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典型的交友 app界面:左劃不喜歡,右劃喜歡。對於有的人來說,儼然是選妃或者翻牌子的帝王體驗。
你還別瞧不起在線交友,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如今美國異性戀夫婦通過網戀奔現認識的比例已經達到了39%,超過了所有其他途徑。沒錯,「網戀」成主流的時代已經來了。你今天有約了嗎?沒有請打1,有約請默默喜歡。
全球最大的陌生交友App tinder用戶超過5700萬,中國本土的陌生交友app月活躍用戶也早就超過了千萬。
但是真的問問用過的人,大多數人都以失望告終。為什麼B站推薦的視頻都挺投我所好的,但交友app上卻遇不到真愛呢?
你以為的陌生交友app,是高科技紅娘,是走向脫單的光明之門;但其實打開app的那一刻開始,你就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套路和算計。
首先是來自算法的計算。
你以為的交友算法,是一個智慧的人工智慧根據所有的樣貌和喜好,然後一通神機妙算,在茫茫人海中為靈魂伴侶搭橋牽線?
那你可大錯特錯了,他們只是簡單評個分而已。
在推薦算法設計者眼中,戀愛交友更像是追求「棋逢對手」的社交遊戲,它的實際內核和王王者榮耀,英雄聯盟之類的遊戲差不多,都是「段位匹配」,青銅打青銅,白銀打白銀,王者聽說過沒見過。
這種算法實際上叫做ELO。
Facebook的前身FaceMash,就是用ELO算法給女學生顏值打分。Tinder也是如此起家的。
Tinder按照「吸引力」來給用戶排序,分數差不多的才叫門當戶對。每一次被右劃就是一次投票,然後工程師利用這些信息來研究什麼樣的人最有「吸引力」,如果你的段位高,你就會出現在更多人的手機屏幕裡,低分的話,對不起,我們這兒不歡迎菜雞。
新來第一周,分數高。如果你太博愛或者太挑剔,降分掉段。你發消息太少,或者被回復太少,繼續降分掉段。
除了這些之外,ELO看到的「吸引力」僅僅是動態統計的偏見合集,比如現在分高的人留鬍子的比例高,而你剛好留鬍子,那你就有加分。留鬍子一定更帥嗎?不一定。
2019 年,Tinder 宣布放棄了「過時的」 ELO 算法。在一篇官方博客裡面,雲山霧罩地「講解」了一通,原理它不能告訴你,但反正這個新技術保證「前沿」、實時更新,用就完了,大伙兒散了吧!
Tinder的新算法有什麼門道?國內的app怎樣做社交匹配?我們查了一大圈,好像沒有看到特別詳細的報導,有懂的朋友請小窗告訴我一下。
除了被算法計算,還會被商家算計。
交友app雖然可以免費使用,不代表它是月老神仙。不管你覺得別的用戶會看上你什麼,經營app的公司看上的當然是你的錢,和能靠你賺到的錢。
如果免費用戶輕而易舉就能找到匹配對象,你還會為之氪金嗎?沒人氪金的話,軟體的老闆還能換車嗎?打工人還能加工資嗎?不能!
所以「最好」的算法,就是要讓你的心理感受剛剛好在滿意的及格線下一點點。就像你戒不掉的小遊戲,永遠離成功只差一點點。
想要得到助力嗎?客官裡廂請。
不是說點讚通脹貶值了嗎,Tinder還有超級贊來幫你優先匹配。今天已經「超喜歡」過一個人了?那就花錢買限額,或者買會員。
會員價格就是一場全面的「傲慢與偏見」。根據你的性別、年齡、性取向、住在城裡鄉下、App 使用習慣等情況不同,會員價格也不一樣,具體的定價公式並不透明。
但可以確定的是:過了30歲,會員費就至少翻一倍。你的會員價低也不用沾沾自喜,這只是意味著你是一棵嫩韭菜,會老的。
全球5700萬 Tinder 用戶,其中590萬買了會員。過去三年的任何一個季度,在非遊戲類app用戶氪金榜上,Tinder從未掉出過前三名。
眼看交友App賺錢,遊戲軟體也紅眼,現在也回過頭來學交友App搞CP功能了,反正搞對象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事兒,誰反對就是不客觀。
其實冷靜想一想,你覺得交友App真的樂意幫你脫單嗎?設想如果你真的靠這個app脫單了,你對象是不是要逼你刪掉app?那app是不是每成功做媒一次,就流失了兩個活躍用戶?那誰來看它的廣告、買它的會員、被別的人滑?獲得新用戶的成本可比留住老用戶高太多了,所以它最賺錢的策略就是讓你保持單身,在app上面日復一日地滑下去。
為什麼你並沒有找到心儀的另一半,卻怎麼也止不住左右滑的手?因為這才是App最想要的狀態。
困在系統裡的人會團結起來改變平臺嗎?不,他們更想用套路在競爭中贏過你。
進一個新遊戲你還知道自己在新手村,進了社交 App 很容易有種平等的錯覺。但是,你註冊App之前看過攻略嗎?請在彈幕中告訴我。
遊戲當然有攻略,你不用外掛別人用。
網上就有人實戰研究,指導直男提高ELO得分的盤外招。比如用GPS App虛擬自己的地點,到第三世界國家刷一波贊,按部就班地「喜歡」那裡30%的女性,兢兢業業地與她們聊聊天,然後回到自己真正所在的地方。Tinder新規則出來以後,攻略又開始指導大家在嚴格的時間段打卡刷分攻略系統。
你可能會想:雖然我不知道這些奇技淫巧,但是我會聊天啊。只要能讓我匹配上,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然而,據牛津大學的一項調查,Tinder上39%的對話在第一聲招呼之後就音信全無,只有50%的對話超過了兩條消息。
為什麼匹配成功了卻不說話?研究統計,直男普遍愛右劃,像找工作海投一樣,匹配成功率低到 0.6%,匹配上了的才會仔細看。
即使雙方聊上了,平均也只有 19% 的對話中有至少一個人留下了聯繫方式。留了聯繫方式不一定會聯繫,聯繫了不一定肯見面,見面了不一定想交心,有些真交心的還可能把你當成廉價的心理醫生,反正不一定還有下次了。
躲過理科套路,不一定能躲過文科套路,敢上網衝浪,就難免遇到海王。只要肯花錢,就可以買到成套的教學教程,從自我介紹到約會用語,都有範文模版供你複製粘貼。
我們並不是想告訴你趕快把交友App一刪了之,而是想說,要比玩套路,青銅、白銀都玩不過莊家。
交友App的真正的破解之道,是回到真誠交友上來。準備一份幽默、獨特、誠懇的自我介紹和破冰對話的開頭,認真地聽懂對方在說什麼,並友好回應、表達共情,不爹味評判、不瞎提建議。
現實生活中怎樣能更有希望交到朋友,App裡也是一樣的。這樣會不會遇到愛情呢?還是要敢於去相信。
參考資料:
[1]Katharina Buchholz, 「How Couples Met」, statista.com, 2020-2-13
[2]「Powering Tinder — The Method Behind Our Matching」, blog.gotinder.com, 2019-3-15
[3]Caitlin Welsh, 「Tinder slammed over mysterious premium pricing, transparency and data use concerns」, mashable.com, 2020-8-11
[4]David Curry, 「App Revenue Data (2020)」, businessofapps.com, 2021-1-25
[5]Yulya Besplemennova, 「What Statistics Tells About Tinder (and HOW TO GET MORE MATCHES according to it ;))」, medium.com, 2016-8-3
[6]Quentin Fottrell, 「Most young people don’t use Tinder for sex or love — here’s why they really use it」, marketwatch.com, 2017-4-8
[7]Kari Paul, 「From 53 matches to 4 dates: What a month on Tinder is really like」, marketwatch.com, 2018-3-16
[8]《社交網絡研究報告出爐:用戶規模9.73億,60後最離不開微信》,極光大數據,2019-4-11
更多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