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課程標準頒布 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2020-12-15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8日訊 近期,教育部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課程標準(以下簡稱中職三科課程標準)。隨閃電新聞記者一起去看看課程標準有哪些主要變化,課程特點又是什麼?

優化組織結構 增設歷史課程

調整課程名稱並優化結構。將「德育」的課程名稱調整為「思想政治」,與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將原來必修的「經濟政治與社會」「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和選修的「心理健康」調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哲學與人生」「職業道德與法治」。其中,「經濟政治與社會」擴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加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更全面準確地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心理健康」改為必修課,與「職業生涯規劃」整合為「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

優化語文課程體例和組織形式。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內容,並從體例、內容、話語體系等方面完成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的轉換,以專題的形式組織課程內容,兼顧字、詞、句、段、篇的組織形式。

增設歷史課程。歷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安排72學時。

凝練學科素養 彰顯職業教育特色

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依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借鑑普通高中相關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立足中等職業學校實際,充分挖掘中職三科課程獨特育人價值,凝練了中職三科各學科核心素養,明確了學生學習該課程後應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科教學更加注重育人本質。

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結合中職學生實際,參照普通高中三科課程標準,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等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幫助教師和學生把握教與學的深度和廣度,為階段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和高等職業學校分類考試招生命題提供主要依據,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

體現了高中階段共同要求。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打好學生的文化基礎,增強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提升科學文化素養、終身學習能力、自主發展能力,提升共同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彰顯了職業教育特色。中職三科課程注重與專業課程相互配合,形成協同育人合力,突出實踐取向,注重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職業生活的聯繫,利用或設置職場情境,有機融入職業道德、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學生職業素養。

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

思想政治課程。中職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職業精神、健全人格等。課程由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兩部分構成,基礎模塊為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哲學與人生、職業道德與法治等四部分內容,拓展模塊為選修課程,是必修課程的拓展和補充,由學生選擇修習,主要包括時事政策教育、法律與職業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

語文課程。中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與普通高中總體保持一致,包括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發現與鑑賞、文化傳承與參與等,但在核心素養內涵與主要表現上進一步凸顯了職業教育特色。課程由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三部分構成,基礎模塊為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由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等8個專題構成,職業模塊為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安排的限定選修內容,包括職場應用寫作與交流等4個專題構成,拓展模塊為滿足學生繼續學習與個性發展需要的自主選修內容,由古代科技著述選讀等3個專題構成。

歷史課程。中職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與普通高中基本相同,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課程由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兩部分構成,基礎模塊為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包括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拓展模塊為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要,開拓視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供學生選修,提供了職業教育與社會發展、歷史上的著名工匠兩個示例模塊,供各地和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拓展模塊時參考。

閃電新聞記者 任金妮 報導

相關焦點

  • 準確把握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課程標準 大力推進教育...
    面對新時代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新要求,適應新時期培養大批德才兼備技術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亟待改進現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和語文課程教學大綱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同時落實國家有關中等職業學校增設歷史課程的新要求,需要研製中職三科課程標準,為教材編寫、教學、考試評價等提供規範的依據。三是充分發揮中職三科課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 思想政治等中職課標今秋執行,新增歷史為基礎必修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2月27日,教育部印發《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課程標準(2020年版)
  • 中職教育新課標出爐,歷史成必修課
    近日,教育部頒布《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課程標準(2020年版)》,根據課標,「德育」的課程名稱調整為「思想政治」,語文課程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內容,歷史成中職公共基礎必修課,一共72學時。
  • 北川七一職中組織教師參加中職學校10門公共基礎課程標準視頻培訓
    根據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關於開展中等職業學校10門公共基礎課課程標準培訓的通知》(教職所﹝2020﹞50號)有關精神,經學校研究,決定組織學校全體教師參加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數學、英語、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物理、化學、藝術10門公共基礎課課程標準培訓。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本次的培訓方式為在線視頻直播,培訓的時間是3月30日-3月31日兩天時間。
  • 普通高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統編教材有新變化,詳細介紹來了
    8月27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 一起到現場看看↓↓↓ 語文 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
  • 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
    按照黨中央部署,國家教材委員會組織專門力量統一編寫中小學語文、政治(道德與法治)、歷史三科國家統編教材,於2017年9月在全國所有中小學校統一使用,我區漢語授課中小學也同步使用。統編教材是國家級、高水平、權威性的教材。
  • ...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
    《語文》教材,全區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其他學科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不變。《道德與法治》(政治)教材,2022年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歷史》教材。
  •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2025年所有年級「全覆蓋」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24日從教育部了解到,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目前已覆蓋20個省(區、市),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到2025年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普通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實現統編統審統用。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實現了所有年級的全覆蓋。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於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到2025年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 深圳實驗學校精品課堂來了!高中部課程表在此!
    把名師請到家17日起深圳實驗學校首期精品課堂在讀特重磅上線為廣大學子提供優質的網上課程資源首期推出的,是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14節精選名師課,不僅涵蓋語文、英語、化學、地理、還有政治、生物、音樂及舞蹈等科目,學科門類齊全,課程內容豐富。
  • 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
    二、思想理論性資源供給的主要內容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既要有高度的政治站位,也要有科學的理論滋養。要把高度的政治站位與科學的理論滋養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的思想理論性資源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資源。
  • 永州1.8萬餘名中職學子迎來省級公共基礎課普測
    三湘都市報6月20日訊(通訊員 左建華 魏華 記者 黃京)為倒逼中職學校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狠抓學風教風,提升中職人才培養質量,今年湖南省繼續開展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普遍測試,根據各地中職學校復學時間先後分兩個批次進行。
  • 全語文教育:讓語文學習豐盈起來
    然而,學校落實《課程標準》層次不一,不少學校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脫離《課程標準》要求的「四重」現象,即只重教材,教材成了語文教學的全部依託;只重課堂,課堂成了語文教學的唯一場所;只重閱讀教學,閱讀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主打內容;只重分數,分數成了語文教學的單一追求。為了使《課程標準》更好地落地生根,努力糾正「四重」現象,我們著力實施「全語文教育」課程行動。
  • ...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
    門科目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鼓勵將6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的要求,按照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我市錄取計分科目採用「4+4」模式,即語文、數學、英語(含英語聽說)、體育與健康
  • 定了,中小學這些課程的教材,以後全國統編統審統用
    那麼中國大陸各地的中小學有多少版本的教材?也許你沒計算過吧。小編粗粗地統計了一下,種類不少於十種,它們分別是人教版、語文A版、湘教版、長春版、蘇教版、語文S版、鄂教版、教科版、冀教版、西師版、滬教版、魯教版、北師版和浙教版等,其它課程也是如此。那麼這麼多的不同版本教材質量良莠不齊,難易不均,非常不利於學生的教育發展。
  • 從「古代陶瓷」到學科核心素養 盡看2020年重慶市中職歷史學科教研...
    今(3)日,2020年重慶市中職歷史學科教研活動在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舉行,旨為通過公開課進行研討,提升中職歷史學科   據了解,此次教研活動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承辦。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李志輝、九龍坡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謝章芳、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校長王平、重慶市中職歷史中心教研組全體成員和重慶市各中職學校歷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
  • 中職語文教學巧用多媒體導入新課
    導入是中職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猶如樂曲的「引子」、戲曲的「序幕」,或設疑激趣,或引人入勝,或營造氛圍,或醞釀情緒,或歸納總結,或溫故知新,能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