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探探上找工作,有人在boss直聘上約女孩兒

2021-01-09 騰訊網

來源 丨蒸汽魔方

一,

如果你承認自己並不是一個帥氣的男孩兒,同時,你在探探、tinder這樣的社交軟體上從來得不到有效的匹配,那恭喜你,你至少沒有下到諧音釣魚的假軟體。

據說很多人在聽人講了用社交軟體「積目」約女孩兒成功的經歷以後,下到了這個諧音釣魚的山寨軟體

對於大部分長相平庸的男性來說,探探上的女孩兒再漂亮、再可愛,終究也只是鏡花水月,——即使他們充了VIP會員,每天閉著眼睛把把手指頭劃抽筋,也幾乎永遠無法和心儀的女孩兒配對成功。

殘酷的是,這並無關你的簡介是否精彩、照片是否精緻、溝通技巧是否純熟……而僅僅是因為,你長得不好看。

如果你覺得不服氣,去網上找個不知名練習生的生活照換在自己的探探上,你會發現,以前從來都不會右劃你的女孩兒會每天和你道早晚安,所有的對話框都是小紅點「小哥哥小哥哥你在忙什麼」、「小哥哥你好帥啊可以約你出來喝酒嗎」……

只可惜,這個美麗新世界並不和你處在同一個次元,你永遠也無法真正觸及到它。

在tinder模式的約會軟體上,每個人都只是好看或者不好看的單向度生物。體現在社交資源的收益上,就是旱的旱死,澇旳澇死。

事實上,這種左右劃的交友模式正在使社交網絡世界裡的人們產生可怕的階級分層:

法國大革命已經過去二百多年了,沐浴在文明之光裡的人們早就習慣了平等和自由,僅僅因為自己長得不好看,就突然在21世紀的網絡世界裡淪為低人一等的存在,這是他們絕不能接受的,他們不想坐以待斃,他們要抗爭。

於是,有人開始用boss直聘約女孩兒了。

二,

我有個朋友新認識了個女孩兒,加了微信以後實在不知道該聊啥,一陣尷尬以後,他直接把自己找工作用的簡歷給人發過去了。

儘管這種行為乍一聽起來十分楞逼,但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一種相當經濟的溝通方式:

在每個人的微信裡都有成百上千人的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難進行深度社交,沒有人有興趣花上幾個月去「深入了解」你。一張簡歷,反而是你個人客觀狀況最便宜的材料。

如果說在探探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一張扁平的麵皮,那麼在boss直聘上,每個人就都是一張密密麻麻的簡歷:

你的經驗、學識、能力,可以讓準備僱傭你的老闆對你進行估價,也可以讓異性精細量化你的內在魅力。——對於那些外貌並不出眾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更加公平的社交方式。

而對於那些身居公司要職、或者本身就是公司老闆的「boss」們來說,在boss直聘的世界裡,他們就像坐在自己熟悉的皮質老闆椅上,像坐在高高的樹梢上把尾巴彎成S形的猴王,——隔著屏幕,你就能嗅到他們的權力和威勢,而對於一些異性而言,這種權力意味著致命的吸引力。

更有趣的是,在溝通模式上,boss直聘表現出極大的方便性。無論你是求職者還是招聘者,你都可以非常輕易地與你感興趣的對象建立聯繫。

譬如說,在以探探為代表的社交軟體上,「加微信」其實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兒,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溝通效率。而在boss直聘上,「交換微信」則是一個方便醒目的按鈕。

——對,你在探探上費盡心機才敢說出口的一句「加微信嗎」,在boss直聘上是可以一鍵達成的便利操作。

作為一個找工作的軟體,boss直聘劍走偏鋒地在陌生人社交領域獲得成就,怪不得在那些真正懂得使用boss直聘的人的手機裡,boss直聘和tinder探探一起,躺在名為「社交」的文件夾裡。

三,

然而,儘管招聘軟體正在侵犯社交軟體的地盤,社交軟體也正在悄悄實踐著自己的反擊。

老周前幾天在探探上劃到了個女孩兒,聊著聊著,自然就聊到了雙方工作。巧的是,這個女孩兒是個設計師,而老周恰巧也在招聘設計師,結果倆人第二天就在老周公司的面試間裡見了面,隨後,這個女孩兒被錄用了。

現在,甚至有公司的HR專門使用社交軟體來進行招聘:儘管這種方法聽起來十分輕浮,但既然有人這麼做,就說明這裡存在著某種合理性。

社交軟體的篩選規則簡單粗暴。一方面,一個擁有漂亮頭像的女孩兒可以在短時間內收穫與周邊大量陌生人的聯繫,這給了一些急於完成kpi的hr一條效率撈人的偏方。

而在專業人才密度極高的北京,通過這種方法收穫的人流很可能與招聘需求是重合的:在西二旗劃到程式設計師,在朝陽大悅城劃到傳媒從業者,都像從辣子雞裡面撈出辣子一樣容易。

——你不用費盡心機讓自己的招聘信息登上招聘網站的主頁,在社交軟體上,永遠有取之不竭的人才池。

另一方面,相互匹配的人互有好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考察了女孩兒的基本經驗和能力以後,老周可以爽快的錄用她。

事實上,「好感」在招聘中是一門重要的玄學,在傳統的招聘模式上,擁有完全合適簡歷的候選人有的時候之所以不能順利通過面試,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門玄學作怪。

而更重要的是,社交軟體上的雙方,溝通的驅動都並非來自「找工作」這件事,抱著無意插柳的心態,你很容易獲得更真誠的交互。誰也沒必要藏著掖著:

你究竟擅長什麼,想做什麼,對現在的工作有什麼不滿;招你來補窟窿,扛雷還是背鍋,你對我最有用的一點就是長得好看,說要求抗壓是因為頂頭上司是個變態……這省去了找工作時雙方的套路話場面話浪費的時間精力,也會極大地降低今後雙方的溝通成本。

所以,只要雙方在公司絕口不提倆人是怎麼認識的,通過探探招來的人,有相當大的概率比用傳統渠道招來的合適。

四,

在飛速旋轉的北上廣深,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就像一桌混亂的麻將,他們在時代的瘋狂攪動中激烈碰撞:

儘管boss直聘和探探乍看上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app,但實際上,它們都在試圖在這桌劇烈翻洗的牌局變得更有序、更高效,都想幫助我們更方便地「遇見合適的人」。

所以,無論是用探探找工作,還是用boss直聘約女孩兒,它們的本質,都脫離不了這一條初衷。

而儘管在探探仍有「不平等」,在boss直聘上仍有「不對路」,但我們已經看到,無數甚至從來不敢在酒吧和女孩兒說聲hi的羞澀小夥,已經能在社交軟體上和陌生異性相聊甚歡;無數小心翼翼經營自己職業生涯的年輕人,正在招聘軟體上收穫越來越多的機會。

——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新世界的創世階段,我們每一個人,都正在將自己生命的某一部分上傳到由信息構成的賽博世界,儘管這個新世界還未必十分便利和豐盈,它的全新規則還未必公平和合理,但顯然,它仍然值得所有最瘋狂的期待。

相關焦點

  • 我上探探找「攤友」,卻發現了現代年輕人的私密「自留地」
    如果你直接把人小夥約出來,照片和現實差距很大,或者你倆性格不合找不到話題聊,導致最終沒處成,都很尷尬。而以擺攤之名約出來的攤友:進可開個夫妻店,退可擺個原諒攤。一句話總結:如果沒成,買賣不成仁義在。如果成了,就能實現你挑糞來你澆園,你烤串來我收錢,愛情事業雙豐收的美滋滋生活。
  • 2020 在探探上最後一次表白
    那一年,我公差去日本拍攝,先是通過探探認識了在東京做高管的XL。那段時間在日本的拍攝並不順利,因製片方堅持組合兩個團隊一起工作,我的出現又直接分走了攝影團隊一半預算,他們表面不抗議,卻時刻給我小鞋穿。那時,我心情不好就會找XL聊幾句。只要下班他就會陪我在蔦屋書店加班,勸我不要吵架,也分享他在管理中的一些經驗。
  • 陌陌收購探探:陌生人沒約,他們卻為何先約了?
    據媒體報導,中國第一大陌生人社交平臺陌陌將收購了第二大陌生人社交平臺探探,甚至有人驚呼,這樣的中國社交是不是要壟斷了?其實,陌陌也好,收購了探探的陌陌也好,都不可能壟斷,即便是單一的某個細分領域。當然,如果你非要說辣椒壟斷了辣味,也沒有什麼錯,確實,辣椒進入中國以後逐漸幹掉了茱萸在餐桌上的位置。陌陌曾經以「約某」位最大賣點,迅速成長起來,然後上市後逐漸洗白,在直播火爆以後逐漸找到了掙錢的套路,同樣,探探也是類似,陌生人而且是直接的陌生男女配對,很容易就起步,但完成初步積累之後的變現卻陷入困意。
  • 在探探上Debug的人生
    小鎮青年蟲子在學習「怎麼跟異性聊天」這個事情上純屬摸黑操作,經過大量的試錯才實現了自學成才。「我的方法也簡單,就是不停在探探上約人吃飯唄!」「說吃三次飯就學會聊天,那是誇張。中間還不知道有多少次失敗經歷呢。只是我覺得這三次最有標誌性,讓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自己是在成長的。
  • 那個玩探探的女孩,被別人睡了
    最近,手機裡老是收到探探的垃圾簡訊,內容大概是「 你通訊錄裡有人在探探上把你標註為暗戀對象,趕緊去聊聊吧 」。我隨手把簡訊刪了。雖然我沒玩過探探,但是網絡上流傳了一句話:「 愛玩探探的女孩,最容易騙上床了。」印象中玩探探的女孩,口碑都不是特別好。探探跟陌陌被統稱為國內的第一約炮軟體。
  • 探探上主動追你的女孩
    前幾天我們在朝陽路涮火鍋,幾杯酒下肚,雯哥突然有點憂愁,說喜歡上一男孩,但不知怎麼開口。我說:「男孩哪認識的啊?」她說:「探探。」眾人笑,「雯哥藏挺深呀,你竟然玩探探?」「因為我有點害怕社交,探探上只要互相右滑,就能聊天,省了我不少尷尬。」
  • 「我好像在探探上滑到了你.」
    前幾天我們在朝陽路涮火鍋,幾杯酒下肚,雯哥突然有點憂愁,說喜歡上一男孩,但不知怎麼開口。我說,「男孩哪認識的啊?」她說,「探探。」眾人笑,「雯哥藏挺深呀,你這麼悶騷的人,竟然玩探探?」「因為我有點社恐,探探上只有互相右滑,才能聊天,省了我不少尷尬。」「那你就約人家出來吃飯啊。」「怎麼約?我…不敢呀。」
  • 你以為探探只能用來約X,沒想到竟然有人在上面做生意?
    同齡人騙你的時候,可能會在探探上跟你打招呼 原創丨ARUICHEN 你還在陌生人社交軟體上苦苦尋覓另一半嗎 你還在探探上重複地左滑再見,右滑喜歡,幻想著緣分帶來的邂逅嗎? 醒醒,現在誰還跟你在探探上玩社 (yue) 交 (pao) ,在對方眼裡,你可能只是個人形 ATM !
  • 探探知道對方的暱稱可以查找好友嗎 探探有暱稱怎麼找人
    探探是我們經常會使用的交友的手機軟體,也是我們在閒暇時光中消磨時間的方式。那麼探探知道對方的暱稱可以查找好友嗎?探探有暱稱怎麼找人?相信還有很多用戶還不是很清楚,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探探如何搜索添加用戶吧!
  • 和探探上的女孩見面之後…...
    2018年回國之前,鐵頭一直在日本,學動畫,畫漫畫,求學5年,工作5年,一共待了10年。 2018年回國後,他一邊繼續追求著自己的漫畫理想,一邊尋覓愛情。 在探探上,鐵頭認識了很多女孩,順利地和其中3個女孩見了面,最後一個,成了他的女友。
  • 第一次約探探好友見面,我想AA制有錯嗎?
    來源標題:第一次約探探好友見面,我想AA制有錯嗎? 「約會應該誰買單?」這是一個永不過時的兩性話題。有人認為,這是女性「性別紅利」中的一項。不管是在職場、在家庭生活、兩性關係中,很多人都會說「性別紅利」,言下之意似乎是女生佔了便宜。其實,很多所謂女性「性別紅利」,或多或少是以女性讓渡部分日常交往中的權利和地位來交換的,比如話語權、職業發展機會等等。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茨威格說過:「命運送你的一切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 我在探探上跟3個脫單困難戶聊了聊
    這個在探探上認識的女孩,開解了我很多。後來隨著聊的次數越來越多,我發現自己對她很有好感,至少感覺自己遇見了一個非常願意了解自己的人。認識半年左右後,我在探探上跟她表白了,沒想到,她說,我等你這句話好久了。很俗套的,我們約在了外灘見面,一起軋馬路,聊天,指著東方明珠說,我看它都看煩了。
  • 探探上的奇葩好友:我不信沒有Cue到你!
    "啊……是因為探探,我每天都會刷探探,在探探上我提前看盡了人世間的林林總總。""原來如此,我這裡有一本《佛系青年的自我修養》,原價10元,現在99折賣給你如何?""呸!我指的是探探上奇葩好友太多了好嗎?我才不要佛系,我要吐槽!"
  • 刷探探的人到底在刷什麼?
    我們最終承認了一點,無論是約什麼,社交網絡的確讓兩個渴望在一起的人能夠更方便地認識。其中一個軟體叫「探探」。人們在上面奉行著非常極端的「快速相識」原則,因此把社交時代的複雜特點展現得格外極致。我們採訪了幾十個使用「探探」的人:他們在陌生人交友軟體上到底在做什麼?找到了什麼?
  • 離異、帶娃是真的,在探探上得到的真誠與喜歡也是真的
    在網上看到,交友軟體「探探」最近做了一次關於婚姻觀的大調查。在這個問題上,有1.7w人參與了投票,其中,67%的人都選擇了「不介意」。相對於傳統的婚戀觀,這一屆的年輕人對於婚姻和情感的態度,似乎正在發生一個不小的轉向。
  • 聯合創始人潘瀅:探探上女用戶活躍度是男用戶1.5倍
    12月8日,36氪WISE 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在北京舉行,社交平臺「探探」聯合創始人潘瀅女士受邀出席此次大會,並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潘瀅提到,很多人會本能地感覺在一個非熟人社交軟體上,男性用戶比女性用戶更活躍,但實際數據卻顛覆了人們的想像。「我們看到的數字是什麼呢?探探上的女性用戶平均每人每天的滑動,總滑動次數是300次,而男性用戶是200次——也就是說女性用戶的活躍度是男性用戶的1.5倍。」
  • 探探上的愛情:疫情中相依為命,520領證結婚
    這段感情,要從探探上的一次「陰差陽錯」說起。  凱凱與丸子在社交平臺探探相遇,卻沒有上演以往愛情故事中相見恨晚的橋段。「當時上探探,原本是想給公司招聘合適的員工,探探上從事銷售的年輕人很多,一對一溝通很有效率,於是就繞開了招聘網站。沒想到的是,員工沒有招到,卻遇到了今天的妻子,早知道我應該把照片美顏了。」
  • 「我又在探探上找到了男朋友」
    像這樣的社交軟體還有很多,如「跟隨靈魂找到你」的soul、「有的想法不記錄就會被忘記」的脫水、「帶你找到生命中的那個人的」的探探、「陪你一起看」的微光……
  • 交友軟體實測:探探找不到男朋友,但閒魚可以.
    時不時看到有人說,因為一些交友工具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另一半。哎~真酸。很多人想去嘗試這些軟體,但又怕花太多時間,於是,我們找了幾個小夥伴,一起當「臥底」,測評了一些交友app以及各種帶有社交屬性的平臺,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 抖音上精緻美好、探探上孤獨爆棚,這屆中國年輕人有多分裂?
    這段史無前例的超長假期裡,有人隔離在老家,持續承受父母催婚的壓力;有人「007」式的對著伴侶,不時冒出還是上班舒服的念頭;還有家長面對不能復學的小魔王,數度產生了自己要替孩子上學的衝動……「抗疫成績」出來了,家庭扎堆宅的人們也快憋得神經錯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