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電影《沂蒙山》開機 大銀幕上再現沂蒙精神

2021-01-2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1月8日,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影視傳媒集團、臨沂市委宣傳部、濟南市委宣傳部聯合攝製,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歌舞劇院協助拍攝,山東影視製作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歌劇電影《沂蒙山》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山東省會大劇院隆重舉行。歌劇電影《沂蒙山》預計於1月22日殺青,不久後將會在全國院線上映。

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自2018年12月首演以來,在全國引起了熱烈反響和廣泛好評,成為現象級歌劇佳作。歌劇電影《沂蒙山》以此為藍本,在純粹、唯美地呈現歌劇舞臺表演魅力的同時,充分運用電影化的藝術手段,用鏡頭調度拉近演員與觀眾的距離,用豐富的細節拓展舞臺演出的藝術感染力,為歌劇《沂蒙山》品牌再添華彩。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沂蒙山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英雄傳說。歌劇電影《沂蒙山》講述了淵子崖「識字班」普通女孩海棠在見證了敵人的兇殘、狠毒,親歷了村民的英勇犧牲後迅速成長、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衛國的抗日戰爭中的故事,讓觀眾通過銀幕再次感受根據地黨政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

在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旅廳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山影用沂蒙精神激勵創作,抽調骨幹力量組成歌劇電影《沂蒙山》項目工作組,在很短時間內便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拍攝方案,並積極協調各方資源,保證了電影順利開機。《沂蒙山》主創團隊表示,在尊重歌劇藝術舞臺演出的假定性設置基礎上,要運用電影化的手段,打破歌劇180度展演模式,爭取最大程度展示表演和樂隊細節,並對服化道和舞美做了更加精細的調整。導演黃定山透露,正式開機前,召集各主創部門和主要演員進行了多次創作討論,對整個劇目內容反覆進行細摳、琢磨,力求拍攝時做到精益求精。開機儀式現場,主演王麗達、楊小勇、王傳亮、金鄭建、張卓表示,將用飽滿的熱情和全心的付出投身到電影的拍攝中,讓《沂蒙山》在大銀幕上繼續發光!

作為國有文化企業,山影集團多年來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溫暖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以文藝精品引領社會風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電影創作,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家國情懷的「三精」作品。2014年推出的《守望天湖》是山東省對口支援西藏重點文化建設項目,是一部謳歌援藏幹部犧牲奉獻精神的「有胸懷」的作品;2018年拍攝製作完成的《一路同行》,是一部展現濟南公交人無私敬業的「有道德」的作品;同期製作的還有《大路朝天》這類夢想照進現實的「有溫度」的作品,以及《夢想沂蒙》這類弘揚新時代沂蒙精神的「有筋骨」的作品。2019年,山影策劃出品了《毛驢上樹》系列,樹立了網絡電影現實主義創作的新標杆。

閃電新聞記者 李興苗 報導

相關焦點

  • 沂蒙精神再唱響《等著我,親愛的人》主創解讀創作背後的故事
    王麗達、王傳亮:作為演唱者倍感驕傲  《等著我,親愛的人》是歌劇《沂蒙山》的主題曲,歌劇以精品氣質贏得觀眾好評,王麗達、王傳亮也用自己的歌聲把沂蒙山精神傳遞到了每個當代聽著的心裡。此後二人還帶著這首歌登上了各大晚會,在2020年山東春晚的舞臺上,二人就曾有過一段深情演繹。
  • 山東:《沂蒙山》演出70多場,奉獻一部紅色經典
    歌劇《沂蒙山》是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優秀文藝成果。這部歌劇深情禮讚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激勵人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被觀眾和專家譽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傳承紅色基因的精品力作」。
  • 《沂蒙山》主題曲變戰疫歌!主創們解讀創作背後的故事
    沂蒙精神再唱響!近日,由山東製作的MV《等著我,親愛的人》致敬戰「疫」英雄。該MV的配樂是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的主題音樂,由著名詞作家王曉嶺、李文緒作詞,著名作曲家欒凱作曲,王麗達和王傳亮共同演唱。MV中,展示了援助湖北的山東醫療工作者在戰場上「拼命」、黃岡人民揮淚送別返程的山東醫療隊以及山東人民歡迎英雄凱旋的感人畫面。
  • 光影沂蒙山(人文篇)
    這對深情的戀人哺乳養育了多情的人們,讓他們的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雖然艱辛,但卻充滿了無限的希望,正如在那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聲,在沂蒙山小調的纏綿中,縈繞在飄渺的雲端。沂蒙山的清晨是翠綠色的,在小鳥的啼鳴中,人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勤勞的人們牽著大黃牛,扛著扒犁,或者戴上一包袱煎餅,幾塊鹹菜,揣上一個旱菸袋,一年的勞作就開始。
  • 80年了,這首歌誕生於沂蒙,讓我們記住了臨沂,聽一次哭一次……
    《沂蒙山小調》的前身叫《反對黃沙會》,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一首抗擊反動勢力黃沙會的歌曲。因其用到傳統民歌《十二月調》的旋律,歌詞朗朗上口,便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傳唱。抗日年代,懷著對中國共產黨、沂蒙大地的滿腔愛意,阮若珊寫下了「人人都說沂蒙山好」,鼓舞了當時正處在黑暗年代的廣大沂蒙群眾,也給反動分子致命一擊,現在《沂蒙山小調》仍在傳唱,甚至聲音更大了。都說經典永流傳,這種流傳不是單單是時間上的。後來,《沂蒙山小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優秀民歌,蜚聲海內外。
  • 鏊子上的「紅色沂蒙」美食——煎餅
    這是話媒汀的第 40 篇文章「在沂蒙老區的鄉村,攤煎餅得先磨麵,再用鏊子,攤煎餅時熱氣騰騰的,煎餅的香味飄到鄰家、飄到街上,會引來不少孩子......與煎餅卷大蔥相關的生活細節也大有滋味。」從此煎餅在沂蒙大地上流傳至今……在我們沂蒙山區,煎餅是傳統的家常主食,也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舊社會時期,農村女孩子到十二三歲,母親總要嚴教其學烙煎餅,並以烙不好煎餅找不到婆家相威脅。事實也是如此,過去沂蒙山區的婦女沒有不會烙煎餅的,因為煎餅是家家戶戶每餐必備的主食。
  • 電影《狃花女》沅陵13日開機 借母溪首次搬上銀幕
    同名小說《狃花女》作者龔由青生前照(劉科攝) 華聲在線11月14日訊 11月13日,一部反映湘西隱秘狃花文化的電影《狃花女》在湖南省沅陵縣開機。該片由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領銜出品,著名導演周琦、馬德林聯合執導,影片將通過藝術再現人類典妻制度的唯一文化遺存「狃花文化」在先進文化的衝擊下的變化,探討生命、情感與夢想的依存關係。 據了解,影片將在故事發生地——湖南省沅陵縣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取景拍攝。借母溪是一個充滿傳奇神秘色彩的地域,它區毗鄰張家界及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湖南九寨溝」。
  • 沂蒙山老區旅遊「紅綠共舞」帶動美麗鄉村振興
    玻璃觀景平臺  新華網濟南6月20日電(張偉 石薪)仲夏時節綠意濃,在沂蒙山腹地的上白石屋村,又現一波人次過萬的大客流。面對攤位前熙熙攘攘的遊客,商戶宋大姐迭忙攤好鏊子上的煎餅,樂呵呵地說:「自打天蒙景區一開業,俺們這裡的生活是越來越好嘍!」  宋大姐口中的天蒙景區,就是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該景區地處沂蒙山山脈東段,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是沂蒙山旅遊區的核心景區和重要組成部分。
  • 沂蒙山是不是一座山 很多臨沂人都不知道到底指什麼
    咱們臨沂還有個名字叫「沂蒙」,很多人覺得那是因為臨沂也是沂蒙革命根據地,也有人覺得是因為臨沂有座沂蒙山。「沂蒙山」大概是很多臨沂人經常掛在嘴上的、最自然、但其實很多時候理解錯誤的地理詞彙了,很多人以為沂蒙山是一座山,尤其是外地人,很多以為在臨沂真的有一座沂蒙山……可能是由於旅遊區的影響,根據旅遊規劃,沂山景區和蒙山景區組成沂蒙山景區,但只是為了形成旅遊品牌,只是一個旅遊名詞,和很多人理解的一座山完全是兩回事。
  • 《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
    為有效推動沂蒙山茶產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完善,進一步提升「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的品牌影響力,助力沂蒙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16日,由臨沂市食品工業協會、山東雪尖茶業有限公司主要起草制定的《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兩項團體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正式發布。
  • 範丞丞最新單曲《沂蒙山小調》歌曲評價
    2020年4月28日範丞丞發布最新單曲《沂蒙山小調》,該歌曲由悅晟雷音公司發行。歌曲一出受到很大網友的評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範丞丞最新單曲《沂蒙山小調》歌曲評價1、網友:cc的小豬蹄Adam評價:沂蒙山小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民歌,蜚聲海內外;「沂蒙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
  • 《沂蒙山小調》的作者:《反對黃沙會》應為前身
    1940年8月中旬,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李林和阮若珊對《反對黃沙會》進行了重大修改,在保留前兩段歌詞的基礎上,將反對黃沙會內容的段落改為抗日的內容,易名《沂蒙小調》,彙編入《垛莊戰鬥組歌》之中。組歌在學校召開的垛莊戰鬥祝捷大會上演出,《沂蒙小調》由阮若珊獨唱,受到廣大軍民的熱烈歡迎。自此,《沂蒙小調》迅速在山東抗日根據地廣泛流傳,日寇佔領區的部分青年學生也暗地裡學唱。
  • 電影《破冰少年》在長春開機!展示奧運精神與吉林冰雪魅力
    電影《破冰少年》在長春開機!展示奧運精神與吉林冰雪魅力 作者:劉佳    編輯:李慧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1-01-10 08:03     審核:張猛
  • 隱藏在沂蒙山深處的民宿,價格昂貴卻依舊很難預訂!
    沂蒙山主峰所在的地龜蒙景區東側有一個峽谷,裡面是千年古村李家石屋村,以前是一個破舊的牛棚,如今卻是舒適的民宿,也是蒙山腳下最早的精品民宿之一。隱藏在沂蒙山深處的「網紅一哥」民宿當屬沂蒙山舍,但是在此之前,佔據當地「網紅一哥」民宿的是它的「孿生兄弟」沂蒙水舍,接下來就先談一下「消失」了的沂蒙水舍吧。李家石屋村沂蒙山舍的成功運營,讓老闆看到了沂蒙山民宿的發展機遇,於是再次集資打造了沂蒙水舍。
  • 最能代表沂蒙山風情的城市,境內卻沒有沂山,你知道為什麼嗎?
    「人人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每當想起這首沂蒙小調,都會勾起對沂蒙山區的無限嚮往。說起沂蒙山區,不得不說臨沂這個最能代表沂蒙風情的城市。臨沂市,雖然沂蒙山不是臨沂,但是臨沂卻獨屬於沂蒙山,因為沂山不是臨沂的。說起來有些拗口,這是因為很多人不理解沂蒙山是怎麼回事。說臨沂之前,讓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些沂蒙山吧。
  • 電影頻道《足跡》開播 講述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
    電影頻道《足跡》開播 講述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 《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預告 時長:00:28 來源:電影網
  • 「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長三角中心城市杭州舉辦
    12月8日,臨沂市政府副市長張玉蘭帶隊「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推介團來到長三角中心城市——杭州,成功舉辦了文化旅遊推介會。臨沂國際旅行社、臨沂百事通國際旅行社與中國國旅國際旅行社、杭州名鼎國際旅行社籤署了客源互送合作協議;蒙山旅遊集團、臨沂沂蒙紅色影視基地與杭州西子國際旅行社、杭州霞輝旅行社籤署了合作協議。
  • 網紅民宿水舍消失後,上千元一個小院的沂蒙山舍,依舊很難預訂
    沒錯,在沂蒙山主峰所在地龜蒙景區的東側有個峽谷,裡面是千年古村落李家石屋村,曾經的破舊牛棚,如今的舒適民宿,說的就是沂蒙山舍這家民宿了,它是蒙山腳下最早的一批精品民宿。在此之前,周邊的大多數配套住宿,高檔的有特色小院和星級酒店,平民化的是家庭式農家樂了。藏在沂蒙山深處的網紅民宿,當屬沂蒙山舍了。
  • 山東一縣,名字很費解,是書法家顏真卿故裡,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文/史間一壺酒「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這是經典民歌《沂蒙山小調》中的前幾句,相信無論是年紀大的還是年齡小的都會哼上這麼幾句。這首誕生於70多年前的歌曲,唱紅了沂蒙山的好風光,也傾訴了沂蒙人民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就會想起沂蒙山的好風光,想起那純樸善良的老區人民。歌曲很熟悉,但它誕生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