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勞特萊克、梵谷,蘭波、王爾德、魏爾倫、波德萊爾,綠色的苦艾酒背後有太多藝術家的故事。
小資喝它是因為波西米亞人的生活方式,
工人喝它是因為便宜,
畫家喝它是因為可以產生幻覺而創作。
1870年,葡萄園內出現被稱為葡萄根瘤蚜的小蟲沿迂迴的路徑啃食葡萄根莖,此後法國葡萄酒業受到長達三十年的摧殘。在這期間,葡萄酒變得稀少並且非常昂貴。
苦艾酒在法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
1886年,梵谷搬到了巴黎與高更在法國的一個叫阿爾的小鎮一起度過了62天。和高更快樂的日子裡梵谷享受著藝術與酒,每次喝到苦艾酒靈感都會源源不斷。
1899年,文森特·梵谷在他位於普羅旺斯聖雷米的聖保羅療養院的房間裡,透過窗戶畫下了日出前的景象。在一次精神病發作中,他自殘耳朵後自願進入療養院。
梵谷喝了苦艾酒後割耳,高更長期的酗酒潦倒之後喪生。它每年殺死數千人,使法國的男人兇野女人受難孩子墮落。它破壞家庭的秩序,破壞國家的未來。
苦艾酒,開始臭名昭著之旅。
1906年,反對苦艾酒的請願書收到了40萬個籤名。
1915年徹底禁止了苦艾酒,但它又繼續非法生產近100年。
2011年苦艾酒又在法國被重新合法化。
科學研究證明它不是微量的側柏酮使人變瘋變兇,想自殺。苦艾酒的臭名昭著是因為當年的酒為劣質酒精製成,所以有毒,最主要的還是人們喝得太多了。
梵谷是喝了苦艾酒癲癇發作,還是苦艾酒使得耳朵被割掉,這是梵谷迷與酒徒們在小咖啡館裡一直爭論的話題。
小貼士:苦艾酒儀式
一個帶孔的小湯匙,一個優質喇叭形玻璃杯標有刻線或凸紋。
一顆糖,帶有一個或幾個小水龍頭的噴泉壺,以及45%至72%之間的酒精。湯匙放在玻璃杯上,放上糖,然後打開龍頭看著水滴緩慢地融化糖。
水滴在填滿玻璃杯的同時,形成了又一個不眠之夜。
PS:綠仙
苦艾酒別稱「綠仙」。
它的歷史源於瑞士包含幾種草藥,綠色液體被稱為綠色仙女。
18世紀奧爾基內爾醫生,用當地的植物星型大苗香及某種艾草製成藥酒,他將這種藥酒用於改善自己病人的腦力活動。
這種淡綠色苦味的藥酒療效顯著。醫生死前將配製藥酒的秘方交給了最信任的女家庭教師。她將秘方賣給了被法國驅逐出境的兩位保皇派人士,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了苦艾酒的潛在價值。開始建廠生產苦艾酒、日產30升左右。
1901年酒廠發生了火災。為避免爆炸,一名工人打開了酒桶栓將所存的苦艾酒全部倒入了最近的杜河,河裡頃刻間閃爍著淡綠色的波光。
坊間傳說,河水幾乎變成了純的苦艾酒。
苦艾酒的作用下,延伸閱讀理解《星夜》:
畫面中,梵谷用藍夜空中乳白色的波動來表現星星的閃爍旋轉,創造了一個滿是旋轉的星雲的夜空。
流體動力學裡湍流的概念就是我們探求過的最艱深的模式之一。海森伯格曾說過:如果我碰到上帝,我會問他兩個問題。
為什麼創造相對論?
為什麼創造湍流?
我相信他會對前者有個解釋。
六十年後,俄國數學家推進了我們對湍流的數學理解。柯爾莫哥洛夫的結果與湍流的實際運動規律極其近似。然而,物理學界至今也未能完全地描述湍流。木星的大紅斑、雲的形成以及星際塵埃。大的渦流會把能量傳給小的渦流,後者只是前者的縮小版。
2004年,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一顆遙遠恆星周圍的氣體和塵埃雲。
這讓他們想到了梵谷的《星夜》。
受到啟發的英國科學家們決定詳細地研究梵谷畫作中的亮度。他們發現梵谷的畫作中隱藏著與柯氏方程相近的湍流結構的模式。研究者們把畫作數位化測量不同像素間的亮度差異得出結論:梵谷精神焦慮時期的畫作中表現出了與湍流極其相似的特性。
他在病情較穩定時期的那副拿著菸斗的自畫像則並未出現類似現象,蒙克的《尖叫》第一眼看起來像是有湍流的作品,雖然我們不能就這樣說梵谷具有描繪湍流的天賦。結論是:
極度的痛苦中,梵谷不可思議地認識並表現出一種在人類之前就已出現的極其深奧的概念,並用他獨特的想像力去感受流光動影的終極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