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之愛已被同化在反思時代的意識中成了被嘲弄和諷刺的對象

2021-01-0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編者按】

克爾凱郭爾(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麥哲學家,他27歲時與心上人訂婚又悔婚,至死單身。在《重複》《誘惑者日記》《婚姻的審美效力》這三部著作中,他從不同視角切入「婚戀」話題,深入探討了「愛」這一哲學母題。在《婚姻的審美效力》一書中克爾凱郭爾列出了有關婚姻的困惑,並深入探討婚姻與愛、初戀、宗教的關係,試圖拯救婚姻的美學聲望。本文摘編自該書,由澎湃新聞經雅眾文化授權發布。

第二條出路,即那受人尊敬的出路,就是「權宜的婚姻」。人們從這名稱立刻就可得知,我們已經進入了反思領域。有些人,包括你在內,始終都會對這種婚姻採取一種消極的看法,在此,它沿著直接的愛情與算計的理智之間的中間航道前進。如果有人尊重語言的使用的話,就應當稱呼它為「以算計為基礎的婚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你始終都習慣於非常含糊地把「尊敬」推崇為婚姻關係的牢固基礎。人們居然不得不求助於權宜的婚姻這種出路,這表明了這個時代的反思是多麼徹底。雖說就其放棄了真正的愛情而言,這種關係至少在邏輯上是連貫的,但也由此表明了它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以算計為基礎的婚姻,應當被視為一種投降條約,僅僅當人們為生活所迫時,才成為必要的。悲哀的是,這似乎就是我們時代的詩歌所留下的唯一安慰,用來對付絕望的唯一安慰;然而,其實正是絕望才使這樣一種關係變得可以讓人接受。因此,渴望進入這種關係的人們通常都早已成年,也自以為懂得了真正的愛情是一種幻覺,或者說,充其量是一種虔誠的希望(pium desiderium)。因此,與之相關的是愛情的單調無聊、謀生、社會地位等等。就它把婚姻中的感官性的東西中性化而言,它似乎是道德的,但問題仍然在於,這種中性化既然是不符合審美的,那它是否在同樣意義上是不符合道德的呢?或者說,即使情慾沒有完全被中性化,它也仍然要受到一種平庸的、常識的觀點的威嚇,這種觀點認為,人們應該小心謹慎,並且不妨接受如下看法:生活絕不會產生理想的東西,以及那權宜的婚姻的確是一種受到尊重的結合等等。結果,如前面已經表明的,本來屬於每一樁婚姻的那種永恆性並非真正地存在於此,因為符合常識的算計始終都是暫時的。因此,這樣的關係既是不道德的,又是脆弱的。如果起決定作用的要素是相對崇高一些的東西,那麼,這種以算計為基礎的婚姻就可以採取一種較為美好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與婚姻本身不相干的動機就成了決定性的因素。例如,一個年輕女孩出於對自己家庭的愛而嫁給一個能夠拯救家庭的男人。然而,恰恰是這種外在的目的論很容易表明,我們在這方面不可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個問題上,我也許可以適當討論建立一種婚姻關係的眾多誘因,人們經常就此進行各種充分的討論。這樣的沉思和精明的考慮尤其屬於理智的領域。那麼,我倒寧願選擇另一條出路,如果可能的話,我更願意對其保持沉默。

現在已很明顯的是,浪漫之愛是如何建立在一種幻覺之上的,以及它的永恆是如何建立在暫存的事物之上的——雖然騎士仍然深信它絕對經久不變,但這一點並無辦法確認,因為它的嘗試和誘惑迄今為止已處於一種完全外在的媒介之中。在這個層面上,浪漫之愛完全能懷著美好的虔誠接受婚姻,但這仍然沒有使之具備更加深刻的意義。顯而易見,這種直接的、美好的卻簡單的愛情,已經被同化在一個反思時代的意識中,不得不成了後者嘲弄和諷刺的對象。這樣一個時代能夠以什麼東西取代浪漫之愛,這一點也很明顯了。時代將婚姻同化在時代的意識之中,對這樣一個時代而言,要麼,它宣稱是為了愛情,那麼婚姻就會被排除在外;要麼,它宣稱是為了婚姻,那麼愛情就會被放棄。因此,在最近的一部戲劇裡一個明白事理的年輕女裁縫也對那些優雅紳士們的愛情做出了精明的評論:他們愛我們,卻不與我們結婚;他們不愛那些優雅的女士,但會與她們結婚。

既然現在我們看出,浪漫之愛的弱點在於它不是反思性的,因而看起來合適的做法在於,使真正的婚姻之愛從一種懷疑開始。因為我們是從反思的世界到達了這一點,這一做法看來就更加有必要了。我並不否認,經過這樣懷疑之後的婚姻在藝術上是可行的,但問題依然在於婚姻的本質是否並未因此而改變,因為它所面對的是愛情和婚姻的分離。問題在於,懷疑初戀實現的可能性從而毀滅初戀,藉助這種對初戀的消滅而使婚姻之愛成為可能的和現實的,這一點是否本質上就屬於婚姻。甚至按照這一觀點,亞當和夏娃的婚姻就成了唯一的婚姻,直接的愛情在其中沒有受到玷汙;正因此,穆索斯非常機智地指出,愛上別人的可能性是完全不存在的。問題仍然在於,直接之物或初戀如果被捲入更高的、具有同心性的直接性中,是否能經受住這種懷疑論的傷害,從而使得婚後的愛情不必埋葬初戀的美好希望;是否婚姻之愛能夠藉助各種不會損毀它而是使之變得崇高的資質,令其本身仍舊保持為那種初戀。這是很艱難的問題,卻極為重要,提出這問題是為了避免倫理之物(Ethiske)中也出現理智之物中的那種信仰與知識間的斷裂。然而,親愛的朋友,那將是美好的——你不會否認我這一點,因為你的內心也具有愛的情感,而你的頭腦也完全了解懷疑。

由於我在前文裡已經表明了浪漫之愛和反思之愛處於對立的地位,所以,我們顯然可知,更高的統一在何種程度上是向著直接之物的回歸,以及它在何種程度上包含了本來在浪漫之愛中隱含著的東西,雖然它還包含更多的東西。現在對我們來說足夠清楚的是,反思之愛一直都在耗費自己,它完全恣意地採取這樣或那樣的立場。顯然,它超越自身而指向了某種更高的東西,但關鍵在於這種更高的東西是否無法與初戀立刻結合在一起。這種更高的東西就是宗教之物,理智的反思在此終結了,正如對上帝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一樣,對信教的個體來說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在宗教之物中,愛情再次發現了那種它在反思之愛中遍尋無果的無限。然而,正如宗教之物是高於塵世一切之物的,如果它涉及直接的愛情時也並非偏離其中心,而是與其同心,那麼,這就確實可以實現那種統一,而那痛苦也成了非必然的——宗教之物確能治癒這痛苦,但這非必然的痛苦仍然是深沉的痛苦。人們很少看到這個問題成為討論的主題,一方面因為關注浪漫之愛的那些人們不太關注婚姻,而在另一方面,更加糟糕的是,因為很多已經形成的婚姻關係都不具有較深刻的情慾屬性,而這種情慾肯定是純粹的人的存在中最美好的方面。

因而,你看出了我為自己確立的任務的性質:要表明浪漫之愛可以與婚姻相結合併存在於婚姻中——確實,婚姻是它的真正升華。因此,將自身從反思和其沉船事故中拯救出來的婚姻,完全不會被投上任何陰影;同時不可否認,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也不會那麼沒有同情心地不對婚姻加以讚美,人們也不會忘卻,時代的整個趨勢都可以使這一點變成一種悲哀的必然性。但就最後一點而言,必須記住的是:在某種程度上,每代人和一代人中的每一個體,都要從頭開始自己的生活,也正是因此,每一個體才有可能避免這種大漩渦,然而,一代人應當向另一代人學習,所以,有了一代人經歷過這種悲劇之後的反思,下一代人可能會更加幸運。無論生活依然會顯現出多少令人痛苦的失敗,我都要為兩件事而奮鬥:一項巨大任務是要表明婚姻是初戀的升華而不是它的毀滅,是它的朋友而不是敵人;另一項任務——對其他任何人來說毫無意義,但對我來說卻更為重要——是要表明我那微不足道的婚姻就具有這種意義,這種意義能夠給予我繼續完成這一任務的力量和勇氣。

《婚姻的審美效力》,[丹麥]索倫·克爾凱郭爾著,閻嘉譯,雅眾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10月。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哲學起步》:結構化、立體化地認知善惡和反思
    這裡程心的善可以說是「平庸之善」,不僅在於結果,更在於她的善是不經反思的。她的善就像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一樣,一切都是善的,她不幹壞事,也不知道幹壞事。可這種善,和會幹壞事但不幹比起來,就有了一種層次上的區別。
  • 2020,脫口秀與「諷刺」之年
    諷刺的時代當我看到單口喜劇的諷刺和冒犯之時,我不覺得陌生。單口喜劇形成諷刺的修辭術,無處不在。每一個「凡爾賽」的笑話,都在用誇張的手法諷刺炫耀者的可笑。最近出現的「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梗,是單口喜劇的技術反轉。馬保國的空耳梗,是諧音。
  • 欣賞法國現實主義浪漫大師戈雅作品,反思畫面蘊含的真正含義
    他擅長於從女性人物形象中去寄託自己的新思想,他的畫風常常讓人目瞪口呆,然後再反思畫面蘊含的真正含義!下面兩幅油畫充滿體現了戈雅的浪漫主義情懷,春光明媚,藍天白雲,男朋友女朋友一起出外郊遊,和煦的春風,溫暖的陽光,擁抱著濃情蜜意的柔情!第一幅作品中,男朋友替女朋友撐著頂花陽傘,女朋友拿了一把摺扇,詩情畫意,盡在不言中!
  • 數字時代之浪漫真愛
    相親約會已迭代為2.0版本——婚戀網絡平臺,如今方興未艾。「飄洋過海來看你」已成歷史,千裡姻緣一網線牽,跨越種族跨越國籍,在婚戀網站上,你大可隨心所欲愛我所愛。再也不必走遍世界苦苦尋覓真愛,倘若門當戶對,算法進行自動匹配,手指輕輕一划,決定是聊還是撩。然而這種高效運作模式不可避免地帶來不公,壟斷,專制之虞。
  • 中紀委漫畫諷刺官場有「尺度」:不涉情色腐敗
    漫畫、雜文、民諺等等都是諷刺現實的方式,而且在黨政機關、黨報黨刊中運用更多,其諷刺的尺度,可以成為段子的借鑑。  用漫畫講出自己的缺點  如同現在幾乎全民都在看段子一樣,曾經也有一個全民看漫畫、畫漫畫的時代。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第一個把諷刺漫畫當成專門事業來做的,是人民日報。
  • 苦難會禧年反思(九)——團體生活:愛之海,苦之洋
    一個人受了傷害,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傷或拒絕接受傷害,才是真正受傷的人。「受傷的記憶」(即一個人經歷中消極的、被記憶的一部分)會對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帶著「受傷的記憶」,人們很難去愛自己和團體。它需要被治癒。愛可以治癒「受傷的記憶」。「耶穌的苦難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治癒受傷的記憶(轉述聖十字保祿)。
  • 2020年最新諷刺插畫,讓你看清這個時代,暴露出來的問題
    不過每一個時代都會伴隨出現每一個時代的問題。甚至,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間,每一年人們的行為都會隨著環境而發生改變,隨之也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 以手機來說明,現如今無論是上到九十九的老奶奶,還是下到剛會走的小朋友,誰不是每天捧著一個手機,不停的刷來刷去。要知道在幾年前,手機還沒有那麼多的功能,人們也不會隨時隨地的拿出手機來玩。
  • 三千年一遇之世界大變局 「意識經濟時代」悄然來臨
    中國國學與未來學研究者、中華互親文化倡導者、《新世界修養》新書作者李儒奇在網絡發布2021年新年致辭微視頻,題目為《三千年一遇之世界大變局》,提出人類正面臨著三千年一遇之世界大變局,一個無比嶄新的「意識經濟時代」正悄然來臨。此前不久,他參加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關於《重塑中國家庭教育世界話語權》的發言,引發多家媒體報導。
  • 讓人重新開始反思生活的12幅諷刺插畫
    而今天,么哥就將帶來讓人重新開始反思生活的12幅諷刺插畫。要想了解它們的含義,或許你需要更為仔細觀看才行。1、日常每日有多少人在辦公室裡不斷的忙碌著?他們沒有白天也沒有黑夜,他們生活節奏快速,他們缺乏樂趣。而一切的忙碌都是為了生活,為了能夠在這悲傷的殘酷世界中繼續生存下去。為此,很多人不得不捨去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只能以此浪費生活和時間。
  • 蜘蛛之絲|佛祖無誠意的拯救,芥川龍之介對拯救者利己思維的諷刺
    《蜘蛛之絲》是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之一,這篇小說以極樂世界的佛祖用一根蜘蛛絲救贖地獄罪人為故事主線,讓讀者深刻體會到,剪斷那根代表「救贖」之蜘蛛絲的,正是人的利己心。基於此,許多人認為《蜘蛛之絲》諷刺的是人的利己心。這種解讀很深刻,但卻總覺有那麼一絲意猶未盡。
  • 以《諾丁山》為例,淺析好萊塢浪漫愛情電影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刻畫
    我們可以從電影美學、主題塑造和社會反思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愛情教科書,電影《諾丁山》的藝術魅力。我個人在整部電影中最愛的一段,就是大明星和平凡人,結束充滿煙火氣的家庭晚宴之後,隨意散步到了一處靜謐的私人花園,翻越鐵門之後就是另一個世界,進入了一個浪漫又安全的私密空間,感情迅速升溫。
  • 2020水瓶時代:源頭之愛
    在水瓶座時代:自己就是答案、因為水瓶座時代,人人都會被喚醒、人人都會被重建、人人都會自主、樂活、創和、與高我會合。在過去,雙魚時代,處于禁言時代,求統一的時代,一個『一言堂』的社會結構,人人都愛以犧牲自我,犧牲自由和自主來換取整體統一,每一個人,都淹沒在雙魚時代統一的信仰之下。
  • 諷刺社會現實的句子,犀利經典,值得每個人反思!
    六、這個城市沒有草長鶯飛的傳說,它永遠活在現實裡面,快速的鼓點,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虛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張愛玲七、世上什麼都能重複,戀愛可以再談,配偶可以另擇,身份可以炮製,錢財可以重掙,甚至歷史也可以重演,惟獨生命不能。八、能自己花錢解決的事,儘量別動用人情,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人情比錢貴得多!
  • 《jojo的兔子》並不是第一部以納粹和元首為對象的諷刺喜劇
    在新納粹主義抬頭的世界和保守的好萊塢,很難想像以「10歲的德國少年喬夢想成為最棒的法西斯分子」為主題的影片是如何製作的。當然,《jojo的兔子》並不是第一部以納粹和元首為對象的諷刺喜劇。《jojo的兔子》的發行商迪斯尼公司於1943年推出了諷刺唐老鴨的動畫片《元首的尊容》(Derfuehrer ' s卓別林在1940年的《獨裁者》中,表現出了電影史上最滑稽的希特勒形象。
  • 梅根·馬克爾和哈裡王子與Spotify的交易是對王室的嘲弄
    哈裡王子和梅根·馬克爾已經與SPOTIFY籤署了一項協議哈裡王子和梅根·馬克爾並不滿足於和Netflix那份1億多美元的協議,他們又與Spotify籤署了一項協議。這與哈裡王子本人在2020年初發表的言論大相逕庭,哈裡王子稱,他和梅根別無選擇,只能退出:梅根和我結婚後,我們很興奮,充滿希望,我們來這裡是為了服務。由於這些原因,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悲哀。我和妻子做出的退一步的決定並不是我輕率做出的決定。
  • 「兩頭婚」惹爭議,婚育自由不該受他人嘲弄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兩頭婚」這一江浙滬地區興起的婚姻形式登上熱搜,被大眾所關注。這種婚姻形式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被林徽因懟,被魯迅瞧不起,被張愛玲諷刺,大家為何都不喜歡冰心
    她的文字清麗,雋永,永遠帶著孩童的清澈和溫柔,她眼中的世界是浪漫的,美好的,充滿善意的。在民國那個遍地是「大家」的時代,她的文字驚豔了一個時代。儘管如此,好事者還是能從冰心和林徽因的關係中品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兩人之間的矛盾衝突是傳統觀念與新式思潮的矛盾衝突,從冰心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冰心的內裡是一個十分傳統的女子,是溫婉端莊的大家閨秀。而林徽因則不然,她浪漫,理智,美貌,嚮往自由,善於交際,是驚豔了一個時代的名媛。
  • 真正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愛自己那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人是否可以主動掌控自己的愛生活中,愛上某個女孩,然後結婚,然後愛上其他女人,然後吵架,然後恨,然後離婚。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說明:人是可以主動掌控自己的愛恨情仇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這個主觀能動性由受控於人的自我意識,人的自我意識是人的最高指揮官。
  • 我不是藥神,從人物、情節來看,諷刺手法引出生存訴求的主題
    影片豆瓣評分9.0,愛奇藝評分9.1。部分情節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在原型的基礎上運用電影藝術手段進行包裝,聚焦社會痛點,深入挖掘弱勢群體根本,探討血癌患者生存訴求,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佳作。一,對人物對立語言設計的精心安排,極盡諷刺之能,引出電影主題當兩個對立的詞語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時,想想都覺得很諷刺,比如善與惡,對與錯,但是它們又合理統一地存在,歸根結底,還是個人訴求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