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就會伴有黃疸症狀,這種情況在新生兒中都是比較常見的,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家長回去後多帶孩子曬曬太陽。
按道理說曬太陽誰不會啊,但是就是有不少家長因為曬太陽的姿勢不正確,曬傷寶寶或者讓寶寶病情加重。
王樂家寶寶出生3天就得了黃疸,看了醫生後,大夫讓給孩子多曬曬太陽,於是回家後她就給寶寶曬起了"日光浴"。
一連幾天天氣都不好,這天天剛晴自己就把孩子抱到陽臺上去曬太陽,曬了一會她想了想覺得這樣不行,就把孩子外套脫了就穿一個單衫。
沒想到到了晚上孩子竟然發起了高燒,溫度達到了38.5℃,見孩子燒的這麼高,孩子還上吐下瀉,情急下她趕緊帶孩子去看病了。
醫生聽她描述情況後就說到"你給寶寶曬太陽可以,但是給孩子衣服要穿合適,像你這樣給孩子穿這麼少肯定是要著涼發燒的啊!"。
聽到這王樂心裡很是後悔,自己的不恰當行為讓這麼小的孩子遭了罪,真是不應該啊。
任何一種小毛病都不能小看,小看的後果就是釀成大麻煩!
那麼,什麼是新生兒黃疸呢
剛出生的寶寶最容易得黃疸,這是由於孩子體內的膽紅素堆積過多,影響了孩子的新陳代謝,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症狀。
有的孩子自己就可以消退了,有部分小孩需要簡單的治療。其中曬太陽就是一種治療手段。
但是有時候家長的曬太陽姿勢不爭正確,會讓孩子病情加重,而且曬太陽需要讓孩子身體充分暴露在陽光底下。
新生兒皮膚嬌嫩,操作不合理或者曬照時間過長會導致孩子被曬傷,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也會對孩子身體產生危害。
面對新生兒黃疸,家長應該怎樣給孩子曬太陽
1.時間不宜過長
一天24個小時,其中有太陽的時間長達10個小時,孩子不可能一整天都曬太陽的。長時間的日照會讓孩子皮膚被曬傷。
因此,合理的日照時間是必須的。每天孩子曬太陽的次數可以有兩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一次的時間在10-15分鐘之間最宜。
2.選擇合適的時間
小孩曬太陽和我們大人不一樣,我們只要想曬並且有時間就可以去曬,新生兒日光浴需要選擇恰當的時間。
中午11點-2點是一天中太陽光最強的時間段,這個階段絕對不可以給孩子曬太陽,過強的陽光容易把孩子曬傷。
那麼,什麼是合適的時間呢?
一天中比較合適的是早上8點-10點左右,下午可以在3-5點左右,這段時間太陽光剛剛好,不會太強曬傷孩子也不會太弱達不到日光浴的效果。
3.舒服的環境
很多父母會犯這樣的一個錯誤認知,他們認為日光浴媽,就應該暴露在陽光下充分曬到,於是他們就會把孩子直接放到太陽下。
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當孩子充分暴露在陽光下,沒有遮擋物遮擋,不僅會讓孩子被太陽曬傷,有時候還會大太陽底下沒有窗子避風,而被吹的著涼感冒,病上加病了。
因此,曬太陽應該在陽臺上有窗子擋著的地方,並且室內溫度需要達到26℃左右。
曬陽光是必須要脫掉衣服的,穿著衣服曬太陽不僅沒有起到作用還會讓衣服把孩子捂出汗著涼。
4.不應該過於著急
曬日光浴需要連著好幾天曬,有的家長就認為了"反正都是曬,那不能一次曬完嗎?"。
答案是當然不行,這需要講究循序漸進。每天曬2次,一次10-15分鐘左右即可。
在這裡,有個錯誤的操作,很多家長會直接將孩子放到太陽底下,這樣的做法不夠謹慎。
正確操作是應該先把孩子的腳和腿放到太陽底下,讓孩子稍微適應了以後再把上半身放到太陽底下。
曬太陽的時候注意不要讓陽光直接照射孩子的眼睛和肚臍這兩個地方。
為了防止眼睛被曬傷,可以給寶寶戴上墨鏡或者在眼睛上蓋上一條小毛巾,這裡注意不要影響孩子呼吸。
在肚臍的地方也可以放上毛巾或者小毯子蓋住。
曬太陽的姿勢可以是趴著,家長可以不時的翻動孩子身體,以便全身都可以照到。
當然,在孩子睡著的時候曬太陽是再好不過的了。還省了哄孩子的精力了。
夏季馬上來了,不光是有黃疸的新生兒,還有許多健康的小寶寶也會選擇曬日光浴補充維生素D等物質,曬太陽是好事,但一定要注意保護措施,防止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