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進
娘娘廟旁的雄風大道。
在湖北省當陽市三國古戰場長坂坡西側、雄風大道旁的雄風村一組巷內,有一口水井叫"娘娘井"。據稱,是劉備的糜夫人捨生取義之處。
雄風大道進娘娘廟的路口。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舉兵南下,在湖北當陽長坂坡大敗劉備。劉備和諸葛亮、張飛等領數十騎落荒而逃,趙雲和劉備的甘夫人、糜夫人及幼子阿鬥也被亂軍衝散。
趙雲拼命衝殺於曹軍之中,終於找到了阿鬥的生母甘夫人,並護送出去交給了劉備。之後,又反身衝入敵營尋找糜夫人和襁褓之中的阿鬥。
通往娘娘廟的雄風村一組入口。
是夜,左腿中了一箭的糜夫人,懷抱阿鬥躲避在一座用磚砌成的小拱橋下,這座橋後來被稱為了"太子橋"(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橋下陰溼,寒氣逼人,半夜裡又突然颳起了北風,寒風直往橋洞裡灌,冷得阿鬥受不住。
娘娘廟
糜夫人只得抱著阿鬥從拱橋下出來,去找避風的地方,向西走了五六百步,找到一截被火燒壞的斷牆,牆邊有一口枯井。這截斷牆正好擋住了北風,糜夫人就抱著阿鬥坐到牆下。
娘娘井
趙雲找了一夜,不見糜夫人,心中十分焦急。第二天,找到那截土牆旁,看見糜夫人抱著阿鬥,坐在牆下枯井旁,急忙下馬跪拜。糜夫人見趙雲來救,哭著說:"妾得見將軍,阿鬥有救了!"
趙雲急忙請糜夫人上馬,自己步行,保夫人和阿鬥突出重圍。糜夫人說:"將軍不可無馬。否則,誰也救不了。你還是把阿鬥救走吧!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血肉。將軍救了阿鬥,妾死也無怨了!"
娘娘井標識碑.
耳聽得曹兵喊殺聲由遠而近,趙雲心急如焚,急切地說:"主公將家小託付於我,我豈能棄主母於不顧?請主母速即上馬。"
糜夫人見趙雲不忍離去,決絕地說道:"妾已重傷,死不足惜,將軍快走吧,救阿鬥要緊!"說著,趁趙雲不備,將阿鬥放在地上,翻身投井自盡了。
娘娘井文物保護碑
趙雲見糜夫人已投井身亡,擔心曹軍盜屍,就將土牆推倒,掩蓋住枯井,然後解開絲腰帶,放下護心鏡,將阿鬥兜在懷中,綽槍上馬,殺散圍上來的敵軍,衝開一條血路,突圍而去……
娘娘井概貌
打那以後,那口枯井就被人們叫做"娘娘井",並在井旁建有"糜後祠"(娘娘廟)。糜後祠因年長日久,風雨剝蝕,已漸漸毀廢了,然"娘娘井"如今卻古井不枯,常溢不涸,水清如鏡。
2011年,"娘娘井"入選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當陽市玉泉辦事處娘娘廟社區管轄。
作者:王先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宜昌市優秀編輯,當陽市優秀文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