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核磁、X光、B超......做檢查居然也有輻射?不同檢查手段究竟要怎麼選?

2021-12-29 中醫防癌養生有良方

經常做檢查會不會影響身體?在體檢時,一些檢查手段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輻射,這些輻射對身體影響大嗎?檢查時應該選擇哪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常見的幾種檢查手段及其對身體的影響。

就是人們俗稱的「拍片子」,顧名思義,就是用X線穿透身體,形成一張影像,當碰到遮擋物,底片上就不會曝光,從而顯示出白色,就好像拍照片一樣。

檢查範圍:X光是檢查骨骼較為簡便直觀的方式,價格也相對較便宜,快速易得。一般由於各種外傷懷疑傷到骨骼的時候,都會優先選擇X光,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內容,還要再做其它檢查。

缺點:X光最大缺點是受制於深淺組織的影像相互重疊和隱藏。由於人體內有些器官對X射線吸收差別極小,因此一些前後重疊的組織病變難以被發現。

由於X光片只能提供平面影像,易受衣物、首飾、深淺組織等影響,有時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攝。

有無輻射:X線檢查的輻射劑量差不多是0.02-0.1mSv,跟坐一次飛機接受的輻射差不多。由於患者並不經常進行X射線照射,且只對身體的一小部分進行照射,因此受X射線的危害性非常小。

一般來說,X線檢查是安全的,只有長久、反覆照射才會引起傷害。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備孕人群不建議做X光,以免影響胎兒。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x線檢查的加強版,X線會一層一層的穿過人體,之後經過處理計算後二次成像,幹擾更小。如果說x線是檢查一整塊麵包,那麼CT就是把這塊麵包切成一片一片的檢查,很細微的病變也能看得見。

檢查範圍:CT最常用在頭部、胸部、腹部和脊柱疾病等方面的檢查,有些四肢和骨骼問題用X線檢查看不清楚時,也可以選擇做CT。目前體檢項目中的CT主要是胸部CT,用於早期肺癌篩查。

缺點:CT設備比較昂貴,檢查費用偏高。某些部位的檢查,診斷價值、尤其是定性診斷有一定限度,所以不宜將CT檢查視為常規診斷手段應在了解其優勢的基礎上,合理的選擇應用。

有無輻射:CT診斷輻射劑量較普通X線機大,懷孕婦女不宜使用。

B超超聲檢查是利用聲波穿透人體,聲波遇到人體組織反射回來得到不同的回聲來形成影像。就如同蝙蝠根據超聲波返回來的距離來覓食或躲避遮擋物一樣。

檢查範圍:B型超聲檢查的範圍很廣,涵蓋了泌尿系統、盆腔、腹部、胸腔等部位。如膀胱在充盈狀態下,可更好的顯示內部的結石、腫瘤、息肉等。

缺點:穿透力差,當病變較小時,不易成像或有幹擾。如1cm的腫瘤不易被檢出,因此若想更早的篩查某種早期癌症,需做相對應的專業檢測。

有無輻射:無輻射,較為安全,孕婦也可檢查。

雖然名字帶了一個「核」字,但不是所有叫核的東西,都擁有和核武器一樣的破壞力。核磁是利用強大的磁場,使人體中的氫原子核能夠有規律地運動,通過計算機處理,形成圖像。

檢查範圍:對腦、甲狀腺、肝、膽、脾、腎、胰、腎上腺、子宮、卵巢、前列腺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和大血管有絕佳的診斷功能。

與其他輔助檢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參數多、掃描速度快、組織解析度高和圖像更清晰等優點,可幫助醫生「看見」不易察覺的早期病變,已經成為腫瘤、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的利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作為初步的健康檢查則沒必要。

缺點:必須把身體上的金屬物全部拿掉,不能佩戴如手錶、金屬項鍊、假牙、金屬紐扣等磁性物品。

以下人群不適宜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安裝心臟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內金屬異物的人、動脈瘤銀夾結紮術的人、體內物存留或金屬假體的人(支架、鋼板、螺釘等)、有生命危險的危重病人、幽閉恐懼症患者等。不能把監護儀器、搶救器材等帶進核磁共振檢查室。另外,懷孕不到3個月的孕婦,最好也不要做核磁共振檢查。以上人群如需檢查,一定要提前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有無輻射:利用的是電磁波成像,無輻射,是非常安全的。

檢查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無論是否有輻射、會不會影響身體,都應在醫生的建議下有限度地進行,切勿檢查過度。

李忠教授:著名中醫腫瘤臨床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首批臨床腫瘤學博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青年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保健養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函審專家,北京市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新製劑評審專家。「狀態療法」創始人,BTV《養生堂》主講嘉賓。

▼往期精彩回顧▼

中醫防癌養生有良方

著名中醫腫瘤專家李忠教授

幫您洞悉癌症本質,

破解失衡的癌狀態,樹立戰勝癌魔信心

健康諮詢熱線:010—59046303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預約李忠教授「癌狀態」工作室專家

相關焦點

  • CT、核磁、X光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X光、CT、核磁,瞬間讓你明白該做哪些檢查
    你可能心中疑惑,這麼多種類別的檢查,為什麼給我選這種?難道只是越貴的越好嗎?今天就來解答這個「為什麼」。專家:翟光耀,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治醫師  影像學檢查怎麼選,先來一個簡潔版,不去細講道理,但求實用:  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頸椎、腰椎:最佳核磁,次選CT;腦、
  • X光、CT、核磁,一句話讓你明白該做哪些檢查
    去醫院就診就經常會有醫生開給你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超聲啊、CT啊、核磁啊等等。  影像學檢查怎麼選,先來一個簡潔版,不去細講道理,但求實用:  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  頸椎、腰椎:最佳核磁,次選CT;  腦、脊髓:腦梗看核磁,出血看CT,其餘包括腦腫瘤大多核磁最佳
  • X光、CT、核磁,一句話讓你明白該做哪些檢查!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worldspine【更多資訊】打開世脊聯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頸椎、腰椎:最佳核磁,次選CT;腦、脊髓:腦梗看核磁,出血看CT,其餘包括腦腫瘤大多核磁最佳;胸部:大致了解X光片,細緻分析選
  • CT、X光、B超、磁共振檢查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
    CT、X光、B超、磁共振檢查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輻射」的強大威力讓人不寒而慄,大家也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看病就看病,為什麼總讓我拍片呢?拍片到底有沒有輻射、有多少輻射?輻射傷害有多嚴重?一次胸部X光檢查,大致相當於日常生活10天所受的輻射。
  • X光、CT、核磁和B超,輻射有多大?會致癌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作者:鮑哲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骨病科檢查越做越多,對輻射可能給身體造成危害的擔憂也與日俱增。「X光、CT、核磁和B超,這些檢查都有輻射嗎?有什麼區別?對身體是否有傷害?」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時候剛做過了X光檢查,但是帶片子去看病時醫生讓我們再去拍個CT或者做個核磁共振檢查。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超聲檢查又是看些什麼的呢?
  • 零基礎讀懂——X線、CT、B超、核磁共振的區別
    然而,CT檢查的輻射劑量顯著高於X線。這是一個逐級推薦過程。B超和核磁共振對人無輻射,X線攝影(包括普通X線攝影、CR和DR)、CT和PET在同一部位使用,輻射量由大到小為:CT>PET>普通X線攝影>CR>DR。不得不說,臨床骨科偏愛x光。在檢查骨、脊柱、關節等有無器質性病變,明確病變的部位、大小、程度及與周圍軟組織的關係。
  • X光、CT、B超、核磁共振有啥區別
    四種影像方式分別應用於何種檢查?  就診時,醫生常會開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單:超聲、CT、核磁……不少患者會質疑醫生故意開高價檢查單。其實,醫生是依據不同病情選不同影像檢查的。1、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  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優先選擇X光照片,檢查結果快速易得。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CT。超聲、核磁對於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選擇。
  • 拍了X光片,為何又要拍CT、核磁?頸、腰椎病患者該拍哪一個?
    頸、腰椎病患者經常會遇見這樣的情況:去醫院門診看病時,神經外科醫生會建議拍片子檢查。這時候患者就疑惑了,"怎麼拍了X光片了,還讓我拍CT/核磁?"、"怎麼讓拍CT,最後又讓拍核磁,怎麼不直接拍核磁,一步到位,還能省點錢?"。其實許多時候矛盾就來自於對這些檢查的不了解。
  • CT、核磁、B超的區別,講的太到位了!
    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就診時,醫生常會開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單:超聲、CT、核磁……不少患者會質疑醫生故意開高價檢查單。其實,醫生是依據不同病情選不同影像檢查的。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優先選擇X光照片,檢查結果快速易得。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CT。超聲、核磁對於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選擇。
  • CT、核磁、B超的區別,講的太到位了 !
    對於X線、CT、B超、核磁共振這些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很多人分不清楚。現在,我們把身體比作食物,告訴你這些檢查如何發揮不同的作用。
  • X線、CT、B超、核磁,哪個輻射大?你絕對猜不到!
    對於我們常見的醫學檢查,包括CT、X光、磁共振等等,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擔心過「輻射」的問題,那麼這些檢查到底有沒有危險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醫學檢查的那些事~大家可能都做過這些檢查,但卻不是很了解,今天微醫君就來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
  • X線、CT、B超、核磁的區別,講的太到位了!
    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就診時,醫生常會開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單:超聲、CT、核磁……不少患者會質疑醫生故意開高價檢查單。其實,醫生是依據不同病情選不同影像檢查的。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優先選擇X光照片,檢查結果快速易得。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CT。超聲、核磁對於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選擇。
  • CT、核磁、B超的區別,這樣講,太到位了 !
    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就診時,醫生常會開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單:超聲、CT、核磁……不少患者會質疑醫生故意開高價檢查單。其實,醫生是依據不同病情選不同影像檢查的。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優先選擇X光照片,檢查結果快速易得。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CT。超聲、核磁對於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選擇。
  • CT、核磁、B超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四種影像方式分別應用於何種檢查?就診時,醫生常會開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單:超聲、CT、核磁……不少患者會質疑醫生故意開高價檢查單。其實,醫生是依據不同病情選不同影像檢查的。
  • X光、CT、B超和磁共振,該做哪個你真的懂嗎?一句話解釋清楚它們的區別!檢查再也不花冤枉錢!
    比如,去醫院就診經常會有醫生開給你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如超聲啊、CT啊、核磁啊等等。你可能心中疑惑,這麼多種類別的檢查,為什麼給我選這種?難道只是越貴的越好嗎?今天咱們就來解答這個「為什麼」。最近朋友圈瘋狂轉發的一個科普貼中用來比喻常見的這幾種檢查方式的:壓扁的麵包代表X光、切片麵包和ct同理,B超就像挑西瓜、核磁共振就像喝前搖一搖。
  • 【漲姿勢】X光、CT、B超、核磁共振有啥區別
    四種影像方式分別應用於何種檢查?  就診時,醫生常會開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單:超聲、CT、核磁……不少患者會質疑醫生故意開高價檢查單。其實,醫生是依據不同病情選不同影像檢查的。  1、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  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優先選擇X光照片,檢查結果快速易得。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CT。超聲、核磁對於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選擇。
  • X光 CT B超 核磁共振 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去醫院看病,「CT」、「核磁」、「X光」、「B超」等這些醫學檢查名詞對於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這些常用醫學影像設備,卻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今天雲姐姐就給大家來做個科普
  • B超、DR、CT、MR(核磁共振)的區別:(簡易收藏版)
    磁共振成像在骨關節系統的不足之處是,對於骨與軟組織病變定性診斷無特異性,成像速度慢,在檢查過程中。病人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動可引起運動偽影,影響診斷。四種影像方式分別應用於何種檢查?就診時,醫生常會開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單:超聲、 CT、核磁……不少患者會質疑醫生故意開高價檢查單。其實,醫生是依據不同病情選不同影像檢查的。
  • 在紐西蘭做CT、核磁、B超傻傻分不清楚 幾句話就弄明白
    讓小七來告訴你他們的區別以及在紐西蘭的價格我們把身體比作食物告訴你這些檢查如何發揮不同的作用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CT。超聲、核磁對於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選擇。頸椎腰椎——最佳選核磁、次選CT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需要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要想更好觀察這些軟組織,最優選擇就是核磁。同樣,對於關節、肌肉、脂肪組織檢查,核磁也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