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10時,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線上會議公布廣東省佛山桑園圍成功入選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孟帆同志在北京出席了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收錄工程的網絡授牌會。
佛山桑園圍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孕育蠶桑經濟、滋養嶺南文化,成為廣東乃至全國獨具特色的水文化標誌。佛山桑園圍位於南海和順德區境內,始建於北宋徽宗年間,屬於中國古代河口三角洲大型基圍灌排工程,近千年來發揮著灌溉、防洪排澇、水運等效益,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至今仍保障著6.2萬畝農田的灌溉供水和防洪排澇安全。我國水利、文化等學術界一致認為,桑園圍的建立開啟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大規模農業開發的歷史,是珠三角灌溉農業發展的裡程碑,同時也見證了珠三角地區水利發展和佛山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以及中國東部經濟區的拓展和重心南移的歷史過程。
佛山桑園圍是廣東省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也是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歷史文化遺存最多的項目。目前,我國擁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共23項,遺產類型最為豐富。
【來源:農水農電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