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總數已達23項

2020-12-21 看看新聞Knews

12月8日晚,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申報的四項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選,這四項水利工程分別是福建省福清天寶陂、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省佛山桑園圍。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已達23項。

天寶陂位於福建省福清市的龍江中段,始建於唐天寶年間(742-756年),故稱「天寶陂」,其壩體長216米,高約3.5米,其中150米為唐至明代所修的舊壩。天寶陂選址精妙、結構先進,在宋代就採用澆灌鐵汁的方式加固壩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鹹水利工程,為福清農業發展和人口聚集作出重要貢獻,見證了福清從一個斥滷之地變為全國百強縣的發展歷程。時至今日,天寶陂周邊城市建築林立,但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灌溉著下遊1.9萬畝耕地。千年天寶陂見證了福清的滄桑巨變,也完美詮釋了古人「擇水而居」的理念。

龍首渠引洛古灌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地處黃河二級支流北洛河下遊、秦東平原渭洛河階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史記 河渠書》記載,漢武帝採納臨晉郡守莊熊羆建議修築龍首渠,因在3.5千米隧洞施工中首創了「井渠法」,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渠,成為祖國水利科技寶庫中的一筆珍貴財富。其後,引洛灌溉代有傳承,各具特色。1933年,由楊虎城將軍倡修、李儀祉先生規劃,在龍首渠基礎上修建了「關中八惠」之一的洛惠渠,發展至今,灌溉農田74.3萬畝,惠及人口69萬,是陝西省重要的名優糧果基地。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堰壩引水灌溉工程。公元27年輔國大將軍盧文臺歸隱此地首築白沙堰,此後百餘年的時間裡,其部下及後人陸續建成了橫跨45公裡,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針對白沙溪落差大,深潭多的特點,摸索出「以潭築堰」的科學方式。其引水灌溉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使浙中地區成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糧倉之一。為彰表盧文臺功績,歷代朝廷對其先後七次追封,百姓尊稱其為「白沙老爺」,供奉廟宇百座之多。新中國成立後,白沙溪上修建了沙畈水庫和金蘭水庫,部分古堰被永久留在水底。但目前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著引水灌溉作用,灌溉農田達27.8萬畝。

桑園圍始建於北宋徽宗年間,地跨佛山市南海、順德兩區,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圍而成,歷史上因種植大片桑樹而得名,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圍堤全長64.84公裡,圍內土地面積265.4平方公裡,農田灌溉面積6.2萬畝。桑園圍水利工程的建設開啟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大規模基圍農耕開發的歷史,發揮了灌溉、防洪排澇、水運等效益,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水利發展和佛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為區域灌溉農業發展和人居環境安全提供了基礎支撐。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國際灌排委員會當晚舉行的線上視頻會議獲悉,今年與中國的4項遺產同時列入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伊朗、日本、韓國、南非的10個項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量已達到105項,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的16個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水利建設的國家之一,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伴隨和支撐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特有的自然氣候條件,使灌溉成為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歷史上產生了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區域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許多至今仍在發揮功能。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灌溉工程遺產是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保護灌溉工程遺產體系、挖掘傳承區域特色水利歷史文化,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延續至今的灌溉工程遺產都是生態水利工程的經典範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申報與可持續保護利用為契機,深入挖掘並向世界展現中國灌溉歷史文化,研究總結其科學技術、文化價值及管理經驗,對助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國際灌排委員會(ICID)成立於1950年,是以國際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應用推廣為宗旨的的專業類國際組織,成員包括80個國家和地區委員會,覆蓋了全球95%以上的灌溉面積。(看看新聞Knews記者:毛睿 編輯:範燕菲)

相關焦點

  • 中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12月8日晚,會議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申報的四項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選,這四項水利工程分別是福建省福清天寶陂、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省佛山桑園圍。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已達23項。
  • 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國已上榜23處
    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範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很多人會好奇,聽說過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那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呢?除了最新加入的四處,中國還有哪些水利工程被列入了榜單?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有怎樣的意義呢?
  • 我愛我的家鄉|陝西水利又添一世界級「金名片」
    國際灌排委員會12月8日晚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申報的4項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其中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榜上有名。 12月8日晚,從北京傳來喜訊,正在摩洛哥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大會上,中國申報的「福建省福清天寶陂、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省佛山桑園圍」4項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廣東省佛山市桑園圍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12月8日晚10時,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線上會議公布廣東省佛山桑園圍成功入選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孟帆同志在北京出席了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收錄工程的網絡授牌會。
  • 成為廣東省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12月8日天寶陂、龍首渠、三十六堰、桑園圍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範圍最廣泛、目前,桑園圍的整體防洪標準由不足 10 年一遇提高至 50 年一遇以上,現狀灌溉面積 6.2 萬畝。這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歷史格局和文化肌理仍保留完好。
  • 我縣積極籌備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我縣積極籌備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0-05-25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霹靂舞成2024年巴黎奧運會新項目 | 早安,佛山
    ●本地新聞●▶佛山桑園圍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12月8日晚,國際灌排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佛山桑園圍正式入選,成為廣東省內第一個入選該項名錄的工程,也是首個以基圍水利為主體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富士山正式列入世界遺產 全球世遺總數達981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6月24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7次會議於16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正式召開,大會決定將日本富士山等19處遺址納入《世界遺產名錄》。截止至23日,會議對各國的30項推薦進行了為期3天的審查。其中,針對日本富士山破例進行了長達50分鐘的審查,決定連同三保松原在內一併納入世界文化遺產。
  • 佛山桑園圍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10點,國際灌排委員會(ICID)第71屆執行理事會以線上視頻會議的形式,宣布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佛山桑園圍正式入選,成為廣東省內第一個入選該項名錄的工程,也是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歷史水利工程遺存最多的項目。
  • 陝西又添世界級「金名片」
    12月8日晚傳來喜訊正在摩洛哥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大會上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並在北京(線上視頻)分會場授牌至此,標誌著我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功丨龍首渠引洛古灌區(12月1日攝)丨這是繼2016年、2018
  • 山東再添一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總數已達13家
    截至目前,山東5A級景區總數已達到13家。  總數並列全國第5!山東5A級景區總數達到13家  據文旅部官網消息,根據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近日正式確定此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中國低調的世界遺產,守護成都2000多年,在國外擁有超高知名度
    隨著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項,居世界首位,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安靜的世界遺產,堅守成都2000多年,在海外有著超高的知名度,都江堰是四川唯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城市,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再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十二年的堅持,終於申遺成功
    大家好,我是小二黑,記得關注並轉發來支持作者哦12月17日,中國再添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分別為: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以及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如今中國可是擁有
  • 「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國家溼地公園總數達899處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郭香玉)「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其中,新增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國家溼地公園201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 新添3處!朝陽區內優美河湖總數已達8處
    算上此前入選的奧森公園奧海、壩河、北小河、蕭太后河馬家灣、龍形水系,朝陽區內優美河湖總數已達8處。通過多年的水環境治理、水岸景觀建造、公共水域水質提升,朝陽區河湖環境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高。資料圖 記者 武亦彬攝東三環燕莎橋下,一灣碧水就是亮馬河。
  • 八婺新語|蔡豔:如何打造世界級「幸福河」重點做好三篇文章 六大工程
    【編者按】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21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這是浙江省第6個,金華市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本期八婺新語刊發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在《「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
  • 河南寶豐再添1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公示」通過文旅部官網發布。名單顯示,寶豐縣又有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寶豐魔術」成功入選,成為該縣第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聚力「做好三篇文章、實施六大工程...
    一「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申遺,為金華再添一張世界級金名片在金華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書記陳龍的關心重視下,婺城區從去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一年的努力,於北京時間12月8日,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了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四川「最低調」的城市,4A以上景點比成都還多,有3處世界遺產
    但是在四川不僅成都這個觀光城市,四川其他城市也值得大家一起去旅行,其中一個城市深藏,同時擁有三個世界遺產,而且景點的數量比成都還多,這個城市是一個美麗的風景和美味的東西融為一體的樂山市。這個深藏的食物之都隱藏著世界遺產的三個,分別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東風堰,樂山市境內僅4A級景點就有15處,位於四川省第一、國家A級旅遊景點35處,可以說旅遊資源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