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成癮的原因很多,目前歸納總結起來有下面的五個方面成因:
1. 玩,是我們一種根深蒂固的一種天性,無論大人小孩,對玩無一沒有不津津樂道,快樂無比的體驗,人們的各種興趣愛好就是對「玩」的一種最好的詮釋,因此在人類天性中就存在著遊戲的「基因」,並在某特定人群中有很高的概率。電腦、網際網路的出現。使我們的「玩」法增添了更大的樂趣,五花八門,豐富多彩的各類遊戲,極大的激發了青年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令許多人身不由己,欲罷不能;而某些網站為了達到其商業目的,更是不折手段的通過大量黃色內容來吸引網民,讓大量的青少年正中下懷。
2.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每天忙忙碌碌,精疲力盡的人們多少需要一點幻想來慰藉一下自己的心靈,而虛擬空間便是最好的去處。因為在虛擬空間中你可以不用做你自己,你可以做你想成為的人,改變自己的性格、模仿他人的語言,總之你可以成為想像中最優秀的形象,而不被他人發現自己的虛偽。青年人對情感需求強烈,但又面臨著繁重的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因此,通過網絡交友,在網上聊天,成了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絡的重要原因。
3.與每個人的人格特徵有關,網絡成癮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徵,如喜歡獨處、敏感、傾向於抽象思維、警覺、不服從社會規範等,並且大多數成癮者在對網際網路上癮之前,常常已經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礙,特別是抑鬱症和焦慮症。不同類型的網絡成癮嗜好是與人的年齡結構、需要類型密切相關的。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學生來說,可以把自己的無窮幻想投入到遊戲所創造的虛擬情節中去,而一個二十幾歲的人則情願把時間花在與現實交際方式大相逕庭的網絡交往中。
4.與人的個性特質有關,網絡成癮者絕大多數都有著非常要強的性格,在受到某種打擊、挫折之後,他們變得不自信起來,這個時候問題就出現了,因為他們很要強,覺得自己應該成功,但是現實卻不是那樣如意,於是這種類型的人,他們對現實採取的行為往往是不敢去面對,而是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應對,把在現實中無法滿足的願望通過網絡來實現,通過虛擬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達到逃避現實的目的,用網絡來麻痺自己。
5. 與家庭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有關,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愛、關注、理解與支持,但遺憾的是往往很多父母忙於他們的工作或疲於應酬,沒有時間去陪孩子聊天或者帶孩子出去玩,那麼孩子就不知道要怎麼去理解別人,也不懂得怎麼和別人溝通交往,最後孩子就逐漸的封閉自己,瘋狂迷戀網絡,荒廢了自己的學業,等父母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而阻止挽救時,往往就變成了與父母為敵,甚至少數人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