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途貼士】公路車騎行姿勢詳解!

2021-02-17 宏途單車俱樂部

目前我們遇到的公路車新手最普遍的問題有兩種


 1.上管總長,特別強調龍頭太長骨盆無法上時間直立,手用力撐會導致疼,姿勢無法維持。

2.坐墊高度太高,骨盆晃動太大膝蓋容易受傷,太低大腿抬不高膝蓋會以外八姿態騎乘,既無力又傷膝蓋。

下圖為新手《紅色》與老手《藍色》的騎乘姿勢比較,騎姿的特點就是(立盆骨)(拱背部)


1.初學者想像把手往前壓,盆骨就會立起來,但最終目的是能放手還可維持相同盆骨直立的姿勢,同時手指放鬆,手肘向內收,輕鬆坐手不負重量。

2.肩隨手往前、頭向後收。

3.背自然拱起,約在第十二節胸椎。

4.骨盆立起.

5.屁股不前移,要用大腿根部上提。

6.膝蓋內收,不可外八。


腕:高速巡航姿勢,基本上手要打直甚至內收。

肩:肘打直,肩胛前移,從上面看下來像個倒U字形。

腰:盆骨立肘內收,從後背看不太到手肘,

背:從後上方向下看,手腳全部隱藏在身體的面積下面。


 Road Bike用到的肌肉和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有意識的使用末梢的小肌肉不耐久,儘量不去意識膝蓋以下的部分,連膝蓋與大腿骨也是,而是更上面的側腹肌和骨盆來想像,以這樣的意識來騎乘,踩踏會改變,對應的肌肉也睡不同。

在踩踏的時候,想像畫個大圓,出力的時間會比較長。腰部如果搖晃重心不穩腳跟下降,只使用小腿肌容易抽筋。



 腹部用力與腰部騎乘時的穩定很重要,雖然初學時可以用手(壓)車把讓腰立起來,最終還是能放開雙手時依然可以維持相同的騎姿。

談Bike Fitting,先談最適合尺寸!什麼是最適合尺寸?

 一定騎的很舒服

有最大的調整空間

在這個原則下,如果一臺車要去(適應),基本你的車就有再調整的必要,我們可以同意設定沒有對錯,但一定有範圍,不然車廠沒有必要做出那麼多尺寸的車架供車友選擇,那一個規格是可以提供(最舒適)與(最大的調整空間)可由一些步驟來調試。

第一步,決定你的曲柄長度:

在這個部分,找到的資料有:身高10/1,股骨長的%18.5,腿長x0.216...等等的參考資料,總括而言,太長的曲柄不利於迴轉,太短的曲柄不利於爬坡。我的身高1.66米,胯下長度78CM 依各種算法都在170MM以下倒是不用費心,我也試過騎172.5MM腿長的曲柄,完全就是不舒服。

第二步,坐墊高度與膝蓋迴轉點

坐墊高:

有幾個公式就是胯下長的0.865=BB 坐墊頂面或是腿 長x1.09=踏板軸心到坐墊表面的距離,可以用這個長度做為起始設定點,因為實際上踏板高低、坐墊軟硬、踩踏的方式都會影響這個高度,甚至有車友視登山和平路做不同的設定,另一個設定方法是坐在坐墊上腳後跟放在踏板上以腿打直的高度設為坐墊高度。另外也可由背後觀察踩踏時屁股會不會左右搖擺做為高度的確認。另外補充:高度並非一成不變,登山調低一點,平路調高一點有助踩踏,一般約在3MM範圍內做調整,另外隨著膝蓋迴轉點的改變,要重新檢查坐墊高度是否需要做配合調整。

調整坐墊高.習慣在座管上貼上絕緣膠布做為標記來做調整。

膝蓋迴轉點:

這個設定方式爭議頗多,各方論述均有,最常見的設定是在膝蓋迴轉點切齊踏板軸中心線或是膝蓋前緣切齊踏板軸前緣(還有一種說法:曲柄水平時,從前腳膝蓋前緣的垂直線切過曲柄前緣),以這個位置為中心點膝轉點越前方股四頭肌群使用多餘臀大肌群,加速快、力量大、耐力差,適合短距離高強度的使用方式,例如短距離的計時賽...等 (這點也可在計時賽車座管角普遍垂直於公路車上觀察的到,只不過計時賽車的設定還有更多是對風阻的考量)。膝迴轉點越後則反之臀大肌群使用多於股四頭肌,力量小耐力佳適合長途公路賽。在臺灣有眾多訂製車經驗的赫茲工作室白老闆建議以破百公路車的使用情況,膝轉點後退約2-3CM,可保有舒適的騎乘來應付%85的巡航輸出,在需高輸出時臀部一用力,轉點就會往前偏移回到中心點位置便於使用快肌的出力,我在改過設定後騎熟悉的路線破百路程感覺有明顯的差異(並不僅調整了膝轉點、包括坐墊高、手把坐墊高度差均重新設定,設定過後不需用力,不需意念思考,騎乘姿勢自然就是前一篇轉髖的騎姿)。


 第三步

上管總長

這個講法很多,以最舒服的位置坐在椅子上,背脊打直、手臂伸直、手掌放在橫把上,以這樣的姿勢子下心臟與喉結畫一條線,這條線的角度需小於40°上管總長包括了龍頭長與車架的上管長,誰該分配多少,是短車架長龍頭還是短龍頭長車架都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須注意的是隨著龍頭墊的高度越高,龍頭長度與車架上管長度重疊的尺寸就越多,龍頭的高度調整會改變上管的總長。

坐墊與龍頭高度差

以手握車把圓弧的位置,手臂微彎,這是背部形成的線條要能接近水平,當然這是個理想。

轉胯?  彎腰?

很多人認為騎公路車彎著腰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我們來看看,你是怎麼彎的。

身體前彎,會有兩個部位有動作,一個是腰、另一個是髖關節。

看看下面的圖,紅線是股骨,藍線是骨盆,,綠線是脊椎。

紅線與藍線的交角,就是髖關節彎角。

藍線與綠線交角,就是腰椎前彎,所謂彎腰。
這兩個角度增加都可以使身體前彎,手可以握到彎把。

彎腰,腰椎呈弓狀,腰椎受力大,身體拉長,背是平的,手可以摸到更遠、更低。

髖關節與腰椎關節,哪一個較強呢?髖關節是杵臼關節,是人體最穩定的。腰椎的受力在椎間盤,是人體最早退化的,大概十幾歲就開始,也是大部分腰疼的主因。

更多精彩講解請繼續關注宏途單車俱樂部微信

邢臺市四店地址:

宏途單車體驗館:橋東區億德隆主街路東 

電話:0319—3695888

BGB倍特酷車館:橋東新華南路永康國際對面

電話:0319—3198008

物美百貨店:橋東物美百貨負一層捷馬電動車 

電話:15302039378

時代廣場店:橋西時代廣場負一層捷馬電動車

電話:15033197989

邢臺市各縣喜德盛專賣店地址:

邢臺市喜德盛專賣店:橋東區億德隆主街路東

電話:0319—3695888

新河喜德盛專賣店:新河新興街中段路東 

電話:15713090240

巨鹿喜德盛專賣店:巨鹿賓館喜德盛專賣店 

電話18032992656

沙河喜德盛專賣店:沙河南道口南行50米路東 

電話:15613971810

清河喜德盛專賣店:珠峰路幸福社區聯拓車業

電話:18131837555

寧晉喜德盛專賣店 :寧晉縣月城路中段

電話:15030919885

相關焦點

  • 公路車騎行姿勢入門
    不過即使是同一車把,騎行者也可以採用不同的騎行姿勢,這在公路車上的體現最為明顯。作為剛剛入門公路車的新手,你可能聽說過公路車是最適合在平整路面上長距離騎行的自行車,因為公路車的車把可以提供多種騎行姿勢。這裡,咱們就來簡單聊一聊公路車三種最為常見的握把位置——上把位、下把位、橫把位——以及三種把位所對應的適用場景。
  • 公路車騎行姿勢詳解
    目前我們遇到的公路車新手最普遍的問題有兩種1.上管總長,特別強調龍頭太長骨盆無法上時間直立,手用力撐會導致疼,姿勢無法維持。
  • 【漲姿勢】高效率的公路車騎行姿勢看圖說話
    只需要改變你的騎行姿勢,你的騎行效率就能夠馬上提升13%。根據最近一項來自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研究,彎曲你的肘部就能夠瞬間提升你的騎行效率。
  • 騎行小白,選彎把公路車還是平把公路車呢?
    、欣賞騎行趣聞文章來源:搜狐:星青衫選擇彎把公路車還是平把公路車,要看你的實際需求和身體條件。如果你的騎行更多是為了鍛鍊和享受高速所帶來感覺,彎把公路車會更適合你。而如果騎行目的是為了休閒通勤,那麼平把公路車則是更好的選擇。此外,如果頸椎、腰背不太好,也建議選擇平把公路車。
  • 公路車的幾種握把姿勢詳解,居然這麼多姿勢
    永遠要保證拇指和另一個手指扣住車把,防止因顛簸而失控。佩戴帶緩衝墊的手套可以提高舒適性,避免摔車時手部擦傷。3、在手變上就像你最喜歡的沙發一樣,這個姿勢最放鬆。這個姿勢適用於平路巡航或編隊騎行。(不過,快速騎行或頂風騎行時不要使用這個姿勢。即使是跟車的時候,空氣動力損失也是巨大的。)這也是站立爬坡時的最佳握把姿勢。將拇指放在手變頭的內側,剎把上放1-2個手指,以為剎車所用。將手掌放在車把上端彎曲部分體息。
  • 正確的騎行姿勢,詳解
    目前我們遇到的公路車新手最普遍的問題有兩種1.上管總長,特別強調龍頭太長骨盆無法上時間直立,手用力撐會導致疼,姿勢無法維持
  • 公路車購買指南,買車必看!
    日後發現車的性能無法滿足需要的時候,重複建設的開銷,可能更加不划算。不過性價比之所以稱為性價比,就是因為有個價格的因素考慮在內。如果你想有一臺比較標準的公路車,那麼3000元左右的投入是保守估計,這個價位的公路車,基本有了專業公路車的各種特徵,可以騎上很久。如果想以後往專業方向發展,那麼一臺萬元左右的準專業的車型,是值得入手的。
  • 給你一個公路車購買指南
    日後發現車的性能無法滿足需要的時候,重複建設的開銷,可能更加不划算。不過性價比之所以稱為性價比,就是因為有個價格的因素考慮在內。如果你想有一臺比較標準的公路車,那麼3000元左右的投入是保守估計,這個價位的公路車,基本有了專業公路車的各種特徵,可以騎上很久。如果想以後往專業方向發展,那麼一臺萬元左右的準專業的車型,是值得入手的。
  • 全新2015款Specialized/閃電 女士公路車
    Specialized一向很鼓勵女士們騎行,為了讓更多的女漢子們加入騎行隊伍,今年他們在公路車款也是下足了功夫。
  • 如何拉朋友掉入公路車「坑」?
    看著這群公路新鮮人從自行車中探索樂趣及熱情,那種感覺像在回顧你過去那段與單車最快樂的時光。然而,要拉朋友享受高速的公路飆風並不容易,畢竟公路車所要求的操控技巧較高,或是說他們從小學畢業後就沒在騎車,因此要從頭調教他們並不簡單。作為公路老鳥的我們,很容易站在自己的高度,高估了初學者的能力,過高的期望很容易就讓他們感到挫折。
  • 公路車新手入門-鎖踏是什麼?
    還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春節了你們平常是不是會看見一種奇奇怪怪的人穿著花花綠綠的緊身衣服穿著小皮鞋走路還會「噠噠噠」的響誒,這特麼不就是穿著騎行服走路的我嗎???你可以把鎖踏兩字拆開來讀「鎖在踏板上」用鎖踏騎車一共分為三大部份組成鎖片:安裝在騎行鞋底與鎖踏相連接並固定的一個「橋梁」 在簡單一些也可以理解為像滑雪板那樣的裝置,當然最初鎖踏的設計的靈感也是來源於滑雪板 鎖踏有幾類?
  • 公路車的入門知識,應該是比較全面了!
    想入門公路的車友,看完後保證你的學到更多東西。一、你需要一輛公路車嗎?1、公路車可以通勤,卻不擅長通勤;公路車可以郊遊,但不適合郊遊;公路車無後勤長途是噩夢、公路車不能隨便停放、公路車騎行有太多技巧、公路車調校依賴於豐富經驗……2、公路車是一件運動器材,公路車運動是一種愛好,公路車愛好是一項負擔。
  • 公路競速自行車鋼架與碳纖維車架騎行比較的區別
    公路競速自行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跑車,要想給騎友們一個好印象,首先整車的重量必須得輕。我們從公路競速自行車的整體設計角度來看,公路競速自行車圈窄、胎細,整車除了V剎、腳踏、碼錶、水壺架子這些必須的單車附件之外,能被省略的部件幾乎都被車友們給省略了。比如說:車撐、前後擋泥板等等。那麼,騎友們如此簡化單車的附帶部件,完全是出於同一個目的,就是要將單車的重量減下來。
  • 山地車的速度為什麼一直跟不上公路車?
    既然提到了速度,有必要先簡要的講一下山地車和公路車的區別:從設計上來說,山地車以通過性為方向,公路車以速度為方向,操控性能好,長途騎行穩定、安全性高;缺點是輪子著地面積大,速度相對較慢;公路車的優點是阻力小,輪子著地面積小,速度快;缺點是對路況適應能力差,只適用於在平坦的公路。
  • 正確的自行車騎行姿勢
    1.坐墊角度首先先調整最簡單的坐墊角度。不常騎車或沒有騎車運動習慣的人,由於不善於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經常運動到,所以會不自覺地將車把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體),讓騎車的姿勢好像平常坐著的姿勢那樣……但這樣看起來既舒服又自然的姿勢其實會讓身體的重量過於集中在坐墊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卻只是點到為止。
  • Liv頂級全能公路車Langma驚豔發布
    但是Liv告訴你,女性不是只會買入門車,女性值得擁有能讓她們更強的頂級快車,這樣的快車可以幫助女性完成最艱難的騎行挑戰。6月27日至28日,Liv在義大利迷人小鎮Follina召開了2018新品——Langma系列碳纖公路車發布會,邀請了全球各國自行車媒體的女編輯前往試騎體驗,我有幸以美騎編輯的身份代表中國媒體參加。
  • 正確騎乘姿勢(掛擋車篇) 新手必看
    跨騎式摩託車的坐姿通常需要注意三個細節,臀部以及上身的姿態、腰部以及腿部姿態和手部對於車把的控制姿態。接下來,小編將帶你對這三點要素進行一一的詳解。1.臀部以及上身姿態 作為一個新手,當你還未完全掌握輕鬆正確的騎行姿勢之前,你可以通過不斷嘗試以下幾個步奏來達到正確自如的騎行姿態:1放下你的車輛中撐或者用起車架支起後搖臂,讓車輛保持直立狀態,站立於你的車輛腳踏上。
  • 騎行時脖子太疼,抬不起頭,怎麼破?
    脖子疼是騎行中比背疼更為常見的問題。尤其是騎公路車,較低的姿勢會讓脖子一直處於不舒服的位置,時間一長,自然會酸痛,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脖子僵硬,難以繼續騎車。(話說表哥弗魯姆是不是因為脖子疼,所以經常低頭看碼錶?)
  • 女神節獻禮丨女性公路車推薦
    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少投身公路車運動、將公路車作為興趣的女性朋友,公路車的簡潔、速度感和攻擊性與女性的柔美相互襯託,無疑是路上最吸引眼球的的風景線。因此,專門為女性設計的公路車就顯得尤為必要。(以下品牌按首字母排序推薦)BH Quartz WomenBH的車一直以來都充滿了濃鬱的戰鬥感,即使是針對長途騎行的舒適型車款也不例外,即使是舒適型車款的女款車也不例外。
  • 騎行中常見不適原因和解決辦法
    騎行本身是一件有益於身心健康、家庭幸福(除了讓你老婆知道你的車多少錢)、環保低碳和延緩衰老的運動,可以說是好處多多,但凡事有利有弊,騎車畢竟是戶外運動,有一定的風險;另外,一些騎行方式或姿勢不當,也有可能會導致一些關節疼痛,還有騎友們經常擔心的問題,是不是會影響自己的「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