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健身房陷阱!預付費辦5年卡健身房卻跑路,預支付到底合不合理

2021-01-15 舜網

22日晚,央視新聞播報了「預付費辦5年卡健身房卻跑路」的新聞,「央視baoguang健身房辦卡辦卡陷阱」這一話題立馬登上了微博熱搜,今早仍然在榜單之上。去年,深圳金女士在小區遇到賽樂威健身房推銷人員,聲稱小區馬上開分店,交了6000元辦了5年的卡,沒想到,健身房不開了……但交的錢居然不能退!「賽樂威健身」工作人員稱:「我也不知道你應該去找誰,你就算去法院告也好,我們也沒辦法…」你會辦商家的預付卡嗎?『

微博網友對此的評論亮了——「這種情況依然『適用』於理髮店和美容院」,還紛紛曬出自己被騙的經歷。

預付費的坑,消費者真的就躲不起嗎?

辦健身卡被坑了6千塊

生活中,不少人口袋裡可能會有好幾張卡,比如說健身卡、理髮卡等,這種預付卡就是先為某項消費存錢,然後進行專項消費,不少人卻入了預付費的坑,來自深圳的金女士近期就遇到了一件讓她一年來都很煩心的事情。

據央視報導,去年7月,金女士在小區裡遇到了自稱是深圳賽樂威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的推銷人員,他聲稱在這個小區裡馬上就要開一家分店,預存一定金額並且在一周內辦理健身年卡就可以給很大優惠。

隨後,金女士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簽署了健身會員合同,交了5996元辦理了個人至尊五年年卡。但這家健身房遲遲未能開業,半年過去了,該門店的開業計劃已經取消。

通過多次與這家健身房工作人員溝通,給金女士的答覆是不能退款,只能轉到深圳賽樂威健身房的水松店進行消費。金女士多次與健身連鎖機構工作人員溝通退款事宜,一直協商未果,截至目前仍未全額退款。

預付式消費投訴猛增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近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共收到預付式消費投訴1.9萬餘宗,同比增長105.38%,其中涉及經營者停業或跑路的投訴4720宗,佔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26.67%。

深圳市消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有關預付費類投訴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美容美髮、健身和攝影四大領域。投訴量較多的跑路商家以健身行業和教育培訓行業為主。

整體來看,有關健身行業的投訴量呈逐年成倍增長的趨勢,越來越多人有健身的消費習慣,健身行業的消費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做了一項專項監督調查,共涉及1270名消費者,結果顯示其中有753人有過健身經歷,有約10%的消費者都遇到過既不能正常提供服務也不給退款的問題。

縱觀全國,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預付費消費一直是近年來消費投訴的熱點。

2019年上半年,服務類投訴有214230件,佔投訴總量的50.8%,主要集中在預付費消費較多的娛樂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多是因為企業收取預付款後關門停業或售後無法取得聯繫,致使消費者無法退款,其中具有較大影響的是浩沙健身、韋博英語等一系列知名機構的爆雷。

近期,媒體還報導了關於培訓機構韋博英語突然關門的案例,上萬名學員陷入了「不僅沒課上,同時還要償還金融平臺貸款」困境。

北京健身預付費監管提上議程

面對預付費模式下,商家跑路風險頻發、消費者權益受損的現象,監管部門開始了重拳整治,一些地方也在積極探索相應的管理辦法。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稱,將預付式消費領域「跑路」、未按約定退還消費者預付款項的經營者,及其主要負責人推送至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通過深圳信用網公開披露。

健身預付費監管在北京已提上日程。

近期,北京七部門聯合起草了《關於加強預付式消費市場管理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等7份文件,涉及對教育培訓、健身機構、分時租賃汽車、共享單車、在線旅遊等行業的監管。

根據徵求意見稿,培訓機構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3個月、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費用,健身房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

此前,北京市體育局公布了多家健身預付式消費「黑名單」企業信用信息。事實上,預付費政策監管今年年初就已在上海施行,今年1月,上海開始施行《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

北京服務業市場已出現反預付卡套路的商家,無論是美發、美甲還是健身房都表示自己「不賣卡、不辦卡、不在消費過程中做推銷」。

但從源頭來看,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我國沒有結合預付式消費特點有針對性地對發卡主體和發卡行為進行規範。

「關於預付費消費的法律規範都過於原則,既缺乏可行性與時效性,又缺乏對消費者的保護。」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說。

具體來說,預付卡發卡企業眾多,涉及多個監管部門,監管職責不明確,使一些不清楚是否具有發卡資格或明知沒有發卡資格的經營者隨意發售預付卡,造成了現在市場上預付卡泛濫的局面。事後維權是被動之舉,杜絕預付卡消費問題泛濫的現象,關鍵要從源頭上監管。

「應該從國家的層面立法,這樣全國各地各部門都可以在監管的時候有依據。」陳音江建議,既要從立法、執法、司法角度進行規範,又要從社會角度加強企業的自律與增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

黨的*報告提出「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完善我國預付費消費法律規制和監管迫在眉睫。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健身房辦卡陷阱!女子辦5年健身卡後門店倒閉,店員:不退,你告吧
    去年7月,金女士在小區裡遇到了自稱是深圳賽樂威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的推銷人員,他聲稱在這個小區裡馬上就要開一家分店,預存一定金額並且在一周內辦理健身年卡就可以給很大優惠。消費者 金女士:就說他們要有一個健身房要開業了。因為他們在深圳有三家店,所以我覺得就是我還挺放心的。
  • 告別年卡預付費 健身房「錢途」幾何
    健身房頻繁跑路閉店,激增的消費投訴讓健身行業迎來史上最嚴市場整頓。1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北京市體育健身經營場所預付費式消費管理細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細則》)已通過審議,預計下個月即將對外公布。業內人士認為,《細則》中提出的「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預付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意味著年卡預付的健身方式即將退出舞臺。
  • 又是健身房人去樓空 律師:預付式消費套路深,辦卡充值應謹慎
    原標題:又是健身房人去樓空 律師:預付式消費套路深,辦卡充值應謹慎 市民曾先生辦了3年的健身卡外加10節私教課,「現在健身房一次沒去,私教課也一節課沒上,交的錢沒有了,只有一張無處可用的會員卡。」   「4月1日晚,很多健身會所的辦卡會員相約來到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矣六派出所報警。」
  • 剛辦打折年卡健身房就「跑路」了 這些騙術要看清
    但有不少這些看似合算的背後,挖的卻是消費陷阱。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0年春節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選擇正規商超購買年貨、提高對預付式消費的警惕等,尤其是老年人群體,要防範「小恩小惠」,不要被忽悠上當。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 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鄭州健身業內人士劉維,站在健身房從業者的角度,同樣認為消費者維權艱難。「我知道很多跑路的健身房,有消費者維權,還建維權群。事情鬧大了,老闆挑幾個人給退了,剩下的很多慢慢就不再維權了。」劉維說。  律師健身房「跑路」分為合同糾紛和詐騙兩種情況  通過法律起訴維權,不少消費者可能無法擔負這種時間成本。那麼,消費者為何不向公安機關報案藉助警方的力量解決呢?
  • 健身房年費促銷"十年兩萬"你買嗎?跑路後維權難!
    北京朝陽區的白領葛先生居住的小區附近健身房打出了這樣的促銷。不過葛先生判斷,這個促銷力度反而更讓他擔心健身房有跑路風險,不敢輕易續卡。另一位準備春節後續健身卡的北京朝陽區王先生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小區附近的健身房沒有開門,雖然在他的預期範圍內,但是裡面的器械已經搬空了,他有不祥的預感,聯繫相關工作人員沒有回覆,他的年卡還有五個月期限。
  • 截止目前,今年南寧共有35家健身房跑路!這些健身房再被點名
    今年開始,南寧的健身行業遭遇了「關門跑路潮」。據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統計,2019年1月至11月15日, 他們共接到健身服務類投訴1963件,其中健身房(企業)停業、關門「跑路」的有35家,投訴共1888件。2019年投訴量較多的健身房分別為藍仕堡健身、中倍力美健身、中越健身、雅斯樂健身等。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2020年4月19日,家住簡陽的王女士在位於簡陽百倫廣場九樓的豪仕健身會所辦理了一張價值1509.9元的年卡;6月下旬,在店員小李的推薦下,她又充值8640元購入36節私教課。可誰知購買了私教課才4個多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  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前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王女士一人。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2020年4月19日,家住簡陽的王女士在位於簡陽百倫廣場九樓的豪仕健身會所辦理了一張價值1509.9元的年卡;6月下旬,在店員小李的推薦下,她又充值8640元購入36節私教課。可誰知購買了私教課才4個多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  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前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王女士一人。「我當時加入了一個維權群,群裡有400多人,都是健身房的會員。」
  • 健身房「跑路」頻發 消費者維權難
    「年前去了一段時間,感覺各方面都很好,健身房的工作人員說,只要再續6800元就可以辦終身卡,於是我就辦了一張。」孔女士說。今年4月,孔女士去健身,工作人員說要推遲營業,並承諾5月營業。直到5月10日,工作人員的承諾成為泡影,等來的是健身房倒閉了。事後,記者調查發現,維動動健身俱樂部今年4月倒閉。
  • 健身房跑路?湖南集中開展預付式消費專項整治行動
    交了一年會費,健身房卻跑路了;辦了美容美髮會員卡,店鋪卻關門了 …… 這些預付式消費的痛點,湖南市場監管部門正在尋求解決。近日,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預付式消費專項整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自即日起至 5 月 10 日,在全省消費維權領域集中開展預付式消費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預付式消費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 …… 預付式消費涵蓋各種消費場景,經營者在鎖定客戶、回籠資金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一定便利和優惠。
  • 2020告別年卡預付費,健身房「錢途」幾何?
    業內人士認為,《細則》中提出的「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預付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意味著年卡預付的健身方式即將退出舞臺。 監管從嚴 事實上,北京出臺《細則》與近年來健身房頻繁「跑路」不無關係。2019年7月,隨著浩沙健身倒閉的消息傳出,健身房「跑路」現象引發了公眾關注。此外,還有很多私人健身房、私人健身工作室出現跑路現象。
  • 辦完卡就跑路,顧客成為受害者,健身房背後的亂象是因何產生的?
    他們是有時間也有精力去健身房進行消費的一個人群。但是就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健身行業在我國發展並不順利。一、學生的消費能力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經營不善的健身房絕大多數是針對學生群體的。學生群體的收入很少,所以不可能在健身房付出太多的金錢,這一條就使得健身房的收入很有限。
  • 健身房老闆收了近200萬會員費後跑路,還在朋友圈炫富
    長沙的1000多名消費者怎麼也沒想到,就在他們眼皮底下的健身房居然「跑路」了。這是一家位於知名樓盤內、專業機構運營了4年多的健身場所,一切看起來都很「靠譜」。但當他們支付了200萬元左右的會員費後,健身房老闆換人了。健身房還在,但他們的會員身份已失效。而原來收錢的老闆竟還在朋友圈曬出開「法拉利」跑車的「炫富」視頻和照片。
  • 美容院、健身房、培訓機構等跑路或倒閉,卡裡的錢要不回...
    7月17日,多名消費者反映,在龍崗區卡妃汽車服務店預付式購買洗車服務,年後該商家一直關門停業,消費者多次聯繫商家協商退款事宜,商家承諾5月底辦理退款,但多次拖延不履約,目前商家已失聯。近一個月,該公司已接到消費者投訴12宗。 教育培訓則是另一個「重災區」。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短命健身房 跑路成套路
    去年年底,海口萊特、創美等多家健身房陸續「爆雷」跑路。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潮庭、聖力健身也被曝出閉店,消費者無處追回卡中剩餘的錢款,或是被迫再度轉場至其他健身房……一時間,這一行業站上了為人詬病的風口浪尖。  是什麼讓健身行業難以為繼,頻頻閉店?是不是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鑽「辦卡消費」的漏洞?他們的「招數」又有哪些?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成都一健身房「跑路」 400多位會員被坑
    家住簡陽的王小姐於2020年4月19日在家附近的百倫廣場九樓的豪士健身會所辦理了一張1509.9元的會員健身年卡,6月下旬,在店員小李的推薦下又充值了8640元購入36私教課。可誰知辦卡4個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私教十月份突然辭職後,健身房前臺工作人員電話也打不通了。
  • 預付消費「套路多」,你被「卡」過嗎?
    根據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湖南省預付式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全省持有預付卡的消費者中,14.0%的人有過維權經歷。這其中,除了最常見的商家「跑路」,還存在各種條款不明,服務、售後難以得到保障等諸多問題。 選擇預付消費形式的消費者,其權益究竟如何保障?
  • 長沙一健身房老闆跑路,復工以來一直未開門,去年年底還在搞活動
    ……全民健身時代,去健身房打卡鍛鍊,成了很多年輕人的新時尚。但預付消費辦卡,也容易出現新問題。長沙一名 95 後小夥梅先生,近來遇到的健身房那些事令他有些苦惱。直到 3 月底,他發現朋友圈裡加的幾個健身房員工都找了其他工作,梅先生猜測老闆可能跑路了。看著周圍健身房一個個開始營業,而自己的健身房一直大門緊閉,他越來越確信自己被坑了。到了 4 月第一周,梅先生再向健身房員工確認時,那位員工已經不回復他消息了。於是,梅先生撥打了市長熱線求助。幾天之後,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給梅先生打來電話,稱老闆並未跑路,下周便會開業。
  • 你的健身房「跑路」了嗎?
    2020年11月20日,廣州客村,按次收費的「超級猩猩」健身房。今年5月,延維在豆瓣看到一篇名為《擔心健身房會不會跑路》的帖子。9月5日,延維在豆瓣上開了一篇避雷帖——《我們健身房跑路了,還號稱是全國連鎖,給大家提醒》。延維帖子中「跑路」的潮庭健身,隸屬北京潮庭體育發展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後,潮庭健身在北京、天津、上海及河北、福建、山西、陝西、內蒙古、海南、甘肅、寧夏等地開設了多家連鎖店,延維所在的河北地區是其布局的重要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