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流】有一種時髦叫巴黎「左岸」

2021-02-19 騰訊時尚

今年的巴黎時裝周如約而至,但住在巴黎左岸,以五區,六區為界限,依然保持著知性,自由的時髦風格,並非因為巴黎千變萬化的時尚風頭而有很大的改變。在巴黎六區,以巴黎一大(索邦大學)為中心的大學區域,匯聚了法蘭西最精英的知識分子階層,這一區充滿智慧碰撞與不羈面貌。巴黎左岸,確切來講:拉丁區的文化藝術氛圍深刻指引著巴黎的一種時尚風情。

漫步在拉丁區,書店一家挨著一家,電影院散布在大街小巷,且滿足著不同文化藝術消費者的需求。那些擺在聖米歇爾大道兩旁的二手書店售賣著一批又一批的經典法蘭西文學著作,此外,幾乎全新的關於巴黎歷史,時尚,藝術的畫冊也可以以便宜的價格輕鬆擁有,文化以一種分享的美好方式在巴黎六區傳遞著。我的巴黎日常,也幾乎是每天可以去這些書店,或者漫步在宏大的先賢祠周圍,去當年James Joyce,海明威住過的街區Rue Cardinal-Lemoine散步。抬頭仰望當年這些文學巨匠蝸居的巴黎公寓,一種清寒但神聖的氣氛充溢著腦海間,讓每一個在巴黎六區生活的人都感受到此番眷顧,是溫良的。

「巴黎為何可以永葆時尚魅力」?我覺得:答案就在巴黎的六區或者拉丁區。首先,巴黎人拒絕了歷史的潮流對於自我的無知衝刷,雖然巴黎時裝周每一季準時上演的精彩篇章經常成為攪動全球時尚浪潮的信號,但生活在巴黎,可以「以不變應萬變」。老的城市,老的建築,老的心態,以及固執的一種慢調子,讓巴黎看似徹底拋棄了快速運轉的激情和勇氣。其實,那些在巴黎右岸上演的時裝秀,和整個巴黎左岸的生活調子都沒有什麼聯繫,巴黎六區中產階級穿戴打扮帶有鮮明的質感,他們選擇法國品牌,崇尚有機和健康的飲食觀念,但和右岸以「瑪黑區」為代表的那種Bobo一族又不同,真正居住在巴黎左岸六區的中產階級,他們更擁有與生具來,或者繼承而來的文化血統,這使得這一區的人,既chic又典雅。

那些藏在拉丁區裡的巴黎咖啡館更是貼出告示,不允許在咖啡館中使用手提電腦,咖啡館的用途是社交,閱讀,以及和自我相處——所有這些違背常理的執念,在巴黎都成為了合情合理的一種和時光和平相處的必要手段,而掌握了此種奧妙,並且能迅速把此種巴黎精神演繹著出神入化的巴黎人,就成為了最時髦的代表。他們往往手拿一本圖書,坐在巴黎臨街的咖啡館外,成為被路人觀摩的對象。

要詳細敘述一種巴黎的時髦風格,是不可能的,因為時尚始終是變化的,但左岸的時髦風格因為非常獨特,非常固執,反而能被學習與了解。如果你是遊客,大可以去著名的「雙叟咖啡館 Les deux Magots」和旁邊的「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身臨其境懷想當年,聚集在左岸的哲學家,藝術家們的文藝沙龍景觀。我認為,左岸和拉丁區保留的這種時髦感覺,大概因為諸如薩特,波伏娃曾經頻頻光顧這些場所的原因,理想與知性佔據上風,使得他們的身影本身成為了時髦的代名詞——這就是左岸的魅力,不依靠外表和粗陋取勝,因為內心的洪流與精神性的追求,使得左岸的這份知識分子光環得到了傳承和放大,它讓巴黎顯得更加迷人。

從巴黎六區的盧森堡公園一直散步去聖敘爾比斯教堂(Eglise Saint-Sulpice),沿路經過一些巴黎的時裝店鋪,有標準的巴黎本地特色男女裝店鋪點綴其間。它們乾淨,清爽,簡潔,衣服擁有精良的做工,穿著舒適,顏色柔和(但也別忘巴黎女人喜歡穿黑色),讓人輕鬆獲得一種中產階級的優雅做派,這是我最為享受的巴黎時髦風景,它們紮根在巴黎左岸的這些街頭巷尾,經常默不作聲,一旦被發現,讓人立刻愛上,難以自拔。

稍微舉一例,法國著名模特 Inès de la Fressang 的買手店就開在聖敘爾比斯教堂附近,所選貨品顯示了這個巴黎女人的日常喜好,以及她的穿衣風格。 Inès de la Fressang的那種輕鬆隨意,毫不用力,但又經歷了歲月洗禮的穿衣特點恰好映襯了一種左岸巴黎女人的特質,她們大都很美,保持身材,熱愛旅行,閱讀,電影。

在巴黎,時尚從來不是模仿而來的。在左岸,巴黎人始終相信:知識是時髦的堅實基礎,這大概也解釋了為何巴黎始終擁有迷人的時髦魅力吧,因為知識和文學,以及自我的思辨都會因為時光的沉澱而歷久彌新,散發光彩。


騰訊網刊登此文僅為傳達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贊同或支持其觀點。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時尚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期主筆:張樸

時裝,旅行與城市文化作家,挪威奧斯陸大學媒體學碩士,曾在英國BBC中文部實習工作。

出版文集:《孤獨要趁好時光:我的歐洲私旅行》,《香港的前後時光》(內地和港臺版),《仿佛,一場告別》。

個人微信號:張樸好時光(je_suis_zhangpu)

還不過癮?本周熱門餵飽你

相關焦點

  • 巴黎│左岸 ~ 浪漫與人文的靈魂搭檔
    象徵著浪漫的「巴黎」和象徵著文人氣質的「左岸」,仿佛一對擁有文藝魔力的靈魂搭檔,讓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魂牽夢縈。一提到它們,腦海裡便浮現出海明威筆下「流動的盛宴」,以及對薩特和波伏娃超越時代桎梏愛情的嚮往。其實,巴黎左岸不僅僅是達達主義、現代主義、存在主義等現代文藝思潮的搖籃,更是法蘭西歷史上聲名顯赫的貴族聚居地。
  • Tea Times 全新夏季巴黎水——左岸深藍 盛夏的味道
    Perrier,習慣上叫它巴黎水,著名的綠色玻璃瓶裡的這一舌尖上的好水,一直有著" 水中香檳"的美譽,在有氣礦泉水品牌中首屈一指。名導伍迪·艾倫更曾在某公眾場合說:「沒有了Perrier,叫我們知識分子怎麼活?」
  • 左岸,世界名人的咖啡館!
    因為在國內看到過許多取名「左岸」的咖啡館、影樓、房地產樓盤、服裝、飾品,所以,到了巴黎必須去左岸。「左岸」就是塞納河南岸——中國人習慣把山坡分陰陽,法國人則喜歡把河兩岸分左右來叫。從地理標誌看,左岸就是塞納河流經巴黎聖·米歇爾大街和聖·日耳曼大街交會的區域。
  • 厭倦了瑪黑區的他們,紛紛搬到了左岸 | Into Paris
    「右岸的風格越來越統一,陷入一種程式化、同質的酷炫狀態」「二十區是巴黎的未來?十區是Bobo發燒友聚集地?三區是小眾時尚風向標?巴黎新的It街區到底在哪?」哪個街區住著什麼樣的人...似乎是巴黎媒體以及巴黎人近年來愛探討的話題。右岸的這些Bobo街區將藝術家、小眾設計師獨立工坊、時髦新潮的餐廳以及多元化的氛圍融為一體。那麼與之對立的另一面——左岸,到底是什麼樣的?「過於資產階級、過於無聊、過於陳舊奢華...」這或許是大多數人對它的定義。
  • 塞納河左岸的文化與時尚:右岸是精緻的外表,左岸是高貴的靈魂
    這,就是塞納河左岸La Rive Gauche,傳說中的拉丁區,是最接近巴黎文化,藝術與歷史的一個區域。        記得《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中的Gill嗎,在巴黎邂逅「黃金時代」,經歷了一場流動的盛宴。
  • 法國文人最愛的女歌手離世,巴黎左岸的波希米亞時代遠去
    左岸不再是那個左岸了:那個在戰爭結束後,被波希米亞式的生活方式與時尚所盤踞的左岸,那個瀰漫著酒精味道、被香頌的靡靡之音繚繞的左岸,那個有眾多翹首聆聽存在主義福音的左岸,還有,那個飄蕩著朱麗葉特·格雷柯(Juliette Greco)的歌聲的左岸。
  • 周杰倫歌聲中塞納河畔左岸咖啡,那是一代代生活在巴黎的文藝所在
    周杰倫的一首歌叫告白氣球,塞納河畔左岸的咖啡,巴黎的美不止如此,因為有太多的中國人去打卡,而使得塞納河畔左岸咖啡館紛紛跑去註冊商標。其實,這僅僅只是開始,因為在塞納河的左岸咖啡指的是林立在塞納河畔兩岸的地道咖啡店!咖啡店檔次有高有低,一杯價格在幾歐到幾十歐不等。
  • 塞納河左岸是曾被譽為「歐洲最美博物館」的巴黎奧賽美術館
    塞納河左岸是曾被譽為「歐洲最美博物館」的巴黎奧賽美術館浪漫之外的巴黎——塞納河畔小憩「假如你有幸在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不論去到哪裡,它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巴黎,有看不盡的風景,說不完的風情。浪漫派詩人儒勒·雷納爾曾說:如果一定要給巴黎加一個修飾語的話,我想那一定是「天堂巴黎」。
  • 百米進「深」,容積率僅2.4,復刻巴黎左岸的詩意氣質!
    住在地鐵旁,換一種出行方式,以更快時間到深圳,房價只有深圳的三分之一不到。對年輕人來說,不僅是效率的提高這是對生活最大的詩意。 此外,項目到秋寶路900米車程,距坪山大道2公裡車程,距丹梓大道4公裡車程,自駕出行也非常方便。
  • 有一種時髦叫做「巴黎女人」
    優雅、輕鬆、高級,這是全世界對巴黎,以及法式時尚的印象。在任何時尚場合,一位穿著less is more的簡約風、帶著妙趣橫生想法的巴黎女人總能贏得滿滿的關注,「巴黎女人」是時尚界永不落幕的熱議話題之一。而卡爾·拉格斐曾經說過:做巴黎女人,你不必是個法國人!
  • 你相信巴黎塞納河畔有個左岸咖啡館嗎?營銷三十六計之「無中生有」
    一杯法國巴黎哲學家聚集的咖啡館的咖啡。答案是:4,來自法國塞納-馬恩省河左岸一家許多哲學家喜歡光顧的老咖啡館的那一杯咖啡。於是,「左岸咖啡館」這一品牌原型也孕育而生。有了品牌原型,就要為品牌塑造內容,營銷人和企業對於品牌力的塑造,必須全力以赴,任何細節都不放過。我們看看在「左岸咖啡館」的品牌內容塑造上,細緻到了什麼程度。來點國際血統,提升下身價!
  • 再讀左岸咖啡文案
    先別忙著回答我這個問題仔細想想然後你會有答案左岸人文情懷臺灣奧美出品 【統一左岸咖啡默劇篇】下午5點鐘是咖啡館生意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吵的時候窗外一位默劇表演者正在表演上樓梯和下樓梯整個環境裡只有他和我不必開口說話
  • 左岸咖啡館文案大全
    整個巴黎都是我的這是五月的下雨天我在左岸咖啡館【下雨喝一下午咖啡】聊賴的午後我獨自走在蒙巴那斯道上突然下起雨來隨手招了一輛計程車滿頭白髮的司機問了三次[要去哪?]>她又要離開巴黎了人們說女子不宜獨身旅行她帶著一本未完成的書獨坐在咖啡館中那是一種陰性氣質的書寫她喝著拿錢……咖啡與奶1比1甜美地證明著第二性不存在那香味不斷地從她流向我絕不只有咖啡香這是1908年中的一天女性成為一個主要性別
  • 最有巴黎氣質的中國城市,不是上海,是成都
    而薩特、波伏娃、加繆、福柯等文化人則是巴黎的靈魂,左岸的「花神咖啡館」也成為了超現實主義誕生的溫床。成都人與巴黎人,也有蜜汁相似的共通點。一到下午,自帶喋喋不休知識分子氣質的巴黎人走進咖啡館,一杯咖啡、一個好友,就可以談天說地,任時間飛逝;而在成都,泡茶館則是成都人民的廣場舞,人們在這裡,嗑瓜子搓麻將擺擺龍門陣,小到公司八卦大到國家大事,無所不扯,好不快活!
  • 對不起,我不是單身,我的情人叫巴黎
    巴黎的右岸是夢想,左岸是生活。一邊穿著右岸的名牌,一邊品著左岸的咖啡,物質又文藝。 如果你還單身,因為你沒來過巴黎。如果你還單身,因為你沒愛上巴黎。如果你還單身,因為你愛上了巴黎。在巴黎,但凡景區裡有橋的地方就會有鎖。最著名的鎖橋當屬接連巴黎左岸與羅浮宮的藝術橋。不知從何時開始,越來越多的情侶喜歡來到這裡鎖上愛情之鎖,把鑰匙拋到河裡,以此作為永恆愛情的見證。
  • 《左岸咖啡館》經典文案,值得收藏!
    ,不再僅僅是一個賣咖啡的,而成為一種情懷——「左岸情懷」。這杯左岸咖啡,已不僅僅散發著咖啡豆烘焙的香氣,還有一抹不濃不淡的人文暖香;低頭淺嘗,喝進口中的也不僅僅是手工研磨的滋味,還有那法國塞納河邊的人文氣息。一套私藏很久的《左岸咖啡館》經典文案,分享給你。左岸咖啡館的獨特創意來自於十九世紀法國巴黎的塞納河。它蜿蜒西流穿過巴黎市中心,河以北被稱為右岸,以南被稱為左岸。
  • 塞納左岸咖啡--十年專注,做有態度的咖啡
    就是這杯又濃又黑的飲料促使了很多文學巨匠出現,位於巴黎河畔,塞納河左岸的咖啡館不就是最好的說明,難道還有比咖啡更好的飲料來促使文學巨匠及名著的出現嗎?咖啡是用火一樣的燙痕烙印出芳香,與中國五千年傳統而清幽的文化相撞擊,然迸發一種新的態度---關於生活、關於文化、關於東方藝術與咖啡文化以外的很多很多… …對於咖啡,每一位咖啡分子都有著共同的特質:熱愛和堅持,都有著一本不同於其他的咖啡著作,而內容則是記錄著與咖啡有關的感動,驚喜,震撼,嘆息… …,塞納左岸咖啡同樣如此,自肩負起咖啡文化傳播者的使命以來,一直奔跑在追求極致咖啡的道路上,因為只有這種態度
  • 2019春夏 | 高跟鞋走地球 米蘭巴黎時裝周報導 Day 10
    她們作為公眾號「高跟鞋走地球」的共同主理人,以時髦姿態走遍世界。在這次2019春夏米蘭 & 巴黎時裝周中,COOSIR庫客和Miki、Ikwa一起,為你帶來最鮮活有趣的報導。在晚上RV的私人晚宴上,她穿著Sneaky Viv』隨性談笑的樣子,是一種屬於巴黎女人骨子裡的不羈和淡然,讓人心馳神往。
  • 巴黎·咖啡·海明威
    對於這段美好的黃金般歲月,我完全可想像海明威對巴黎的迷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海明威以《明星日報》駐歐記者身份派駐巴黎,年僅22歲。當時他生活窮困潦倒,整日流連在附近的咖啡館裡,位於蒙帕納斯大道71號的丁香小花園咖啡館,是海明威最喜歡的光顧之地,他常常一坐就是一天,甚至就在這裡寫作,使得這間咖啡館乃至巴黎左岸拉丁區的咖啡館都充滿了濃鬱的文學氣息。
  • 與莎士比亞書店老闆一起沿巴黎左岸散步
    那是真正冷起來的頭一天,我、西爾維亞·惠特曼和克裡斯塔·霍爾沃森一同沿著巴黎左岸散步。西爾維亞是莎士比亞書店的主人,克裡斯塔是講述書店歷史的新書《莎士比亞書店:一部心靈二手店歷史》(Shakespeare and Company, Paris: A History of the Rag and Bone Shop of the Heart)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