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有這麼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不論你在哪,你的身邊都會有一個胖子!上學的時候,班裡有小胖子;工作的時候,同事裡有中胖子;生活中,朋友裡有大胖子!甚至我們看的日本動漫,每個裡都有那麼幾個胖聞名的角色!
但你如果你真的去到日本,你會發現,身邊的胖子很少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權威機構調查顯示,日本人的肥胖率僅為4%,而美國的肥胖率高達40%。那是什麼導致了兩個發達國家出現了如此大的「差距」?
一個字:吃! 兩個字:運動! 瘦的唯二選擇!
保證營養攝取,享受食材原味
當你在羅森等便利店每天吃各種關東煮、雞肉串、各種飯糰的時候,你會以為日本人天天就吃這些嗎?其實不是的!那是商業,而進入生活中你會發現日本人推崇清淡飲食,日料大多講究清淡低熱量,新鮮不加工,原則之一是「美味不能掩蓋食材原有的滋味」。所以在烹飪時,基本都靠蒸、煮、烤的方式,很少用到油。日料在注重食物本身的味道的同時,清空很注重營養搭配。三十多年前,厚生勞動省就開始提倡「一天吃30種食材」的概念。他們做料理常使用藻類蔬菜,一份普通的早餐,可能會涉及多種食材。
碗碟多份量少,一餐就吃八分飽
有去過日本吃飯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的餐盤上會有好幾個小碗碟,而且碗碟裡食品的份量也少的可憐。就連鹹菜或醬汁,也要分幾份來擺。為什麼要這樣擺呢?這是想讓你形成一種錯覺,感覺滿滿擺了一桌,幾盤下肚桌子上就空空如也,容易產生一種已經吃了很多的錯覺。
因為,豐富的食物比單一的食物更容易獲得滿足感。這樣就很容易控制到八分飽,吃到差不多就停下來,而不是不加克制、大快朵頤,要不盤子全吃光了,也不好意思啊!不僅吃要八分飽,烹飪時也會用八分油、八分鹽。日本文化專家認為,吃十分飽會延長消化時間,給腸胃帶來負擔。他們認為,這也是很多西方人罹患糖尿病、肥胖症、肝病等的原因之一。
多吃高蛋白,少吃脂肪肉
日本人自稱「食魚民族」,餐館的菜單從不缺壽司跟刺身。生魚片是他們的國菜。
春天吃綱魚,夏天吃鰻魚,秋天吃刀魚,冬天就吃河豚。海魚富含高蛋白,脂肪含量卻很低,是瘦身人士的食肉之選。海產品和新鮮蔬菜,是日料的主要選材,可以補充大量蛋白質和維生素。其他肉類只能算輔助食材。原本肉類的存在感就不強,日本人還更偏愛牛肉、雞肉,豬肉用得很少。這些被青睞的肉類,無一不是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
減肥是國計,全國燃燒卡路裡
西虹市首富裡全民燃脂的橋段在日本真的出現了,也成了日本人能成為全球最瘦的重要原因:
多年前,厚生勞動省在官網主頁增加肥胖專欄,刊登各種「關於日本人的肥胖」「肥胖可怕的是什麼」「肥胖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等信息。隨後,厚生勞動省又推行了「全體國民瘦腰計劃」。法律規定,每年地方政府和企業都要為僱員進行體檢,並嚴格檢查中年員工(40-75歲)的腰圍。男性腰圍不能超過85cm,女性腰圍不能超過90cm。
曾有一個松下電器的員工,在接受腰圍檢查時超出了標準不到一釐米,被公司勸說減肥,達到標準才能回去上班。
不接受檢查且有脂肪性肥胖的人,一經發現就要對其所屬的國民健康保險組織或團體處以罰款。
日本埼玉縣戶田市早前有概念合租房提出了「減4斤抵1萬日元」的活動。
一位31歲的工程師,瘦了13公斤拿走了6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000元)的獎金。
成為胖子,似乎是在政策法規邊緣瘋狂試探。
不僅官方對國民身材十分重視,公司企業也十分上心。
日本經濟產業部門的一個健康廣告標語曾寫道:「減肥已非個人的事情,而是關係到公司生存的大事。
2013年,厚生勞動省還推行了一個新的活動,呼籲人們「+10分」。通過通勤走路+10分鐘,家務勞作+10分鐘,出行購物+10分鐘等方式,提升人們步行的次數,預防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
而這以上的種種措施,都成為了日本肥胖率全球最低的原因!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全民瘦也為他們帶來了回報!
此次新冠疫情對老年人、肥胖類人群的殺傷力十分巨大!因為老年人會有其他的病症,新冠病毒會和原始疾病共同引起病發症,讓本已孱弱的老年人難以招架;而肥胖者多會存在糖尿病和三高等問題,這類人群一但被新冠病毒感染,也會引起相當嚴重的病發症。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曾警告說,體重指數大於40的人,包括被認為超重超過100磅的人,是最有可能因新冠病毒而成為重症患者。
在全球疫情破2000萬的情況下,日本的新冠確診人數已經突破了4萬人,但是死亡率相當低!這不僅僅是緣於日本世界第一的醫療體系,「瘦」也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