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這麼開書店,讓其他書店怎麼活!

2021-02-17 小紅書App

MUJI這個原先賣家居用品、文具、零食、彩妝護膚的「雜貨店」今年又玩起了新花樣——開書店

簡直是想逼死現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誠品書店,從物質到靈魂,徹底攻陷文藝青年們。


世界上第一家MUJI書店開在了日本福岡。

(此處請自行腦補開店時人人人人人人書人人人人人的景象)

△MUJI BOOKS地址:日本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區住吉1丁目2−1 ノースビル 3、4F

今年9月4號的時候,MUJI Books第二家店面在日本東京亮相,這也是目前面積最大的MUJI店鋪



更加感人的是——球最大的MUJI旗艦店將要落戶上海淮海路的東方商廈!

除了常見的商品外,Café&Meal以及MUJI Books都將被囊括在這家店中。


踏進MUJI家書店,你一定會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他們家每天都會更新的「是日佳句」,MUJI式雜貨店的情懷就在這些細節上表露出來了。


MUJI當然不會規規矩矩地賣書。

人家書店都是按照文學、政治、歷史…這些常規品類賣書,而MUJI則是通過主題混搭的方式來安排書架。

像是這樣↓↓↓

△さSA-冊-BOOK-(以書凝聚世界的區域)

△しSI-食-FOOD(食是生活的中心)

△すSU-素-ROOT(素材的本質區)

△せSE-生活人生-HOME (堆疊的生活)

△そSO-裝-LOOK (裝扮的美學)

△把白色書皮的書摞在一起賣也就MUI幹得出來了!還敢說自己不是性冷淡?(doge臉)

MUJI這個心機boy還會在某類別的日用品旁邊,擺上相關的書籍。

有圖有真相↓

△在旅行箱上面放了一堆旅遊類的書籍


△在咖啡、餐廳座位旁邊擺上美食類書籍

於是,本來只想買杯咖啡的你就順便買了本如何品鑑咖啡的書,本來只想買本旅行讀物的你又順便更新了一下自己的旅行裝備……

(真是時刻準備剁手!)



還有一種分類方式是按照「如果……可以看這類書」主題,從情景化的角度去推薦書。

比如說↓


△如果和老闆說不通的話,你可以看這些書


△如果睡不著的話,你可以看這些書


△如果早起的話,你可以看這些書

其實小編最好奇的還是「同齡人的書」這個主題書架。按照出生的年份,排列著這個年紀的人正在讀書,有一種偷看某個人私人藏書架的感覺。


在MUJI書店3萬餘冊書中,大部分都在探索MUJI一貫的「如何文藝且小清新地過日子」、「簡單而高質量的生活」這類主題,關注點點滴滴的日常生活以及由之產生的所思所感。


逛了一圈下來,你可以花100日元買杯咖啡,坐下來翻閱一下中意的書籍。


或是點個甜品,放會兒空。


如果說誠品書店一直在嘗試把書店雜貨店化」,那MUJI現在做的事情就是「把雜貨店書店化」


❤眼看國內首個MUJI書店就要在上海和大家見面了!大家覺得中國的MUJIBooks會出現哪些書呢?

剁手星人最權威的海淘指南:深扒全球最好用,花錢只買口碑王,從此再也不買錯

微信ID:xhsapp
微博:@小紅書官方微博

▲按住 別鬆手

你還可以回復關鍵詞:

日本 | 泰國 | 新加坡 | MUJI | Chanel | 膠原蛋白 | 脫毛 | 寧澤濤 | 周杰倫 | 鮮肉 | 茶 | 運動鞋 | 巴黎世家 | Birkin | 眼霜 | 潔面

戳「閱讀原文」下載小紅書App,你離正確地買買買還差一個剁手神器!!!

↓↓↓↓

相關焦點

  • MUJI在日本怎麼開書店:不選暢銷書,專注「小日子」
    MUJI在日本怎麼開書店:不選暢銷書,專注「小日子」 沙青青 2015-04-25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 大學校園書店怎麼「活」精彩?
    賈海婷 攝 在高校校園書店領域,自2019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高校校園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後,業內關注的話題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是高校書店的建設推進問題;二是高校書店如何經營得好的問題。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高校校園書店經歷了長達半年沒有開張的經營困境。
  • 中國書店簡史:從窮光蛋都在開書店,到書店開得像會所
    今天一線城市的繁華地段普遍開有大型書店,佔地面積極為奢侈,空間閒置率往往不亞於家電、數碼產品、汽車等行業的門店,甚至跟美術館畫廊不相上下。眾所周知,僅靠賣書並不能支撐如此華麗的經營方式,即使算上商區為了格調給書店特設的租金減免也難以存活。傳統圖書銷售的毛利率僅有20-30%,與這類書店標配的文創產品(毛利率50%)、咖啡飲料(毛利率75%)等相去甚遠。
  • 31年的誠品書店關門,而蔦屋書店卻將在杭州開新店
    5月31號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宣布關門,這是一家被時代雜誌都稱為「亞洲最佳的書店」。具有31年的經營歷史,關門那天不少臺灣明星和民眾都紛紛前去送別,並表示非常惋惜。而同樣開書店的日本蔦屋書店,1985年增田宗昭創立了文化便利俱樂部,簡稱ccc株式會社,計劃在杭州開辦第一家中國的蔦屋書店。一個關門,一個開新店,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麼蔦屋書店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高速的發展?
  • 開書店前期準備之——如何確定書店的定位
    下面我們先來說第一點,我們都知道,時至今日,書店已經不是一個僅僅靠賣書就能夠盈利的行業。所以我們在開書店的時候,就不能夠只想著怎麼靠賣書來賺錢。而是要考慮,我們自身能夠給書店帶來什麼。比如說,你是一位IT高手,你自己可以開發小程序,你可以寫APP,那麼你的書店,就可以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一款線上產品。
  • MUJI開出全球首家咖啡書店 金石堂、誠品等搶攻
    MUJI開出全球首家咖啡書店 金石堂、誠品等搶攻來源:聯商網2017-01-09 09:45日本無印良品趕在2016年末於信義新光三越A11開出全球首家Cafe MUJI咖啡書店,日本TSUTAYA複合咖啡書店本月24日也將進駐統一時代百貨;在此之前,包括金石堂、誠品皆陸續於板橋環球、高雄SOGO開出咖啡書店,選書免費看成了留客消費賣點,咖啡書店也將成為今年流通業新趨勢
  • 為什麼有趣的書店,都開在杭州?
    這是一間只賣書的書店,聽起來像是一種悖論,確是當下書店的艱難寫照,不賣文創怎麼生存下去?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Q:你覺得自己的書店和其他書店的不同是什麼?A:我初衷就是想做一家專注內容的書店,注重選書選品,和商業書店有一些區別。 Q:第一家店是怎麼開起來的?
  • 辭職開書店的年輕人都怎麼樣了?
    」的小組,3萬多人,持續在更新,分享開書店的構想、尋求開店建議、找書店合伙人。陸陸續續買了兩千多的書,這樣比在網上買書費勁多了,也沒有獲得實體書店空間上的體驗,專專甚至懷疑她是不是需要那些書。還有個小女孩,看專專一個人辛苦,就經常來店裡義務幫忙,搞陳列,招呼讀者,想idea怎麼贏利,託著下巴從顧客角度提建議,鞭策她「好好開書店」。前幾天店裡收到一盞書燈,匿名,想必是讀者送的,專專把它擺在了店裡。作為一個之前一直和錢打交道的人,專專最早的堅持是書店一定是個商業體。
  • 先鋒書店再開鄉村書局,「全球最美書店」落地大理沙溪
    *先鋒鄉村書店的「在地化」   在這裡,有裝滿一整面牆的雲南主題圖書,種類最多最全。不僅有在雲南生活創作的作家及雲南本土作家的作品,還有白族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相關的書冊,以及其他少數民族民族語言類的圖書等。   *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這次也不例外   七彩雲南,有想像不到的豐富多彩與煥然一新。
  • 越來越多越來越美的書店成了咖啡店精品店?開書店的人怎麼想的
    有人感慨,現在的書店是裝飾著書的咖啡店、精品店。開書店依然很難,但為何各類機構各種力量不斷湧入?「每個開書店的人都有一個追求,希望用書店溫暖這個城市。」曉風書屋開了23年,朱珏芳這樣解釋「初心」。根據開店區域特點,她將曉風旗下現有書店分為五類,從社區到博物館、美術館,從校園到景區,最特別的是杭州市區的3家醫院書店。
  • 一所高校一家書店 怎麼開?誰來買?
    一所高校一家書店 怎麼開?誰來買?  一所高校一家書店,看上去不多,但浙江省這麼多高校有多少是做到的?在網絡購書、數字閱讀風靡的當下,校園實體書店的出路在哪裡?在學校圖書館就能免費借閱,還有多少學生願意走進書店買書?  錢江晚報記者走訪了包括浙大在內的眾多高校,結果是意料之中的,據不完全統計,省內一大半學校都已經沒有了實體書店。
  • 【聚焦】誠品書店開超市了!
    近日,作為文藝書店的鼻祖——誠品書店,竟然在店裡開了個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01最文藝的菜市場「誠品知味市集the eslite flavor Marché」開在書店食材就是IP,打造最有「心機」的食材誠品信義店開的市集,把食材也變成了活的IP,通過走心文案,為食材賦予了生動的「性格」和
  • 冰與火奈若何 差異化讓書店活
    客人逛得多買得少這麼多的客流能否給PageOne 北京坊店帶來經濟效益?陳鵬坦言,這裡離前門商業步行街很近,來這的大多是遊客,類似的書籍又到哪都能買到,所以客人大多抱著可買可不買的心理。來店裡「打卡」籤到,拍一張與正陽門城樓的同框合影就離開了,書店實際經營效益面臨著不小壓力。「我們這裡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圖書16萬冊,這前期的投入成本是很大的。
  • 夜幕書店 | 就這樣,在咖啡館裡又開了一家心存浪漫的小書店。
    「你好,心存浪漫的讀書人」天黑以後·夜幕書店Afterdark_Books01怎麼開一家書店呢?首先要有一個名字。這裡面我最不能自拔的是無印良品的書店,在咕嘟咕嘟噴著精油氣霧的超聲波加溼器旁邊,陳列著恰到好處的精油芳療書籍;在一堆生活雜貨旁,陳列著如何開家咖啡館和家居收納……雖然扯遠了,但真的越來越清晰的感覺到:比起更方便的網購圖書,書店應該提供的是一種選擇方案,否則你打開亞馬遜,也不知道從哪下手找到符合口味的新書。
  • 安徽小城書店老闆:我的願望是再開三年
    行者書屋內部書店老闆宋曉光,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書店裡的收銀臺前有他的名片,名片正面是書店的地址和電話,反面上印著三行字自我介紹,「初中生、文史愛好者、書店營業員」。據他所說,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都在行者書店內設有經銷點,而本地的皖版書甚至沒有「上架」的機會,「像是安徽文藝、安徽人民、黃山書社,我們這裡都沒有,檔次最低也要譯林這個級別的。」宋曉光的身後,是一塊「人民文學出版皖北特約經銷點」的牌子,被一摞厚書擋住了一半。「整個皖北沒有第二家這樣的書店。」 他搬來一摞摞的以往媒體的稿件資料,早在1997年開始,本地媒體《蚌埠日報·珠城周末》就以整版報導了這家書店。
  • 對話1200bookshop書店創始人劉二囍:都活不下去了,情懷還重要嗎?
    報告總結稱:「基本可以判定自2013年以來的實體書店回暖復甦期將宣告結束,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大範圍的中小實體書店應急調整甚至閉店現象。」但劉二囍並不這麼認為。他坦言,疫情對書店來說,這只是一個突然的插曲。從書店過去的蓄能來說,生命力並沒這麼短。而直播賣貨也只是順勢而為,線上平臺只是一個發聲或者展示的渠道,書店的靈魂還是「實體」。
  • 誰不想開一家自己的書店呢?
    但任何一個店開起來都不像想像的那麼美好,當老闆比單純做員工累多了。有這麼一對夫婦——佩特拉和她的丈夫奧利弗,偏偏不信這個邪。因為一次旅行,花了一筆帳戶上並沒有的錢,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買下了一家破產的書店。我們在維也納買了一家書店,整個過程很簡單,只是寫了一封帶報價的郵件。幾周後結果出來了:您已經購買了一家書店。
  • 江蘇-蘇州~這家開書店開了22年的書店,在舊書裡淘一段光陰故事!
    遊船碼頭對面的山塘古戲臺旁,位於二樓的琴川書店裡還亮著燈光,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和本地的眾多愛書人在此駐——這裡已成為來山塘街必到的「打卡地」。「我開書店已有22年了,這裡每一面牆,每一本書都是一段光陰的故事。「期待更多的人一起來感受舊書裡承載的厚重的歷史,店主李彪說,即便是不買書,也可以來坐一坐,聊聊書,觸摸一下舊時光陰。
  • 開書店13年,遇狂風、遭水淹、被拆,他如何讓自己變成書店之光?
    這個地方,冬天很冷,因為沒有玻璃,遇到下大雪天氣,雪花會直接落到書堆上,飄入脖子裡,那時媳婦兒大多時候在這兒守攤兒,媳婦有時會抱怨幾句,說跟著我這麼多年,受了這麼多苦,問我愧疚嗎。我都沒怎麼接話,其實她不知道,我怎麼可能不愧疚呢。我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太會哄她,考慮她的感受,脾氣倔的要死,而她卻從沒在我落魄的時刻離我而去。
  • 覔書店深圳連開新店
    繼下半年初連開3店後,覔書店近日在深圳龍崗南灣又添一店。近期,除了深圳,國內其他城市也有多家實體書店陸續開業,成為社會關注點之一。作為自2014年成長起來的深圳知名書店品牌,覔書店今年6月至7月連開龍華紅山店、福永益田假日店、觀瀾香格裡店3家新店,自然引起極大關注。8月28日,南灣佳紛天地店的開業,讓覔書店又一次為人津津樂談。「深圳市民對書店還是有需求的,而且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扶持實體書店,有利於支持我們這個行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