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關係,在關係中,無論是親子關係,親密關係還是其他的各種人際交往關係,最大的障礙是陰晴不定的情緒。我們會發現,即使很深厚的感情,也會在彼此起伏跌宕的情緒中發生改變。所以,大家對情緒多一些了解,理解情緒背後的意義,才能學會與情緒對話,解開鎖住的情緒,學會通過情緒正確的表達,創造身心合一,生命綻放的美麗人生。
今天的話題是——如何消解憤怒。我們都知道,憤怒是情緒的一種。在走進憤怒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對情緒有一些了解。
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這樣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你精神煥發,也可以使你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你冷靜理智,也可以使你暴躁易怒;它可以使你安詳從容的生活,也可以使你惶惶不可終日。它可以加強你,也可以削弱你,可以使你的生活充滿甜蜜與快樂,也可以使你的生活抑鬱、沉悶、暗淡無光。這種能使我們的感受產生變化的神奇力量,就是情緒。
有人說喜怒哀樂是情緒,還有人說:情緒就是憤怒,悲傷,無力,無助。我們平常所認為的情緒大多都是一些讓我們覺得心裡不舒服,不開心的。的確,在生活中,當我們說到某人有情緒,一般想到的是對方在生氣,在難過,在憤怒。很少有人會把別人的開心,快樂當做是情緒。
今天,要告訴大家——情緒沒有好壞,也沒有對錯。情緒只是一個郵差,給你帶來一個信號,告訴你關於自己的事,以及你對這個事情的反應。
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獨特的意義和存在價值。現在,你想像1張紅色的圖片在你眼前,你會想到什麼呢?
有些人可能想到的是國旗,有的人想到的是鮮血,有些人想到的是蘋果,氣球,還有些人想到的是喜慶的事情等等。而其實它只是一個紅色,所有的這些都是你賦予它的意義,都是你的信念系統給予它的一個評價。你想到什麼不代表你錯了,不代表你不好。而只與你的經歷,歷程有關。這份信念源於你從小的經歷,你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以及你的成長環境對你的影響。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霍金斯博士,經過30多年的臨床實驗,累積了幾百萬的資料,發現當人們有不同的情緒時,身體會隨著情緒的不同,而有強、弱的起伏,人類情緒有振動頻率。
當你出現一些不太想要的情緒,憤怒,欲望,恐懼,悲傷,冷淡,內疚等等這些都是一些低頻能量。它都在200以下的,都會經常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不能開心喜悅,不能平靜安寧的。
相信每個人更想生活在主動,寬容,愛,喜悅,平和這樣的高頻能量狀態中。
當知道了情緒是能量。那能量就只能轉換,不能消失。既然是能量,那就一定是資源。只要有情緒,那就說明我們是有能量,有資源了。因為情緒是感受的外顯,我可能不知道對方的感受,但我可以通過他的情緒,知道如何應對,知道如何和對方連接。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70-90%疾病來源於情緒 。既然70%人的疾病都不是因為身體本身的原因,而是因為情緒卡在身體裡的原因,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時刻覺知情緒與身體的關係。
一次在我們線下的情緒智慧的課程中,就有一位50多歲的學員,非常消瘦,碩大的腦袋,濃濃的頭髮,身材又幹又癟,還駝著背。遠遠走過來,如同一個會行走的樹枝。
課程中,老師請大家用整個身體跟著音樂去呼吸,去移動。這位學員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他說他不會動,他說他無力去動。老師就讓其他同學過來拉著他,引領他。他慢慢的開始動起來,過了好一會兒,他開始身體抽搐,開始流淚。一邊做一邊流淚。
結束後他說,他平時很少講話,在生活中遇到和別人的爭執或者不被理解時,他總憋著,壓著自己,他覺得這樣可以讓周圍的人舒服,可以安撫他們。
他內在是有憤怒的,只是他從來不反抗,因為大家都說他是好人,慢慢地,身體出現了疾病,需要脫離開工作開始修養。當他生病休息下來的時候。他不解,這樣的好人怎麼會得病?幸運的是他走進了我們愛自然生命力體系的課堂,他已經開始探索,並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這一切都是源於:當有情緒的時候,他沒有向外宣洩,也無處宣洩,而是向內的自我攻擊造成的。
我們身邊有很多男人在面對衝突的時候選擇了沉默。其實也就是選擇了一種自我攻擊。情緒的毒素就向身體內蔓延,侵蝕到我們的五臟六腑。胃部通過打嗝,釋放壓抑的情緒。也會通過生病,表達無法消化的情緒。有些女人總是要求家裡的男人不要把情緒帶回家,當他不把情緒帶回家時,那他帶到哪裡?只是我們通過學習後,知道如何理解接納對方情緒,而且可以幫助其化解情緒,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那現在我們回到憤怒這個情緒中。覺察一下,在生活中,當發生什麼狀況你會憤怒?有人說當不被理解、沒有達到預期,侵犯底線,被侮辱時,被騙時都可能會激起我們的憤怒。
在分享會現場,有位媽媽就分享,當看到老公喝醉酒的時候,內心就非常的憤怒。就有一份衝動,想要結束這段婚姻,不願意繼續過這樣的日子。
另一位媽媽分享,當看到孩子在家裡寫作業拖拖拉拉完成的時候,內心就非常的憤怒。就想恨不得衝過去,一把把作業撕掉。
還有一位爸爸說:在工作單位中,被年輕的老闆指責批評,內心就會非常憤怒。
大家看到了嗎?他們都想要去改變一個我不能接受的情況,這是憤怒帶給我們的禮物,憤怒的背後是力量。在過往的電影裡見到,抗日的時候,熱血青年非常憤慨的團結在一起。要打倒侵略者。那個時候,憤怒的力量,支持我們不允許別人踐踏國土,侵犯主權。用憤怒的力量來改變自己,從弱者到站起來。
還有時候,身邊人瞧不上我們,甚至當面侮辱我們。我們很憤怒,就升出一個念頭「我做給你看」!於是,有人的人生就此開始翻轉。
從這一點,我們看到憤怒本身是指力量,也就是說帶給人力量的,關鍵是如何用好這份力量?這才是我們要探討的。回到剛才學員的分享的,看到老公喝醉酒,看到孩子成績不好,老闆指責員工都會憤怒。
為什麼會憤怒?原因是:有些人認為先生不能喝醉酒,認為孩子學習就應該好。我付出努力了,老闆憑什麼指責我?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我認為,憑什麼,就應該,這些都是我們的個人主觀。你的生活中就多了一些所謂的道理規條,而少了快樂和靈動。你選擇了有道理,而放棄了生活的快樂。我們常常認為外界的人事物都要符合我們的標準和信念,我們就生活在二元對立世界中,非黑即白。假如我們堅持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堅持自己懂得很多,其他都不接受,我們就很容易生氣。有句話說:當一個人懂得很多道理的時候,不一定過好自己的人生。
同時,一個經常有憤怒的人。他的操控欲會很強。因為我要操控這件事物必須這樣兒,當它不是這樣,我就不能接受。當這個事情我不能接受,我就更要想改變,可是我又沒有更多的辦法改變,於是我就只能更加憤怒。
容易憤怒的人只會經常變得更憤怒。只要放下那份執著,你內心世界的門就會打開。如果堅持不改變,必須外面的人事物改變,你就活在憤怒中,或者活在其他各種低頻情緒中。其實,當我們從小的需求被滿足,你會呈現的都是高頻的情緒,開心,喜悅,興奮,快樂,感動,愛。當我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低頻的情緒,比如說憤怒,沮喪,焦慮,孤獨,無助,羞愧,小時候心理營養未被滿足,我們就會帶著18歲前未被滿足的期待,去期待我們身邊的人事物給到這份滿足,每個人一生都在尋找。
有些人曾經這樣問過我:老師,你講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啊!怎辦呢?那我要告訴你,在我們的線下Tutor分享會中有導師陪伴指導的,,讓你可以由內而外,有效改變。
既然憤怒的背後是力量,當你經常把這份力量拿來改變對方,指責對方,要求對方時。孩子照樣不聽話,老公照樣喝酒,領導照樣批評你。你就會更憤怒。卻又沒有用。而且把力量和能量都耗完了。
當你一直在做一件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你不斷的去做,但卻做不到,做不到的背後就會產生另外一種低頻能量——無力感。
當你越想要改變對方,或者目標一直都沒有達成的時候,你的背後一定是一份無力感。還會加上一份挫敗感——我做不到,最後你發現自己沒有力量了。力量都哪裡去了呢?人是不會沒有力量的,而是你把力量都消耗到其他的更加低頻的能量上,比如說無力感,挫敗感。
其實你完全忽略了憤怒背後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憤怒是讓你把這份力量收回來,用在正確的地方才能夠產生價值,否則都在耗能量。憤怒的背後是有價值的。
我們體系情緒智慧的冀麗珺導師講過她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天中午去餐廳吃飯。點完餐就希望能快點吃到飯。過了很久餐都沒有上來。麗珺老師看到時間不多了。服務員們都在忙著玩手機,她選擇了表達憤怒。就把領班叫過來憤怒的告訴他:「我的飯沒有上來。你們說顧客是上帝,就這樣對待上帝嗎?」
領班有點意外,當了解了情況時,很快速的就把餐品端上來了,而且還一直道歉。那個時候,就在使用憤怒,讓我們拿到本應該得到的服務,又能對酒店也是一個服務提醒。所以,如何用好這份力量才是關鍵。運用情緒去幫助你,達成想要達成的目標。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只有是否有效果。在那個當下,選擇了表達憤怒,讓對方接收到我們的憤怒,而不是憤怒的表達,憤怒的表達一定是情緒失控了。
在線下分享會的現場有一位爸爸描述:他在家中設計圖紙,妻子回來了,一把過來,把手中的煙奪過去,菸頭掉在紙上,把設計的文稿燒了一大片,還跟他說:「還抽還抽,再抽就抽死了!」
他非常的憤怒,半個多月的心血就被燒壞了,他覺得妻子不可理喻,竟然還在詛咒他。
老師問他的妻子發生了什麼?妻子講述了事情經過。那天下午去見閨蜜,看到閨蜜滿面愁容,一臉憔悴,閨蜜無比悲傷和焦慮的說她老公生病了,因為愛抽菸,現在是肺癌。妻子一邊安慰閨蜜,一邊心裡在想:我老公也抽菸很厲害啊。回到家,看到老公正在抽菸。就一把把煙奪了過去。
兩人就此引發了一場戰爭。男人氣憤老婆把圖紙都給燒壞了,女人很懊惱,委屈,覺得我擔心你,為你好,你卻不領情。
夫妻倆情緒的背後都是愛。男人回到家中還在努力工作,就是希望對這個家更好。妻子看到丈夫抽菸,內心不就是一份心疼和擔心嗎?如果換一種方式表達,會出現什麼呢?
老師便引導這位妻子對老公說:「老公,今天下午閨蜜告訴我,她的丈夫得了肺癌。你知道嗎?當她說這個消息的時候,當我看到你抽菸的時候,我就好恐懼。我就害怕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發生在我的家庭身上。我就害怕失去你,我就害怕孩子失去爸爸。我就害怕這個家不完整,老公你可不可以為了我,為了這個家,少抽點菸嗎?當時,這位男人聽到妻子這樣講話的時候。眼睛都溼潤了。過來擁著妻子說:哦,我會少抽的,你放心吧。
各位,一起覺察一下:我們在家中,是如何和家裡人溝通的?
生活中處處需要覺察,包括處理自己和別人的情緒也是需要擁有覺察力的。覺察力就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事物的敏銳度和辨別力。這個部分還是要多學習,多練習的。
我們在全國舉辦的12期線下生命狀態工作坊中,有很多這樣夫妻經過體驗提升了自己看到的能力、覺知的能力、聯結的能力、療愈的能力。
有位心靈大師曾經說過:我們的關係終將圓滿,不是因為你找到了。而是因為你成長了。是的,不是因為你找對了工作,找對了老闆,也不是因為你找對了愛人,找對了孩子。而是因為你不斷學習成長,你擁有了智慧。
我們總說,人是情緒的主人。只是大多數人都活在自己的情緒裡面,成為情緒的奴隸。情緒想來就來,來了卻又趕不走。既然你是主人,就應該有效的管理好他。情緒的最高的境界是叫做情緒自主。接下來,我先和你分享一些長期無效,短期有效的方法。
(1) 當憤怒的時候,你可以保持沉默。人在憤怒時候說出來的話如同火上澆油,很容易傷害他人感情,而且,你憤怒,對方比你還憤怒。氣氛就會更加緊張。建議先保持沉默。
(2) 也可以換個環境,比如在家憤怒,可以去到衛生間,一個人關起門,對著鏡子,大聲的吼兩聲,讓憤怒離開,然後再出來面對。這個方法可以試試。
(3)憤怒的時候還可以無視那些激怒的人,即使你認為有些人是故意挑戰你生氣的,只是你是否在意別人的言語行為呢?這個很重要。
這個時候,把在意別人的力量收回來,無視對方存在,如同對方快遞給你一份你不想要的禮物,而你不接受。那這份禮物只會退還給他了。
(4)你還可以轉移注意力,多想開心事,或者轉化成聲能,動能,做運動,寫出來,畫出來,唱出來。
如果你要學習長期有效的方法,那你是要來分享會現場,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覺察,一起練習,去看到憤怒背後真正的實相。才能夠真正的去轉化憤怒,消融憤怒。如果今天講到的方法也許無法解決你的憤怒,或者說你會發現你的情緒經常是好多種交織在一起的,時而憤怒,時而焦慮,時而恐慌,無力,壓抑。那你要注意了。多種情緒交織在一起,那應該是有更多複雜的原因,可能與父輩有關,也可能與家族曾經發生的事情有關。今天只是讓大家覺知情緒,深奧的探究我們在線下分享會中再與大家一起探討。
這段假期的時間,邀請大家參與我們線上家慧庫的學習,家慧庫在整個春節期間都有很多高能量的導師給大家分享家庭教育的智慧。
經典推薦:可以帶回家的家庭教育"專家"
我們尊重原創。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於網絡和網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原作者可隨時聯繫我們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