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太陽是唯恐而避之不及的,尤其是到了夏天,只要出門,防曬衣、傘、帽子、太陽鏡、防曬霜一應俱全,可謂是全方面保護,生怕皮膚照到一點陽光~
「穿、戴、塗」,在大多數的人看來是一舉兩得的美事——既能防曬黑,又能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防止曬傷,降低皮膚病變風險。
不可否認,防曬,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皮膚癌、黑色素瘤的發生,但同時也躲開了陽光能帶來的各種好處……
陽光是自然饋贈的免費「長壽藥」,常曬太陽會給身體帶來以下5大好處:
1幫助預防骨質疏鬆
皮膚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合成維生素D(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曬太陽而獲得),而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在人體中的吸收,因此每天曬足陽光也有益於強壯骨骼。
2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的風險
西班牙國立馬拉加大學研究發現,若日曬不夠,可導致維生素D水平較低,增加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
因為維生素D能影響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從而減少脂肪形成,減輕胰島素抵抗,可幫助改善血糖控制。
3幫助消除抑鬱情緒
研究發現,在充足的日照下,人體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會有所提升,這能幫助改善情緒低落、精神抑鬱等不良心理。
另外,陽光會增加體內五羥色胺的合成,而五羥色胺可以使人開心放鬆、消除不安感、穩定精神情緒。
4降低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刊登的一項研究提示:氣溫、紫外線暴露量均與收縮壓呈線性負相關關係。也就是說,氣溫越高或紫外線暴露越多,收縮壓越低。
另外,研究者還指出,多曬太陽的人血壓降低,心血管病發生率較低。
不僅如此,英國的一項研究也發現:人體在接受紫外線照射時,血管擴張、血壓降低,血液循環中一氧化碳的代謝物含量得到了改變。
5增強人體免疫力
研究人員發現,曬太陽還能增強免疫力。因為太陽光中的低強度藍光和紫外線有助於提高T淋巴細胞的活性,而T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T細胞更快速地移動,能讓機體保持警醒狀態,隨時應對細菌、病毒等的侵入。
而從中醫的角度,曬太陽有補陽氣、補正氣的功效,體內正常的臟腑功能依靠陽氣來支撐,陽氣充盈,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提高。
不過,太陽曬不對,危害也不小,除了已經得到充分證明的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還有另一種可能會讓你吃驚的危險……
今年5月《科學報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過多的陽光會讓你的大腦長時間處於高溫,有可能會損害你的認知能力。
說的更通俗一點就是:會讓你變蠢!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對此開展了相關研究,研究過程中,受試者完成了運動和認知能力測試,同時將燈放置在他們身體的不同部位。
結果顯示,當這些燈放置在他們頭的後部、側面和頂部時,其運動和認知能力表現最差。這意味著,頭部暴露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將會損害大腦功能。
專家表示,儘管這項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戶外工作人員,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由熱應激導致的健康問題是新的挑戰。
因此,長期在戶外工作,亦或是高溫天氣出門遊玩、想去海邊曬日光浴時,要注意頭部的防曬,撐傘亦或是戴個帽子是必要的。
要想獲得太陽帶給人體的好處,就要學會調節曬太陽的方法~
1最佳時間
避開正午等強紫外線照射時期。一般早上10點前(紅外線比較強,紫外線比較弱,對人體傷害小);下午4點後(太陽紫外線中,A光束成分比較多,可以讓人體大量的儲備維生素D)最佳。
2最佳時長
春秋時每天20-30分鐘;夏季每天5-10分鐘;冬季每天30-60分鐘。每周3-4次。
3直接照射
有人喜歡隔著玻璃曬太陽,亦或是擦防曬霜、穿防曬衣曬太陽,其實這樣是不會促使維生素D的產生的,只有讓陽光直接與皮膚接觸才能獲得補益效果。
4特殊部位多曬曬
後背
後背是督脈所在,而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因此曬後背能幫助養護陽氣。另外,曬後背還能疏通背部經絡,對心肺大有裨益。
腿腳
陽光可以帶走腿腳的寒氣,有效緩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鈣質吸收,讓雙腿骨骼更健壯,尤其是有風溼性關節炎的人,更要多曬曬。
手心
人的手掌很少被曬到,所以要特殊照顧。讓陽光照進手心,可以釋放壓力,舒緩疲勞,促進睡眠。
5特殊情況不能曬
光過敏患者及正在服用磺胺類、喹諾酮類等光敏性藥物的人最好嚴格防曬;
像吃了薺菜、芒果、萵苣、莧菜、蝦類、蟹類等光敏性食物後不要曬太陽,否則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紅腫、燒灼或刺痛等症狀。
6曬太陽後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
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特別是高水分含量的西紅柿、黃瓜等;而補充維生素C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肌膚乾燥老化以及曬斑的出現,所以日常應保證蔬菜水果的攝入。
來源:BTV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