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科普|一套真正「屬於」你的外骨骼

2020-12-16 福祉科創

當一個人步入老年,伴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老年人的腿部力量會逐漸虛弱,從而出現下肢活動不暢的現象。更加嚴重的會出現偏癱的病症,即明顯的肌張力低下,下肢運動障礙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定期的對其進行康復運動治療,從而逐步恢復下肢運動機能,並最終達到能夠滿足日常生活行動的目標。

現有的較為先進的方式就是使用外骨骼機器人來輔助老人進行康復訓練,這項技術也常用於殘障人士的輔助運動設備。雖然目前外骨骼機器人已經能夠很好的模仿標準步態,但是對於不同人之間的步態差異性卻無法很好地適應,從而舒適體驗較差。

近期,來自加州理工和清華大學的Maegan Tucker等人的論文中就提出了一種利用個人偏好反饋來定製化,提升使用下肢外骨骼的舒適感,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的交互性。這篇論文還同時獲得了ICRA的最佳論文獎和最佳人機互動論文獎。

1. 什麼是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是一款可穿戴式新型輕量機器人。它不僅能幫助殘疾人恢復行走能力,還能有望避免患者因長時間坐在輪椅上而生壓瘡,同時還可以鍛鍊肌肉強度,起到康復訓練的效果。

圖1:Atalante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Atalante所研製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就是本次論文中的實驗載體,它使用了12個被驅動的關節來恢復下肢運動障礙者的行動能力。它所搭載的局部混合零動態(PHZD)方法已經證明可以有效的產生穩定的步態運動,僅在美國就有大約640萬人從中受益。但是這套外骨骼並沒有相關算法來優化外骨骼使用上的舒適度,然而用戶舒適度其實應該是這類外骨骼機器人的一個關鍵優化目標。出於此,Maegan Tucker等人研究出了能夠根據用戶的個人偏好來針對性地提高設備的使用舒適度的算法。

2. 基於個人偏好的自適應算法

對於目前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的步態控制,普遍都是建立在步態庫之上。即在不同的參數網絡中計算一系列的正常步態,這些預計算的步態組成了一個步態庫。通過它可以進行步態的選擇並立即執行,甚至可以讓操作員選擇適合患者的步態。然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指標來決定如何進行步態的選擇能夠有效地優化用戶的舒適度。

Maegan Tucker等人認為相比於參數上的絕對反饋,用戶自身的偏好反饋(例如:相比於步態B,用戶是否更喜歡步態A)更加可靠,也更有利於舒適度的提高。從而提出了基於決鬥賭博機(dueling bandits)和合作學習(coactive learning)的COSPAR算法來學習用戶偏好的外骨骼步態。COSPAR是一個混合驅動的算法,它既可以查詢用戶的偏好,同時也允許用戶提出改進建議,從而逐漸學習到最適用於用戶的步態。

整體的研究是基於Self-Sparring算法構建。Self-Sparring算法基於每個動作對用戶的效用來學習貝葉斯後驗,並通過偏好誘導從模型的後驗中抽取多個樣板進行決定,從而不斷通過個人偏好更新後驗,逐步優化步態的舒適性。

3. 實驗結果

研究者首先在仿真環境中對算法的性能進行了評估,在此就不再贅述了。之後,研究者將COSPAR部署在下肢外骨骼設備Atalante上進行了兩項真人受試者的個性化步態優化實驗。

第一個實驗針對三個健康的受試者,用COSPAR算法來確定受試者的偏好步長。

圖2:偏好步長實驗(來源[2])

第二個實驗展示了COSPAR在二維空間中的有效性,即在兩個不同的步態特徵上同時進行優化。

圖3:步長和步進時間特徵對實驗

4. 自研發設備——懸浮背包

現在我們也正在研發自己的被動式負重外骨骼裝置。其主要包括浮動背包和下肢助力兩個模塊,其中浮動背包實現負重與人體運動解耦,減少對身體的衝擊,下肢助力模塊將衝擊力傳遞至地面。該外骨骼可以根據人體步態、速度進行實現,從而提高外骨骼對不同速度、不同地形、不同使用者的適應性。

圖4:被動式負重外骨骼裝置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外骨骼康復機器人不僅能夠在生理上對人體進行康復,更能在心理上、在交互上給人以更好的體驗。這也為下肢運動有障礙的老人和殘疾人士帶來了福音。

參考文獻:

[1] 法國初創公司機器人外骨骼套裝Atalante幫助殘疾人士恢復正常行走.

[2] Tucker M, Novoseller E, Kann C, et al. Preference-Based Learning for Exoskeleton Gait Optimization[J]. 2019.

[3] 康復之光——HAL康復外骨骼機器人技術解析.

相關焦點

  • 福祉科普 機器人柔性驅動技術——氣動人工肌肉
    在2019亞洲國際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上,福祉科創受邀參展"基於柔性關節驅動的人體移位機械臂"。圖:展會與專家溝通福祉科創致力於老年康養行業,將最前沿的科學技術落實於產品研發。目前公司在柔性驅動外骨骼、柔性機器人等方面持續深耕,期待未來開發出更多人機交融友好型產品。
  • 單兵外骨骼讓士兵全部變成「超人」?
    BLEEX一代奠定了外骨骼技術的發展思路,在此基礎上,軍用外骨骼加速發展,到2009年,Berkely Bionics公司推出了第三代BLEEX外骨骼「HULC」,HULC的靈活性大大提高,使用者可以隨意完成下蹲、匍匐等戰術動作,且最大負載提高至90kg,最大爆發速度可提升至16km/h。
  • 福祉機器人亮相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
    近日,2018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與服務博覽會暨國際福祉博覽會在秦皇島園博園主場館會議廳拉開帷幕,100多家國內外知名康復輔助器具行業龍頭到會參展。博展會由四個展區構成,分別為科研儀器設備展區、大專院校科研成果展區、康復輔助器具創新產品展區、康復輔助器具應用示範展區,涵蓋康復輔助器具十二大類產品。
  • 我國最新的外骨骼技術,秘密爆料「彈性負重外骨骼」
    自從外骨骼概念的出現,各種外骨骼技術都在不斷發展。外骨骼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身體的增幅,在軍用、醫療、工業、運輸、民用都有非常好的前景。但是現有的外骨骼技術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動力」和「能源」問題。讓外骨骼技術無法普及。
  • 碼農的逆襲——一把外骨骼美工刀的誕生
    什麼是外骨骼外骨骼,顧名思義,是放在人體外面的骨架,這個骨架能夠幫助人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外骨骼可以分擔70%以上的重量和壓力,穿上外骨骼,骨瘦如柴的人,能輕鬆地抬起上百公斤的物品。我也可以換另一個表述,你看過鋼鐵俠嗎,那個炫酷的機械戰甲就是外骨骼。那麼周強做的外骨骼刀是怎麼回事呢?和人的戰甲類似,他給刀片設計一套好用的戰甲,刀片受力位置是在刀柄外側,並且通過一個軸使上下柄轉動。這個結構使刀刃傳遞到刀柄的力能夠均勻分布在刀柄上,完全杜絕了折刀意外解鎖回折的隱憂。
  • 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時間:2020-05-22 09:2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 中國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美國:我當年吹的那些牛,你怎麼當真了?
    我當年瞎吹牛的事,你怎麼都當真了? 最近我軍又給戰士們裝備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東西。現在已經20年過去了,單兵外骨骼技術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突破。 這20年中,美國不斷曝光新的外骨骼裝備,比如洛克希德-馬丁的HULC外骨骼和雷神公司的XOS-2動力外骨骼。只不過這些看起來高大上的動力外骨骼總是在測試,至於實裝時間,永遠是下一年。
  • 碼農逆襲——中國原創 機械外骨骼美工刀限量發售
    |——什麼是外骨骼外骨骼,顧名思義,是放在人體外面的骨架,這個骨架能夠幫助人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外骨骼可以分擔70%以上的重量和壓力,穿上外骨骼,骨瘦如柴的人,能輕鬆地抬起上百公斤的物品。我也可以換另一個表述,你看過鋼鐵俠嗎,那個炫酷的機械戰甲就是外骨骼。那麼周強做的外骨骼刀是怎麼回事呢?和人的戰甲類似,他給刀片設計一套好用的戰甲,刀片受力位置是在刀柄外側,並且通過一個軸使上下柄轉動。
  • 人體外骨骼系統來了,擁有「鋼鐵俠」盔甲不再是夢
    現在,這樣高科技的鋼鐵鎧甲不再只是電影中的想像,只是現實中它的名字變了,科研人員稱其為人體外骨骼。目前,人體外骨骼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從戰場到工廠,再到整形外科和物理康復,都有它的身影。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中就介紹了人體外骨骼的最新進展。人體外骨骼是將人造骨頭和肌肉穿戴在人體外面,起到輔助和保護的作用。
  • 現實版鋼鐵俠戰衣 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首次曝光
    但有意思的是,國外軍方研製的外骨骼,經常披露搬運負荷的指標,但對於步行指標諱莫如深。像中國研製單位這樣比較詳細地公布各項指標的,是非常少見的。這也能看出中國軍工人的自信。因此總體看,中國單兵外骨骼與外國研製的裝備有一定差距,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外骨骼研製難點在哪?
  • 德國上肢外骨骼機器人,高精度觸覺交互,大範圍運動,柔性跟隨身體!
    ,你可能會想到炫酷的鋼鐵俠,普通人的身體穿著鋼鐵戰衣便能化身為超能力者,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做一套手部廣播體操: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情況下,ANYexo的外骨骼機械臂可以伸直「飄」在控制,但如果你用手輕輕碰一下ANYexo,它會立刻做出反應:
  • 哈佛柔性外骨骼誕生始末:教授放棄機械外骨骼,只為讓中風患者重新行走
    如果這家實驗室出現在商業街上,你會把它當做是某高端訂製運動品牌的門店。但這不是耐克的實驗室。這是哈佛大學生物設計研究所,它進行著一項會顛覆現有軟體機器人技術的項目。該項目還計劃改變中風患者的命運——幫助他們行走。Conor Walsh 教授是該實驗室的負責人,他說:「簡單來說,我們在做能提供動力的衣服,幫助移動能力受限的病人重新動起來。
  • 讓萌妹也能單手提起壯漢,炫酷「鐵甲鋼拳外骨骼」亮相零一科技節
    你聽說過機械外骨骼嗎?說起機械外骨骼,你會想起什麼?年輕點的朋友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超級無敵的鋼鐵俠吧,因為鋼鐵俠所穿的「神奇衣服」就是一套動力外骨骼裝置。這次登場的是來自北京鐵甲鋼拳科技有限公司的「鐵甲鋼拳外骨骼」。據了解,本次零一科技節上,「鐵甲鋼拳外骨骼」將會帶來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動力包裹到手指的上肢外骨骼(CEXO-01)和腰部助力外骨骼(CEXO-W02)。內外兼修——帥氣爆棚的CEXO-01從外觀上看,CEXO-01造型非常炫酷;從性能上看,他可以大大增強穿戴者的力量。
  • VR外骨骼設備問世,可使下半身獲得反饋
    打開APP VR外骨骼設備問世,可使下半身獲得反饋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22 14:30:26 比如當你擊打牆壁時,你的手必須停止,當你推東西的時候,你需要感受阻力。一套VR系外服需要完美地測量出穿戴者所施加的力,同時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以任何角度反向施加適當的力。這顯然是一個硬體噩夢。 這裡先拋開能真正感受到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虛擬性愛,讓我們看看一家德國公司是如何嘗試用下肢外骨骼反饋來複製簡單的身體體驗的。
  • 可穿戴黑科技 探秘跨世紀的動力外骨骼(全文)_其他智能電子_智能...
    《Walking By Steam》(圖片來自collectionsonline)    到了1890年,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天才少年尼古拉斯·亞金髮明了一套可以輔助人們行走、奔跑和跳躍的外骨骼裝置但由於這一裝置的構造過於簡單:僅僅有鋼板彈簧和氣囊式氣壓閥,因此它仍需要人的行走來驅動它,並不能提供額外的動力,所以它仍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動力外骨骼。    但即便如此,這些敢為人先的藝術家與發明家依然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借鑑價值。於是,更加成熟的構思與創造在20世紀的美國開花結果。
  • 開發外骨骼機器人,「鐵甲鋼拳」助力京東618物流大戰
    普遍員工在工作4小時後效率直線下滑,外骨骼可以通過將高效工作時間延長至8小時甚至更多來提高效率。但一個工業分揀機器人的價值大概對標一個員工至少20月以上的薪水。而且應對狀況複雜的應用場景,效果並不好。根據成本因素,倉儲中心使用大量人力近幾年內仍是必要的。今年618期間,京東物流為員工配備了外骨骼機器人,以減輕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
  • 從重達百斤價值百萬,到能負載2噸,外骨骼機器人未來會如何?
    新一代電助力外骨骼機器人已有諸如美國Sarcos公司已有研發電助力外骨骼機器人,Sarcos研發了液壓助力的大型軍用外骨骼機器人,但是由於重量和成本較高,目前無法得到普及,而很多人認為外骨骼機器人作為工業應用也沒有機器人實惠。一個外骨骼機器人一般包括整機設計、驅動器(機構)設計、控制策略三部分,外骨骼機器人實現人機實時交互和控制是其中的最難點。
  • 外骨骼不僅僅可以送外賣,它的核心用途在這裡——反觀外骨骼市場到底有多大!
    網友不禁驚呼:這套外骨骼裝備好帥!但是實際上外骨骼的用途不僅這樣,該項技術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那麼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外骨骼的市場到底有多大。針對B端機構客戶銷售,根據衛生部頒布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政發〔2011〕31號文件要求,「二級以上(含二級,下同)綜合醫院應當獨立設置科室開展康復醫療服務,科室名稱統一為康復醫學科。」
  • 美軍外骨骼系統要來了?士兵「力大無窮」,個個都是「鋼鐵俠」
    在20世紀以後科幻片中經常會出現的外骨骼裝甲,在現在看來已經不再是影視劇裡才會出現的科幻裝備了。近年來解放軍官方也對我軍使用的軍用外骨骼裝甲進行了報導,我軍的外骨骼裝甲目前主要還是以減輕士兵個人負重的負擔增加彈藥武器的攜帶為主。
  • 單兵動力外骨骼裝備:從科幻走向實戰
    未來戰場上,穿戴單兵動力外骨骼裝備的士兵如同「超級戰士」一樣,擁有非凡的作戰能力。單兵運動更加靈活外骨骼裝備包括力傳感器、感知判斷裝置、控制裝置、傳動執行裝置和驅動裝置,能夠幫助單兵在高負荷狀態下行走、上下坡或匍匐前進。2000年美軍啟動 「增強人體機能外骨骼」計劃,並在持續研發中逐漸突破關鍵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