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標準:aune/奧萊爾 Jasper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2020-12-26 趣聽耳機評測

樣機來源:廠商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作者:Gou主編

圖片:Gou主編

我一直覺得,前端廠商做耳機是一個很需要勇氣的事情,因為你不單單要考慮現有的用戶的一個審美喜好,如果你還想去儘可能地平衡大多數人的聽感的話,就需要做很多功夫,也需要試錯,而且這個風險還會比一個新品牌更大,畢竟這事關品牌口碑。

本次測評的這款產品是aune前段時間剛發布不久的新品:Jasper,目前市場售價為2099,不算一個很低的價格。Jasper我第一次是在北京展會上聽到的,當時這個塞子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於是我也有幸拿到了aune的測評樣機,與大家分享。

AUNE/奧萊爾 Jasper 入耳式耳機

01.包裝與配件

Jasper的包裝盒很簡單,也比較常規,天地蓋的包裝盒加一個白色的外封套。封套的正面印有的還是「老三樣」,渲染圖、logo和型號。正面的渲染圖是銀色版本的機身,包裝盒的背面是耳機的一些基礎信息。

如果你看我之前的一些2K價位耳機的測評的話,你會發現Jasper的包裝盒其實和一個常見的千元耳機區別並沒有那麼大,畢竟是aune的第一款耳機,我覺得能做到「不犯錯」就是一個很好的狀態,畢竟雖說不出眾,但是Jasper的包裝盒也不差。

包裝盒正面

打開包裝的上蓋,耳機被放置在EVA海綿當中,下面是一個卡片,上面寫了一些關於產品研發的事情。包裝盒沒有採用多層的結構,比較簡單。

打開包裝盒

配件規規矩矩,不算多,一個圓形的皮質收納包質感很好,與LZ A7的那個有些相似,三對矽膠耳帽,一塊擦拭布和一個用於清理濾網的小刷子,此外再沒有其它的配件了,也沒有附送單獨的說明書,我覺得可能只是耳塞套有些少了。

配件全家福

02.外觀與做工

耳機本體

Jasper的外觀設計在我看來更多的還是向聲學結構和佩戴舒適度去靠攏的,整體非常圓潤的設計語言加上尾部那一抹滾花紋的設計簡直是點睛之筆,我這次拿到的Jasper樣機是純黑色的,我感覺相比起銀色的版本顯得更加耐看一些,不過光面的外殼的確很容易沾染指紋,難怪會附送一塊擦拭布。

乍一看Jasper的外形非常像舒爾的SE846這種設計,佩戴以後尺寸剛剛好可以在耳耳廓當中,舒適度非常不錯。從設計語言上來看,Jasper其實是比較中性的,黑色的腔體也能會被大多數人去接受,畢竟第一款產品,求穩更重要。

取下耳機線材

腔體本身應該是不鏽鋼材質製作的,稍微有些重,好在體積小,重心比較平衡,所以也不會出現墜耳的情況。CNC精雕加工的不鏽鋼腔體的確在做工和精度上沒的說,縫隙和配件之間的公差控制的相當好,只是黑色的腔體可能不會像銀色的腔體那樣凸顯質感。

腔體做工細節

在燈光下,Jasper的不鏽鋼外殼反而能凸顯出一種陶瓷外殼的質感,我覺得AUNE對「質感」的把握還是比較到位的。MMCX的母座並沒有像飛傲那樣單獨定製組件,的確不是那麼「緊」的類型,耐久度如何暫時不好確定,但現在市場上明顯已經越來越傾向於2Pin插針的設計了。

耳機母座部分做工細節

線材方面aune還是比較低調的,沒有採用多股編織的耳機線,而是這種更為常見的黑色TPU線材,插頭也設計成了L型彎插並且提供了線束滑塊。這款線材比較柔軟而且富有彈性,並且也是略粗一些線,不用擔心耐久度問題。

配機線材

3.聲音表現

根據官方的介紹,Jasper是AUNE的雅韻電聲團隊耗時三年開發的一款產品,的確能用這麼長時間去打磨產品的,是一個比較不容易的事情了。按照aune的定位來看,Jasper是一個「基於標準聲學的入耳式耳機系統」,至於標準聲學是什麼,也沒有完全解釋,我認為應該是按照「標準聲學設計流程」來做的產品吧。

單元方面則是使用了一枚10mm的「MGD」多位振膜超線性動圈單元,當然這個介紹看看就好。阻抗32Ω,靈敏度102dB。其實實際試聽下來,這個塞子並不怎麼挑前端,即使是驅動力不怎麼樣的ZX300A也足夠能把Jasper的實力發揮出來了。

本次測評主要使用便攜播放器作為前端。對比參考阿思翠 飛魚座、索尼XBA N3AP、水月雨 光、天使吉米 Oxygen,森海塞爾 IE80s。耳塞套參考標配矽膠套,耳機已進行50小時例行煲機,試聽曲目參考《趣聽耳機評測試音集》。

SONY ZX300A 便攜音樂播放器
曠世 QP2R 便攜音樂播放器

聽感與風格印象:初聽Jasper的印象:乾淨、均衡,沒有明顯短板,這和水月雨的光有著很相似的地方。如果說你想給Jasper找一個風格的標籤,還挺難,但這個聽起來沒什麼「特點」的塞子,可能就是最穩妥的做法。

Jasper的這種調音給你的感覺就是「耳機的聲音就應該是這樣」,整體的聲音密度都非常不錯,但適當的寬鬆感和氛圍感也照樣能給你展示出來。Jasper就是那種不怎麼會給人留下明顯印象的聲音,但非常值得仔細去琢磨。

對比阿思翠 飛魚座

另外,Jasper不怎麼挑設備,是一個很容易驅動的耳機。但是如果你換做素質更好的前端,甚至上臺,它優秀的動態響應就能讓你感到非常的可怕,能做到把前端實力發揮更好的耳塞真的不多,但Jasper就算是一個。

我覺得Jasper整體聲底是非常紮實的,並不會給你那種冷、薄的感覺,聲場算不上大,但很規整,橫向與縱向都非常規矩,不敢說會適合大編制的音樂,但小編制的器樂則是手到擒來。

對比IE80S

三頻表現 :Jasper的高頻風格注重聲音密度和細節的展現,Jasper的高頻解析力是非常不錯的,明顯要好於同價位的飛魚座,如果不誇張的去說,在和更高價位的光去對比的話,除風格差異以外,基本的聲音素質是持平的,這麼說絕對不為過。

很久沒有在這個價位看到一個高頻表現如此優秀的產品了,相信我Jasper的高頻絕對是那種素質不錯而且很耐聽的水準,對於大部分音樂(排除渣錄音)來說,都有很好的聽感。

中頻相對厚實一些,但不糊,不過和oxygen這種對人聲年輕化優化的產品來說,可能就不會那麼的討人喜歡,這一點也和水月雨的光思路差不多。如果你去對比一下這兩條耳機的曲線,你會發現出奇的相似,因為它們都是基於HRTF進行調校的產品。

Jasper 頻響曲線

Jasper的中頻還是比較耐聽的,比較圓潤、略顯成熟的中頻風格將會適合大部分的音樂,器樂的結像和泛音的表現也非常不錯,素質上是比N3AP、Oxygen都要好很多的,但對於人聲方面的「優化」可能就不是那麼的出彩了,Jasper的中頻你只會感覺「剛剛好」,但不是「驚豔」。

低頻量感不多,也不少,可以被認為是「均衡」的那一類。低頻的瞬態表現是最令人驚訝的地方,很久沒有聽到一個塞子的低頻瞬態可以做到如此收放自如、乾淨的水準,但是在低頻下潛上要比N3AP和光差一些,這和結構以及單元本身都有關係。我覺得Jasper的低頻素質已經完全值回票價,而且也沒有什麼奇怪的表現,基本上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和認可的風格了。

總結:作為aune第一款耳機產品,Jasper你能看到很多用心的地方。或許把它放在2K價位當中並不是那麼的「出眾」,但它卻給了你一個看起來非常靠譜的表現,即使你去盲狙這款產品,大概率你是不會感到失望的。

當然你也完全可以認為Jasper是一個「無趣」的產品,沒什麼特別的風格,沒有花花哨哨的配件,但它卻做到了一個耳機最基本的狀態:把聲音做好,Jasper確實沒有令人失望。或許Jasper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個「小眾」產品,但它絕對是一個優秀的產品。

優點:聽感良好,素質優秀,佩戴優秀,做工優秀,不挑前端。

缺點:包裝配件一般,線材一般,腔體較重。

相關焦點

  • 水桶旗艦:FIIO/飛傲 FD5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按照飛傲官方的介紹來看,FD5的設計靈感來自於飛傲一直都想在耳機上表現的紋理質感,只不過是在FD5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簡化,將它做成了四條並行的線條,並且在裡面隱藏了半開放式的出音網,很是巧妙。當然實際的佩戴體驗還是不需要質疑的,因為FD5的腔體非常小,而且還是斜入耳設計,長時間佩戴也是很舒適的。
  • 森海塞爾 Momentum In-Ear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Momentum In-Ear官方定價750元左右,一般在各種優惠下網購價格在500-600元人民幣。感謝網友送測測試樣機。耳機使用了「麵條線」耳機線,扁線的兩面分別為紅色和黑色,屬於近兩年來比較流行的耳機搭配色系。又寬又扁的「麵條線」在實際使用中確實可以減少線材擾亂纏在一起的可能性,而且在北京大冬天Momentum In-Ear的線材還可以比較柔軟。至少這些方面,這條耳機主觀體驗不錯。
  • Pioneer 先鋒 SE-CL31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官方定價128元,而前不久在電商活動價格為99元。另外,CL31還具有搭配線控麥克風的版本CL31T,價格要高出30元。Pioneer 先鋒 SE-CL31 入耳式耳機 - 包裝耳機外形體積中規中矩,並不算非常小巧的一類,塑料材質工藝比較精緻,光滑而有質感。白色與金色款尾部為特別的三角形裝飾,視覺上金屬質感不錯;而黑色款則使用了流行的黑、紅搭配。由於耳機使用塑料材質,所以整個耳機的佩戴重量非常輕,佩戴舒適度也沒有特別需要說明的地方。
  • 漫步者 H293P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EDIFIER 漫步者 H293P 入耳式耳機漫步者H293P耳機是12月發布的一款新型號耳機,雖然其貌不揚,卻是一款相對偏重音質的型號,從型號和命名上來看也沒有標識性的「設計」,這款耳機似乎來的有些突然。
  • 【解密】Westone ADV Beta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此時此刻為了滿足各位的好奇,推出這篇權威測評。Adventure Series ADV Beta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來源: 數碼多 作者:soomal在印象中,威士頓是一個以動鐵耳機而聞名的品牌,知名型號很多,在Soomal的評價也不低。
  • Fidue/飛朵 A66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飛朵A66 入耳式耳機本體對於外觀設計,A66的樣子其實還是比較傳統的。現在的新品耳機已經越來越「排斥」這樣的直筒式設計的樣式,但是不得不說,結構越簡單,也越容易在較低的成本下做出好的聲音。不過A66雖然是比較傳統的直入耳式設計,但是在材質上卻比較用心的。A66的腔體一共分為了三段,最前端是金屬材質的前腔導管部分,中間採用了木質的主腔體,後端又採用了金屬材質的開放式濾網。
  • 漫步者 H297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而時隔一年後,漫步者發布了H297耳機,價格599元人民幣。從外形來看很像H293,也被猜測是H293的升級版,但價格卻是3倍還多[H293目前網購價格169元人民幣]。從價格來看,H297也是漫步者目前售價最高的耳機。EDIFIER 漫步者 H297 入耳式耳機
  • SENNHEISER/森海塞爾 IE60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IE60的導管呈45°左右的傾斜,因此也屬於斜入耳佩戴的設計範疇,IE60的導管較長,搭配雙節套使用可以帶來不錯的佩戴舒適度。通過外觀做工方面你能清晰地看出森海塞爾對於這方面的態度,其實我們也有接觸過新品IE80S,在做工方面要稍好一些,但遠遠達不到我們對於一款耳機做工優秀的標準,先不說聲音,至少在這方面國產耳機是要做的優秀許多。
  • 愛科技 AKG K323XS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 音質分水嶺:Apple/蘋果 EarPods半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蘋果EarPods側面在EarPods問世之前,蘋果的產品都附帶了一個樣式更加經典的「小白」平頭塞,體積小巧並且有著不錯低頻效果的「小白」,同樣成為了人們辨別「好耳機」的標準。不過平頭塞有著它本身的缺陷,即隔音性差,並且長時間佩戴後會有不適感,而且穩固性也欠佳。
  • 三好特長生:aune首款耳塞Jasper評測
    有一定發燒歷史或者喜歡中國品牌的燒友,一定對於aune這個品牌都很熟悉了。aune已經擁有十餘年的歷史,甚至筆者還記得它曾經有一款經典的解碼耳放一體機T1,是筆者進入中關村在線之後評測的第一個HiFi品類的產品。
  • 奧帝茲 Audeze LCDi4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奧帝茲Audeze LCDi4是Soomal一直想要聽到的一款耳機,因為在之前的LCD iSINE20和iSINE10的測評中,我們感受到了來自於奧帝茲小尺寸的平面振膜揚聲器以入耳的佩戴方式,展現出完全可以挑戰頭戴式耳機的聲音品質。
  • Atomic Floyd SuperDarts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多金帥氣的Soomal讀者為我們提供一條SuperDarts,我們才有了這一次接觸Atomic Floyd產品的機會。SuperDarts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導線的引出方式,出現位置位於軸心,配色矽膠套後,造型不同於一般耳機,讓某些邪惡的讀者想起了那個啥。這種出線方式對於喜歡躺著聽或者繞耳佩戴的用戶,並不方便。但這款耳機的佩戴舒適感相當理想,因為外形與眾不同,它可以方便的調節入耳角度,找到最佳狀態很輕鬆。
  • Denon/天龍 C620R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耳機本體如果你見過天龍其它型號的入耳式耳機,就不難發現他們在外觀設計上仍然是有著一些相同的設計語言的,比如大面積使用的塑料外殼和金屬材料的點綴,顯得有些「復古」的線柄。做工細節C620R的導管短而粗,因此即使搭配C套使用也需要稍大口徑型號的,而且C620R本身附帶的矽膠套口徑就偏大,所以在佩戴舒適性上C620R好像並沒有常見的斜入耳式耳機那樣舒適,當然也不會顯得很撐耳。
  • 簡單聊聊我的非主流微型音頻系統:aune奧萊爾X8和拜雅A20
    今年奧萊爾(aune)要放大招了,微博上透露2019年會推出許多新品,萬萬沒想到正當大家準備年貨的時候,奧萊爾居然三連發X8、S6
  • 入門新聲:ROSE/弱水科技 Aurora 北極光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樣機來源:廠商送測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上一次測評弱水的產品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測評過弱水旗下的中高端產品,當然這並不影響這次來看他們的新品。這次的新品名字很好聽,叫做「北極光」,是一款定位入門級別的產品。
  • Final Audio E1000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腔體分為三段式設計,分別為背部的蓋板,中間的主腔體和前腔體,結構上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這樣的設計也是最保守的。E1000的導管坡口稍寬,因此搭配E套使用可以非常穩固的固定,畢竟很多這樣體積小巧的直入耳造型耳機都有矽膠套留在耳道內的尷尬情況。
  • MoonDrop/水月雨 KXXS 入耳式耳機 體驗測評報告
    樣機來源:廠商送測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水月雨在2019年五月帶來了他們全新的旗艦級動圈入耳式耳機——KXXS,眾所周知,這款產品正是水月雨之前口碑頗好的KPE的迭代型號,也是水月雨「類鑽石振膜」動圈耳機的第三代
  •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換做是別人肯定被問住了,但作為全網最會玩的耳機評測機構,我立刻就認出了這是來自Cella audio的一款不公開銷售的耳機-NOZA。上一次測評Cella audio的斯巴達系列,我曾經提到過這款產品。
  • 均衡耐聽:VSONIC/威索尼可 VSD1Si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如果你不去實際佩戴這款耳機的話,你很可能認為VSD1S也是需要繞耳佩戴的,其實不然。VSD1S雖然可以繞耳佩戴,但是舒適感遠不如直入式佩戴。VSD1S的前腔體非常的圓潤,體積也很小巧,因此戴在耳朵中剛好卡在耳廓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