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冬至,就進入數九寒天了。「一九二九懷裡揣手,三九四九凍死老狗」。這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喝點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來禦寒便是極好。
在咱們農村裡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這是古人通過觀察日常生活,總結出來的關於冬至節後時間變化的農村老話。那麼這句話裡的一線指的是多長時間呢?到2021年春節的時候和冬至相比,能長几線呢?
通常來說,這裡的一線指的是古代女子在納鞋底時用完一根線所需要的時間。村裡老人說是以前農村女子在農閒時納鞋底一般都是用的麻線,一線的長度大約是在三尺(1米)左右。如果線太短,頻繁穿針引線頗費時間,而線太長的話,納鞋底時麻線容易打結,反倒耽誤了活。
由於在古代沒有鐘錶,人們都是通過看太陽的移動來估算時間,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冬至過後,白天開始慢慢變長,而農村女子在納鞋底時,每天就會比前一日多做出一根線的活。對於手腳麻利的女子來說,這一根線的活只需接近2分鐘左右的時間。正因如此,農村裡就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
如今剛過了冬至節,離2021年春節還有50天左右的時候。按照一天長一線, 而一線接近2分鐘的時間計算,到2021年春節的時候與冬至相比,日落時間大概會延遲9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春節時白天會比冬至日的白天長1個半小時左右。像是我們這裡,現在是下午6點天黑,到春節時,就要到下午7點半才天黑。
當然,這是古代農村中常用的估計時間的方法,是有一定的道理。古人通過經驗智慧的總結,不僅能觀察出時間的變化,還用簡單的方式流傳下來,讓我們現如今可以作為參考,真不錯!朋友們,你們覺得流傳的這些農村老話有道理嗎?歡迎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