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一樣」的張飛:其實,真的,不一樣

2021-01-16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現在說老版《三國演義》裡的張飛,大概都會想起那段臺詞:

「俺也一樣!」


——當時關羽說得慷慨激昂:

「正所謂擇木之禽得棲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但憑驅使,絕無二心」、「終生相伴,生死相隨」、「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張飛在旁復讀:「俺也一樣!」

看著有些好笑。

但並不是編劇偷懶。



老版三國的臺詞寫得極考究,文白相雜,要不失原文韻味,卻又得讓觀眾聽得懂,這很不易。

張飛的臺詞,尤其不易:

莽張飛,帶一點喜劇色彩,得表現出憨直魯莽,但不能寫蠢了,寫得讓人煩(比如另一版三國那個李逵版張飛),得朗朗上口,但又不能太口語化。

真是難寫,但編劇寫出來了,而且用絕了一個手法:

關張互襯。


上面關羽對劉備的剖白,情感是層層遞進的;張飛三個「俺也一樣」,也是一次比一次動情。

第一次更豪邁,最後一次,眉目之間,動情了。關羽通書史,張飛豪邁莽,這一組臺詞,全出來了。

李靖飛老師演得真好。臺詞沒法滔滔不絕,就得靠表情和細節了。



後來關羽溫酒斬華雄一集。關羽出戰了。

小說原著,諸侯等待,疑惑,可這裡電視劇不能冷場啊。

於是加了戲:

張飛擊鼓,怒吼,帶全劇氣氛。歡呼聲中,關羽馬回中軍,手提華雄首級。這一段一氣呵成,神了。



鏡頭連續給到袁術驚愕、曹操大喜、袁紹驚喜之態,然後就是張飛和劉備。

張飛那是壓抑釋放的狂喜,劉備是喜怒不形於色的沉穩,兄弟性格,瞬間出來了。




後來張飛時不常有加戲,比如跟呂布的矛盾,細細密密。轅門射戟那一段,兩人重逢,張飛「哼」地一聲,不理呂布傲然走開,可愛極了。


後來兄弟失散、古城相會前,有一段細節加戲。張飛以為關羽降曹,於是自己在夢中思念關羽,呼喊關羽名字;生活中卻不許人提到。這段戲加得很傲嬌。關羽到古城後,為表心跡,去戰蔡陽。張飛又是親自擊鼓。

——之前溫酒斬華雄時,原著並無張飛擊鼓戲,加了。那是三兄弟出頭聞名天下之戰。

——這裡兄弟散後重逢,又是一段張飛擊鼓戲,忽然就首尾呼應了。



進入第二部,三顧茅廬了。張飛初時對諸葛亮頗有意見,後來態度大為緩和。這一段戲,寫得很好玩。


電視劇裡有一段動人心弦的歌,《臥龍吟》。

天道常變易,運數杳難尋。

成敗在人謀,一諾竭忠悃。

丈夫在世當有為,為民播下太平春。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作壠畝民。


知道後來的觀眾,看到這裡,已經眼眶要溼了。

編導大概也知道這個,所以在諸葛亮這段臨別撫琴時,忽然加了一幕:

關羽站著,等大哥;張飛坐著,不看表情都知道,一副小孩子負氣的樣子。

忽然整個氛圍就活潑了起來……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是諸葛亮出山第一戰。這裡又來關張互襯了。

諸葛亮安排伏兵時,關羽是一臉嫌棄,閉眼懶得聽。

張飛則是聽完諸葛亮吩咐,粗聲大氣地「知道」,鏡頭轉劉備不快的表情,張飛上前,一把抓走諸葛亮的令箭,回頭看劉備的臉色不快,於是行了個動作極大、有點誇張的禮,聲音拉長:

「是!」


之後聽說諸葛亮自己坐守縣城,張飛怒到笑了:嘴上在笑,眼中毫無笑意:「我們廝殺,軍師卻在家裡坐著!好自在呀!」

(身後趙雲的表現也很精確,他性格謹慎,這時還勸了句「三哥!」老三國就是這點好)



等博望坡贏了,關張都對諸葛亮服氣。看大哥軍師來迎接了,張飛的表情立刻不同。



趕緊拽了關羽上前,關羽傲一些,還傲嬌了一下子。



關張趙一拜,細節都很到位:趙雲是本就挺信賴諸葛亮的,這時就是高興;關羽是傲,還別過臉去,有點不好意思;張飛是一味憨直,行禮最踏實:不服氣時就不服氣,服氣就是真服氣。

從此,張飛與諸葛亮組起了一對喜劇搭子。



劉備取南四郡時,張飛和趙云為了爭著去取桂陽和武陵,在那裡折騰。諸葛亮安排他倆拈鬮,張飛一把先搶了,盤算半天,才小孩子賭氣似的,給了個趙雲。



這會兒搶得興起,但之後關羽趕來,又不好意思直說,劉備諸葛亮大笑。張飛對二哥的心思心知肚明。於是忽然謙讓起來:

「別難為我二哥啦,有功大家立嘛!——二哥,攻長沙,是你的了。」

這種很日常的小細節,小說裡沒有一一寫,就得靠劇中細細添來。



到張飛經典的重頭戲義釋嚴顏了。張飛計取嚴顏後,本來大怒,拍著桌子:

「與我立即推出,斬首斬首斬首!」——這就很張飛了,憨直的脾氣。

到嚴顏吼出著名臺詞「只有斷頭將軍,並無投降之輩」時,張飛佩服起來。

把嚴顏拽回來,行禮了。


「老將軍慷慨忠義,俺久有所聞。今日得見,甚是欽佩。方才言語冒犯,望老將軍多多寬恕,切勿掛懷。」這是一段,道歉。

「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久事劉璋暗弱無能之主,大才難展,壯志難酬,實屬明珠暗投,豈不可惜!」這是陳述嚴顏的憋屈現狀。

「劉皇叔偉略雄才,寬仁愛士,廣結天下豪傑,深得民心。將軍身為漢臣,何不趁此良機,棄暗投明?」這是拉攏。

「俺張飛若能與老將軍一同輔佐劉皇叔,共立勳業,實乃幸事,深望老將軍不棄!」最後煽情。

這還是「俺也一樣」的張飛麼?



然後在同一集裡,張飛又現出原形,急吼吼地想去戰馬超。

諸葛亮吊著他不讓,張飛急了,一把搶過諸葛亮的羽毛扇。

——世上還真有人,能搶走這把扇子。

——急完之後,腦筋轉過彎來,趕緊給軍師扇風,嘿嘿嘿笑,求軍師讓他去戰馬超。

——這一下性格,全出來了。



大概,就是如此:

《三國演義》小說裡,張飛是莽,外帶粗中有細。

電視劇裡,給他添了許多日常細節,賦予了他一點率真的小孩子脾氣。


於是李靖飛老師演的三爺,莽之餘,還很萌。認真起來特別威武,但跟大哥二哥軍師子龍在一起時,儼然一家親。

雖然連續三個「俺也一樣」,但張飛其實真的不一樣。

他大概是老《三國》裡臺詞最口語化,但肢體語言又最豐富的角色了。是編劇真正用心寫出區別度來的角色。



最後,也是我最傷懷的一場戲。

諸葛亮與張飛分道入蜀,留關羽守荊州。

告別時,張飛已經眼帶淚光。



張飛帶淚端詳關羽,道一聲「二哥,保重啊。」下拜,關羽一把搶起。

「三弟,也保重。」



張飛流淚,轉臉,狠狠地推開關羽,轉身便走,再不回顧。



真正是鐵漢落淚,最動人心。

畢竟自古城重聚之後,兄弟二人再沒遠離過。實際上自桃園結拜以來近三十年,的確倆人天南海北,都沒離太遠過。


更要緊的是,後來的劇情,我們都知道:

關羽留守,張飛西去。

從此關張永別,再不相見。


從「終生相伴,生死相隨」「俺也一樣」開始,到此時「二哥保重,三弟保重」。

最動人的感情,從來在最質樸的句子裡。






相關焦點

  • 人文之寶丨張飛襪@關公襪:二哥,俺也來了!
    然而有關公二哥在前,三弟張飛還會遠嗎?俺張翼德絕對不能缺席這個冬季暖男行列啊!(點擊上圖即刻擁有「俺也一樣」的張飛襪)但是,除了深入人心的「俺也一樣」之外,你了解文學作品裡真正的張飛是什麼樣嗎?
  • 四川發現張飛墓,出土一樣物品,顛覆了張飛的傳統形象
    在這三人中,張飛的形象又在人們心目中印刻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膚色黝黑,胡虯倒豎,雙目瞪圓,時常一副很兇的樣子。這便是張飛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印象,然而在四川發現的一座張飛墓中,才解開了張飛的真實面目,其實並非我們想像中的樣子。張飛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並稱為「萬人敵」。
  • 四川古墓意外坍塌,出土一樣東西,顛覆了張飛的傳統認知
    說起張飛,大家肯定耳熟能詳,而他最出名的事件,肯定是劉關張三人的桃園三結義。在大家的既定印象中,張飛最開始就是個「屠夫」,性格魯莽,身長八尺,膚色黝黑,胡虯倒豎,雙目瞪圓,看起來就是很兇的樣子。然而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有人在四川發現了張飛墓,裡面出土一樣東西,,揭開了張飛不為人知的真面目,更是顛覆了傳統的認知。上世紀70年代,四川突然傳來了張飛墓坍塌的消息,引起了專家們的重視,立即動身前往古墓現場。經過一系列勘察,專家在古墓中發現了張飛的墨寶,這就讓大家十分意外了。要知道古代的將軍文官在讀書方面的態度是很明顯的。而「粗狂魯莽」更是大家的既有印象。
  • 張飛牛肉真的很張飛
    2、合頭肉和蹄筋的部位不一樣,味道自然有差別。肉要能成方成型,肉絲子不粗也不細,肉質地要不肥不瘦,肉的紋理要清晰修長,才能與菜品相合。你非得拿胸口做鍋包肉,那就是秀才遇到兵了。啥菜對食材這麼挑揀?張飛牛肉!
  • 四川出現張飛墓,出土文物揭開張飛真面目,原來影視劇都是假的
    說起張飛,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他就是一個面部黝黑、眉毛濃厚、鬍子拉碴的糙漢,後來的影視作品當中張飛的扮相大多數也是這樣的,但是,張飛本人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通過對張飛墓地考察,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的東西。
  • 演義張飛vs歷史張飛
    本期文字內容 演義裡的張飛vs歷史上的張飛演義裡的張飛形象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衝動魯莽,知名度100%歷史上的張飛忠義,勇猛,暴虐,萬人敵知名地50%有人說我是能文能武,歷史上的張飛真的是能文能武,還是美男子嗎?
  • 誰不說俺家鄉美!這次,讓我們走進不一樣的榆林
    精彩搶先了解▼誰不說俺家鄉美陝西歌手孫浩 為家鄉代言優秀的三秦兒女不論走到哪裡都是家鄉的閃亮名片!12月12日10:00讓我們一起走進「我愛我的家鄉」第二場「榆林抗硬 」融媒大直播體驗不一樣的「國家森林城市」!
  • 假如,張飛也用輸入法……
    魔性故事改編,夯實「AI暢寫 音樂幫聊」的核心傳播  短片分成了3個片段:  1)張飛表白篇  在大眾的印象中,張飛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俺也一樣」,如果有一天這樣的張飛能夠做到出口成章、口若懸河的去表白菇涼,是怎麼一種情形。
  • 關羽溫酒斬華雄,如果換張飛出戰,結果會怎麼樣?
    要知道,當時張飛也在,如果張飛出戰華雄,那麼結果會怎麼樣呢?張飛能不能斬殺華雄?所用時間會不會比關羽多呢?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對此,我試著模仿三國演義的文風,寫一下「張飛對陣華雄」的故事。全文如下:《袁公路怒斥弓手 張翼德速斬華雄》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手提丈八蛇矛大呼而出曰:「俺願去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如巨鍾,勢如奔馬,立於帳前。
  • 演義裡的張飛vs歷史上的張飛
    勇猛,暴虐,萬人敵知名地50%有人說我是能文能武,歷史上的張飛真的是能文能武,還是美男子嗎?其實這是明中晚期時,學者楊慎的炒作。後來又被人加油添醋傳為能寫能畫的大學者,其實不管《三國志》、《三國志解集》還是《三國演義》都沒說張飛長得帥,還會畫畫寫字之類。正史沒有顏值描寫。
  • 四川發掘張飛墓,真出土1物,顛覆張飛傳統形象?
    四川發掘張飛墓,真出土1物,顛覆張飛傳統形象?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三國蜀漢猛張飛,人稱「萬人敵」,其人幾乎婦孺皆知,其事幾乎家喻戶曉。最近小蟲子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四川發掘張飛墓,出土了一件墨寶,顛覆了張飛傳統「莽漢」形象,說他其實善草書,能賦詩,根本不是純猛將糙漢,是這樣?
  • 關羽和張飛當初若不遇劉備,而是跟隨曹操,能混得好嗎?
    他的用人原則其實很簡單,你只要真的有才能,不管是文韜還是武略,他定會欣然將你收入帳下,然後要錢給錢,要爵位給爵位。總而言之就是讓你相信,只要你踏踏實實跟著他,定然能夠名利雙收,揚名青史。劉備則不同。劉備不和他的手下講報酬和爵位,他講什麼呢?講恩與義。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 正史中的張飛真的是一個粗狂的莽漢嗎?
    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曹操、關羽、諸葛亮三人,然而其他的角色也不遑多讓,在排第二線的人氣角色中,張飛無疑是最具存在感的代表。無論是他在歷史中留下的諸多歇後語還是民間小故事,都反應了人民群眾對於這個角色的喜愛以及固化的印象。但在實際的歷史上,張飛卻絕不是一部分人眼裡那個粗暴且肌肉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這在近幾年一些為張飛翻案的所謂「文章」中已經寫出了一部分。
  • 你被電視劇裡的猛張飛騙了多久?網友:原來你是這樣的張飛
    張飛,字益德,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與劉備、關羽桃園義結金蘭。說到這義結金蘭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這張飛原本是個賣豬肉的屠夫,作為良心賣家在殺了一頭豬後,怕一天賣不完肉會變質變臭,就生出一計將肉吊到了門口的井裡,因為那時只有井水較涼,就地取材嘛,可見張飛還是很聰明的,可將肉掛在這裡不太安全啊,萬一有人拿走怎麼辦?
  • 我們不一樣?其實都一樣,都是變態嘛!
    當然,既說是癖好,夠怪才行,聞汽油、吃鼻屎、裸睡、不穿內褲、拉完屎看手紙、美腿控等等太過常見,就不一一選登了。其實只要不影響別人,怎麼開心都是自己的事。但的確也不是每個癖好都值得保留,部分癖好源於心理疾病,也給當事人帶來了巨大的煩惱。我們的學識和經驗都有限,亂碼讀者藏龍臥虎,若是哪位前輩有相關辦法,也希望在評論區分享給我們。
  • 除了殺死張飛,範疆和張達還能怎麼辦?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三國演義中,張飛是一員超級猛將,為蜀漢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身為超一流高手的張飛,戰力非常強悍,一般人根本進不了他的身,然而他在自己的軍帳,竟然被手下給襲擊殺害了,一世英雄就這麼糊裡糊塗的死了。那麼作為張飛的手下為何要殺掉張飛呢?除了殺掉張飛,他們沒有其他辦法了嗎?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 張飛打敗張郃後,用丈八蛇矛在崖壁上刻下一句話,卻被證明是假的
    近年來,亦有學者考證張飛其實是個飽讀詩書的儒將。究竟張飛是悍將還是儒將,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內。我們要探究的問題是,這首豪情萬丈的《立馬銘》真的是張飛寫的嗎?且聽筆者分析。首先,我們從文風上來剖析銘文。
  •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久已深入人心。來到閬中的「漢桓侯祠」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張飛,張飛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只有匹夫之勇,在許多地方他還是相當聰明細心的,也很有謀略,並頗有國士之風。
  • 「八本歷史隋唐小說」不一樣的歷史,不一樣的歷程,給你不一樣
    「八本歷史隋唐小說」不一樣的歷史,不一樣的歷程,給你不一樣的隋唐演義。1,猛卒。作者「高月」。簡介:這是一個迷失在亂世中的大唐,中原藩鎮割據,邊疆危機四伏,內憂外患,長安卻夜夜笙歌,羅裙慢舞。不甘為奴的漢人舉族南下,在江東之地重建東晉,自祖逖起,百年來漢家軍隊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虧一簣,多少志士,徒望兩京興嘆,巍巍青山,何處不埋忠骨?所幸天不亡漢族,還有劉寄奴,他會用一腔的熱血,吼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漢胡不兩立,王業不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