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愛玲② 張愛玲文字風格是怎麼煉成的?別光盯遺著,譯著也大有文章

2020-12-26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張愛玲百歲誕辰,除了整理出版她生前未刊出的書信集,系統再版她的作品,也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出版社動作。比如皇冠出版社推出了「百歲誕辰紀念版」的張愛玲文集,一共18本。這套再版張愛玲文集的書名字體都是出自張愛玲之手。書的封面以素雅的白底配上燙金的張愛玲親筆繪製插圖,明淨大方。其中《對照記》收錄了最新發現的張愛玲英文散文。這篇散文稿是張愛玲英譯者金凱筠在賴雅遺物中發現,寫她在紐英倫小鎮的生活,有張愛玲和賴雅共同修改的筆跡。這一版《對照記》內容豐富,除了這篇珍貴散文,還有張愛玲遺稿《愛憎表》、張愛玲手繪插圖特別收錄其中。

張愛玲的作品之所以經久不衰,原因當然是多種,比如她的傳奇身世,愛情等等,但最核心的還是,她自成一格的高超文筆和獨到別致的眼光。這種文筆和眼光,除了來自她的天賦,還來自她的閱讀養成。從張愛玲的散文和小說中,可以看出,她博覽群書,知識面相當深廣,審美眼光相當早熟。

1979年,著名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在他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判斷張愛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張愛玲的《金鎖記》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自此助推張愛玲在華人世界走紅,甚而掀起「重寫文學史」的熱潮。他這樣分析張愛玲的文學素養來源,「張愛玲天賦靈敏,她所受的又是最理想的教育。她的遺少型的父親,督促她的課業很嚴,她從小就熟讀中國舊詩古文。她的文字技巧,實在得力於此。否則以區區二十幾歲的少女(她開始發表作品是在那時候),把中文運用得如是圓熟自如,是叫人難信的。她的父親逼她學中文,母親又很早把她帶人西洋藝術、音樂、文學的世界。」

《海上花列傳》就是張愛玲在父親的影響下讀到的。張愛玲在文章《憶胡適之》裡曾經就寫道,她的父親因為看了胡適對《海上花列傳》的推薦,特地去買了這套書來。所以張愛玲十三四時就開始讀《海上花列傳》,對這本書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也回憶說,張愛玲小時候讀《海上花列傳》,書中的對白有些地方看不懂,就硬纏著私塾老師用蘇州口語朗讀給她聽。

《海上花列傳》對白語言非常特別,全部是蘇州方言寫成。它曾被胡適稱為「吳語文學第一部傑作」,魯迅則曾稱讚它有「平靜而近自然」的風韻。張愛玲將《海上花列傳》視作《紅樓夢》之後傳統小說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備至。為了去除書中的吳語對白對讀者造成的障礙,她將之盡數譯為國語,希望能使更多人讀到並重視這部小說。

張愛玲晚年移民美國後,對《海上花列傳》念念不忘。1955年,張愛玲曾在一封給胡適的信中寫道:「我一直有一個志願,希望將來能把《海上花》和《醒世姻緣》譯成英文。」1967年,張愛玲找到了一個基金會的支持,開始翻譯吳語的《海上花列傳》,將小說翻譯成英文,但是這件事情一拖十幾年,英譯本的《海上花列傳》一直都沒有出版。又有一說該稿件已經丟失。但好在英譯《海上花》的同時,張愛玲又起意將這部吳語小說譯成國語。所以她1981年出版了國語本《海上花》。現在我們看到的國語本《海上花》一般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叫《海上花開》,下冊叫《海上花落》。她不僅對書的吳語對白進行了翻譯,做了一些非常精彩的注釋,對書的內容進行了改寫和補綴的工作,刪除了四回閱讀性較差的章節。

《海上花列傳》是一部描寫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長篇小說,旁及官場和商界等多個社會層面。「海上花」顧名思義,「花」是對妓女的代稱,「海上」既是指上海,在書中也有特殊的意思,寓意這些煙花女子身世沉浮,或一時富貴、或墮落沉淪,隨波逐流,不由自主。所以《海上花列傳》其實就是為上海灘這一眾煙花女子所畫的一幅群像。雖然描寫妓院,但寫得完全不豔情,相反內容十分日常,幾乎就是一群男人在不同的妓女家擺酒划拳吃茶嘮嗑的那些事。大家所想的妓女間爭風吃醋、男女間的情情愛愛、妓院裡的坑蒙拐騙,它也涉及一些,但是比重很小,或者說是所描繪的眾生相的一角。作者寫得栩栩如生,好像是他的親身經歷一般。視角遊動,猶如清明上河圖,隨著畫卷的展開所有情節不緊不慢上演,對結構和節奏的駕馭實在精妙。對妓院生活的描述著重日常,既無奇情,更非香豔。寫妓院而不豔情,這也是它非常特殊之處。

在張愛玲的文學素養形成過程中,除了大量西方優秀文化,還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學底蘊。張愛玲吸收《海上花》的營養,一定包括其高明的寫作手法,平淡而近自然的敘事風格,以及對白用吳語寫作的語言特徵。而這些,在張愛玲的文字特色中都能找到痕跡。

相關焦點

  • 張愛玲文字風格是怎麼煉成的?
    今年是張愛玲百歲誕辰,整理出版她生前未刊出的書信集,系統再版她的作品,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出版社動作。比如皇冠出版社推出了「百歲誕辰紀念版」的張愛玲文集,一共18本。這套再版張愛玲文集的書名字體都是出自張愛玲之手。書的封面以素雅的白底配上燙金的張愛玲親筆繪製插圖,明淨大方。
  • 胡蘭成的《今生今世》是描寫張愛玲最好的文章?!
    (圖:以張愛玲、胡蘭成為原型的電影《滾滾紅塵》劇照)不管張愛玲本人願不願意,張迷們承不承認,就我個人閱讀體會而言,毫不猶豫地認為,在這個世界知她為人與文章最深的,還是最後拋棄她的前夫胡蘭成。即便到了今天,我也還未見有比胡蘭成理解的更為深透的文字,這一事實大概也是可哀復可嘆的。
  • 一百年後,我們再談張愛玲都談些什麼?
    2020年因適逢張愛玲的百年誕辰,一系列活動在這個「愛玲愛玲」年展開。一百年後,當我們談論張愛玲時,我們在談些什麼?9月19日,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格非、作家止庵與作家張悅然同讀者相聚一堂,分享他們眼中的張愛玲與她的作品。
  • 張愛玲最狠的10句話,道盡愛情和生活真諦!美得讓人心疼!
    張愛玲最狠的10句話,道盡愛情和生活真諦!美得讓人心疼!民國時代的才子佳人中,毫無疑問,張愛玲是非常特別、非常惹眼的存在。張愛玲孤高清冷,性子偏僻,即便是在今天,也稱得上是一個性情古怪的女子。一個世紀以來,張愛玲早已走出文壇、家喻戶曉。長大之後,重讀愛玲的文字,心總是會有些疼,她是寂寞慣了的人,她的骨子裡天生透著一種冷,自從他離家以後,這種冷也慢慢的表現的更加明顯。這正應徵了那句話:「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年少」盤點:張愛玲最狠的10句話,道盡愛情和生活真諦!美得讓人心疼!
  • 百年愛玲②|一代名媛黃逸梵——張愛玲的母親,是當年滬上的奇女子
    她比宋美齡大2歲。在她成長期間,科舉被廢,女學也漸成風氣。同為朱門繡戶的宋氏姐妹被父母送進新式學堂接受現代教育,黃素瓊卻沒這個運氣,只能繼續在家接受傳統私塾教育。這是她平生最大的遺憾之一。從親緣關係上來說,黃逸梵是個「孤兒」。父親在她出生前就去世了,沒多久親生母親也走了。她由黃家的主母(父親的原配)撫養長大。
  • ...歷史·「思考者」趙毅衡②|張愛玲的語言、卞之琳的詩,「像鑽石」
    他給的理由很乾脆:「因為這兩位是有高度形式感意識的作家。卞先生的詩像一顆顆精心雕刻的精美鑽石,語言晶瑩剔透。張愛玲的出色,重點也不在於她表達了什麼精神,或者講述了多麼驚天動地的故事,而在於她的小說,語言風格具有形式美。
  • 山河歲月空惆悵:張愛玲與胡蘭成的《今生今世》
    因了張愛玲的緣故,讀了胡蘭成的《今生今世》。讀了十幾頁之後,陡然覺得為了這個理由實在委屈了胡蘭成。單是為了他的文字,也應當拜讀一下這部作品的。最初,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見時,因胡蘭成提到張愛玲登在《天地》上的照片時,她便將照片送給了胡蘭成,還在後面附了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想必胡蘭成沒有要照片的意思,他說:我只端然接受,沒有神魂顛倒。「愛玲是陌上遊春賞花,亦不落情緣的一個人」。胡蘭成這樣評價張愛玲。
  • 《民國女子》:張愛玲與胡蘭成之間有愛情麼
    《民國女子》是胡蘭成《今生今世》裡的一章,所謂「民國女子」即指張愛玲。是研究張愛玲的「第一手資料」。他們之前有愛情麼?我一直對這個問題存疑。當然,張愛玲一定真愛胡蘭成,沒有異議。不然不會「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去」。憑什麼讓一個幾乎有潔癖、「張愛玲不見人的」這樣一個女子低到塵埃裡去——除非愛情,只有愛情!
  • 病了張愛玲,換住180間出租屋成癮,上午搬家下午看醫生時間倉促
    海明威曾有一個經典回答:作家的成長條件是不幸的童年。而愛玲的童年,一開始是幸福的。她與弟弟,有著各自的夥伴,大大的院子裡,姐弟倆嬉戲打鬧,還時常聽女僕講傳奇故事。那時的愛玲,是開心的,有著童稚天真,也有著靜好歲月。現在想想,那段歲月,大概是她一生中最接近光的時候吧。後來,父親冷待,繼母虐待,母親甚至拿走了她的學費再次遠渡重洋。
  • 張愛玲與胡蘭成:暴露了男女關係的真相,至少曾愛過
    從蘇青那得知這位女性才分頗高,這使胡成蘭對張愛玲念念不忘。不久,當他收到《天地》十二期的雜誌時,看到上面有張愛玲的的文章還有照片時,他越發的想要結識張愛玲了,他寫信給蘇青說想要拜見張愛玲,可不幸張愛玲並不輕易見人,於是百般要求終於得知了她的住址。
  • 小說愛玲與花樽
    愛玲的眼睛很古典,細長而生媚意。她的眼神有酒液入喉時的潤辣,熱烈又疏遠,帶著一種致幻的意味。我看著她,心裡爬出一種惶擾。她走了過來,坐在床沿,痴痴地端詳著我,仿佛我是一個花樽,裝滿了愛人的忠誠。哦,是了,我現在就是個花樽。大概是在常年寂寞的驅使下,我一口就應下了她的無理要求,從三個月前開始扮演一個沉默而矜貴的花樽。
  • 一生所愛張愛玲
    我不知道她當時抬筆寫第一個字的時候,是否會想到,這些文字將持續影響到她的百年誕辰(並當然將繼續影響下去)。這麼多年來,太多人在她的文字中沉墜進去、沉墜進去。在她的作品中,我們看見生的希望,和未知的藍圖。幾年前,我去香港實地探訪了她的足跡。在半山倉皇的夜色間,我覺得我像在追逐張愛玲的魂。心一下子很痛很痛,仿佛感受到了她的痛苦,以及那些痛苦,如何形成一個人的文字。
  • 我和你共青春,相忘於歲月,張愛玲與炎櫻漸行漸遠的友情
    張愛玲留給我們的字裡行間全是悲涼,她的才情橫溢,世人共睹,她的貴族身世人盡皆知。世人都說她孤高冷傲,卻忘記了她其實也是一個普通小女子,有自己的喜好和心底的柔軟,只是她從來不曾讓人真正走近她。有一個女孩子,卻曾出現在她的生命裡,落在了她的文字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揭秘:女作家張愛玲與丈夫賴雅不為人知的過往
    也許是因為一句玩笑,被張愛玲當了真,1995年9月,張愛玲過世時,恰好也是75歲。這個又貧又老又病的男人,能得大才女一生如此鍾愛,如果不是因為是彼此真愛,還會有別的可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其實,如果深入了解,不難發現,賴雅和張愛玲的結合,和婚後的生活,即使面臨無數現實困境,但二人感情卻是很好的。
  • 張愛玲的慈悲,在《第二爐香》裡
    1假期重讀了幾篇張愛玲的小說。
  • 張愛玲與丈夫賴雅:世人眼裡的「不般配」,為何在她眼裡卻是真愛
    也許是因為一句玩笑,被張愛玲當了真,1995年9月,張愛玲過世時,恰好也是75歲。這個又貧又老又病的男人,能得大才女一生如此鍾愛,如果不是因為是彼此真愛,還會有別的可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其實,如果深入了解,不難發現,賴雅和張愛玲的結合,和婚後的生活,即使面臨無數現實困境,但二人感情卻是很好的。
  • 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獨家上線喜馬拉雅423聽書節
    來源:經濟日報今年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張愛玲誕辰100周年,「張迷」們也稱這一年為「愛玲愛玲年」。4月17日,由喜馬拉雅出品的全網首檔《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獨家上線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據悉,張愛玲、餘華、莫言、白先勇、博爾赫斯、村上春樹、東野圭吾等多位知名作家作品的有聲書將上線喜馬拉雅,亮相423聽書節。《張愛玲全集有聲劇》極致還原了張愛玲作品的全貌。700集的有聲劇不僅包含了張愛玲的經典小說名篇,如《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等,還有《天才夢》《談女人》《對照記》等張愛玲的自傳散文佳作。
  • 活在衣服和文字雙重色彩裡的張愛玲:有種最極致的美叫獨一無二
    初始讀到這句話,心裡就有莫名的冷掠過,當時就覺得,這個叫張愛玲的女子把對衣服與生命的某種聯繫,用一句極平淡清冷的話,便詮釋到了極致。張愛玲的一生,對衣服之痴愛猶如她的文章風格一樣,都透著無限的與眾不同、張狂恣肆、魅惑風情,且能熟練駕馭各種款式,就如她能熟練駕馭文章的不同風格。她說,「衣服是一種語言,是表達人生的一種袖珍戲劇。」 確實如此。
  •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這是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裡面一句經典的語錄。看完這本書,其實煩躁的內心平靜和開闊很多,至少,沒有以前的計較和狹窄片面。看完之後,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幸運能生長在這樣一個男女平等的年代,沒有張愛玲生長那個年代的不平等,沒有那樣吃人的制度和讓人氣憤不公平的人權。
  • 張愛玲百年:如何不附庸風雅的穿越她
    當然,我不認為蘇有朋說他平素酷愛鑽研張愛玲小說在此之列;而且,張艾嘉、胡因夢、林青霞這一代的臺灣女星談張愛玲可不只是隨便說說,她們都做過專欄作家,交付過實實在在的鉛字,讓讀者有理由相信,螢光燈背後的另一面,大美人們有耐心、有涵養消受張愛玲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