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實習生 吳之行(署名除外)
廣州近期天氣寒涼,最低氣溫常跌破10℃,不少人情願每天早晨在溫暖被窩中多呆一會。偏偏在這麼冷的天氣中,有群人天沒亮便往廣州各大遊泳場趕。他們早起的目的只有一個---進入沒有加溫的泳池水中,來一場冬泳。
這麼冷的天下水遊泳?身體吃得消嗎?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冬泳參與者處獲悉,科學適當的冬泳被他們認為可鍛鍊身體。為滿足冬泳愛好者需求,廣州開辦冬泳場次的遊泳場向他們提供良好服務。廣東省冬泳協會近期還在廣州各開辦冬泳場次的遊泳場增加溫馨提示,向冬泳愛好者宣傳安全科學冬泳常識。
寒涼早晨,未及天亮泳者已入水
其中一處開辦冬泳場次的遊泳場,為廣州市海珠區寶崗體育場內的寶崗遊泳場。記者12月19日6時許在遊泳場入口處看到,未到開場時間,遊泳場門外已聚集一批泳客。由於早晨天氣寒涼,記者在現場所見,大部分等候入場的泳客均身穿厚厚的衣服。
天沒亮,不少泳客已前往寶崗遊泳場準備冬泳
天沒亮,排隊等候進入寶崗遊泳場的冬泳客
6點30分遊泳場大門打開,泳客有序排隊入場。此前還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一眾泳客,紛紛在更衣室脫下厚衣服,穿上薄薄的泳衣泳褲進入遊泳池。
進場泳客在進行下水前做熱身運動
剛剛還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冬泳客,進場後紛紛換裝準備下水
不一會兒,原本平靜的遊泳池水面,已因泳客下水遊泳激起波浪和水花。當泳客於沒有任何加溫的水中「熱血沸騰」暢遊時,天空才逐漸亮起,城市緊隨著冬泳客的暢泳而「甦醒」。
天沒亮,寶崗遊泳場內已有不少冬泳客
記者從寶崗遊泳場處獲悉,截至當天7時30分,有80名泳客入場遊泳。
大冷天冷水遊泳啥感覺?有人已習慣,有人仍覺冷
親切地相互打招呼,熟絡地互邀拍照留念,細觀現場,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發現不少泳客是互相認識的。「來遊冬泳的大多是熟客。有的在我1999年到這裡工作時就在這裡遊泳。」寶崗體育場曾場長告訴記者,寶崗遊泳場開辦冬泳場次已超過30年。
寶崗遊泳場工作人員為冬泳客拍照留念
這麼冷的天進入沒有任何加溫的水中遊泳,感覺如何?「我對冷沒有什麼感覺,早已習慣。」63歲的泳客朱女士告訴記者,12月19日廣州的氣溫和寶崗遊泳場的水溫一定不是她面對的最冷時候:「我已經堅持冬泳八、九年了,我曾在-4℃的氣溫中遊過冬泳。」
「這麼冷的天冬泳,肯定會感覺到冷的。」65歲的泳客梁女士告訴記者,只要下水迅速遊幾下,身體活動後適應了水溫,冷的感覺就會稍微緩解。和朱女士一樣,梁女士也堅持冬泳8-9年。
冬泳能夠強身健體?接受採訪的泳客,贊成這一觀點。「堅持冬泳後明顯覺得自己比沒遊前健康。」朱女士說。梁女士表示:「沒有參加冬泳前我有關節疼痛,參加冬泳能活動我的關節。」
當天入場冬泳已經90歲的李伯可謂「老當益壯」。不少冬泳客上水後要熱水衝身取暖,李伯則可以洗冷水澡。
平時走路,李伯需要帶著拐杖出門。但在泳池裡,李伯無需任何輔助器械,在泳客眼中「水裡的他比在陸地靈活。」
「能夠活到這個歲數,我覺得和參加體育運動有關。」李伯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喜歡遊泳,年輕時參加工作後總因「工作忙」沒有把遊泳堅持下來。退休後有時間了,重返遊泳場一直堅持冬泳。每天遊完泳後,李伯還會前往公園打一輪太極拳才回家。
冬泳是把雙刃劍,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據悉,除了寶崗遊泳場,越秀區全民健身中心、荔灣區西郊泳場、番禺區英東體育場等遊泳場也開設冬泳場次。有冬泳需求的泳客,在廣州可以便捷找到遊泳場所。
泳客們遊著遊著,寶崗遊泳館上方的天空已亮
「我們還是會做好服務的,讓更多人覺得我們的場地是安全的。」曾場長告訴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由於冬泳客有不少是年長者,泳場提供的服務會更注重細節。如在進入泳池的衝淋池加一塊防滑地毯,目的是防止老人滑倒。除了定點值守的救生員,遊泳場開放期間還會安排管理人員沿著池邊巡邏,了解池內人員情況。正因為管理人員熟悉大多數泳客,他們基本會知道一些泳客的遊泳能力,會在冬天及時提醒超時、超距離冬泳的泳客要注意人身安全。這些細節,都能進一步提升場館的安全運營和無事故概率。
廣東省冬泳協會在寶崗遊泳場設置冬泳溫馨提示
「冬泳是把雙刃劍,我們提倡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在遊泳強度和時間上切勿攀比、寧少勿貪多。」廣東省冬泳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目前正在廣州各開辦冬泳場次的場館進行公益宣傳,希望冬泳愛好者科學安全地參加冬泳。
該協會通過公益宣傳材料,建議有心腦血管疾病、感冒發燒、酒後、劇烈運動後、血壓心率異常者勿參與冬泳。泳客參與冬泳前,建議適量飲食,進行不出汗的熱身,下水前身體淋一淋常溫水。
由於遊泳環境相比夏天時要冷,建議冬泳客採取腳先下水的方式進入泳池,不要採用頭手先入水的「跳水」入水姿勢,前50米儘量慢遊,擅長自由式者建議冬泳上水前改遊蛙泳和仰泳以利於上水後身體的適應。
從泳池上水後,建議泳客披毛巾慢走回室內更衣,衝澡時用溫水先衝後背,儘量減少淋浴時間。
建議冬泳愛好者定期體檢,隨身攜帶常用藥和糖果,並將寫有血型、過敏史、緊急求助電話的應急信息寫在隨身攜帶的證件包中,以便突發事件時救援所用。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鄧偉東
審籤 | 謝哲
實習生 | 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