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相賭博?青少年玩這種遊戲或成癮,你怎麼看?

2021-02-08 澳門日報

或會令玩者成癮成為青少年問題

俗稱「夾公仔機」的娛樂設施遍布各區,如中區、祐漢、筷子基等社區都見玩者蹤影,成青少年流連消遣地。有聲音憂慮這類具不確定性的娛樂設施變相賭博,易令成癮。有心理治療師稱,目前難定義這類娛樂設施是否屬博彩遊戲,認為青少年心智未成熟控制能力較低,家長若憂慮,應教育子女適可而止,多留意其生活習慣有否異樣,做好預防。


近年俗稱「夾公仔機」的娛樂設施在港澳臺地區再度興起,不少社區都見有商鋪經營,大部分都是無人看顧,設置24小時閉路電線監測保安。記者根據網上搜索資料到各區設有「夾公仔機」的商鋪採訪,發現中區同一街道已有兩間同類商鋪,並與位於祐漢、筷子基的商鋪一樣都是處於民居附近,居民隨時可進內。小型商鋪一般場內設有10臺機,空間相對較大的則設有十五、六臺,以投幣5元一局的方式消費。記者在每間商鋪內觀察10分鐘後發現,不少進場的都是十多歲的青少年,即使深夜時分也有進場,可見這類娛樂設施逐漸成為了時下年輕人較常流連和消遺的地方。至於銷售推廣方面,部分商鋪的遊戲機身貼有早前曾「夾中公仔」人士的相片以作招徠,也有部分商鋪會有「幸運」、「幾多次包送」的字眼吸睛。

對社會有意見憂慮這類具不確定性娛樂設施與博彩類遊戲性質相似,或會令玩者成癮成為青少年問題。心理治療師陳立文受訪時強調,目前在心理專業的層面上都未有一個標準界定哪類遊戲屬於博彩類遊戲,須視乎每個地區的法律對這方面的定義。「夾公仔」這類娛樂性的遊戲會否導致玩者成癮,仍需更多研究才能支持。

導致成癮行為大致從三個特徵觀察,包括心理遺傳、過度依賴物質如酗酒、沉迷電子遊戲和電視及網絡等,以及該場所的環境有否一些較易讓人成癮的因素,如該場所的位置很容易便能到達、場內經常播放令人感愉悅的音樂、燈光等。但因應成年人都具一定的自控能力,部分人即使賭博了數十年都未必會成癮,賭幾盤便不賭;部分人卻可能一接觸便成癮,故成癮與否取決多方因素。

若有家長憂慮子女會否過度沉迷這類遊戲而成癮,陳立文稱當一個人出現成癮,會在原來生活習慣中有很大改變,甚至影響學業或工作。家長可留意子女會否經常花費了大量金錢卻無法說明原因,又或已形成依賴無法控制和停止繼續相關行為,甚至做不到相關行為便會變得情緒暴躁、失眠等,這些都可能說明子女或出現了成癮行為,家長可多留意子女有否出現這些異常情況。最重要的是親子溝通,適當的遊戲可助促進親子關係,家長鬚做好自己責任,教導子女適可而止,預防工作更勝治療。

有多年經驗的玩家稱有感「夾公仔」在臺灣較流行,隨處可見,不認同這類遊戲應歸類博彩,也相信許多人「練習」即可提高夾中機率。另有玩家表示「無聊先玩嚇」,不會花費大量金錢,認為與賭博性質不同。玩家梁同學稱,本身在臺灣讀書時都會玩「夾公仔」,有感這類遊戲在臺灣較流行,許多地方如捷運站、地下街內等都會有相關遊戲機。近年開始興起「必中大賞」的遊戲,玩家只要付一百元新臺幣即可任意選擇其中一格商品,有機會取得大獎。坦言自己比較少玩這種遊戲,一般都是花數十元夾公仔便結束,不會沉迷。有感在臺灣的「機爪」相對較「緊實」,相信多「練習」即可提高其夾中的機率。但澳門相對較松,或因此會減低夾中機率。不認同這類遊戲應歸類於博彩類,因為都是可講求技術而非單純取巧。

另有玩家稱,平時無聊見到附近有遊戲機中心才會與朋友玩一下,很少花大量金錢。認為「夾公仔」性質與賭博不太相同,都知道機內的對象不會價值太高,純粹娛樂開心,不認為這類遊戲要歸類於博彩。

關於「夾公仔機」這類大眾觸手可及的遊戲,是否屬博彩類受監管,社會一直存在爭議,各地定義和消費模式也不同。以港澳臺為例,在香港經營這類商鋪須申領娛樂牌照,否則屬違法。臺灣和本澳目前都歸類於電子遊戲業務作管理,向相關行政部門申領牌照即可經營,到底這類遊戲屬性有沒有確切答案,相信仍需社會廣泛討論。

「夾公仔」之所以與博彩遊戲掛上邊,因存在「射幸性」即不確定性的輸贏,部分人認為遊戲容易促使消費者沉迷而花費大量金錢,甚至誘使青少年成癮引發其他情況,故應歸類博彩遊戲受博彩監管。但部分人則認為與踢球、划艇等運動一樣,都是講求技術,熟能生巧,不一定要花大量金錢都可成功夾到對象,也有部分機器是「確保取物」必能取得,不存在射幸性。


疫情持續影響下,各區「夾公仔機」開到成行成市。據尋寶樂園負責人張先生指出,據不完全估計,本澳現時開設約40餘家同類場所,包括設於商場、街鋪及大型酒店兒童樂園內。另有業者透露,本澳多家「夾公仔」店經營模式相若,跟足「颱風」。慣常以高價頂讓同類場所後,即放置多部公仔機,購入大量玩具,以供玩家選擇。

該名業者認為,「夾公仔機」所以受年輕人歡迎,皆因同齡者多鍾情於日韓的動漫文化。玩家最終會否因此成癮?見仁見智,凡事不太沉迷、適可而止即可,大眾不宜對此休閒活動過度標籤化。

相關焦點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原標題:「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掛著一張張生活照的照片牆,歸類擺放著各類書籍的圖書閱覽室,跑步機、撞球桌等活動器械一應俱全的大教室,畫板顏料調色板齊全的畫室,能容納10餘人的卡拉OK室……從門診大廳經過兩道玻璃門和鐵門,記者來到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青少年成癮行為科,眼前的小屋看上去特別溫馨。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直擊心理醫院青少年成癮行為科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實習生 蘇佳霖 陳琳掛著一張張生活照的照片牆,歸類擺放著各類書籍的圖書閱覽室,跑步機、撞球桌等活動器械一應俱全的大教室
  • 網路遊戲成癮癥結在哪裡?
    對未成年人玩遊戲再次作出限制,規定未成年人用戶在每天晚上10點至次日上午8點間禁止玩該遊戲,且每天限玩1.5小時,法定節假日期間每天只能玩3個小時。  騰訊官方也表示,旗下80款遊戲將落實防沉迷新規接入工作,探索「人臉識別」技術應用進一步深化。  騰訊公司的這些舉措再次將青少年網路遊戲沉迷這一熱點話題引入公眾視野。
  • 7月1日起,四川首家「成癮醫學門診」可預約診號!這種情況需就診
    答:成癮醫學門診服務的對象以物質成癮和行為成癮患者為主,主要包括處方藥濫用成癮、新型毒品成癮、傳統毒品成癮、安眠藥成癮等以及酒癮、菸癮、性愛成癮、電子遊戲成癮、網絡成癮、賭博成癮等行為成癮。問:我有上述成癮相關障礙嗎?
  •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多巴胺「滿足感」是元兇,要學會打破執念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一個消息,證實了如今青少年和兒童遊戲成癮問題的嚴重性。在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將把遊戲成癮列入成癮性疾患章節。這條消息中的相關規定從當年6月19日正式生效,世界衛生組織告知世界,將遊戲成癮納入醫療體系。這一消息一經推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輿論影響,一時之間青少年兒童遊戲成癮的話題又掀起了新一波高潮。
  • 遊戲成癮是病嗎?還...有得治嗎?
    從遊戲的特點來說,遊戲世界是一個有限的、簡化的世界,相比現實世界的複雜模糊,遊戲中的任務和規則是明確的。我們生活在龐大的工業化社會,其特點是以高度分工的體系來實現最高效的運行,每個人只是一個小部件,反饋慢而遙遠,讓人內心產生一種無力感。做為個體,我們喜歡看到自身的行為帶來的結果,這種需求恰恰能在遊戲的世界裡得到滿足。
  • 「遊戲成癮」被認定為認知障礙?別罵,我們來分析一下遊戲二元性
    文/九夜遊戲智庫原創 轉載請標明出處對於遊戲安全這回事,從遊戲廠商到遊戲玩家已經達到了空前重視的程度。儘管電子遊戲的交互方式,決定了這種「上癮」的感官刺激正是遊戲魅力的根源,但人們為此拉響警鐘,甚至不惜矯枉過正,這仍然是它始終想要證明其社會價值和責任能力的強烈渴望。
  • 「孩子通宵打遊戲,整天不出門」 警惕遊戲成癮
    ,就開始喜歡上了各種手機小遊戲,兩年前接觸一款遊戲後更加沉迷,每天少則玩四五個小時,近段時間甚至一天連續玩10多個小時。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十分重要郭樹傑介紹,遊戲成癮的發展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患者開始有些沉迷於遊戲,但學習沒有受到明顯影響;第二階段,玩遊戲開始有些失控,還能堅持學習,但學習成績、效率開始下降;第三階段,沉溺於網路遊戲並嚴重影學習和睡眠,精神不振;第四階段則已不想學習,對遊戲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
  • CSGO,玩就玩,別沉迷賭博!
    ,你就會不自主的眼紅,不自主的打聽到底怎麼玩。接下來,噩夢就來了,當你學會的那一天,你心裡只是想著,我就花500或者一千塊,輸了也不疼不癢,贏了的話,就給自己換一套自己用的皮膚就行了,當時也不會多想,好的消息是,如果你成功的輸了你現有的本金,然後你回頭較早,你會繼續老老實實玩遊戲,不會在去沾染。
  • 關於網絡成癮,這些知識你需要知道
    稍不留神,孩子就開始打遊戲、看電影,家長要是稍加阻止那就免不了一番爭執。當然不僅僅是孩子,很多大人也都會因為自制力比較差,玩遊戲玩到兩三點也是常有的事。網絡真的是一把雙刃劍,極其便利了我們生活,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比如網絡成癮障礙。網絡成癮是指個體反覆過度使用網絡,從而導致的一種行為成癮障礙。目前,我國網癮患者約佔總體的13.2%,具有網癮傾向比例人數佔13%。
  • 你玩這些APP遊戲其實是賭博 大型俱樂部月入數百萬
    原標題:網絡APP公然近萬人參賭 大型俱樂部月入數百萬   中國的網路遊戲市場規模全球最大,網路遊戲玩家超過5億人。央視記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持續追蹤調查發現,在多個網路遊戲平臺裡,一些看上去只是為了娛樂的遊戲,卻暗藏著一個個看不見賭徒的賭局,賭博參與者利用網路遊戲的外衣,在遊戲中豪賭。
  • 青少年遊戲之患:色情賭博廣告,充值不受限,就在熱門手遊裡
    加好友後,對方會發來二維碼,稱這是一款明星代言的棋牌遊戲,可在上面贏錢、賺錢,並不斷列舉玩家賺錢的例子誘導下載、充值。掃碼顯示,該APP平臺內提供多款賭博遊戲。  另外,在「和平精英」中也有玩家通過頭像引流賭博網站。而「夢幻西遊」的成年人遊戲帳號在世界頻道還曾出現疑似賭博遊戲代理招募廣告。
  • 賭博就賭博,說盲盒是潮玩就沒意思了.
    最近有家做盲盒的公司上市了,於是又有一些人跳出來開始講潮玩概念了。講就算了,主要是方法非常沙雕,除了去年已經被罵過一輪的盲盒裡面那些娃娃是潮玩,有藝術性,有收藏價值,今年又多加了一個話術:「不懂潮玩就是不懂年輕人」。可拉倒吧。賭博就是賭博,年輕人沒錢了需要廉價的賭博來滿足內心空虛。這東西和潮玩有啥關係。
  • 觸漫攜手壹心理聚焦網絡成癮 讓青少年學習自律、轉移動力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觸漫最新資訊 > 正文 觸漫攜手壹心理聚焦網絡成癮 讓青少年學習自律、轉移動力
  • 解讀青少年的另類暴力——沉溺殺手遊戲
    當青少年過分依賴網絡暴力遊戲時,打暴力遊戲就已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一種變相的暴力行為。 暴力遊戲,指的就是殺手型遊戲。那些依賴網路遊戲的的孩子,絕大部分是玩殺手型遊戲的孩子。他們在虛擬世界中過足了殺人的癮。他們是幻想中的殺手,也是幻想著的非真實英雄。
  • 周某賭博成癮被老公趕出家門,做保姆又盜劫東家219萬輸光
    周某賭博成癮被老公趕出家門,做保姆又盜劫東家219萬輸光找個花瓶做保姆不會做事也好看,被盜219萬全用於手機賭博周某,女,嫁了一個有錢的老公。周某閒得難過,就用手機上網玩遊戲,網上賭博,老公給的錢不夠賭,就網貸。她最常去的賭博網站是「雲彩」賭博網,一次充值就是好幾十萬,很快欠下幾百萬的債務。被老公發現後,法院判離婚:200萬債務歸周某,孩子和房產(婚前財產)歸丈夫。
  • 網絡成癮原因分析
    玩,是我們一種根深蒂固的一種天性,無論大人小孩,對玩無一沒有不津津樂道,快樂無比的體驗,人們的各種興趣愛好就是對「玩」的一種最好的詮釋,因此在人類天性中就存在著遊戲的「基因」,並在某特定人群中有很高的概率。電腦、網際網路的出現。
  • 「癮」是怎麼形成的?什麼情況下應該找心理醫生了?
    「癮」是怎麼形成的?「癮」指的是,對物質或某些行為的強迫性依賴,人們常說的「癮」指「過度痴迷」,但醫學上的「癮」(Addiction)卻沒有那麼簡單——嚴重的上癮會造成社交、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影響。而網癮,是現當下在青少年中存在最多的症狀。網絡成癮是一種疾病嗎?網絡成癮是一種疾病,它的全稱叫網絡成癮綜合症或者叫網絡成癮症。由重複地使用網絡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並產生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願望。
  • 戒除遊戲成癮的方法
    遊戲成癮的特點成長滿足感遊戲會給人多巴胺刺激。很多介紹跑步優點的文章,都會說到跑步時會產生多巴胺分泌,讓人很high,但跑了幾年,這種情況並不多,大概只有1/10的長距離跑步會有。但是,遊戲會長時間給玩家滿足感,每一個階段都有適當的反饋。
  • 可能涉嫌網絡賭博!玩這類App「小遊戲」要當心
    漫畫/高嶽網絡棋牌小遊戲玩一把,既打發時間又放鬆了精神。但是,當輸贏可以通過二維碼現場結算時,就要留個心眼了,你可能涉嫌參與網絡賭博。近期,廣州警方成功偵破一起特大網絡賭博案。該案犯罪團夥把普通棋牌遊戲變身網絡賭場,通過發展各級代理、吸引會員參賭從而謀取巨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