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美國制裁中尋找出路,推出自主OS,獲得德國5G許可

2020-12-23 騰訊網

華為發布自主研發的智慧型手機「鴻蒙OS 2.0」測試版

「明年超過1億臺設備搭載鴻蒙OS 2.0」目標

全面支持生態系統建設,一等獎獎金150萬

德國獲華為5G有條件批准「在歐洲取得小勝」

中國華為在美國全方位制裁中尋找出路。華為出售低價品牌,專注高端產品,並加速開發自己的作業系統「鴻蒙·和諧」,在歐洲市場,隨著德國有條件授權華為5G設備,可以鬆口氣了。

自主研發的智慧型手機「鴻蒙OS」公測版面世

據《中國經濟周刊》7日報導,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前一天召開開發者大會,正式公開了智慧型手機開發者版的「鴻蒙OS」Beta版本。王總裁賦予了意義:今天是中國所有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應該記住的一天。

由於美國政府的制裁,華為無法使用Android OS,因此加快了自行開發OS的速度。鴻蒙是一種通用作業系統,可用於從智慧型手機到電視、電腦、可穿戴設備等多種產品。

去年8月,華為首次公開發布「鴻蒙OS」,但此前一直優先應用於智能電視、智能手錶等部分產品。

此次公開的「鴻蒙OS」2.0是最大眾化的智慧型手機用。據王總裁介紹,京東、優酷等120多家中國著名的應用程式企業以鴻蒙OS為基礎進行開發。

華為經過鴻蒙OS Beta版的測試,將搭載在明年上半年上市的智慧型手機上。2021年,華為的目標是在超過1億臺設備上搭載鴻蒙OS。

普通開發者也可以參與鴻蒙OS 2.0測試。華為還特別向參與OS生態系統開發的開發者提供了全面支持,包括培訓、文檔開發、社區形成等,並解釋說,已經有超過10萬名開發者參與其中。

華為在今年的鴻蒙OS開發者大會上,打出了一等獎15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第二名(2隊)和第三名(5隊)將分別獲得10萬元和8萬元人民幣。

華為正在向全球應用開發者提供激勵,同時邀請他們進入華為生態系統。因為,如果不能創造出足夠的應用程式來與谷歌的Play Store或蘋果的應用商店相媲美,就無法具備競爭力。微軟等也因未能形成生態系統,最終被擠出智慧型手機市場。

德國授權華為5G事業

華為上月還出售了中低價手機品牌「Honor(榮耀)」業務。由於美國的制裁,半導體供求出現困難,所以為了集中銷售高端智慧型手機,決定出售。

華為認為,即使拜登當選總統,美國也不會放寬制裁,所以堅持獨立生存的方式。目前,華為仍然無法購買利用美國技術開發和生產的半導體。

美國政府為此正在制定各種措施,以排除5G產業中的華為。特別是以安全威脅為由向盟國施壓。

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歐洲最大經濟國德國有條件地允許使用華為5G設備,終於鬆了一口氣。

據《華爾街日報》16日(當地時間)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批准了使用華為設備的法案。該法案得到了德國議會的最終批准。

法案規定,通信設備供應商必須保證他們的設備是安全的,並明令在發生數據洩露事故時進行金錢補償。

《華爾街日報》對此評價道:華為在歐洲大陸取得了小小的勝利。

鑑於德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德國企業進軍中國最多的企業,考慮到與中國的產業依存度,德國一直不願與美國合作;為了安撫(華為)在德國開展事業而警惕的友邦國家美國,德國摸索出了具備充分監視功能的中間地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美國聯合英法意制裁華為,華為的出路在哪裡?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背景美國在2019年宣布對華為公司進行制裁後,歐洲的英國、法國相繼停止採用華為5G設備,最近義大利電信又明確表示在5G核心網設備競標中華為將不在考慮範圍內。美國步步為營,圍堵華為和其它中國企業和機構一、禁售晶片從2019年美國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公司出售晶片開始,華為抵制住壓力,積極開始自主研發晶片,海思麒麟應運而生,在華為主流4G旗艦機型和5G機型上紛紛開始採用麒麟晶片
  • 華為傳來好消息,這就是美國制裁的結果?
    一覺醒來後,華為傳來了好消息,據日經亞洲10月29日的報導,索尼和豪威科技已經正式獲得了美國許可,可以向華為供應圖像傳感器。眾所周知,圖像傳感器是手機攝像頭重要的組成部分,缺了它手機攝像頭也成了一個空殼子。
  • 損失萬億後,美國也不敢拖了,接連下發8張對華為的許可
    全球範圍內,目前能夠獨立承建5G網絡的企業僅有四家,分別是華為、中興、愛立信以及諾基亞,但在這4家企業中,華為的5G技術是最先進。 據悉,華為不僅5G專利數量最多,還最先發布上市5G雙模晶片的企業,還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5G端到端服務的廠商。
  • 歷史重現,美國的制裁被稻盛和夫一招化解,任正非:學到了!
    最近,華為出售榮耀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瞬間引爆了輿論。一時間,關於華為經營的猜測和陰謀論是層出不窮。眾所周知,華為近年來連續受到以美國為首的歐洲科技巨頭的打壓與制裁,這件事的出現仿佛是意料之中。從上個世紀以來,日本就一直只能依靠美國來發展本國的半導體技術,然而在1979年,日本半導體行業發展形勢一片大好時,美國出手了。好在稻盛和夫早有預料,他提出了「將自主研發做到極致」的方法,重組了國內的科研團隊,並帶頭深入研發晶片,在經歷了一系列的阻撓之後,克服了種種困難,稻盛和夫帶領團隊終於取得了技術性的突破,最後也終於擺脫了歐美國家的控制。
  • 2019年5月15日:美國「制裁」華為
    2019年5月15日(農曆2019年4月11日),美國「封殺」華為。  揮舞「關稅大棒」升級中美經貿摩擦,假借「國家安全」之名對華為等中國企業實施出口管制……美國近來種種破壞國際貿易規則的行徑,在國際社會激起一片反對之聲。
  • 一年了,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戰時狀態:喜憂參半美國的制裁,讓華為瞬間進入戰時狀態,逼著19萬人心驚膽戰的努力前進,不敢睡懶覺。翻看華為2019年財報,雖然受到了極為嚴苛的外部挑戰,但華為營收仍然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了19.1%。任正非將「首功」歸給了川普。
  •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制裁正式生效,華為還是立於不敗之地!
    2020年的9月15日,是個不尋常的一天,是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晶片制裁正式生效的時間。大家族也都為華為捏了一把汗,在此之前臺積電也在全力完成華為的訂單,不久之前華為也派專機從臺積電運輸晶片抵達公司總部。然而,餘承東也表示,華為並沒有被打敗,我們不必過度擔憂。因為華為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一邊囤足了大量晶片,麒麟高端晶片備貨或超1000萬片,而包括中低端晶片總計超1.2億。華為的總體備貨可以挺到明年。
  • 美國傳來消息,這就是制裁華為的後果?
    美國傳來消息,這就是制裁華為的後果?美國從一開始開始制裁華為,因為發現華為的勢頭太過於旺盛,更加讓美國感到緊張的是,華為擁有了世界先進的5g技術,而美國卻還沒有,美國想要通過對華為施壓,企圖讓華為主動讓出這項技術給美國,這可是華為花了大量的心血才研究出來的技術,美國的算盤似乎打的太好,想要不勞而獲也得有個限度吧。
  • 美國制裁大疆無人機
    比如華為、大疆等中國企業。但是正式因為中國的科技走向世界,很多產品已經衝擊了外國市場,正因如此,美國續華為之後又對大疆無人機進行制裁。大疆無人機是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創始人往滔,於2012年,推出到手即飛的世界首款航拍一體機「大疆精靈Phantom 1」。2014年11月,又推出了SDK軟體開發套件。
  • 2年前,中興被制裁,給了騰訊華為提醒,現在華為斷供,提醒了誰
    眾所周知,美國的華為的制裁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在2018年4月,美國就宣布未來7年內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銷售敏感產品,這就是企業內著名「中興事件」的開始。而華為也開始尋找「備胎」,以便在美國制裁來臨前,能夠有足夠的資本與之對抗,而現在,華為的制裁真的來了。如果說當年中興事件打醒的是馬化騰和任正非,那這次的華為事件打醒的又是誰呢?
  • 美國政府的底牌打出來了,欲至華為於死地,我們的反制牌是什麼?
    美國時間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升級了對華為的"制裁":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廠商,向華為提供晶片設計和生產都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包括:1.任何利用美國軟體工具設計的華為或海思設計都需獲得美國許可。2.任何根據華為/海思設計生產的晶片都需要事先獲得美國許可。
  • 觀察|拒絕美國制裁,德國這個小港哪來的底氣?
    三人在信中威脅說,如果穆克蘭港繼續為「北溪-2」項目提供「重要貨物、服務和支持」,美方將施加「碾壓式法律和經濟制裁」。德國薩斯尼茨市政府持有「薩斯尼茨港口有限公司」90%股權。市長弗蘭克·克拉赫特說,美國參議員的信件會對包括他在內的當地官員產生嚴重後果。
  • 歐洲傻眼:我們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背後捅刀……
    據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導,歐洲國家的一些科技高管和外交官員抨擊華盛頓利用其制裁機制,將歐洲企業排擠出中國市場,同時卻為美國的企業和公司提供豁免。眾所周知,川普政府最近幾年對以華為公司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巨擘實施了嚴厲制裁措施,禁止它們購買美國的先進技術,而且受到制裁的中國公司名單越來越長,就在上個星期,美國商務部又將中國的晶片企業「中芯國際」列入了制裁名單。
  • 美國、德國接連宣布,「潘多拉魔盒」終被開啟
    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年中國的發展十分迅猛,而且出現了一些技術巨頭,就比如華為這些中國企業。在任正非的帶領下,華為已經成為了一家國際化的企業,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了一定的地位。現在中國人都以華為感到驕傲,不過像美國一樣的國家就見不得別的國家好。美國的妒忌心十分強烈。美國在世界上一直都是佔據主導地位,而且一直「霸權主義」。所以,但凡有一個國家能夠對美國的地位產生威脅,就會對此「大打出手」。
  • 高通證實已得到供貨許可 華為生機正在逐漸顯現
    高通終於證實,已經得到供貨華為許可,這意味著高通成為繼AMD、Intel、臺積電和索尼、豪威科技之後,又一家超重量級的半導體企業獲得了華為的晶片供貨許可。如果消息屬實,那麼這也意味著華為手機「缺芯」困境也將得到大大緩解,尤其是華為Mate系列、P系列高端旗艦手機,因為晶片導致「缺貨」問題也將得到解決。但到目前為止,華為和高通都未對此置評。
  • 很多人想不明白:美國能制裁華為,為什麼中國不能同樣制裁蘋果?
    在全球化浪潮中,國與國之間的科學技術較量是非常激烈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具備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的國家才能在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才能在國際舞臺上擁有具有分量的發言權。我國一直強調以科技強國,加強自主研發,不斷致力於對科學的研發。
  • 美國制裁升級!華為的生存之路上,有哪些國內企業可以成為幫手?
    距離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一整年後,美方對華為的制裁力度再次升級。北京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公告,要求採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生產的晶片,也必須先經過美國同意才可出售給華為。
  • 美國想建設5G?華為:不好意思,先交錢!川普無可奈何
    加拿大的兩大運營商也已經「迫不及待」地轉向了愛立信和諾基亞,即使是華為的設備「便宜大碗」,也擋不住他們的「渴望」。而美國BOSS中BOSS,老老大怎麼可能會落後於小弟,結果,美國發現,自己想要建設5G,繞開了華為的設備,卻繞不開華為的專利,這下就是「口胡王」的川普也無可奈何。
  • 美國制裁了華為,為什麼中國不能同樣地,去制裁蘋果呢?
    現在提到華為我們就想到5G,一提到5G我們就想到晶片,一想到晶片我們就想到高通,想到美國政府。進而又引出華為與美國政府之間的鬥爭,從美國出臺第一部封禁華為的政策政策至今已經將近三個年頭了。這段時間以來,在我們普通百姓眼中,變化最大的就是華為。
  • 華為5G獨攬全球32.8%市場,位列第一,美國的打壓失效了
    圖為華為實驗室作為一家中國企業,華為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很不容易,對於一家科技公司而言,科研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技術過關,才能夠讓企業產品獲得市場的認可,華為主打通訊行業市場,每年在研發領域的投入高達上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