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C全球七強 | 熊子卿:給你講一個上外故事 -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

2021-01-14 MBA中國網

●●●●●

全球七強!在第38屆國際公共演講比賽(IPSC)中,經過與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英語演講高手激烈角逐,上外學子熊子卿不負眾望,成為全球七強。此前,在第23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可口可樂杯」英語演講比賽全國總決賽中,代表上外出戰的熊子卿一舉奪得全國季軍與「最具創意獎」。

從上外到上海,從全國到全球,熊子卿分享著自己一家三代上外人的故事,帶著家人給予的情感溫度、精神支持和上外培養的紮實功底、國際視野,一步一個腳印,邁著穩健的步伐自信地走上了一個個更廣闊的舞臺,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青年演說者之路。

一家三代的上外情緣

熊子卿的外婆和母親均畢業於上外英語專業,可以說,自出生之日起,熊子卿就與上外結下了不解之緣。六歲那年,他第一次來到了離家不遠的上外校園。中學時代,他每天上下學都會雷打不動地穿過上外校園。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外婆和母親是他最好的英語啟蒙老師,伴著他開心、用心地學習英語,引導他發展出了對英語的濃厚興趣。愛上上外,對熊子卿來說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過程。「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 談及對上外的愛,熊子卿引用了老舍先生《想北平》裡的一段話。對上外的愛,莫可名狀,卻又日益深厚。因著這份難以言述的深情,選擇上外,在熊子卿看來,好像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決定。

熊子卿與外婆、母親

但其實,選擇上外,也是熊子卿承繼外婆與母親的上外人精神,對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做出的青春回應。上世紀60年代,熊子卿的外婆就讀於上外。那時候,我國的識字率剛過五成,每八個人中只有一個人上得了大學,推動祖國教育事業繁榮發展,是熊子卿的外婆堅定無悔的人生選擇。上世紀80年代,熊子卿的母親來到了上外。那時候,改革開放方興未艾,亟需懂得國際市場規則的外語人才,以激昂精神投身國際貿易領域,是熊子卿的母親的毅然選擇的人生道路。熊子卿外婆與母親的選擇,是一代代上外人響應時代呼喚、實現時代抱負的縮影。熊子卿深知,自己成長在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一個人類科技與思想認識迅猛發展的時代,一個全球治理面臨重大挑戰、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迫在眉睫的時代。跟上時代發展潮流,將個人理想抱負與時代的發展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 的「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在英語舞臺用英語介紹中國故事,這是熊子卿在新時代中作為一名新青年的信念與目標,是支撐熊子卿選擇來到上外的核心力量。

熊子卿獲第23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可口可樂杯」英語演講比賽全國季軍與「最具創意獎」

在第23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可口可樂杯」英語演講比賽全國總決賽中,熊子卿圍繞 「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這一主題,以「我的夢想——在新時代講述中國故事」為題,分享了自己一家三代上外學子的時代故事,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新時代上外學子走向世界、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信心與決心。最終,熊子卿憑藉精彩的表現一舉奪得全國季軍與「最具創意獎」,並獲得了作為中國英語演講國家隊成員參加國際公共演講比賽的機會。

A Dream of Mine

— Narrating the Chinese Story

in the New Era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By the time we are born onto this land, our own Chinese story begins. Only when we put our stories together, can we discover something new.

My mom was among the first generation in China to pick up a dual major, trade together with English. Her mom, my grandma, was a professor at the same college. And now, I am following my family’s footsteps, at the same university. I want to accomplish a dream that has been passed on for three generations.

When grandma entered college, she was in the age of prime, but education wasn’t. It was an age when China had a literacy of merely over 50 percent; it was an age when one out of eight got enrolled by a university or college; it was an age when even the top-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were not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It was with the aspiration of changing education for the better that my grandma became a teacher, in pursuit of teaching students at home and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abroad.

When my mother crossed the threshold of higher education into college, she was experiencing the tide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t was an age when China was ready to embrace the world. With the demand for English talents staying high, she brought her talents to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the hope of broadening her horizon and telling her international clients a Chinese story.

30 years later, it is already a new era when I step into the classroom where my mom and my grandma studied. The ambience in the renovated classroom is urging me to embark on a new journey; yet on the bookshelf, the books passed on since my grandma’s age is reminding me of a dream that has never changed: becoming a language scholar with a global vision, and be a good narrator of the Chinese story.

I took out my grandma’s notebook, which was already old and gray, trying to learn something new from the past. On the frontpage, wrote one of the earliest Chinese stories, taken from the Great Learning: 「If you can do something new, then let it happen every day. With perseverance, every day becomes a new day.」

It was the moment when I realized that there has been something unchanged in the new era: that is always equipping ourselves with the new ideas and keep in pace with the time which never waits. Only by bearing this virtue in our minds that has inheri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for 5,000 years, can we gain both the confidence and the competence in telling a good Chinese story to all.

‍‍Tell the Chinese story to the Chinese people, for a new China with cultural confidence; tell the Chinese story to every global citizen, in his language, and together we build a community of prosperity, peace, and a shared future.The story of my mom, my grandma and myself will always remind me the mission of a language learner. I’m now crossing the threshold into the New Era, and now I feel I am ready to tell a new Chinese story to a new audience!

Thank you very much!‍‍

熊子卿在第23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可口可樂杯」

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已備演講的演講稿

熊子卿在第23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可口可樂杯」

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

在第38屆國際公共演講比賽(IPSC)總決賽中,熊子卿圍繞「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是創造未來」這一主題,以「兩個創造的故事」為題,從中國四大發明以及自己一家三代人學英語的經歷說起,表達了緊跟時代脈搏,永葆創造活力,開創美好未來的願景與希望。在該賽事中,來自包括英、美、加、澳等英語為母語國家在內的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英語演講高手同臺競技。其中,熊子卿不負眾望,力戰群雄,最終成為全球七強。

通過將一家三代的上外故事寫進演講稿,熊子卿挖掘並記錄下了自己家庭的獨特故事,並在這個過程中重新認識了自己,堅定了信念。通過將一家三代的上外故事講給全國觀眾聽、講給世界聽,熊子卿展示了新時代上外人的風採,一步步站上了全球最頂尖的演講舞臺,成為青年演說者全球七強。

熊子卿在第38屆國際公共演講比賽總決賽中

熊子卿接受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見

書寫自己的上外故事

在上外,熊子卿就讀於英語學院英語專業,接受嚴謹的英語專業訓練和系統紮實的英語人文教育,在進一步夯實自己的語言技能基礎的同時不斷擴大自己的人文視野、健全人文知識結構、培養人文情懷和思辨能力。同時,他也是上外卓越學院多語種國別區域實驗班第一批學生中的一員,接受學校外國語言文學與政治學兩大優勢學科的跨學科交叉培養,具有跨學科分析的寬廣視野,正在為成為一名真正具有全球視野的「多語種+」的區域國別通才而努力奮鬥、積累著。

熊子卿在莎士比亞戲劇公演的舞臺上

緊張忙碌的專業課學習之餘,熊子卿積極把握機會,熱情地投身到上外校園裡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來,快樂地享受著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

他是學院學生黨建中心的核心力量,負責編輯製作 「英華心澤」 學生黨建微信公眾平臺中的「熱詞英譯」板塊,將時事政策學習與專業學習結合起來,用英文翻譯時政熱點,在深入領會時政熱點思想內涵的基礎上進行深刻分析,用地道的英語表達為中國發聲。他是學校「思索講壇」的骨幹成員,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道搭建平臺,將國內外文史哲藝名家大師請進上外,帶動上外學子在快節奏的學習生活中慢慢讀一本好書,靜靜聽一場講座,細細了解一個新領域。他是舞臺上的戲劇達人,在學院舉辦的莎士比亞戲劇公演中,以赫米婭之父伊吉斯的身份演繹自己眼中的《仲夏夜之夢》,一段英文、拉丁語、德語、上海方言多語種混搭的創意臺詞博得全程雷霆掌聲。他是球場上的旋風小子,在球場上為體育榮光奔跑叱吒,在球場邊為學院榮耀搖旗吶喊,助力學院足球隊在今年校長杯足球賽中獲得冠軍。

熊子卿在校運會的賽場上

講好中國故事的上外力量

2017年暑假,熊子卿赴美國喬治城大學交流學習。在那裡,他選修了英語演講課程,從廣場舞到共享單車,他在課堂上講述著自己家鄉的故事;他還參觀了央視北美分臺(CGTN),聆聽著名記者王冠講述他在美國介紹中國故事的經歷與感悟。這一切都令他更加充分地領略、更加深入地體悟到了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要義。

熊子卿與同學們在美國喬治城大學交流學習

2018年暑假,熊子卿作為中國青年的代表參加了由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和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聯合主辦的「中美傑出青年培訓項目」,赴喬治華盛頓大學訪學,期間參觀了美國國務院、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半島電視臺北美分臺等,與美國的政治、經濟、傳媒、教育精英人士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在跨文化的溝通中進一步拓寬了國際視野,提升了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

熊子卿在「中美傑出青年培訓項目」中為中國發聲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熊子卿一直在思考與探索。去年秋天,他作為志願者接待了來自哈佛大學學生會的代表。作為陪同翻譯,熊子卿與哈佛學子共同聽課、遊覽、學習中國文化。期間,一個哈佛學生買來一本《論語》,熊子卿一邊翻譯,一邊向哈佛學生講著孔子的智慧。在這個過程中,哈佛學生驚喜地發現,《論語》中的很多思想與自己景仰的價值觀是那麼的相似。孔子的思想不僅深深烙印在每個國人的心中,更是跨越兩千多年的時空距離,在中美兩國青年的心中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

熊子卿與哈佛大學學生會代表

有感於斯,第23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可口可樂杯」英語演講比賽全國總決賽中,當熊子卿被問及能否推薦一個「中國的哈利·波特」時,毫不猶豫地說出了孔子的名字:相比起咒語、化學物質、鍊金術式的魔法,中國人更重視靈魂與思想的魔法,而孔子思想對於先輩的傳承與自身的創新恰好做到了這一點。回答結束後,評委與觀眾的掌聲與喝彩讓熊子卿意識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關鍵在於挖掘每一個對中國人而言司空見慣的中國故事,利用超越自我、跨越國際的演講力量把故事講好。正像是熊子卿從他的演講恩師顧秋蓓老師身上學到的那樣,「Never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故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故事,也許身處其中的我們覺得它們司空見慣,但在別人的眼光中這些故事往往獨特而有趣,挖掘這些故事,講好這些故事,每個人都可以藉助這些故事傳達值得分享的價值與觀點。

熊子卿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省不斷,思考不懈,探索不停,奮鬥不止,傳承了上外精神的熊子卿,在新時代的上外書寫著自己作為新青年的上外故事。熊子卿的故事,未完待續。

策劃 |黨委宣傳部、SISU新媒體中心

採訪 |錢俊妮

文案 |李磊

圖片來源 | 熊子卿

編輯 |曾心鈺

責任編輯 |王宇歆

●●●●●

閱讀上外多語種資訊,歡迎訪問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國語大學微信公眾平臺

服務號:SISUers/ 訂閱號:sisu1949

相關焦點

  • 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上外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教師寄語 張愛玲(高級翻譯學院 院長):上外作為新中國第一所外國語大學,它的特色是非常鮮明的:希望對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能夠幫助世界了解中國,也讓中國更好的走向世界。我們跟國際組織、區域組織、海外高校的溝通、交流、合作都非常豐富。
  •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生:與祖國同呼吸 與世界共命運,讓愛靠近 讓「疫...
    對我來說,新冠病毒似乎不只是一個警鐘,更像是對自己觀點的「打臉」——新冠病毒對全球造成系統性的威脅,作為全球公民,我們個人的力量似乎還是那麼渺小。減少旅行和實行有效的社會距離似乎可以控制病毒傳播,但同時它們似乎也在撕裂著世界。一些批評者甚至警告,新冠疫情帶來的是全球化的終結。疏遠和距離真的達到預期效果了嗎?
  •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2020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簡章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2020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簡章
  • 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簡章
    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簡章  根據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有關規定,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繼續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
  • 上海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2021年招生簡章
    上海外國語大學創建於1949年12月,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日語!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學思漢和,撥雲見...
    上外「享」你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日語)專業分享即將開始時間:5月19日 18:30-19:30主講:鄭韻 霍明月本次分享邀請到了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學姐們做客「上外『享』你2020」主題分享活動,通過和大家分享自己在上外日本文化經濟學院的學習經歷,幫助對上外、對日語相關專業感興趣的學弟學妹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 @2020級上外新生:你的西索之旅,即將起航
    新生寄語2020級的萌新們,歡迎你們加入到上外新傳大家庭。你可能憧憬過無數個版本的大學生活,但從你踏入上外,成為SISUer的那一刻起,屬於你的版本已經悄然開始,你的未來會有無限的可能。青春可以迷茫,可以探索,但不能停下追夢的腳步。希望和你們一起成長,讓青春的故事寫得更長,做彼此青春的「同路人」!
  • 鹽城中學蔡嘉誠同學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
    恭喜你以優異成績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這都是你每天努力學習的成果。所有的辛勞,今天結出了碩果,所有的汗水,今天都可以用喜悅的淚水來稀釋。衷心祝賀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這是你的驕傲,也是你們全家人的驕傲,希望你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
  • 上海外國語大學考點信息公布!考點周邊食行住攻略新鮮出爐!
    @2021 SISU MBA上海考生研招網列印《準考證》功能已於12月10日開通列印時間為12月10日至12月28日考試地點為上海松江區文翔路1550號上海外國語大學第五教學樓上外MBA招生小分隊已為你們前往考點先行探路以下這份考點周邊食行住攻略可妥帖收好
  • 上海外國語大學三亞附屬中學正式開校
    10月30日,上海外國語大學三亞附屬中學(簡稱「上外三亞附中」)舉行開校慶典,這標誌著海南省開展跨省合作辦學,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取得了重大進展。據了解,該校已於今年9月正式開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最新排名
    ,北京外國語大學排名第70;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排名第132;上海外國語大學排名第87。;上海外國語大學在上海市內排名第13。根據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可知,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北京市內排名第17;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廣東省內排名第8;上海外國語大學在上海市內排名第11。
  • 帶你了解全國6所外國語大學
    在全國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北外的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評級為A+,位居全國榜首;2018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發布,語言學、現代語言2門學科再次進入全球前100強,居國內同類院校之首。 可以說,進入北外學什麼語言都不錯,但最好的還是英語和德語。
  •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 | @2020屆高考生,請收下這份來自...
    上海外國語大學であなたたちを待っています(我在上海外國語大學等著你們。)I'm waiting for you in sisu加油!12. 義大利語專業404In bocca al lupo 考試加油!13.
  • 八大外國語大學排名 實力對比哪家強
    在最新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中國特色大學排名中,外國語大學排名前8強分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中國的八大外國語大學2020年在山西招生統計
    我們說語言類大學也有八大外國語大學,你知道是哪些嗎?他們的各自優勢學科是哪些了?他們在山西的錄取又如何了?其中兩所分數超「985大學」1:北京外國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英語、德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是北外的特色、優勢學科2020年山西錄取統計:2: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區級融媒體中心客戶端開通首個英語頻道,啟動全球傳播實訓基地
    此外,「上海松江」融媒體客戶端推出英語頻道,內容涵蓋松江風土人情、文化旅遊、投資環境等方方面面,英語頻道的推出擴大了松江城市形象的對外傳播渠道,讓外籍人士有了一個更深入了解松江的平臺,這也是全市16個區級融媒體中心推出的首個英語頻道。
  • ...前中國共產黨的外語教育——紀念上海外國語學社建校100周年(上)
    原創 孟慶和 上海外國語大學編者按:與新中國同齡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高等外語教育發祥地之一。自創建伊始,上外便繼承了革命學校的「紅色基因」,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參與並見證了新中國的歷史發展。
  •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英語學院!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之英語:「英...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英語學院!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之英語:「英」華風採,追求卓越!上外英語學院簡介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始建於1956年,英語學院本科階段設有兩個專業:英語專業與翻譯專業。所依託的「英語語言文學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市高峰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2019年,英語專業和翻譯專業同時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 譯童書 通世界: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獲得者羅傑·米羅為此公益項目設計海報這一免費童書網站源自於全球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友張明舟發起的」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從倡議發出到網站上線,只有短短一個月時間,50餘家出版社和作者繪者捐贈版權,各界名家提供積極協助,專家遴選組、翻譯組、法務組、技術保障組、媒體宣傳組
  • 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來源/上海外國語大學(下同)「媽媽,為什麼要戴口罩?我可以出去和病毒玩嗎?」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如何向單純的孩子們解釋這場「抗疫大戰」,開始成為各國父母的共同顧慮。這一免費童書網站源自於全球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友張明舟發起的」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從倡議發出到網站上線,只有短短一個月時間,50餘家出版社和作者繪者捐贈版權,各界名家提供積極協助,專家遴選組、翻譯組、技術保障組、版式設計組等迅速組建並隨即投入了緊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