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每到冬至或者夏至,我媽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長到夏,短到冬。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白天慢慢變長,直到夏至那天,白天是一年當中最長的一天。而從夏至開始,白天逐漸變短,直到冬至,白天是一年當中最短的一天。我媽說了冬長一蔥。也就是說過了冬至節,白天就一點點見長了。
今日冬至,我們當地難得的好天氣,氣溫竟然比前幾天提高了,冬日陽光暖暖的照進屋裡,站在落地窗前,沐著冬日暖陽,心情恬淡寧靜。老話說晴冬至,年必雨。也就是說今天的好天氣,有可能導致春節期間雨雪不斷,給走親戚拜年的人們帶來一些不變。而我倒覺得過春節的時候,如果能大雪紛飛,更多了幾分年意。只是遺憾今天是數九第一天,理應下雪,冬至不下雪,就預示今年冬天雪不會太多。
過了今天黑夜慢慢縮短,白晝開始延長。老話說過了冬長一蔥。這一蔥究竟有多長?其實在剛過了冬至這幾天,我們基本上是感覺不到白天漸長,夜晚漸短,因為變化的時間差實在是太少,大約也就一二分鐘的時間。在我的印象裡,每年冬至以後,我都是從春節開始,才驀然發現屋後的陰影,不知道從哪天開始變小了,白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長了。老話說的一蔥,大約也就一分多鐘,到春節的時候,白天也就多了一個多小時了。
說到冬至的習俗,別說各個地區有不同的習俗,就連我們當地相距100公裡左右,過冬至的習俗也不盡相同。昨天星期天,有個親戚到我們家來了,晚飯後我們說到過冬至的習俗。親戚說他們那裡的冬至,只有晚上吃餃子這一個習俗。而我們老家這邊除了晚上吃餃子,中午還要包包子,而且過去的農民們,都習慣包包子時要關門蒸包子,名曰關門蒸冬。當然關門蒸冬這個習俗,現在的人們基本上是忽略了,沒有人再為了冬至中午的包子,有意識的把門關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再需要關門蒸冬,這個習俗也早就被人們遺忘了。
我跟親戚說,冬至節也是我們農村比較隆重的一個節日,有句話說冬至大如年。因為冬至節這天晚上,也會跟春節一樣需要祭祖,就是把中午的包子和晚上的餃子,都要擺放在供桌上,祭奠回家過節的祖先們。供奉的包子和餃子,只能是三個,不能多也不能少,這個規矩自古到今,不能有差池。冬至節這天,膠東農村還有一個講究,就是結了婚的閨女在這一天不能回娘家。不知道其他地區,是不是有跟我們這裡相同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