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那些從「古畫裡」走出來的「大宋衣冠」(中)

2020-12-11 911的故飾

本期,會讓大家看到更多,那些從古畫裡,走出來的「大宋衣冠」。

之前,我們在上集中,也有介紹過一些大宋服飾,今天,大家可以看得更多。

同時,我也會和電視劇《清平樂》做一個對比。

OK,漲姿勢的時間,到了哦~~

01一、穿越大宋,如果你是文藝「帝王」

如果有機會,你從「現代」穿越到「大宋」,回望一千多年前的歷史,你還能認得出,我們這個民族古時候的模樣嗎?

在大宋,首服是什麼樣子的?帝王后妃穿什麼樣?官員穿什麼樣?文人墨客穿什麼樣?宮女內侍穿什麼樣?普通百姓又穿什麼樣?

如果穿越回去,你會不會串到漢唐去呢?

OK,不要擔心,今天,我將帶著你一路御劍穿越,跟緊我,稍微走神兒,小心摔個狗啃屎哦~~~

哈哈哈哈哈哈~~~~

首先,如果你成功穿越到北宋,以其卓越藝術才華,成功超越大清雍正帝,OK,國人熟知的北宋文藝男青年——宋徽宗是也,在閒處時,他都會穿些什麼衣服呢?

不如,你想想?

想不出......

教給你一個超級好用的ZB方法,秒搜度娘!

你比如,搜索北宋名畫——《聽琴圖》,就會出現以下文字:

《聽琴圖》是傳為北宋宋徽宗趙佶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工筆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面正中一枝蒼松.....凌霄花攀援而上......翠竹數竿.....松下撫琴人著道袍.....,另二人坐於下首恭聽,一側身一仰面,神態恭謹.....。

ok,見畫如面。

圖上:蔡京題詩,右下徽宗題字

畫面上方,有北宋「六大壞蛋」之首的蔡京,所題的七言絕句一首:「吟徵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右下,是徽宗瘦金體墨寶「聽琴圖」。

看到徽宗的親筆籤名,感覺如何?清秀,清麗,有銳氣。

攀巖的凌霄花,紅白二色相對綻放
穿褐色道袍的,宋徽宗本尊

畫面中,可見左中右三人。一個抄手抬頭髮呆,一個若有所思撫琴,還有一個低頭想事......

聽琴者三人,其中兩人朝服紗帽,左右對坐,凝神恭聽。彈琴者左手邊,一人紗帽紅袍,一手持扇按膝,一手反支石墩,俯首側坐,似沉醉於琴聲之中。

專有名詞,解釋一下。

烏紗帽,又稱『幞頭』,即用黑色布巾裹頭的意思,唐代開始流行,至宋普及。

紅袍,是大宋五品六品的官袍顏色。

繼續......

右手邊,一人紗帽綠袍,兩手相握於袖中,仰首微微前傾,似為琴聲所動,翩思於天地之間;其後立一童子,似亦為琴聲所吸引。

畫面中,身穿綠袍官員和紅袍官員,所帶的帽子同款——都是幞頭。

另外,綠袍,在宋代是指七品-八品-九品的官袍顏色。

還有,看到畫中左下角的那個小人了嗎?

在中國古畫,有個不成文的講究。那就是,畫中人物畫得越大,說明這個人的地位越高,越尊貴。反之,身份卑微的小人物,畫幅比例就小。這裡邊,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裡的「尊卑」等級觀念。

另外,徽宗出了名的崇尚道教,更自封為「教主道君皇帝」。所以,畫面中,可見徽宗一身褐色道袍裝束。內穿淺色襦衣,下搭褐色下裙,頭簪「束髻簪」。這一身裝扮,也符合歷史的客觀描述,徽宗求仙問道,沉溺道學,由此畫中,可見一斑。

徽宗上襦下裙,一身道袍裝扮

上襦下裙,上襦,即有夾層的上衣,原則上是穿外面,長度至膝。但人家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文藝男青年皇帝,人家混搭著穿,沒毛病。下裙,即裙子。

另外,看到徽宗身右花架上的博山爐了嗎?北宋時期,特別流行「陶瓷款」的博山爐(博山爐內的薰香,可淨化室內空氣,也可以防潮去溼),是的,不是青銅或金屬款。這款博山爐的顏色,比較像河北定窯的白瓷。

天下一人御書,集四字一體的騷氣籤名

右上角,是宋徽宗趙佶所書瘦金書字體的」聽琴圖」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畫押。文人墨客的騷氣,撲鼻而來。

馬遠《西園雅集圖》文藝風,妥妥的

看完北宋文藝男青年,接下來繼續,我們看下一款,帝王朝服。

02二、穿越大宋,你正坐「明堂」

帝王朝袍|宋太祖 宋徽宗 宋高宗

看上圖資料,從上至下地看哈——北宋帝王坐鎮明堂的朝服。

1、展腳幞頭——三位,均頭戴「展腳幞頭」(官帽),展,即平展。這頂帽子,是大宋朝服的典型特徵,「一字形」向外延伸的帽腳,目的為了制止官員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

這個幞頭,區別於唐代的軟腳幞頭,比較硬。據說,他的製作方法,是用竹絲或鐵絲,紮成固定形狀,外蒙烏紗,上漆,漆幹後去其定型物。

2、圓領長袍——圓領的靈感,來源於唐代「胡風」影響,草原遊牧民族的服裝習慣——騎馬打獵方便。大宋朝服袖口,一改唐代的圓口窄袖,換之漢風凜冽的寬袖或廣袖。袍子的整體長度,至足上,也和唐代一樣。但好明顯,朝袍整體的寬鬆度,宋代比唐代更寬更松。

這也確實,大宋衣冠的寬鬆,體現在政治上更加尊重文人,經濟上空前寬鬆,比如逐漸取消宵禁,鼓勵大家經商,擺攤兒,秀才藝。科技上,四大發明出其三——印刷、火藥、指南針。文化藝術上,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宋代五大窯——汝官哥鈞定。

宋太祖畫像 VS 宋仁宗扮相

看這兩個帝王的常服對比,從展腳幞頭,到白色長袍,到腰間革帶,到臉部及眼神的朝向,手握姿勢,幾乎如出一轍。只是,幞頭的整體造型,原畫是六角型,《清平樂》趙禎少年時代是方角型。

但有趣的是,龍椅兩端的龍雕裝飾,還是在盡力模仿的。

劇組也算是有心了

OK,下圖是宋《女孝經》圖中,帝後的通天冠裝扮。

宋《女孝經圖》

圖中,可見皇帝穿著通天冠服,皇后著龍鳳花釵團冠服。昨天有作介紹,我們今天補充兩點即可。

北宋帝王通天冠服,僅次于冕服(帝王祭祀、冊封、大典時穿),屬於第二等禮服。

1、粱冠,即首服(就是帽子啦~)

左圖太子粱冠18梁,帝王冠24粱
粱冠頂上,每粱嵌一顆珍珠,細節不錯

宋代官家的審美,無論是服飾,還是帽子,都特別喜歡用「珍珠」作為裝飾(後面大家還會看到)。注意看粱冠上的博山和附蟬,粱冠頂部,以及粱冠下方的如意雲周圍,都是一顆一顆的珍珠裝飾,很奢華。

《清平樂》,粱冠做得不錯

2、方心曲領(就是脖子上套著的白色圈圈~)

方心曲領,這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屬於宋代的「典型標配」。

目的有二:

其一,壓住裡邊的「秋衣」領子,不要跑出來。

其二,方心曲領,代表天圓地方,行為合乎規矩。

劃一個重點哈~~~~,方心曲領的後面,是用白色的綬帶(長布條),綁系成一個蝴蝶結的款式,這在電視劇《清平樂》中,有細節的體現,這一點,做得很好,比較細緻(後面有資料圖可以對比)。

方心曲領|前面
方心曲領|後面
這個蝴蝶結,感覺有點兒小哈~~

咱們找資料圖看看,對比一下。

方心曲領,背後示意圖

03三、穿越大宋,你是皇后,皇太后~

北宋的皇后,太子妃,禮服分四等:褘衣、朱衣、禮衣、鞠衣;

南宋孝宗改為三等:皇后褘衣、禮衣、,妃備翟。

皇后戴龍鳳花釵冠,上綴大小花二十四株,與皇帝平天冠同旒,通天冠同粱對應。

歷史上,可見明孝端皇后的實物,而宋代后妃的鳳冠霞帔,只在畫中得見。

明孝端皇后鳳冠

《清平樂》中,江疏影所扮演的曹皇后冊封裝扮,有高仿宋仁宗皇后坐像的頭冠和褘衣,大家可以比對看看。

宋仁宗皇后坐像VS江疏影扮相

根據傅伯星《大宋衣冠》描述:

皇后通天冠的首服——龍鳳花釵冠,淺綠色,用無數珍珠變成遊龍九條,前方嵌珠,每翅博鬢內,鑲嵌珍珠,有三爪龍一條。

《清平樂》龍鳳花釵冠

皇后褘衣深藍色,雉黃(《清平樂》偏橙綠),間六稜圖案,四方連續。

褘衣領口斜襟兩邊,各繡一條三爪龍(劇中,明顯是絲印的,和刺繡差很遠),兩邊袖口各繡三條,間雲紋。

腰帶深紅繡細黃龍,內衣白。

《清平樂》曹皇后褘衣,深藍色

宋朝后妃,喜愛用珍珠作為面飾,畫像中,常見額間,兩鬢,耳環,皆有珍珠裝飾。

宋仁宗皇后 坐像

江疏影的裝扮,也努力在做這個細節。只是,深藍色褘衣斜襟上的絲印,確實沒辦法和原圖上的手工刺繡相比。

江疏影飾演宋仁宗曹皇后

電視劇中的鳳椅,也做了裝飾。對比畫像中的鳳椅,依舊有一很大差距。感覺這個手工雕鳳,還沒有上漆的感覺,或許,光線不太好吧。只是,對比劇中皇帝的座椅,連鳳嘴下的流蘇也沒有完成,確實是太著急趕工的結果吧。

《清平樂》皇后鳳椅,鳳嘴無流蘇
宋真宗皇后 劉娥 座椅華美 精緻

另外,宋太祖趙匡胤母親杜太后像,穿著一身鞠衣,而《清平樂》劇中,趙禎母親劉太后的鞠衣裝扮,幾乎從這幅畫像找的服化道靈感。

趙匡胤母親杜太后 鞠衣

大家看一下對比效果,就能感受到,妥妥的復刻感。

趙匡胤母親杜太后 鞠衣 VS《清平樂》

認真觀察,不難發現,宋代鞠衣內搭配的內衣(抹胸),猶存唐五代遺風,霞帔以小珠串滾邊,正面各三鳳,雜以捲雲紋。紗裙內裙邊有大花。

頭飾,耳環,紋飾細節,《清平樂》幾乎都在極盡模仿。

連脖頸兒上的珍珠項鍊,也盡情模仿

再來看片中對太后的祭祀冕服及平天冠的設計,細看一下 ,會發現,冕旒數量有誤。

皇帝冕服平天冠二十四旒,前十二旒,後十二旒,對應一年二十四節氣,十二個月,十二個時辰。

太后想穿冕服祭祀,有僭越之嫌。最後,劇情介紹中說,冕旒減至前後各九旒,共十八旒。但小編認真數了數,前後都是天子的冕旒數,共二十四旒。額......

太后穿祭祀太廟的冕服 戴冕冠
認真地數了一下,真的是不對數

關鍵,前面就兩排,各十二旒,後排亦如此。有點尷尬。

04二、穿越大宋,你是「帝王」身邊打醬油的~

OK,說到頭衣首服,咱們來看一下,宋代一二品大臣,又是幾朝元老,才有資格戴貂蟬籠巾,是官員 禮服中最高級的配套頭衣。圖中這位,是範仲淹嗎?

宋代官員最高級頭衣|貂蟬籠巾
《清平樂》中貂蟬籠巾,還原度如何?
注意看大臣的粱冠數,大部分是五粱

大家注意看上圖官員的服飾,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尤其衣服的顏色。

紋飾資料顯示,宋代官員,粱冠數,官服色,腰帶,魚袋,笏板,都有講究。

你比如,頭戴五粱冠,那就代表,他們是三品四品五品官。但是有個細節,《清平樂》服化道,或許做得不夠細緻。那就是不同官品衣服的顏色,以及腰帶和粱冠的匹配。

注意看~(資料來源:《國粹圖典.服飾》李薇主編)

一品官員,紫色冠服,玉腰帶,七粱冠,金魚袋,象牙笏;

二品官員,紫色冠服,玉腰帶,六粱冠,金魚袋,象牙笏;

三品官員,紫色冠服,玉腰帶,五粱冠,金魚袋,象牙笏;

四品官員,紫色冠服,金腰帶,五粱冠,金魚袋,象牙笏;

五品官員,緋色冠服,金塗帶,五粱冠,銀魚袋,象牙笏;

六品官員,緋色冠服,金塗帶,四粱冠,銀魚袋,象牙笏;

七品官員,綠色冠服,黑銀/犀角帶,三粱冠,槐木笏

八品官員,綠色冠服,黑銀/犀角帶,三粱冠,槐木笏

九品官員,綠色冠服,黑銀/犀角帶,二粱冠,槐木笏

三粱冠,得穿綠色冠服
宋《望賢迎駕圖》

該圖為唐玄宗(黃袍)和唐肅宗(紅袍)之事,但畫中人均著宋服(唐代圓領袍是緊窄袖口),畫中撐傘蓋者為穿綠袍者官員(有鬍鬚),從旁服侍者穿灰衣(也有鬍鬚,應不是內侍)。

宋《馬和之》孝經圖 可見不同服色
宋 馬和之《孝經圖》

電視劇的製作,目前國內團隊已日趨精緻,但隨著大眾對中華文化知識的了解與加深,對美學的進一步期望,未來,相信在服化道上的用力,會越來越精緻,美麗。

關注我, 每天跟著小編一起,學一點中華紋飾方面的知識,妥妥漲姿勢。

#拍一拍宋朝#

相關焦點

  • 《清平樂》裡的大宋官家為什麼不穿龍袍?
    《清平樂》已經播出了19集,我們看到大宋官家沒穿龍袍,和我們在清宮戲裡看到的情況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宋朝官家都有哪些衣服。《宋史·志第一百零四·輿服三》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袞冕,三曰通天冠,絳紗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會、親耕及親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閱服,天子之戎服也。中興之後則有之。你看大宋官家衣服還是很多的,只是在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衣服。先說大裘冕,《周禮·司裘》'掌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司服》'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 清平樂:一場錯誤婚姻,大宋最高貴的公主被逼成瘋婦
    清平樂:一場錯誤婚姻,大宋最高貴的公主被逼成瘋婦在最近眾多劇中,《清平樂》絕對是有一席之地的,隨著劇情的深入,徽柔和懷吉兩人的故事也變得越來越虐,徽柔是大宋最高貴的公主,是仁宗唯一的女兒,仁宗更是承諾過要讓她成為整個大宋最快樂的姑娘,從小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 《清平樂》,一幅行走的大宋衣冠圖
    漢服微資訊 | 帶您了解更多漢服資訊)愛追劇的小夥伴們可能都知道近期又有一部新劇《清平樂》開播了,這部由正午陽光出品,張開宙執導,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以北宋為背景,在朝堂之事與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這部劇,實在太「宋」了!大至典雅的宮殿樓宇,小到清新脫俗的茶爐、團扇,滿屏大寫的「美」字。
  • 官家、範仲淹吃播秀,高級宋不止《清平樂》,千年宋味兒從未消失
    這段話之後的情景便是同乘一車的官家、範大人和韓琦的吃播秀,可見大宋美食自上而下令人「心動」啊!電視劇《清平樂》在史實、服化道具方面的還原還是比較貼近事實的,像是肉脯、水木瓜絲便是當時汴京流行的小吃、小菜,而不是只在宮中才能吃到。
  • 《清平樂》裡宋仁宗著裝的細節和講究
    一起來看看《清平樂》裡宋仁宗著裝的細節和講究吧。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幞頭的形態隨著流行和審美不斷地發生變化,垂下的兩角在變長變挺之後出現了各種形態,由圓頂向方頂的轉變也隨之出現,這其中不乏許多脫離了實用性的誇張設計,我們從古畫中可以直觀地看到這一流行的變化。而到了五代時期,兩腳呈現平直狀態的幞頭已經非常普遍。
  • 《清平樂》:江疏影珍珠妝,貴婦衣冠的絕響,堪稱宋代宮廷畫卷
    最近熱播劇《清平樂》開播啦,又是一部「正午出品,必屬精品」招牌的作品,在預告時就已經引來了眾多人的追捧。就憑開播前的幾個預告片花,劇中的道化服就先被狠狠誇了一波。《清平樂》:江疏影珍珠妝,貴婦衣冠的絕響,堪稱宋代宮廷畫卷從開播的這幾集來看,劇情並未真正講宋仁宗的帝王人生,更多的是敘述這位帝王的家長裡短,後宮情長。而對於廟堂風雲,給到的畫面是極少的,從目前劇情來看,還沒給出觀眾太多的驚喜。
  • 《清平樂》:服飾配飾完美復刻宋代時尚,你都認得出來嗎?
    新一部正午出品的熱播劇開播,江疏影和王凱主演的《清平樂》小夥伴們開追了嗎? 作為資深劇迷的小編被這部劇服飾的神還原圈粉啦!從君王、妃後到大臣,衣冠都有考據!簡直想把劇組服裝師拉進誇誇群狠狠贊 一通!知識點:這種帽冠是帝王禮儀場合專用,史書稱它前有高山,所以又名高山冠,宋仁宗出席大朝會、大婚都是這套裝束。4白色朝服從頭到服飾都超吻合啦!知識點:這幅對比畫像上是宋英宗趙曙,這套身上的服飾非常素雅,早朝時穿,符合宋朝風格簡約質樸的特點。
  • 《清平樂》康康大宋boys的神仙顏值,有才華的男子顏值必定高!
    《清平樂》康康大宋boys的神仙顏值,有才華的男子顏值必定高!最近追《清平樂》的小夥伴們有沒有被虐到棄劇呢?說實話,要不是有懷吉小天使的顏值撐著。小編也早就棄劇了。今天我們不說虐的,來康康大宋boys的顏值吧!你會發現,果然有才華的男子顏值都很高啊!
  • 安慶師大華夏文禮漢服社帶你從《清平樂》中看宋制漢服
    對襟、褙子、兩片裙、襴衫……這些聽起來極為難懂的漢服形制,倘若代入大家最近愛看的電視劇裡,會不會更好理解一些?日前,安慶師範大學華夏文禮漢服社的國學班講座就以「從《清平樂》看大宋服飾」為主題,進行了一場宋制漢服的科普直播,吸引了近200名觀眾在線觀看。
  • 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詞」裡|宋仁宗|宋詞|唐圭璋|清平樂|晏殊|唐...
    正在熱播的古裝劇《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該劇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該劇原名「孤城閉」,後改為「清平樂」,強烈暗示了宋代的文化風雅。
  • 宋朝鳳冠,如今收藏於美國,唱不盡的清平樂,道不盡的大宋風華
    大多數宋朝時期的鳳冠都加入了龍鳳樣式的圖案,還有些帶有仙女的形象在鳳冠上,打造出一種仙女雲遊與萬花叢中自然之中的景色中。大宋風華宋朝時期,經濟繁榮,世間太平,未來發展有著無限的憧憬。皇后是中宮之首,統領著六宮,後宮內的大小事務都由皇后決定,龍頭之首,所以也意味著皇后的統領六宮的權力與地位。宋朝時期的經濟發展十分的迅速,藝術文化十分繁榮藝術色彩濃厚,宋朝時期也引進了許多有名的工匠師,他們的審美觀念別具一格,所以打造出來的鳳冠不僅雍容華貴,而且美觀精緻。
  • 《清平樂》「宋風」再刷一波存在感 這些宋朝劇也值得一看
    清平樂觀看宋朝劇和清宮劇感覺很不一樣,看清朝劇我們更多的焦點放在了皇帝和后妃身上,而宋朝的名臣實在是太多了,與帝後的名氣簡直可以分庭抗禮,就像在《清平樂》晏殊,範仲淹、歐陽修這些耳熟能詳的文化名人都在劇裡輪番登場
  • 「裡坊制」從《清平樂》看裡坊制如何在宋朝瓦解的
    這一期我們就用《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唐長安和《清平樂》中的宋東京,來看看古代城市建設從「裡坊制」向「街巷制」的轉變過程。長安城中軸線貫穿全城, 北部中是皇家居住的宮城和帝國首腦的皇城, 棋盤式統一整齊的坊裡圍繞宮城和皇城的南面及東、西三面, 突出了封建帝王統治下的等級秩序至高無上的尊嚴, 使都城空間形態表現為較強的封閉性。還記得《長安十二時辰》中,靖安司裡陳列的那些模型嗎?
  • 也談《清平樂》中「樂」的讀音
    《清平樂》詞的表現與此一致,宋後有歌頌「清平盛世」的,但不少是延續了李白時的清寂、別離、相思之情。沈教授所說「『清平樂』詞亦多為昌平盛世而歌」,不知道他採用的是本事還是後來因人而異的流變。「清平樂」之「樂」的讀音「樂」字在宋代有三讀,《宋本廣韻》分別予以收錄。其三十六「效」下,「樂,好也。
  • 《清平樂》她是大宋最快樂的姑娘,卻晚景悽涼:命運早已標好價格
    《清平樂》縱觀徽柔公主一生,前半生是大宋最快樂的姑娘,後半生卻是大宋最可憐的長公主。茨威格說過: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初為人父,許下豪言:我讓她成為整個大宋,最快樂的姑娘。其後數年都是帝王唯一的孩子,趙禎給了他所能想到最好的。大宋第一位行冊封禮公主,兗國公主的封號,比肩太子的月俸。可惜人生哪有一直得意呢?
  • 「Mirror頭條」《清平樂》:離經叛道的「反派角色」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觀眾沉浸在張開宙的緩慢宇宙中並且甘之如飴,初看之下像極了某個小眾圈層的集體狂歡,但節節攀升又破三的收視率,無聲中就打破了此種假象。細細思量之下,《清平樂》反倒更像是在正午陽光一眾典型叫座好劇中,一位離經叛道的修行者,令人愛恨交加的「反派角色」。不疾不徐浸染大宋風骨天容玉色宋仁宗,他是千古第一仁君。
  • 仕女畫裡的時尚風——在宋代看美人
    這些描述均體現了宋美人從妝容、儀態、著裝方面表現出來的纖弱精緻之美。在南宋繪製的《歌樂圖卷》中,畫中歌舞樂女伎身材窈窕,正在演奏排練宋代雜劇。她們均穿著紅色窄袖背子外衣,頭梳高高髮髻並簪有三朵花的髮飾,外形突出三個角,遠看像三個即將盛開的花苞。形象上,她們都削肩、平胸、柳腰,有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雅感,與唐代的雍容華貴全然不同。
  • 我把故宮裡的古畫放大100倍後,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但在中讀開設的《餘輝·十大古畫謎案——故宮舊藏背後的文化密碼》音頻課程中,故宮博物院書畫學者餘輝,在與這些曠世名作打交道的三十餘年中,將專業經驗總結出來,為我們提供了「在名畫密室中輕鬆逃脫」的獨特思路。
  • 電視劇《清平樂》落幕,這15首經典《清平樂》詞,一定要讀一讀
    葉嘉瑩《大晏詞的欣賞》:在這一首詞中,既找不到中國詩人所一貫共有的傷離怨別、嘆老悲窮的感傷,甚至也找不到前面第一點所談到的大晏所特有的情中有思的思致。在這一首詞中,它所表現的,只是在閒適的生活中的一種優美而纖細的詩人的感覺。
  • 保持社交距離靠帽子《清平樂》中宋人服飾也挺潮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宋仁宗坐像軸》《清平樂》劇照。宋代皇后鳳冠交領。充滿人文氣息的宋代,以其獨特的審美哲學受到粉絲的追捧。講述大宋風華的古裝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的服裝道具被稱良心還原,正在追劇的服飾史學者、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黃強告訴記者,關於宋代服飾,有很多歷史文獻可以佐證,也有繪畫、陶俑來參照。在皇帝通天冠、皇后鳳冠,大臣品官服色等方面,《清平樂》依照南薰殿舊藏帝王像等史料進行複製,有模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