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東瀛覓匠,與100+日本名匠的一期一會。
本公眾號 ID: japan_takumi
光影與色彩的背後
是匠人們不語之中的打磨與堅守
用一生時光來雕刻
形態萬千波瀾絢爛的美好世界
01
什麼是切子
切子是一門純粹憑藉手工,
用金剛砂在玻璃制器表面,
進行切割研磨刻畫的工藝。
02
江戶切子的發源
江戶切子(Edo Kiriko)
發源於1834年(天保5年)
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大傳馬町,
由玻璃店鋪的經營者加賀屋久兵衛所開創,
是一種頂尖的日本傳統玻璃花雕工藝。
人們親切地稱其為」平民培育的文化」,
早期以透明無色的玻璃為主進行雕刻,
表面紋路盡顯極致的魅力與優雅。
03
江戶切子與薩摩切子
薩摩切子為薩摩藩藩主主理開發,
是與江戶切子齊名的日本代表性玻璃工藝品之一。
純手工生產的薩摩切子,
因其精細刻畫的圖案
及斑斕奇幻的色彩搭配,
盡顯東洋的獨有魅力。
與江戶切子不同之處在於,
薩摩切子吸收了荷蘭等國家的工藝形式,
更加層次鮮明,
深受廣大上流階層人士喜愛。
江戶切子的特徵
在於其獨特的花紋圖樣,
生產於江戶時期的江戶切子
以魚子為基本圖案。
最初,薩摩切子的奢侈品工藝
發明了帶色的切子,
而後,原本採用無色或淡色玻璃
進行雕刻的江戶切子
也在工藝的逐漸成熟中開始了帶色工藝。
04
江戶切子的工藝和應用
― 江戶切子的工藝 ―
1、分度
在玻璃上刻畫基本線條,
將玻璃置於分度裝置之上,
分度裝置會自行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線條刻畫出參照線,
這也是一切工藝的開始。
2、粗刻
在畫好參照線的玻璃上,
按照第一步刻畫好的參照線,
開始對角線的打磨,
進行第一層雕刻。
3、細刻
△調換研磨輪
在第二步的粗刻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刻畫紋路,
這一步對於匠人們技藝的要求更加嚴格,
需要其根據腦海中的紋路直接雕刻。
4、表面打磨
製作過程看起來簡單,然而對手工匠人的技法考驗極大。
製作切子的過程可以說極其複雜,
尤其考驗匠人的手上功夫。
完全沒有圖稿的狀態下,
每次雕刻,完全憑藉匠人的功力,
需得一氣呵成。
每一件製品都在傳遞著匠人
專注和精益求精的態度。
玻璃杯身上的每道紋路、
每個細節都充分凝聚了
匠人們一點一滴的心血。
進行切割時,
每個細節都需做到十分完美,
稍有不慎則前功盡棄。
帶色的切子在不同光線的作用下,
會顯示出各色各樣的奪目光彩,
引發人們的喜愛之情。
― 江戶切子的最新工藝 ―
除了被大家所熟知的五彩斑斕的江戶切子外,
近期還誕生了黑色切子。
黑色通透性差,
切割起來可以說十分有難度,
相較彩色,
價格也更加昂貴,
但是也正因如此,
黑色切子充分展現了匠人們的智慧,
具有極其高的收藏價值。
觸摸江戶切子上的精美紋路,
可以感受到匠人們
在切割其時的專注靈魂和精髓所在,
獨特的紋路使得江戶切子
具有了獨一無二的高貴的質感和魅力。
― 江戶切子的廣泛應用 ―
日本人將它應用於水族景觀布置,
水中魚兒輕輕遊動,
魚尾時而掃過波光粼粼下閃耀的切子,
讓人不覺失神。
亦或將其與和食進行搭配,
為食物賦予了別樣的魅力。
然而在日本,
江戶切子被最廣泛應用在飲酒器具方面:
包括飲日本酒所用的酒壺、酒杯;
西式葡萄酒杯等等。
除去茶壺,酒杯,花瓶,盤子,
江戶切子的其他用途還包括
飾品及插畫用器具等等。
耀眼的紋理讓你不由得對
江戶切子匠人們登峰造極的手藝感到嘆服。
所謂用盡一生去做一件事情,
一藝一生,一情一物。
匠人們嚴謹克己的完成作品,
只追求技藝之完美,
不事浮華,
在一刀一刻間造就了傳世經典。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
.
.
.
喜歡匠人手作、日本文化
如日本建築、設計、茶道、花道、香道...的匠友們
本號【期間限定】開放讀者群和大家一日一說
戳下方二維碼添加主編微信邀請進群~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東瀛覓匠,與100+日本名匠的一期一會。
www.takumijapan.com
△長按圖片掃碼關注:日本匠人平臺ーー東瀛匠人TAK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