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桃園三結義,相信很多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這段典故都很熟悉。在這三人中,張飛的形象又在人們心目中印刻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膚色黝黑,胡虯倒豎,雙目瞪圓,時常一副很兇的樣子。這便是張飛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印象,然而在四川發現的一座張飛墓中,才解開了張飛的真實面目,其實並非我們想像中的樣子。
張飛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並稱為「萬人敵」。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飛是一位重情重義、嫉惡如仇、膚色黝黑的壯漢。但有考古學家在四川發現張飛墓後,卻發現了張飛的真面目。在墓中出土的一樣東西,更顛覆了張飛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張飛被部將暗中殺害後,屍首分離,分別被埋在閬中和雲陽。後來,因當地人仰慕他的忠心及武勇,便在他的墓前建立了廟門,並且在歷朝歷代中都被擴建,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而在考古學家挖掘張飛墓時,在墓室內發現了張飛的墨寶,其一筆一畫都蒼勁有力,這讓人不禁生疑,張飛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莽夫嗎?他為何還會寫字呢?之後,在考古學家查閱的大量的資料,且對張飛的筆跡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後,發現這確實是張飛親筆。此外,在張飛墓中出土的墓志銘上,也詳細的記錄了張飛的生平紀實,這從側面讓人們了解到了更加真實的張飛,他並不只是個肌肉發達的武將,他還喜歡讀書寫字,實際上頗有文採。
而在相關史料中記載,張飛並非草根出身,他其實是真正的豪門公子,既英勇善戰,又熟讀兵法,胸有韜略,可謂是真正的文武雙全。這與他《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反差實在很大,令人有些匪夷所思。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對很多影視劇中的歷史人物形象,不要太過相信,那並不一定是真實歷史上的形象。對此,你如何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