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又出爆款了,不過這一次讓Nike出圈的不是新品的設計,而是被炒出天價的消息。
一款售價169的蝴蝶結髮帶,不到幾天的功夫賣斷貨,甚至炒到近10萬,可以說是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然而,這款蝴蝶結並非什麼大藝術家的限量佳作,它只是Nike新推出的一款小飾品,而且它的外觀和普通蝴蝶結毫無區別。
所以,一個蝴蝶結憑什麼賣這麼貴?
一枚蝴蝶結賣100000元?
都說時尚是個輪迴,今年掀起的復古熱潮裡,大號蝴蝶結髮卡元素尤其突出,戴上去分分鐘變迪士尼在逃公主、上世紀90年代復古甜妹風。
在明星之間同樣受到青睞。
運動品牌Nike也發現了這個商機,開始向時尚圈發展。
近日,Nike推出幾種顏色的蝴蝶結,就這麼一個普通貼標裝飾品,官方發售價169元,居然有人開價10萬元購買。
其外觀與普通蝴蝶結沒有任何區別,唯一不同的是右下角多了一個品牌logo。
疑似歐陽娜娜和王思聰也在排隊名單當中,以高價求這款蝴蝶結。
有意思的是,這款在國內供不應求的紫色蝴蝶結,在國外僅賣12美元。
目前,該蝴蝶結在國內旗艦店已經斷貨,某潮流物品交易APP裡,蝴蝶結的的交易記錄也確實都在大幾千元,最高的成交價格甚至近4萬元。
在抖音上,只要搜索Nike,蝴蝶結首當其衝,搜索相關的短視頻也非常多。
看來該產品不僅賣得貴,還賣得很火爆。
很快,該蝴蝶結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爭議:
「這麼貴的蝴蝶結,戴上會飛嗎」、「不瞞你說,耐克的那個蝴蝶結我能做個一模一樣的,再繡個對勾」、「貧窮限制了想像,耐克怕是要往奢侈品方向發展了吧 」...
虎撲上甚至還有網友寫起了諷刺小說,題目為《 四萬你買不到愛情,卻能買到這隻耐克蝴蝶結 》。
不過,在蝴蝶結一事引起了廣泛的社會爭議後,這款產品被正式下架。
高價產品之所以能被接受
是因為品牌溢價
一個普通的蝴蝶結,冠上Nike品牌的「帽子」,就能翻價幾十倍;通用電氣採購中國的格蘭仕微波爐,貼上自己的品牌,價格馬上比原來高几個檔位;Nike從中國製鞋廠,花120元人民幣買走的運動鞋,因為打上了Nike品牌,售價就竄到700多元。
施華洛世奇的人造玻璃,明明就不值幾個錢,卻依然可以賣價高昂,受到眾人追捧……
高價產品之所以能被接受,是因為品牌溢價。
品牌溢價,就是我們常說的品牌附加值,換句話說就是超出產品所呈現出來的那部分價值。
品牌溢價取決於消費者對品牌的「超值感受」。
比如,當你同時看到李寧、安踏、阿迪達斯、Nike,你卻只選擇了Nike,這是品牌的選擇作用;當你不止能選擇Nike時,卻還願意為它買單並且重複購買,這是品牌的溢價作用。
一般來說,「超值感受」來源於對使用者身份階層的區分和價值認同兩方面。
1. 區分了消費者的身份階層
兩三塊錢一瓶的礦泉水和二三十塊錢一瓶的礦泉水,它們的差距並不大。但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喜歡喝二十幾塊一瓶的礦泉水?因為一兩元的水是用來喝的,幾十塊是用來拍照發朋友圈的。
同理,十幾塊錢一杯的瑞幸和三十幾塊錢一杯的星巴克,即使是一些號稱「咖啡愛好者」也嘗不出區別。
因為這些品牌區分了使用者的身份階層。
2. 表達了消費者的價值認同感
名牌要花大量的成本維繫歷史文化,包括保持品牌傳統、滲透品牌故事、建構品牌的相關機制、推行獨特的品牌文化;由此,品牌得以成為某些價值觀的載體,聯結著利益相關者。
它們的價值在於,幫助利益相關者表達某種他們個人或者他們職業中的價值觀。
比如,選擇卡地亞豹子頭戒指的女子,想表達的是獨立、野性、特立獨行卻也溫婉亮麗的價值觀。
最早申請加入谷歌的員工和最早投資它的Andy Bechtolsheim,除了看中它顛覆性的技術,也因為它的偽善精神、寬鬆文化,還有為世界提供全新生活習慣的理想,與他們一拍即合。
作為價值觀樞紐的品牌,成為利益相關者尋找人格、進行自我表達和聯結彼此的依據。
如何打造高品牌溢價?
現實擺在眼前:同樣的產品,因為品牌不同,產品的售價、消費者的接受度就不同。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