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一進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水果蔬菜,進口的、國產的,還有各個地方的一些特產,挑起來眼花繚亂,豎起五個手指頭,也數不過來。
對於今天的主角---梨,那也是品種繁多的,有香甜可口的比利時啤梨、庫爾勒香梨;口味融合的香蕉梨、蘋果梨;軟糯可口,適合老年人的南果梨、把梨;還有品種悠久「上可供於歲貢,下可奉於盤珍」的雪梨,白梨,大鴨梨。
看到這麼多,您是不是也是無從下手呢?這些梨誰可以做「冰糖燉雪梨」中的梨?誰適合做藥用?誰又是「秋梨膏」中的梨呢?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秋日必備的梨,該如何選擇。
選擇什麼梨好
在《本草求真》中載:「然惟乳梨、鵝梨、消梨可食,餘梨則亦不能去病也。」也就是說只有「乳梨、鵝梨與消梨」可以用來調理病,具有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肺胃邪熱的作用,其他的梨則只適合安靜的做個水果,不適合用來入藥。
看到這,大家肯定會問:這些都是梨嗎?怎麼都沒聽說過。他們確實真的是梨,只不過古人給他們的稱呼都很優雅,那麼他們到底是我們見過的哪種梨呢?
乳梨
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果二·梨》中記載了「乳梨即雪梨。
消梨
宋代大詞人蘇軾的「高樹紅消梨,小池白芙」的詩句中,就出現了消梨。而在清康熙《重纂靖遠衛志》記載了:「香水梨,即消梨也。」
鵝梨
南唐後主李煜的「鵝梨帳中香」所說之梨就是鵝梨。關於鵝梨爭論較多,而大多醫學典籍中記載來看,鵝梨多為現在河南產的白梨,現在我們經常見到的皇冠梨是白梨的亞種,也是可以用的。
現在您知道選擇哪種梨了嗎?如果還不明白,也可以這樣選擇:雜交的、進口的、近些年才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梨可以作為水果、零食享用;水潤多汁的,老的品種的梨,可以作為秋梨膏和冰糖燉雪梨的原料。
如何健康的吃梨
梨氣寒,入肺、胃經,對於痰熱咳嗽、咽喉腫痛、胸中熱結、便秘等症都有作用。一般我們可以選擇生吃或者熟吃。
生食
一進入秋季大家都能感覺到很乾燥,就很容易出現咽喉部的幹、癢、咳等不適症狀,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吃一個水潤多汁的梨子,一下就很舒服了。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其中緣由呢?
秋季屬金,應於肺臟。而在金秋季節,正是燥氣當令,這個時候燥邪最易傷肺之津液。所以我們出現的外在身體表現就是:乾咳,口鼻乾燥,皮膚脫屑,眼睛乾澀等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吃白色的食物,因為白色入肺,所以這個時候可以去吃梨子,百合,蓮藕這一類白色的食物,是非常好的。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們應該選擇更為平和的「吃梨方式」,因為寶寶們脾胃功能還不健全,所以一定要注意了。
冰糖燉雪梨
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們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林妹妹吃過的一盞湯,書中對於素來有肺疾的林妹妹吃冰糖燉陳皮雪梨有描述,用來潤燥化痰。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這裡面多加了一味陳皮。一方面,林妹妹是多愁善感之人,更易氣機鬱滯證;另一方面,冰糖燉雪梨從藥性來看,屬涼性,林妹妹體質虛弱,又肺病日久,不適合常服涼性之劑。
這一味陳皮正好化解諸多問題,一方面可以理氣健脾、燥溼化痰,另一方面可以調和梨之涼性,使得藥性平和,這樣與雪梨相輔相成,潤肺化痰以治其本。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如果孩子偏於熱證明顯,可以直接選擇冰糖燉雪梨,而如果是只是為了潤肺,或者平時脾虛的人群,可以選擇加一味陳皮的冰糖雪梨。
與大米同煮
在《太平聖惠方》中就記載了「治小兒風熱,昏懵燥悶不能食,用消梨三枚切破,同粳米煮粥以食」。
也就是用帶皮的梨子和大米一起煮粥,這樣削弱了梨子寒涼之性,但是保留了梨的滋潤之力,與米同煮還可以固中清熱。
孩子適合吃秋梨膏嗎?
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秋梨膏。既然是膏劑,那麼就要有膏劑的特點。首先膏劑是將藥液加水反覆煎煮,去渣蜜煉後製成的半液體劑型。是為了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長期服藥做準備的,具有滋潤補益的作用,體積小,藥液含量高,所以孩子服用需要格外注意。
注意事項
三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選擇秋梨膏保健
對於孩子來說,三歲以下不建議使用秋梨膏相關產品,三歲到學齡前的孩子可以選擇成分單一的梨膏,上學以後的孩子如果出現咳嗽,有黃痰,喉嚨幹癢痛,舌紅者可以用,劑量為成年人的一半。
小孩子服用膏劑的時候,一定要用溫開水攪拌均勻之後再給孩子喝
對於膏劑一類的都是很濃稠的,所以相比於液體一類的,單位體積內的藥液成分含量更高,所以在服用時用水先稀釋後給孩子喝。一方面可以避免因膏劑過度粘稠而引起孩子喉部不適,使得孩子出現嘔吐、誤吸、咳嗽等問題;另一方面可避免藥物過量。
脾胃虛弱的孩子不適合服用
傳統的秋梨膏裡面不僅僅是梨子,還加了麥冬、薄荷、胖大海、川貝等清喉利咽的,所以整體藥性偏於涼潤,對於脾胃虛寒的孩子是不適合用的。另外,即便孩子出現實熱證導致的咽喉腫痛的情況,也只能短期少用。
今天關於梨子的選擇和用法簡單的就分享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現在會不會挑選適合自己的梨子了,另外您知道什麼樣子的梨子更適合寶寶吃了嗎?如果還有疑問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提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