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人控制體重不能只看BMI

2021-01-15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肥胖是發生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在高血壓治療中,控制體重是生活治療的重要方面。一般來說,了解體重是否正常都會使用BMI指數。但是,僅僅關注BMI指數是不夠的,高血壓患者還要關注體脂量和體型的變化。

  肥胖是發生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身體越胖,心輸出量就會越大,血壓也就越高。據了解,肥胖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在高血壓治療中,控制體重是生活治療的重要方面。

  一般來說,了解體重是否正常都會使用BMI指數。BMI指數通過實際體重和身高的測算,能了解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的「差異」,指導體重的控制。許多醫生、患者更是把BMI指數作為體重控制的標準。但是,僅靠BMI指數就夠了嗎?其實,高血壓患者除了關注BMI,更要關注體脂量和體型。

  體脂超標會顯著增加高血壓發生的風險,凡是體脂超標的人,即使BMI指數正常,也應視為肥胖。目前,正常成年男性的體脂率不宜超過體重的25%,女性不宜超過體重的30%。高血壓患者、肥胖人群即使體重控制良好,最好也半年做一次體質測定。

  除了體脂,體型也十分重要。體形反映了人體脂肪的分布,脂肪過多地聚集在上半身或腹部(中心型肥胖),發生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就會升高。所以,即使體重正常,也要定期自測一下「腰臀比」(腰圍除以臀圍)。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cm,或腰臀比大於0.9,成年女性腰圍大於85cm,或腰臀比大於0.85,就屬於中心型肥胖。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高血壓病人是否短壽?你的命,不是天註定
    「陶大夫,我體檢發現得了高血壓,會不會短壽啊?」病友小杜一臉焦慮。 高血壓病人是否壽命短,其實是由自己決定的。我們先來看看,血壓控制不好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 bmi體重指數正常範圍年齡 體重指數標準範圍表
    bmi體重指數正常範圍年齡孩子理想體重的科學標準1—6個月: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6;7—12個月:標準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5;1歲以上:標準體重(千克)=8+年齡×2。
  • 你的BMI指數是多少?進來了解一下吧!
    BMI指數的全稱是Body Mass Index,即身體質量指數,計算方法很簡單,是一個僅憑身高和體重就能計算出來的數值。BMI等於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根據WHO制定的中國參考標準,BMI的正常範圍在18.5~23.9,最佳理想值為22。
  • 高血壓病人不吃藥,怎麼才能控制血壓?不妨試一下這5種方法
    高血壓被稱之為無形的殺手,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必須用藥物來治療高血壓病人,舒張壓低於100毫汞柱。收縮壓低於160毫汞柱,沒有先喝酒以及高血壓高血糖,沒有心臟,大腦和腎臟等器質性疾病,只要能夠滿足以上條件就不需要用降壓藥了,不過期間需要進行調理維持血壓正常。
  • bmi指數怎麼算 簡單公式要記住
    bmi指數怎麼算 簡單公式要記住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身材變得更苗條,不斷地鍛鍊自己,瘋狂減少肌肉,降低體脂率。但是這麼做卻不一定是正確的,體重是否合適,需要通過bmi指數來判斷。而在眾多指標之中,bmi指數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它將人的體重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通過看是否肥胖就能判斷是否健康。可能也是因為比較好用,所以bmi指數變得非常普及,很多人都知道。來源:站酷作者:wavebreakmedia一、bmi指數的計算方法當然知道了bmi的用處和重要性還不夠,還需要知道它是怎麼算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運用它。
  • 高血壓病人不想吃藥?若滿足一定條件,不妨先按這4招調理
    高血壓被稱為無形殺手,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必須用藥來治療。高血壓病人舒張壓低於100毫汞柱、收縮壓低於160毫汞柱;沒有吸菸喝酒以及高血壓高血糖;沒有心臟、大腦和腎臟等器質性疾病;沒有疾病等,只要能滿足以上條件就不需用降壓藥。不過期間需要調整好生活來維持血壓正常。
  • bmi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bmi指數
    bmi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BMI,是身體質量指數的簡稱,其英文全稱為Body Mass Index。  一般來說,肥胖不能只根據體重的數值來判斷,而要結合人體體重和身高兩個數值來衡量身體質量。也就是說,通過身高和體重來判斷肥胖與否。
  • 高血壓病人如何巧妙「避開」高鹽?
    高血壓病人如何巧妙「避開」高鹽?文/荀曉霖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高血壓。我國因高血壓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導致腦卒中的人數高居世界之首。
  • 在線計算你的體重指數(BMI)
    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BMI值原來的設計是一個用於公眾健康研究的統計工具。當我們需要知道肥胖是否為某一疾病的致病原因時,我們可以把病人的身高及體重換算成BMI值,再找出其數值及病發率是否有線性關連。不過,隨著科技進步,現時BMI值只是一個參考值。
  • BMI體重指數計算法
    通常,許多人將肥胖等同於體重過大或脂肪過多,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體重,顧名思義就是身體重量,主要由肌肉量、脂肪量以及骨骼大小所決定。因此體重過大除了脂肪累積之外,也有可能是由肌肉發達或骨骼粗大造成的。BMI體重指數計算法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BMI算法公式為: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贅肉,是脂肪堆積在人身上而形成的東西,是我們身體放錯了地方的脂肪,究其個中緣由,這是因為脾胃的輸送和轉化功能出了問題。
  • bmi體重指數正常範圍年齡 男子體重指數正常範圍是多少
    bmi體重指數正常範圍年齡標準體重計算器男性的標準體重是身高減去80,之後在乘以70%就可以計算出男性的體重,而女性的體重是低於男性的體重,所以男性的標準體重,我們應該要先測量自己的身高在去計算。
  • bmi和體脂率的區別有哪些 bmi和體脂率一樣嗎
    核心提示:  對於正在積極健身或者減肥的朋友來說,bmi和體脂率都是經常都能夠聽到的名詞,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時常會將兩者混為一談,但實際上bmi和體脂率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對於正在積極健身或者減肥的朋友來說,bmi和體脂率都是經常都能夠聽到的名詞,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時常會將兩者混為一談,但實際上bmi和體脂率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那bmi和體脂率的區別有哪些?bmi和體脂率一樣嗎?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BMI是什麼意思?和體脂率有什麼關係?
    定義不同bmi: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體脂率: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
  • 忘記BMI吧,科學家公布了體檢新公式
    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然後將這個數字與每個身高的健康體重表進行比較:正常體重指數在18.5到25之間。 專家們一直承認這種計算公式並不完美。因為BMI是測量身高和體重的比值,但僅靠體重,不能區分一公斤脂肪與一公斤肌肉,也不能解釋與種族或性別有關的體形和脂肪分布差異。
  • 揭秘體重指數(BMI)和肥胖(下篇)
    體重指數每增加2,冠心病、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的相對危險分別增加15.4%、6.1%和18.8%; 一旦體重指數達到或超過24時,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異常等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概率會顯著增加;可謂「一胖生百病」。
  • 高纖維飲食可以控制高血壓麼?
    分子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Francine Marques博士對腸道細菌是否也會影響高血壓有特別的興趣。她現在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看看高纖維飲食是否能將血壓控制在健康範圍內。"如果試驗結果是積極的,我們可以嘗試以更自然的方式降低高血壓,"她說。這項試驗的對象是年齡在18歲到70歲之間、體重指數低於30的人。它不包括腸易激綜合症或腹腔疾病等腸道疾病患者,也不包括素食者,因為所提供的膳食中包括肉類。
  • 山西長治將把體重指數BMI納入中考
    山西長治將把體重指數BMI納入中考 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減肥簡直太痛苦了,現在山西長治將把體重考核納入中考,一旦實施作為中學生就不得不減肥了!今天我們來看看它的考核標準是怎樣的吧: 山西長治將把體重考核納入中考: 包括裸眼視力   原標題:「小胖墩」以後中考要吃虧!
  • 高血壓怕怕!孕媽體重可別瘋漲
    高血壓怕怕!孕媽體重可別瘋漲2019-01-02 22:34:1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歡迎來到快樂呱呱【輕聽·1000天】,從懷孕到寶寶2歲,為你專屬定製孕育知識!呱呱之所以想跟你聊,是因為在我們國家,十個準媽媽裡差不多就有一個患有妊娠高血壓,它可能給你和寶寶帶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  不過,你也不要怕,妊娠高血壓是可以預防的。定期去正規醫院做產檢,就是很好的預防方式。因為每次產檢的項目都包含稱體重、量血壓等常規項目,一旦出現體重增長過快或者高血壓,醫生都會提醒你,注意控制體重和血壓。
  • 高血壓病人用藥錯誤,多死於心腦血管疾病!4個錯誤害了太多人
    高血壓是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但是很多人卻因為高血壓所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死亡,這主要與高血壓病人用藥方面脫不了關係,很多高血壓病人在用藥方面出現很多錯誤,以至於血壓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而上升了,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我們來了解一下高血壓病人為什麼一定要降壓?用藥容易出現哪些錯誤?
  • 【高血壓】一個病人都治不好的醫療騙局
    「專家、權威」將自己不知道,且沒有辦法解決的東西,當成寶貝,拿著雞毛科學當令箭,利用大眾對醫學的無知、恐懼、大肆吹噓、對病患恐嚇,威脅高血壓會造成中風、尿毒症……等。在實驗室裡研究,牽強附會想盡辦法,用盡藥物,企圖控制血管的舒張壓、收縮壓,升上來就降下去,升上來就降下去,一味的降血壓、控制血壓,一個新的疾病——高血壓於是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