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最理想的人生就是年少得志和止於巔峰

2020-12-21 騰訊網

他,二十七歲在桶狹間之戰以寡敵眾,從此名震天下。後以「天下布武」為職志,在亂世中所向披靡,短短數十年間就橫掃了整個日本,無人敢捋其鋒。他,是最複雜的個體。狂放不羈卻思慮縝密;懂得忍讓雌伏,也敢於大膽行事;積極引進西方器械和宗教,也保留著日本武士極重名譽的特質;有人說他「先破壞再建設」,是「風雲兒」、「革命家」;也有人因他「燒廟殺僧」稱他為「第六天魔王」。日本暢銷巨著《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岡莊八,以文學化的傳奇之筆再現了織田信長從統一尾張到重立將軍、控制京畿,最後在事業頂峰遭到部將背叛,夢斷本能寺的悲壯一生和狂傲蓋世的獨特個性。筆法輕快,情節跌宕起伏,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日本人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就是特別善於對於歷史人物的結構、戲仿和塑造,從而達到普及和傳播的目的。第一次知道織田信長這個名字,就是從《戰國無雙2》的遊戲裡面,作為一款動作類遊戲,光榮將其塑造成了一個霸氣無敵的冷血魔王形象,這明顯是一種歷史形象的動漫化改造。

遊戲只是讓我知道這個人物在什麼樣的時代,大體參與過什麼樣的事情。而深入的了解就要歸功於今天要介紹的山莊岡八名著,也是我覺得這個作家寫得最好看的一部,就是《織田信長傳》。

山莊岡八善於寫歷史,特別是日本的戰國史,雖然只是一部小說,但是史料翔實且細節豐富。寫得歷史小說從人物的成長為主軸,如同一幅長長的畫卷,慢慢的揭開人物的出生、成長和高光時刻。同時對於周圍人物的描寫也十分的用心。這有點像中國的《三國演義》,但是相較於演義戲說又多了幾分歷史感。

日本戰國三傑裡面,最憧憬的是豐臣秀吉,最能理解的是德川家康,而最喜歡的就是織田信長。

對於織田信長出於仰慕,這樣的人就如同李世民,如同漢武帝,如同康熙,文治武功,霸氣外露,屌得一匹。而豐臣秀吉則如同漢高祖,如同明太祖,如同漢昭烈,機智果斷,善於把握,聰明一逼。而德川家康就像晉文公,唐宣宗那樣,忍辱負重,待時而發。

但是在這裡的比較也只是性格相近,每個人的時代和國家體量不一樣,卻並不是要比什麼文治武功。

織田信長從小特立獨行,率性而為。就像小時候很多大人口中的「哈包兒」(四川話的傻瓜兒意思)一樣,被周圍人稱為「大傻瓜」。但是很多時候也證明了「乖孩子沒糖吃」的真香定律,這樣的人往往長大以後不是一飛沖天,就是墜入底谷。

關鍵就是引導。

這個人就是織田信長的老師平手政秀,很多史書都喜歡把這樣年少成名的人物描繪得天資聰慧,自幼不凡,倒是我覺得織田信長最大的改變,就是其每天的規勸和最後的死諫,這一點在書裡面也有所體現。

對於飛揚跋扈慣了的信長來說可能並不理解老先生所規勸的所謂「德行」,可能還會覺得他有點好笑,但是平手政秀的死的的確確是讓織田信長意識到自己行為所造成的代價。

所以信長開始收斂自己,直到自己取得大權。

《織田信長》裡還有一條極為浪漫的愛情線,是織田信長和其夫人齋藤歸蝶的浪漫化改編。其中對於濃姬的塑造讓人眼前一亮。特別是在對於信長來說最重要的一役「桶狹間之戰」的描寫,不僅是緊張激烈的戰場的正面描寫,還順帶貢獻了特別精彩的形象塑造,首先是面對戰爭到來的反應:

「報告!」

當他跪伏在庭院時,夕陽將他的影子照得更長了。

「什麼事?」

濃姬開門厲聲反問。在夕陽的反射下,她的頭巾微微發光,手中的大刀也黑的發光

見到對方威風凜凜的姿態,布施藤九郎感觸良多,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不愧是大將的夫人呀……)

信長在天末明即從此地出發,從此濃姬的行動就不像是個女人似的。

信長如疾風般的出陣,當三個小妾與侍女們都茫然地呆立原處時——

「——大家要有所覺悟。」她這麼說了一聲之後,即綁起頭巾,改換—身的武裝;

而信長勝利以後,對於濃姬內心的描寫也格外的精彩,成功塑造了一個「成功男人背後女人」的形象。

當濃姬想要冷靜觀察凱旋迴來的信長時,正是四面一片通明,城門傳來一陣騷動的時候。

哇——哇——歡呼聲此起彼落,無論是凱旋歸來者或是迎接者,大家都欣喜若狂,濃姬當然也不例外。

(真想依偎在丈夫的身旁痛哭一場……)

但是她不能這麼做,若是這麼做,那是濃姬的失敗。

妻子是要與丈夫並肩相隨的,如果不能並肩相隨,那麼妻子的這個寶座就會成為男人的玩具,甚至被他們所輕視,淪為一個被撫養者的地位。

無論如何,濃姬都一定要保住自己為人妻子的寶座,她要在這妻子的寶座上看著信長。在他失意時,自己要安慰他,在他散漫時,自己要糾正他、激勵他。

只這一段,一個獨立剛強,又有主見的「戰國三夫人」之首的形象就立起來了,這樣的女人才當得起「賢內助」的稱號。

織田信長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不在乎教條和規範,只在乎利益和意氣,所以這樣的人只瞧得起能人,顯得不拘一格,任人唯才。戰國三傑之一的豐臣秀吉就是拜他一手提拔,不靠陰謀詭計,光憑藉能力就在他死之前從跑腿小弟升級成為了軍團司令,這在門閥封閉的日本是難以想像的。

之後戰勝了一個有一個的強敵,成為了日本實際上的掌握者。依靠的除了其「不服就幹」的實幹派性格,身邊能人甚多也是很大的原因。

從織田信長的經歷裡就可以看到創業者必備的行動力、組織力和親和力。

《織田信長》這本書可以說挺適合目前正志得意滿的創業者閱讀,你可以在其創業,立業到巔峰時候找到做事的參考,或許還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後也能再在「本能寺之變」中驚出渾身冷汗。

因為人的巔峰往往預示了衰落,而織田信長就死在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人生五十年,如夢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壯士復何憾。」

在和一個朋友提起織田信長的時候,都有著織田信長死得「剛好」的感慨。在自己人生最高光的時刻,死於一場突如其來的背叛,留給後人無限的幻想和遺憾。活得精彩,死得壯烈,讓人唏噓和討論了幾百年。

如果說織田信長活到最後,統一日本,或許這個人的人生在歷史上就不免流於俗套。就如同豐臣秀吉一般,活得無比高光,卻在打擊和糾結中結束自己的生命,或像德川家康,熬死了兩任霸主,待時而發了一輩子,卻在取得天下之後壽終正寢,留下一個「德川老烏龜」的綽號。

人最理想的一生就應該像織田信長一樣,活著就是動作戲,戰爭戲,甚至可以說是「龍傲天」戲,卻在最高點的時候戛然而止,沒有比這個更戲劇的人生了,就如同櫻花一樣。

「生如櫻花,死亦絢爛」。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雖然豐臣秀吉成為「關白」,統御天下,但這都是在信長的肩膀上成就的;德川家康,雖然開創了德川幕府,但也只是欺負孤兒寡母所得,比之豐臣秀吉稱不上英雄,更無法與信長相比。其他兩傑相對長壽,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信長只留下了「人間五十年,亦夢亦如幻」的絕筆。信長短暫的50年的人生確實如夢似幻。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的正室,人生到底如何?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的正室,人生到底如何?織田信長的妻子濃姬,是一位充滿迷霧的戰國女性,關於她的記載屈指可數,關於她的記錄多在江戶時代形成,而在記錄織田信長的傳記中,對於濃姬的記載也只有短短一句話,讓人覺得頗為驚訝。
  • 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
    毛利元就最大功績不是將毛利變成西國唯一的大名,而是在天文年間戰國最黑暗時期保住了毛利的家名。 所以如果他晚生30年,統治日本輪不到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不過在此之前他得先擊敗織田信長,不過他沒那本事。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
    特別是隨著織田信長要求足利義昭將治理日本的柄權交出,兩人徹底翻臉。在義昭的暗示下,織田家周邊勢力聞風而動,信長包圍網就此成立,儘管包圍網成員參差不齊,但也有強力大名加入其中。那麼,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真正形成導火索的是「金崎撤退戰」,織田信長在朝倉和淺井的夾擊下狼狽逃回京都,恐懼、憤怒的情緒伴隨著信長。
  • 織田信長的妹夫淺井長政為什麼最終要選擇背叛織田信長?
    元龜元年(1570年),織田信長率領大軍通過妹夫兼盟友淺井長政的領地進攻佔據越前國的朝倉家。就在旗開得勝之時,織田信長突然接到了妹妹的暗語密信:淺井長政將與朝倉前後夾擊織田軍。於是織田信長只得緊急下令撤兵。
  • 日本戰國時代,桶狹間前後,關於織田信長的兩個小花絮
    不過關於桶狹間之戰,有兩個關於織田信長的小花絮。第一,《敦盛》並非織田信長所創。在接到今川義元率大軍前來攻擊的消息後,織田家上下一片混亂。雖然平時大家多有齷齪,但還未達到傾盡全力玩命的地步,這回今川家一副就是要你死的態度,織田家上下自然一片混亂。在戰前的軍議會上,大家也沒有拿出什麼好辦法,身為主心骨的信長更是草草宣布解散。
  • 織田信長變成了萌柴犬?盤點這些年被動漫玩壞的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作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從尾張大傻瓜到第六天魔王,其本身和著名的」本能寺之變「常被作為經典故事cue及各類動漫和影視作品中。今天要和大家盤點的便是在動漫作品裡形態迥異的織田信長。《信長老師的年幼妻子》 喜愛GALGAME的教師織田信永,夢想著像遊戲裡那樣美少女雲集的後宮場面。但是本人卻是連女朋友都沒有,更別提後宮什麼的了。是織田信長的後裔,由於名字讀音相同的緣故而被學生們叫做「信長老師」。某天他的家裡突然出現了一個14歲穿著戰國服飾的少女,自稱是歸蝶,要和信長大人履行婚約生孩子。
  • 日本人拿織田信長比曹操,有可比性嗎?無論哪個領域信長都被碾壓
    織田信長和曹操的人生軌跡有些相似,首先,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變革者。曹操,推行唯才是舉,注重法家庶族。嚴重損害當時士族的利益,所以曹操也主張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反對分封和將軍幕府制。打擊分封保守勢力,對基督教等外來文化持開發態度。
  • 動漫中的織田信長,從教師到將軍,魔改無奇不有
    大火的fate當中的英靈以及被無數人和作品使用過的織田信長的故事,都幾乎能夠證明日本人對古人的崇拜。而今天就讓我為各位來介紹一下,那些不一樣的織田信長。No.1 織田信奈 織田信奈的野望不得不說,相比起中國人,更喜歡將男人打扮成女人的,恐怕還是日本人。在這一部作品當中,第六天魔王慘遭娘化,成為了一個不拘小節的妹子。
  • 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
    待織田家做好上洛準備以後,織田信長便向借住在越前國的足利義昭發出邀請,足利義昭也立即動身前往美濃國。 織田信長認為這次上洛應該比較簡單,北近江的淺井長政是織田家盟友、信長的妹夫,南近江的六角家與三好家歷來不對付,至少近江國這邊不需要擔心——當然,這只是足利義昭和織田信長一廂情願的想法。
  • 織田信長與他的森氏家臣
    引言:織田信長之所以所向披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有一個強大到爆炸的家臣團。而這個家臣團的成員部分來自尾張,還有一些卻是從美濃國轉投而來的。從美濃國改仕織田信長的家臣中,比較出名的有美濃國三人眾,還有一位就是森可成了。
  • 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談戀愛?這部動漫腦洞太大,調侃歷史
    在動畫裡的織田信長,完全就是個喜歡發牢騷的大叔形象,一方面對於自己轉生成柴犬很不服氣,另一方面賣乖撒嬌樣樣精通。之所以我認為《織田肉桂信長》在調侃歷史,主要源自這段「本能寺之戀」。在戰國時代的「本能寺之變」,指的是日本歷史上最知名的事件之一,織田信長的部下明智光秀在本能寺起兵謀反,殺害了信長,從此改寫了日本的歷史。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桶狹間奇襲」的謊言
    為了實現自己的上洛理想,今川義元於永祿元年左右便侵入位於今川家上洛的必經之地尾張國,佔有大高城、鳴海城、平野城、笠寺城等地。相對的,尾張國的大名織田信長也修築了許多城寨,以應對今川家對織田家領地的侵蝕。永祿三年(1560年)五月,今川義元率領四萬五千人(實際推測二萬五千人)的軍隊開始自己的上洛計劃,向尾張國進攻。
  • 織田信長對麾下如何?織田株式會社不好待,業績不達標就完了
    摘要:織田信長對麾下如何?織田株式會社不好待,業績不達標就完了日本戰國時代的風雲兒織田信長,對於手下而言,並不是一位仁慈的主君。對於有能力的人,他並不在乎你的出生,例如出身低賤的豐臣秀吉,以及來歷不明據說是忍者的瀧川一益。
  • 織田信長是日本版的曹操?像曹操,但遠不如曹操!
    當時日本正處於諸侯割據爭霸,以下制上,中央失去權力,各地諸侯蜂擁而起的戰爭年代,日本應仁之亂使得上級的權力逐漸分化,誰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尾張國的鄰居——美濃國的大名齋藤道三,硬生生地從一名商人利用暗殺和結盟一步步成為美濃國的真正統治者。而東漢末年也是同樣的動亂,十常侍亂政、黃巾之亂以及董卓奪權,相繼之後出現的便是「英雄出亂世,州牧掌實權」。
  • 日本人神化織田信長所吹捧出來的「兵農分離」政策
    被吹捧的理想光景今天說一個較為特別的題材,就是來談談日本織田信長的政策。其中一個他的「政策」曾經一度被日本高度吹捧,用來顯示織田信長的英明、遠見,更成為日本人神化織田信長的理由之一——「兵農分離」。從字面上來說,「兵農分離」就是指要明確釐定及固定「兵」(武士)和「農」(百姓)的身份。
  • 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 吾為自在天魔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將蘊含幻影之力的長矛擲向目標,命中敵人後造成傷害和減速效果,同時長矛化作幻象持續攻擊目標。 分身單位有一定的誘敵效果,能增加織田信長的輸出傷害和生存能力。分身和孫悟空的分身類似,可以被技能選中,也可以被擊殺。 靜默斬
  • 武田信玄要是不死,他能壓制住織田信長,甚至殲滅他嗎?
    ▲對於織田信長來說,武田信玄是一個恐怖的對手1570年4月,信長率領大軍進攻越前的朝倉,但是在進軍途中他的妹夫淺井長政背叛了與織田家的姻親之盟,倒向了老盟友朝倉,這個倒戈使織田軍頓時陷入了淺井和朝倉的夾擊中,織田信長只好撤退,在撤退途中由羽柴秀吉(豐臣秀吉)殿後,這就是金崎撤退。
  • 他因膽量受織田信長重用,反叛信長後,拋棄族人、家臣苟活於世
    摘要:他因膽量受織田信長重用,反叛信長後,拋棄族人、家臣苟活於世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異常寵愛荒木村重,這倒並非兩人之間有說不明道不清的關係,純粹就是信長本人對村重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元龜四年三月,信長率軍前往京都之際,村重就在途中等待信長宣示效忠。村重在攝津北部有很大的勢力,所以信長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