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到三好媽咪公眾號的《「背奶」媽媽,愛的承重》,勾起了我曾經「背奶」的記憶,回憶起來,有艱辛有幸福,但更多的是對當時「背奶」堅持下來的一份慶幸和感恩,做為一名三好媽咪的受益者,我想分享一下的我背奶歷程,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媽媽們一些幫助,更希望媽媽們能堅持母乳餵養,讓我們的寶寶感受到37度母乳之愛的偉大。
雖然我已結束背奶快一年了,但看到「背奶媽媽」這四個字仍然紅了眼眶。奇葩說辯手#陳銘呼籲增加母嬰室#,體恤「背奶媽媽」,作為兩個寶寶的媽媽,背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能體會。
2016年10月12日產假結束第一天上班,那天發生的事我仍記憶猶新。許久未接觸工作的我對手上的任務有點生疏,一項工作要比平時多花費好幾倍的時間。完成手上的工作後才意識乳房已經開始脹痛,我趕緊跑到更衣室找了一個沒人的角落開始吸奶,更衣室經常有人出入,我每次都是用自己的衣服遮擋背向別人。那時候因為沒有電源,我必須用手動吸奶器,每次吸完奶感覺手指酸痛。就這樣我每天堅持克服工作壓力、吸乳環境等各個困難,堅持背奶到寶寶一歲七個月,後來因為我得了面神經炎,治療過程中需要使用激素,醫生告知激素殘留會影響寶寶健康,我被迫停止母乳餵養。也是經歷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媽媽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才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什麼是背奶媽媽,我從網上找到這樣一個答案,「背奶媽媽是指生育後因工作不能在家做全職媽媽,利用工作間隙存儲母乳,晚上背回家給寶寶當第二天"口糧"的職業女性。她們的行動口號是"人上班了,把最原汁原味的乳汁留給孩子」。有人說餵奶粉不是一樣嗎?可作為媽媽都會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醫學早就證明了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所以,偉大的母愛在孕育、生育、養育中從沒有缺失過。
為二寶母乳餵養的經歷要比大寶幸運的多。二寶是2019年出生的,在醫院產檢時結識了三好媽咪這個公益組織,讓我認識了「三早一晚」,二寶也成功的做到了「三早一晚」。做好第一口奶的餵養能解決百分之八十的母乳問題,二寶的母乳餵養充分證明了一句話。在整個母乳餵養中也是順風順水,而且我們單位後來設置了單獨的母嬰室,二寶背奶時吸奶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現在二寶兩歲了,還在母乳餵養中。
作為有兩段背奶經歷的媽媽,我很想把我根據經驗總結的吸奶小技巧分享給大家。
市面上的吸奶器各種各樣,從款式但功能,可謂讓人眼花繚亂。作為新手媽媽最重要的是選擇合適自己的吸奶器。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呢?就是吸奶器的喇叭口大小跟自己的乳房相匹配的。
乳頭跟罩杯壁之間有1-2mm的空隙,有一小部分乳暈吸入到了罩杯當中,大部分乳暈在外面。
如果單位沒有電源的建議選擇手動的,有電源還是選擇電動的比較省力。
有條件的建議使用靜音、雙邊、電動吸奶器,寶寶不在身邊,選擇能模仿寶寶吸吮的頻率的吸奶器,會讓吸奶更舒適!
奶陣一般是兩邊一起來的,背奶媽媽上班時間寶貴,雙邊吸奶器這樣能節省很多時間。
無論單位有沒有冰箱,背奶包和藍冰一定要準備的。因為還有在路上的過程,也能讓母乳保持新鮮。
在儲存母乳的時候我建議用一次性儲奶袋而不是儲奶瓶。儲奶袋很方便,省去了清洗、消毒的過程。如果第二天吃不完的時候母乳可以冷凍,儲奶瓶是不能冷凍的。儲奶袋相對儲奶瓶更乾淨衛生。
吸完奶後要用記號筆標註好日期、時間、奶量。
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小物件,就是奶瓶夾,每次吸奶器和奶瓶消毒後,有拿出來晾乾,這個時候如果用手拿既燙手又容易成二次汙染,所以有個小小的奶瓶夾很方便。
媽媽們要謹記不論是冷藏還是冷凍,母乳都不應該放在靠冰箱門的位置,儘量放到冰箱深處,防止溫度變化引發變質。
附:母乳保存時間表
怎樣提高產量?勤吸和刺激奶陣。媽媽要儘量保證三小時吸一次。好多單位是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媽媽來吸奶的,所以刺激奶陣就顯得尤為重要。
親餵時我們能直接感受到寶寶的需求奶陣來的比較快。用吸奶器時,我們可以先用按摩功能,電動吸奶器基本都有一個功能。然後放鬆心情,可以看一些自己喜歡的視頻,也可以看一下寶寶的照片,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奶量上。等奶陣來了之後建議用力度較小的檔位吸奶,這樣對乳房的刺激比較小。
吸出來的奶建議即刻裝入儲奶袋放入冰箱或冰袋,用記號筆記錄時間和奶量,冷藏保存,可以儘可能減少營養損失。
馬伊琍稱「都批評如今的中國年輕媽媽們懶惰不肯母乳餵養、不親自帶孩子,可是現實狀況確實是整個大環境不夠體諒媽媽們。」當然,我們看到了社會大環境對母乳餵養的支持在逐步的改善,我們也相信每一個女性通過學習都會越來越支持母乳餵養。
每一個背奶人背後可能都有一段艱辛的歷史,但那何嘗又不是美好的回憶,是我們對孩子愛的付出,這其中更多的是幸福與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