及其他行政開支的降低對經營利潤有正向影響。
假設2:其他營業費用對營業利潤有正向影響。
假設3:營業利潤不受合作社和儲蓄銀行等不同商業模式的影響。
研究方法和數據
基於Bureau van Dijk等人報告[12]提供的2019年6月德國銀行的數據,本研究重點關注管理成本的相互關係——特別是員工薪資 (Staff Expenses)、其他管理費用 (Other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和其他經營費用 (Other Operating Expenses)——以確定它們對經營利潤 (Operating Profit) 的總體影響。
鑑於經營費用和其他相關數據的測算在預試驗中被證實有很高的多重共線性,又因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解釋變量相互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時會扭曲回歸分析的結果,因此員工薪資,其他管理費用和其他經營費用在2013-2017年的面板回歸中被視為潛在變量。潛在變量的計算採用主成分分析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作者通過研究與分析,證明企業經營利潤的下降與員工的發展水平呈正相關。證實了總代理理論預期,即降低工資和其他福利來增加公司的利潤。相比之下,公司通過增加薪金和其他福利來實現其營業目標的優先假設被拒絕,它對於當前的銀行系統不再有效。
雖然兩個變量都有積極作用。但是,與其他營業費用相比,員工薪資以及其他行政開支對營業利潤的影響更大,這意味著裁員和相關成本在銀行的行政成本結構中具有更大的影響。研究結果證實了總代理理論預期,即降低工資和其他福利增加公司的利潤。
從統計角度來看,可以確認銀行業務模型 (合作社/儲蓄銀行) 的設計會影響營業利潤,但相關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這表明公司結構和管理方法以及市場變化對營業利潤具有幾乎相同的重要性和影響。
總結
本文分析了人力資源開發對儲蓄銀行和合作銀行總經營成本的影響,並在此背景下,對勞動力發展影響的各種假設進行了分析,重點是人員費用、其他管理費用和其他經營費用對經營利潤的影響。本文認為,不論現下是否處於經濟困難時期,銀行部門的支出偏好假設都已不再有效,相比之下,代理理論的假設,即降低支出 (如工資和其他福利) 以增加公司的利潤,仍然是行得通的。近年來事實證明,消極的人員發展 (人員的減少) 是有助於改善銀行機構的經營業績和增強其市場地位和經營利潤的,另外,從當前的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競爭發展來看,銀行業的裁員將進一步加劇。然而,這一加劇究竟是對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的回應,還是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Vives, Xavier. 2019. Digital Disruption in Banking. Annu. Rev. Financ. Econ 11: 243–72. doi:0.1146/annurev-financial-100719-120854
2. Omarini, Anna. 2019. Banks and Bank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Hype of Fintech. Business Impact, New Frameworks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McGraw-Hill Education: New York, NY, USA.
3. Mohan, Devie. 2015. How banks and FinTech startups are partnering for faster innovation. Journal of Digital Banking, 1: 12–21.
4. Maiya, Rajashekara. 2017. How to be a truly digital bank. Journal of Digital Banking 1: 338–48.
5. Mirkovi , Vladimir, Jelena Luki , and Vesna Martin. 2019. Reshaping Banking Industry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Finiz—Digitization and Smart Financial Reporting. Belgrade: Singidunum University.
6. Diener, Florian, and Miroslav pa ek. 2020. The Role of 'Digitalization' in German Sustainability Bank Repor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 8: 16.
7. Fernandes, Teresa, and Teresa Pinto. 2019. Relationship quality determinants and outcomes in retail banking services: The role of customer experience.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50: 30–41. doi:10.1016/j.jretconser.2019.01.018
8. Mphil, Abdul Hameed, Muhammad Ramzan, Hafiz M. Kashif Zubair, Ghazanfar Ali, and Muhammad Arslan. 2014. Impact of Compensation on Employee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Banking Sector of Pakis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5: 302–9.
9. Chai, Boddy Boon-Hui, Tan Pek See, and Goh Shong. 2016. Banking Services that Influence the Bank Performance.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24: 401–7.
10. Phan, Dinh, Paresh Kumar Narayan, R. Eki Rahman, and Akhis R. Hutabarat. 2020. Do financial technology firms influence bank performance?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62: 101210
11. Lee, Chien-Chiang, Chih-Wei Wang, and Shan-Ju Ho. 2020.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Bank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doi:10.1016/j.najef.2020.101195
12. Bureau van Dijk/BankFocus. 2019. Database. Available online: https://banks.bvdinfo.com/ (accessed on 21 June 2019).
Journal of Risk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SSN 1911-8074) 是一個國際型開放獲取期刊。期刊主題涵蓋風險、金融經濟學、數學金融、金融市場、銀行與金融、金融科技與創新、可持續金融、企業金融、旅遊經濟學與金融管理、應用經濟學與金融等,目前期刊已被ESCI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收錄。JRFM採取單盲同行評審,一審周期約為18.2天,文章從接收到發表僅需3.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