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物|江戶切子:在玻璃上動刀的藝術

2022-01-29 東瀛匠人TAKUMI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東瀛覓匠,與100+日本名匠的一期一會。

本公眾號 ID: japan_takumi




光影與色彩的背後
是匠人們不語之中的打磨與堅守
用一生時光來雕刻
形態萬千波瀾絢爛的美好世界



01


什麼是切子


切子是一門純粹憑藉手工,
用金剛砂在玻璃制器表面
進行切割研磨刻畫的工藝。



02


江戶切子的發源

江戶切子(Edo Kiriko)

發源於1834年(天保5年)

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大傳馬町,

玻璃店鋪的經營者加賀屋久兵衛所開創,

是一種頂尖的日本傳統玻璃花雕工藝。
人們親切地稱其為」平民培育的文化」,
早期以透明無色的玻璃為主進行雕刻,

表面紋路盡顯極致的魅力與優雅

03

江戶切子與薩摩切子


薩摩切子為薩摩藩藩主主理開發,

與江戶切子齊名的日本代表性玻璃工藝品之一。

純手工生產的薩摩切子,

因其精細刻畫的圖案

及斑斕奇幻的色彩搭配,

盡顯東洋的獨有魅力。

與江戶切子不同之處在於,

薩摩切子吸收了荷蘭等國家的工藝形式,

更加層次鮮明

深受廣大上流階層人士喜愛。


江戶切子的特徵

在於其獨特的花紋圖樣

生產於江戶時期的江戶切子

魚子為基本圖案


最初,薩摩切子的奢侈品工藝

發明了帶色的切子

而後,原本採用無色或淡色玻璃

進行雕刻的江戶切子

也在工藝的逐漸成熟中開始了帶色工藝

04


江戶切子的工藝和應用

― 江戶切子的工藝 ―


1、分度


在玻璃上刻畫基本線條
將玻璃置於分度裝置之上,
分度裝置會自行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線條刻畫出參照線,
這也是一切工藝的開始。

2粗刻

在畫好參照線的玻璃上,
按照第一步刻畫好的參照線,
開始對角線的打磨,
進行第一層雕刻。

3、細刻




△調換研磨輪

在第二步的粗刻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刻畫紋路,
這一步對於匠人們技藝的要求更加嚴格,
需要其根據腦海中的紋路直接雕刻。

4、表面打磨


製作過程看起來簡單,然而對手工匠人的技法考驗極大。

製作切子的過程可以說極其複雜
尤其考驗匠人的手上功夫

完全沒有圖稿的狀態下,
每次雕刻,完全憑藉匠人的功力,

需得一氣呵成

每一件製品都在傳遞著匠人

專注和精益求精的態度

玻璃杯身上的每道紋路
每個細節都充分凝聚了

匠人們一點一滴的心血

進行切割時,

每個細節都需做到十分完美

稍有不慎則前功盡棄

帶色的切子不同光線的作用下
會顯示出各色各樣的奪目光彩

引發人們的喜愛之情


― 江戶切子的最新工藝 ―

除了被大家所熟知的五彩斑斕的江戶切子外,

近期還誕生了黑色切子

黑色通透性差

切割起來可以說十分有難度,

相較彩色,

價格也更加昂貴

但是也正因如此,

黑色切子充分展現了匠人們的智慧,

具有極其高的收藏價值

觸摸江戶切子上的精美紋路,

可以感受到匠人們

在切割其時的專注靈魂和精髓所在,

獨特的紋路使得江戶切子

具有了獨一無二的高貴的質感和魅力

― 江戶切子的廣泛應用 ―

日本人將它應用於水族景觀布置,

水中魚兒輕輕遊動,

魚尾時而掃過波光粼粼下閃耀的切子,

讓人不覺失神。

亦或將其與和食進行搭配

為食物賦予了別樣的魅力

然而在日本,

江戶切子被最廣泛應用在飲酒器具方面

包括飲日本酒所用的酒壺、酒杯

西式葡萄酒杯等等。


除去茶壺,酒杯,花瓶,盤子,

江戶切子的其他用途還包括

飾品及插畫用器具等等。

耀眼的紋理讓你不由得對

江戶切子匠人們登峰造極的手藝感到嘆服。

所謂用盡一生去做一件事情,

一藝一生,一情一物。

匠人們嚴謹克己的完成作品,

只追求技藝之完美,

不事浮華,

在一刀一刻間造就了傳世經典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

.

.

.

喜歡匠人手作、日本文化

如日本建築、設計、茶道、花道、香道...的匠友們

本號【期間限定】開放讀者和大家一日一說

戳下方二維碼添加主編微信邀請進群~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東瀛覓匠,與100+日本名匠的一期一會。

www.takumijapan.com

△長按圖片掃碼關注:日本匠人平臺ーー東瀛匠人TAKUMI

相關焦點

  • 江戶切子:日本江戶時代孕育的切割玻璃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江戶切子,這不是人名,而是指在日本的江戶時代首次使用切子技法製作出切割玻璃。所謂「切子」,就是一種將玻璃通過金屬砂盤或磨石切割打磨成型的工藝切割技法。這些被稱為江戶切子的切割玻璃,在平成14年被日本指定為國家傳統藝術品。
  • 有一種美好叫擁有江戶切子
    精美絕倫背後是怎樣樸實耐心的打磨傳承近兩百年的傳統工藝如何在堅守中長葆生機知本君帶您一起探秘一份用時光雕刻的頂級玻璃藝術所謂江戶切子,是指從日本江戶時代開始、使用切子技法製作出的切割玻璃。「切子」即硝子(即使用礦石燒制的玻璃、人造水晶)在冷加工過程中通過金屬砂盤或磨石切割打磨成型的工藝。
  • 讓玻璃「生花」的日本切子工藝
    切子的意思是在玻璃器皿上進行加工打磨以形成漂亮的花紋。日本的玻璃製作工藝主要分熱加工和冷加工,不同的加工方法能夠制出不同形態的玻璃。切子就屬於冷加工的一種,又分為江戶切子和薩摩切子。江戶切子和薩摩切均誕生於 19 世紀的日本,它們一個是民間代表,一個有著官方背景,各有特色,均讓人回味無窮。
  • 日本傳統工藝篇|魔幻般光與影的玻璃工藝品 江戶切子
    江戶切子是顏色純正、花紋精緻的彩色玻璃器皿,是一種在玻璃上切割圖樣花紋的技法,也可以說它是一種雕花玻璃,源自日本江戶時期。手工職人在玻璃表面設計與打磨美麗的圖案,從而讓玻璃擁有了迷幻般光和影的效果。江戶切子據說是在1834年江戶(現在的東京)的大傳馬町,由經營玻璃店鋪的加賀屋久兵衛所開創的。
  • 【工藝】有一種美叫江戶切子
    江戶切子,發源於江戶時代,是日本一種傳統的玻璃雕刻工藝,有著百餘年的歷史。
  • 這些來自日本的玻璃器皿,美到讓人驚嘆!
    切子(きりこ)是指對玻璃進行切割、打磨、雕刻,加工而成的器皿。傳統的江戶切子多用透明素材,或是著色淡雅的色被玻璃。由於使用材料是高折射率的含鉛玻璃,早期的江戶切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虹色流光。△ 堀口切子作品「虹橋之畔」緻密鮮明的紋樣也被視為江戶切子的特徵。和服上多見的菊花、麻葉、魚子、竹紋等和式紋案被施於玻璃表面,豐富了器皿的光影變化。匠師們的切割打磨技藝更賦予每一件玻璃器皿圓潤光滑的輪廓邊緣。
  • 工藝 | 日本匠人用玻璃做成的精美工藝品,簡直太美了!
    江戶切子是顏色純正、花紋精緻的彩色玻璃器皿,是一種源自日本江戶時期,在玻璃上切割圖樣花紋的技法,也可以說它是一種雕花玻璃。手工職人在玻璃表面設計與打磨美麗的圖案,從而讓玻璃擁有了迷幻般光和影的效果。 江戶切子的歷史江戶切子據說是在1834年江戶(現在的東京)的大傳馬町,由經營玻璃店鋪的加賀屋久兵衛所開創的。
  • 這些玻璃做的東西,為什麼能拍出天價?
    然而,在玻璃成為可以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廉價物品之前,是作為一種藝術和奢侈品存在的,而一些玻璃製品,其價值更是不菲。那麼今天範主就帶大家看看,那些世界上最貴的玻璃製品吧。 🍶 世界上最貴的香檳杯 好酒配好杯,像這對世界上最昂貴的香檳酒杯,售價就高達40萬美元。
  • 這些美哭了的玻璃器皿手工打磨了一萬次 造物
    廣田硝子玻璃器皿的製作採用了「江戶切子」,這是日本現存的唯一從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玻璃切割技術。江戶時期的東京是當時少有的大都市。江戶時代末期,一個叫加賀屋久兵衛的人在東京以紙面宣傳的方式銷售江戶切子。19世紀中期,江戶切子已經成為貢品,為許多貴族所喜愛。人們不惜花高價去擁有一件或幾件手工玻璃製品,在那個年代這是身份的象徵。據傳,最初工匠們是在透明的玻璃上加上沙子,然後用銼刀研磨來雕刻玻璃。
  • 美成這樣的玻璃器皿你見過嗎?
    古代中國記載的「硝子」即為玻璃,而日本則取漢字的「硝子」沿用至今。百度上對硝子的簡介是:「使用礦石燒製成的假水晶。」硝子在日本的發展結合了英國、波西米亞的技術,並增添了本國特徵與審美味,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種風格。現代硝子的加工工藝雖然比較複雜,但是因為成熟和普及都比較晚的緣故,還有大量的老鋪工房傳承至今。
  • 【尤物】藝術玻璃,玻璃藝術
    > 「晶瑩剔透的明亮若隱若現的朦朧溫馨的氣氛活潑的創意」折射著生活的多姿多彩藝術玻璃在我們的生活空間與審美涵構上有著相對應的微妙關係
  • 塗抹玻璃-水墨畫-EVA夾層藝術玻璃
    藝術在此時凝固在玻璃裡。       EVA的全稱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為夾芯玻璃的EVA薄膜,與PVB或SGP相比,EVA的熔融溫度較低,流動性好,在110℃左右。簡單的真空加熱即可滿足EVA夾層玻璃的生產需要。
  • 如何用藝術玻璃裝飾裝修背景牆?
    四、安全背景牆材料選擇    考慮藝術玻璃背景牆的造型設計後,同樣要確定的便是藝術玻璃的選材。作為一面上牆的裝飾面板,藝術玻璃板的選擇最好表面要平整,質地要堅硬,建議到正規品牌的建材市場進行選購。同時,有條件的朋友可選用隔音性好的泡沫玻璃材料,或者抗擊性強的安全藝術玻璃。
  • 在臺北遇見江戶文字
    一到現場我們就驚呆了:貨真價實的日本師傅用毛筆在一塊塊小木牌上細細描繪文字。這位師傅是來自東京墨田區傳統工藝保存會的大石智博先生。感謝他在接下來的一小時中傾囊相授,幫我們上了豐富的江戶文字課。勘亭流是一種江戶文字。電腦字型勘亭流,在臺灣很常見。很多臺灣商家(尤其是在夜市賣章魚燒的)喜歡用勘亭流傳達日本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