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提到華為我們就想到5G,一提到5G我們就想到晶片,一想到晶片我們就想到高通,想到美國政府。進而又引出華為與美國政府之間的鬥爭,從美國出臺第一部封禁華為的政策政策至今已經將近三個年頭了。這段時間以來,在我們普通百姓眼中,變化最大的就是華為。在最初美國宣布封禁華為的時候,國人都在為華為捏一把汗,畢竟中興就是這樣淡出人們視線的。
但是就在人們為我們國家的企業擔心的時候,華為的反擊,讓我們不自覺地拍手叫好。從華為拿出自己隱藏十五年「極限生存計劃」之後,仿佛一切就如洪水猛獸般,一次次地打擊著美國政府的銳氣。不僅在晶片方面已經非常接近高通,而且在手機生態和應用商店上也有了自己的專屬。
更讓人叫好的是,華為在19年末所宣布地在5G通信方面的領域的成就更是讓我們意想不到。也讓一直以來以高新技術頂尖國家自居的美國,第一次跌落神壇。美國在嘗試強迫高通及一些公司超越華為5G技術失敗以後,又啟用「造謠」的方式來抹黑華為。失敗之後又接著用了一系列令人不齒的手段。
雖然說華為一次次都完美地反殺,但其實華為背後的壓力同樣很大。對於華為第一次反擊美國制裁的時候,華為就已經冒了很大風險了。當時麒麟晶片尚不成熟,但是礙於美國的阻礙,只好加大投資,不顧一切代價研究麒麟。接著在美國政府要求谷歌解除與華為的合作之後,華為又不顧一切開始了自己生態系統之旅。
那麼,很多網友都發出了來自靈魂的拷問,我們都知道,美國為了限制華為在世界上的發展從而制裁了華為,最初施行的地方就是美國本土。那麼在中國境內同樣有美國的企業——蘋果,那麼為什麼中國不能同樣地在中國制裁蘋果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中國不願意和美國一樣使用這種低劣的手段;其次,華為在美國的基層起到很大的作用,美國制裁華為的同時,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而且美國主要是阻斷了華為的技術支持,但是對於蘋果來說,蘋果公司的產品完全可以說是自產自銷,並不依賴中國的技術。雖然說中國對蘋果來說是一個大市場,但是中國一旦離開了蘋果,自己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因此中國政府不會輕易去動用這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