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懶」的一首詩,每段39字有36個重複,卻重複出千古名句

2020-12-13 讀天下史

詩詞在中國古典文化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而提起中國的詩,最不能繞開的就是《詩經》。我們熟悉的很多名句都是從《詩經》裡摘取的,比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等等。

前者出自《詩經》「秦風」裡的《蒹葭》篇,後者出自《詩經》「邶風」裡的《擊鼓》篇,不管「秦風」還是「邶風」,都屬於《國風》系列(《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大部分)。熟悉《詩經》風格的人都知道,《詩經》很多名篇都有重複吟詠的情況。

比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後面還有「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採採,白露未已」兩段,《蒹葭》全篇每段有26個重複,而每段共32個字。不過這種對比還不夠明顯,更明顯的是另一首號稱史上最「懶」的詩,它每段39字居然有36個重複,還重複出了千古名句。

這首詩就是《國風·王風·黍離》。讀過詠史詩的人,應該能發現很多詠史詩都透著一種纏綿不盡、悲嘆古今的基調,而它們多數都以《國風·王風·黍離》為靈感,劉禹錫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如此。這首詩內容是這樣的: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王國維提出「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這首詩一開始雖然寫的是農作物黍稷,實際上還是作者在感嘆人事。「我來到這片舊土地上,看見小米和粟在不停地生長,但它們一點都沒讓我感受到什麼豐收的喜悅,要知道這塊地方以前可是周王宮的所在啊。」

史書記載,公元前770年,「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去世,他的兒子周平王把都城遷到了洛陽,開始了東周的歷史。而這首詩的作者是周朝的一位士大夫,他走到了周朝王都的舊址這裡,發現周朝以前的宗廟宮室都被青青的黍稷給覆蓋了,不禁悲從中來。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是這首詩流傳最廣的名句,經常被後人引用。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句話要重複3次,其實正是這種重複讓整首詩的情感變得更濃鬱深沉,「知我者」太難得了,不管古代還是現代都如此。

這一句也影響了後世的「知音文化」。都知道「知音」是從伯牙鍾子期的故事中來的,事實上《黍離》也是「知音說」的源頭之一,因為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不會一個勁追問你想要什麼,自然就明白你所思所想,這就叫「知音」。雖然《黍離》是在詠嘆家國興亡,但這句詩卻成了後世習慣詠嘆自己的經典名句。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其中,她所做的一首詩詞被認為是最懶,一個「花」字居然重複十七次,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詩歌的創作歷程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剛滿18歲的李清照與年滿21歲的趙明誠結婚。根據《金石錄後序》的介紹,兩人都有做官的家庭背景。李清照的父親在當時擔任禮部員外郎,趙明誠得父親是吏部侍郎,所以兩者可謂是門當戶對。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李清照一首「懶」詩,一個「花」字用了17次,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約派女詞人,後世稱讚她為「千古第一才女」。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詞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的詩寫得也很不錯,有一首詩便是李清照的隨筆之作,卻被世人稱之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詩僅僅只有54個字,單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沒成想卻成為了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了千古絕唱。
  • 李清照最懶一首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託身兮長自思。」 寂寞、傷感、孤獨、風韻而 含情的美人形象,讓讀者仿佛都看到了一個穿著華麗衣冠的古裝美女,一個人在那裡安然懷春的樣子,讓人不由得「我見猶憐」。然而作為想像力豐富的好色之徒司馬相如還接著寫到: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玉環,每一位都有著非常多的故事與歌頌的詩文,「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也被後世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自古英雄愛美人,「四大美女」就更不用說了,各路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讚美她們的詩詞歌賦,就連「詩仙」李白也是如此。在李白一生數之不盡的創作裡,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就是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而其中兩句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在李白一生數之不盡的創作裡,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就是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而其中兩句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楊玉環出生在公元719年,身在一個宦門世家,她從小就獲得了良好的教育,並且對音律和舞蹈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十五歲時精通琵琶,容貌驚人,音律舞蹈造詣極高。白居易曾在《長恨歌》中稱讚她道「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有這麼一首唐詩,全詩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這首詩,五言四句,二十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一首,小時候讀過。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歷代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讚賞有加,其中有評論家指出「五絕中能言情,與嘉州『馬上相逢無紙筆』同妙,這是將這詩的水平提到了岑參的高度。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他晚年最擔心後繼無人,收了四個學生,即「蘇門後四學士」,其中一位叫做李格非。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
  • 古代最經典的一首「考試詩」,最後10字是千古名句,堪稱神來之筆
    有人說創作這類有特定格式,又對韻律要求極高的詩,就像是戴著鐐銬在跳舞,我深以為然。 唐朝幾百年,成千上萬的考生,寫下的詩歌數不勝數,然而真正能稱得上名作的也就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最後10字是千古名句,堪稱神來之筆。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所以這段時期,唐玄宗制定了一系列的沙場計劃,意欲擴張,當時上上下下對這些計劃都是很樂觀的。但杜甫卻對此不以為然,家國情懷讓他更關心戰事讓百姓受的苦,所以他一向不主張盲目擴張。就在這關鍵時候,他寫了首得罪皇帝的掃興詩,讓我們來看一看:《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 趙嘏最特別的一首詩,有6個題目,頷聯是千古名句,贏得一個雅號
    一首詩有三個題目就已經出奇,而在《唐音統籤》中又將其名為《長安秋夕》;《唐詩紀事》則稱為《長安秋望》,另外,據五代時期王定保的《唐摭言》記載說:「杜紫微覽趙渭南卷,《早秋》詩云『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吟詠不已,因目為『趙倚樓』。」
  • 一首古詩詞,兩個千古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一位詩人,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一位詩人在一首詩詞裡,包含兩句千古名句,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就是有一些經典的詩詞做到了。
  • 史上唯一一首一句詩,不但是千古名句,還催生一個成語人人會用!
    史上唯一一首一句詩,不但是千古名句,還催生一個成語人人會用!窮詩人寫詩才開個頭,催租人就來敲門要債,只此一句也流傳千古!在人們的印象中,古人寫詩最少也是四句一首,多則可上千言。除了三句詩,還有二句詩,廣為流傳的佳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即是。此二句詩為宋代小吏蘇麟的《斷句》,是一首自薦詩。蘇麟,北宋人,生卒年均不詳,曾為杭州府下的一名巡檢,雖為武職,但也習文善詩。前文的《斷句》是他寫給時任杭州知府範仲淹的一首自我推薦詩,或者,叫牢騷詩也可。
  • 李煜一首巔峰之作,短短4句皆是千古名句!起句優美,落筆驚豔
    如果要說歷史上最肆無忌憚的皇帝,很多人想到的是李煜!李煜,南唐中主李靖的第六子,王位對於年齡尚小的李煜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因為他有著顯赫的軍事成就的大哥,有著深得忠臣愛戴的兄弟。所以,對於李煜來說,成為王位繼承人,遠不如在詩與詩之間徘徊那麼愜意和快樂。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神來之筆
    劉禹錫為人曠達樂觀,這種性格也很自然的滲透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因此讀劉禹錫的詩詞,總會覺得有一種豪放曠達的意味,尤其那二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便是最好的證明。而本文要重點解讀的是劉禹錫另一首很曠達的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此詩的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則是神來之筆!
  • 此詩沒有一個「愁」字,卻句句都離不開愁,28個字成千古名句
    這首詩短短28個字,堪稱是「黯然銷魂」的代表佳作,整首詩沒有用一個「悲」或者「愁」的字眼,但卻句句都離不開愁,寫得是如此的坦率和真誠,也道盡了多情和無情之間的關係,直到如今我們細細品讀,依然能夠感同身受,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 李清照寫來向丈夫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不愧是「千古才女」
    其中的場景和情感,即使隔了千年,仍讓人有心有靈犀。宋詞之中,李清照絕對是最耀眼的詞人之一。總以為若沒讀過李清照的詞,便錯過了宋詞的八分情深。寫給丈夫用來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其實,李清照既有霸氣、豪放的一面,還有小女子調皮的一面。《減字木蘭花》宋.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聖杜甫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並且意義深遠的名句,從這些詩句當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中唐時期的唐朝是怎樣的,有下層百姓的種種疾苦,有翻騰江水一般的豪邁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