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上萬的潮牌外套,把泡麵當晚餐.這個沉寂5年的市場,被中國80、90後驚醒了!

2021-01-16 長沙交通廣播

50、60年代出生的人有一個普遍特點,節約。他們會將頭天剩下的飯菜,繼續擺在第二天的餐桌上;他們習慣將壞了的電器衣物修補後,繼續使用;他們在各項消費面前,更加注重價格是否便宜...


而與其消費方式完全相反的則是他們這代人的孩子——80後、90後。這群被普遍稱為「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受著多元文化的影響,在各類新興觀念的陪伴中成長,他們逐漸開始偏愛那些高昂價格的非生活必需品。


近日,據參考消息報導,在經歷了五年的平淡行情後,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受中國「千禧一代」的支持,突增了20%。



穿一萬多的 潮流外套

但泡麵,每天只能吃一餐 




身為90後的大橙子,身邊不少朋友看了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後,都說能在女主綾身上找到了共鳴,看到了剛就業的自己。


綾從小城市奮鬥到東京,好不容易得到時尚品牌部工作,拿著 500 萬日元年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體面,過著 600 萬的生活。


就像很多人一樣,綾希望用光鮮的外在,讓自己看起來,屬於這個繁華的城市。像綾一樣,對於喜歡追潮流的80、90後來說,這種日子非常艱難。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18日報導,貝恩管理諮詢公司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在經歷了五年的平淡甚至收縮後,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在去年(2017年)突然增長了20%,其中女性的穿戴、珠寶和化妝品佔主導。


而這一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之一,是貝恩公司定義的出生於1983年至1997年的「千禧一代」。


該公司稱,這一部分消費者已開始購買奢侈品,且更頻繁地購買高端產品。並且,他們的興趣傾向於休閒和時尚產品。報告指出,「千禧一代」不是購買像普拉達手袋這樣的傳統奢侈品牌,而是在尋找新產品,比如巴黎世家的運動鞋、古馳T恤和時尚休閒裝......貝恩研究發現,千禧一代首要考慮的是獨特性和創新性。


一位在國企單位的90後會計師小劉表示,「我用的化妝品全是奢侈品牌,因為相對來說化妝品消耗快,價格不會過於昂貴,奢侈品牌的口紅也就3、400一支。」同時,她認為價格便宜的產品並不敢用,畢竟是塗在臉上的東西。


另一位90後的設計師小張稱,「買衣服就是圖好看、質量好、不撞衫,這種商品往往在高端一點的品牌才有,至於價格嘛,一件T恤,1、2千還是可以接受的。」



@咩:「 學生黨,上個月我軟磨硬泡,我媽給我買了 iPhoneX。15 天不到,在珠江邊拍照的時候,一個撲通掉下去了。整個人當時就懵逼了,怕被罵,用借唄借 5k。找朋友湊了 3k,又買了部一模一樣的。


這兩個月能睡多久就多久,因為睡覺可以不用吃飯。餓得不行,就用舍友的鍋煮個雞蛋吃,在外面渴了,熬到回宿舍才喝水。感想:以後拍照得在手機上鑲個環,再拿繩子捆在身上。



除此之外,中國2017年奢侈品消費的增長,還源於中國政府採取的一些措施。例如,中國削減了進口關稅,並打擊了在歐洲等廉價市場上購買商品的代購。同時,奢侈品品牌也一直在努力調整價格,因此它們在中國的價格沒有這麼高。


報告還稱,從長遠來看,「千禧一代」將繼續推動銷售。波士頓諮詢公司估計,到2020年,35歲及以下的消費者將佔中國消費增長的65%。貝恩表示,這些購物者往往是精通數位技術的人,對這些消費者信息的掌握可以更好地吸引他們成為忠實客戶。


與過去不同的是,傳統的奢侈品牌必須想辦法努力贏得年輕的、有錢的中國消費者注意。



近年來,許多報告都將中國的年輕人歸為「千禧一代」,其中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的就是1990年至1999年間出生的「90後」。90後在一個連他們父母都感到陌生的中國長大,這個時代財富大量增長,人們廣泛受到西方文化和新興技術的影響。





「 買 了 一 堆 Supreme 給 自 己 ,

希 望 早 點 出 院 能 穿 上 。」


@匿名:「 平安夜,人生第一次住院,一住一個多月,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出院。關了朋友圈,只能隔著病房的窗,看看外面的天氣,深切體會到了生來不易,抗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這期間買了大鵝羽絨服、LV 老花雙肩、兩件 Supreme 等等,要知道雙 11 我一分錢沒花,也是給自己個希望,早日出院穿上新裝備吧。」


據麥肯錫諮詢公司的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根據預測,90後消費群體佔中國人口的16%,從現在起到2030年,他們將貢獻中國總消費增長的20%以上,高於其他任何人口類別。


根據信念和態度,麥肯錫諮詢公司將中國「90後」細分為五類群體:




「90後」中最大的一類,佔39%。他們出生於1995年之後,以學生為主。他們視成功為人生的幸福,而非物質財富。這一類中有86%的受訪者注重追求幸福生活,對品牌以及同齡人眼中的自己不甚關心。


他們不會任性揮霍自己辛苦賺來的錢,55%的人常常會檢查標籤和成分,53%的人願意多花點錢購買環保產品。這一類「90後」中有54%的受訪者強調自己更看重產品本身而不是品牌。




佔「90後」的27%,主要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白領階層。這一群體承認對目前的生活和未來感到頗有壓力。與上一類「90後」不同的是,他們眼中的成功是發家致富,這一比例達到64%。


這一類「90後」更願意犒賞自己來釋放日常壓力。他們不信未雨綢繆,相反喜歡什麼就買什麼。




與追逐成功者不同,佔「90後」16%的知足青年並不把發家致富視為成功,他們只關心過得比別人好。他們對高端品牌或高科技產品興趣不大,也不像同齡人那樣對未來倍感壓力。




他們佔「90後」的10%。其秉持的物質主義和對未來滿不在乎的態度,使得他們成為很有價值的一個消費者細分群體。


他們在父母滿足其所有物質需求的家庭中長大。以至於工作謀生之後,似乎在消費習慣上還沒學會省錢。這一類年輕人接受過良好教育、收入不錯,最願意花錢追求新時尚、頂級品牌和休閒活動,他們是「90後」中特點鮮明的一類細分。


@躁物者:「 去年為了買鞋,透支的信用卡額度居然高達 4 萬,今年每個月的工資全部上交銀行,每個月留 300 塊過日子。為了還錢,拒絕所有朋友的邀約,到現在還差 2w 多沒還。現在朋友們已經不約我了,想想很難過。」



「90後」中最小的一個細分,佔受訪者的8%,他們仍然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經濟尚未獨立,尤其是大額消費需要靠家庭支持。「寵二代」以女性為主(佔68%),收入不高,想要過自己的生活,把成功定義為比他人過得好,且對現狀或未來的壓力不是很大。


然而,由於經濟還未實現獨立,且收入前景相對黯淡,只有38%的人認為其家庭收入在未來五年內會顯著提高,而全體消費者的比例是53%。「寵二代」最有可能存錢以備不時之需。


@匿名:大學同學的妹妹 M,去年從汕頭到北京發展後,也並沒有像預期般工資漲數倍,反而借唄、花唄分期欠下不少。

有一次急性胃炎找他哥借錢才坦白,因為「 連公司前臺小姐姐都背 LV,每次電梯遇見都很尷尬。」 於是 M 把萬年託特包收起來,換成了個大牌手袋。




相關焦點

  • 這個沉寂5年的市場,被中國80、90後驚醒了!
    他們會將頭天剩下的飯菜,繼續擺在第二天的餐桌上;他們習慣將壞了的電器衣物修補後,繼續使用;他們在各項消費面前,更加注重價格是否便宜...而與其消費方式完全相反的則是他們這代人的孩子——80後、90後。這群被普遍稱為「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受著多元文化的影響,在各類新興觀念的陪伴中成長,他們逐漸開始偏愛那些高昂價格的非生活必需品。
  • 那些年我們最愛的潮牌大全,認識3種以上的都是90後!
    眾說紛紜,但真正被使用,可追溯到 90 年代的裡原宿,當時這只是日本一個寧靜的後巷,因為低廉的租金,吸引了許多音樂、流行及服飾工作者進駐。而這些人不斷在這裡交流切磋,慢慢累積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風格,現在大家熟知的 BAPE、Neighborhood 和 Visvim 都是在此地發跡。1996 年,香港雜誌首次用了「潮流」兩字,來形容這影響全世界青少年生活方式的流行文化。
  • 廣州80、90後曾最愛的潮牌,現在怎麼樣了?
    班尼路6年關店3000家 中國內地廠房已關閉......」2018年一篇班尼路的特稿,讓班尼路的慘況躍於紙上。 80後的阿Z家住上下九附近,一直以來都是班尼路的忠實粉絲:「我得閒就去逛上下九噶,差不多廿年班尼路粉絲,就系鍾意一啲有情懷又落魄嘅品牌,哈哈!「逛上下九一直是他的休閒指定動作,正是因為這樣,他發現上下九的班尼路關了。
  • 天天吃泡麵也要買買買,為什麼90後如此熱衷穿潮牌?
    近幾年,「潮牌」這個詞開始越來越多進入大眾視野,似乎沒有幾件爛大街的潮牌,你就不是個有品位的年輕人。
  • 中國90後更愛哪個潮牌? OFashion聯合尼爾森發布潮牌數據分析報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ADYMAX」(ID:lmfashionnews);36氪經授權轉載 全球時尚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潮牌消費在2015年至2017年持續增長。 根據多方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潮牌服飾市場規模600億美金,2017年到達2000多億美金,逐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趨勢。潮牌的背後,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 全球首份潮牌數據分析報告發布 中國90後更愛哪個潮牌?
    全球時尚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潮牌消費在2015年至2017年持續增長。   根據多方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潮牌服飾市場規模600億美金,2017年到達2000多億美金,逐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趨勢。潮牌的背後,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據悉,美國2016年潮牌消費支出高達800億美元,其中65%是男性消費者,消費主力仍是90後和千禧一代。
  • 中國90後更愛哪個潮牌?全球首份潮牌數據分析報告發布
    全球時尚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潮牌消費在2015年至2017年持續增長。根據多方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潮牌服飾市場規模600億美金,2017年到達2000多億美金,逐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趨勢。潮牌的背後,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據悉,美國2016年潮牌消費支出高達800億美元,其中65%是男性消費者,消費主力仍是90後和千禧一代。
  • 45個最in潮牌盤點:90後和95後是潮牌主要消費群
    3、90後和95後是潮牌的主要消費群體,且95後三年來佔比逐漸攀升至▲ 以褲後袋的「M」字圖案作標誌EVISU從2012年開始開拓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內地多個城市都設有多家門店。因此Supreme也可能有意避開迅速炒熱但潮流文化還不成熟的中國市場,而保持其稀有性與特別性。Champion早在1919年就已經成立,是個已有近百年歷史的美國運動品牌,這個在美國家喻戶曉的「老」品牌就這樣一夜之間又火了起來。
  • 潮牌進入中國20年,終於等到好時機 | 年輕人啊
    編者按:80後、90後、00後——比起按照年代生硬劃分人群,並從這些數字代際中尋找他們各自的特徵,我們更喜歡用「年輕人」來形容一個群體。他們也許才剛上大學,也許已經年近30,特徵包含但不僅限於中二、追星、愛看動漫、成天埋首社交網絡。這不是因為他們是90後或00後,而是因為他們正年輕。
  • 潮牌進入中國20年,終於等到好時機 | 「年輕人啊」系列
    編者按:80後、90後、00後——比起按照年代生硬劃分人群,並從這些數字代際中尋找他們各自的特徵,我們更喜歡用「年輕人」來形容一個群體。他們也許才剛上大學,也許已經年近30,特徵包含但不僅限於中二、追星、愛看動漫、成天埋首社交網絡。這不是因為他們是90後或00後,而是因為他們正年輕。關於潮牌的探討,是36氪「年輕人啊」系列報導的第一篇,歡迎繼續關注。
  • ESPRIT中國所有門店將關閉 再見!70、80後的青春
    數據顯示,思捷環球2017年虧損25.54億元;2018年虧損21.44億元;2019年上半年虧損3.31億元。不過ESPRIT關店或並不意味著將徹底退出中國市場。2019年12月,思捷環球曾公告稱,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萬成資源與慕尚集團合資1億元成立新公司,目的是從事經營服裝、服裝配飾及合資方可能同意的其他ESPRIT業務。
  • 45個最in潮牌盤點:全世界/中國增長最快的品牌市場
    街頭潮牌越來越受00後歡迎上海時裝周期間,市場諮詢公司尼爾森聯合OFashion迷橙發布了全球首個潮牌大數據研究趨勢及用戶分析報告,數據顯示:❄ 2017潮牌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潮牌消費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這種增速絕對算得上全國乃至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品牌市場了。
  • 99年王俊凱替下90年吳亦凡 香港潮牌公司I.T有救了?
    原標題:99年王俊凱替下90年吳亦凡,香港潮牌公司I.T有救了?來源:CBNData消費站時隔3年後,香港潮流服飾零售商I.T集團更新了代言人,這回選擇了TFBOYS組合的隊長王俊凱。8月26日上午,I.T集團官方微博宣布了新的代言人。
  • 為什麼中國的年輕中產愛買這些韓國潮牌?|潮牌|韓國|minus|we11...
    █ 街頭潮流在中國市場頗受歡迎不是新鮮事,根據 CBNData & YOHO! 發布的報告 《2019 中國潮流消費發展白皮書》,中國的 90 後、95 後與 00 後的潮流消費增速明顯,消費規模佔總比八成,為線上潮流市場的主要群體。而提到潮流消費,韓國時尚必榜上有名。
  • 中國高端西褲品牌,沉寂了5年,股息率8%,近日量能放大
    、時尚品質平臺與潮流個性平臺, 每一個品牌都專注於自身的細分市場, 都有自己的風格, 不斷豐富產品維度, 提升品牌深度, 讓更廣泛的顧客體驗到精英時尚生活的舒適和幸福。秉承品牌樂趣 / 創意 / 跨界的DNA及產品系列的多樣性 ,FUN 已成為一個越來越受人尊敬的設計優異的國際潮牌 。
  • 潮流嘻哈文化和潮牌外套的起源
    毫無疑問嘻哈文化對街頭風格的外套有很大影響,但這不是最近才開始的。在過去的20年中,嘻哈愛好者對潮牌的影響,主要是源於他們對嘻哈文化的熱愛。外套的風格受不同文化的影響,而嘻哈文化在這裡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90年代之後。讓我來解釋一下。
  • 不管你信不信,5年後GUCCI就是個潮牌
    5年後,心裡有點數的奢侈品牌,都會變成潮牌。2017年,一檔《中國有嘻哈》把原本活在地下的中國嘻哈推向了更廣泛的年輕群體。節目中的選手們迅速走紅,他們個性張揚的穿著也成為了粉絲們爭相模仿的對象。光把2017定義成「中國嘻哈元年」還不夠,5年後回過頭來看,這一年也將是中國消費市場進入潮牌時代的元年。
  • 45個最in潮牌盤點:在這個增長最快的市場裡,你的潮範指數是多少?
    街頭潮牌越來越受00後歡迎上海時裝周期間,市場諮詢公司尼爾森聯合OFashion迷橙發布了全球首個潮牌大數據研究趨勢及用戶分析報告,數據顯示:• 2017潮牌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潮牌消費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這種增速絕對算得上全國乃至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品牌市場了。
  • 為什麼中國的年輕中產愛買這些韓國潮牌?
    █ 街頭潮流在中國市場頗受歡迎不是新鮮事,根據 CBNData & YOHO! 發布的報告 《2019 中國潮流消費發展白皮書》,中國的 90 後、95 後與 00 後的潮流消費增速明顯,消費規模佔總比八成,為線上潮流市場的主要群體。而提到潮流消費,韓國時尚必榜上有名。
  • 頂尖潮牌牽手天貓,千億潮牌市場迎來破圈時刻
    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之間,潮牌消費逐漸趕超非潮牌,到2018年,潮牌消費增速為84%,已經是非潮牌增長率的4倍,後者增速為21%。2019年潮牌市場的消費增量更是不容小覷,中國年輕人在潮牌上的花費近300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