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小編第一次看這種讓人很矛盾的劇。讓人思考很多:好和壞的標準是什麼?人們是在聲討惡人還是聲討惡?「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這八個字大概是一生都要學習的修養。特別是在輿論媒體快訊爆炸的時代,如何保持理智思考的能力、共情力,讓自己發表的言論不會成為刺向別人的刀刃。但沒有人是局外人,民主法制也不應該是用來討好民眾討好媒體的工具。希望社會上可以多一些王赦和應思悅。
一開始,一個有精神障礙的患者李曉明,想幹一件大事,想全世界知道他,然後去電影院殺人,導致9死22傷,社會媒體曝光他的家人、住址,接著受害人家屬和一些打抱不平的群眾(鍵盤俠?)就去把兇手的麵館砸了寫一些詆毀的字潑油漆砸門恐嚇。家屬也覺得很愧疚,想去道歉賠錢,把店和房子賣了,父母當眾下跪道歉,然後媒體記者就說「下跪是真心的嗎是有人叫你們這樣做嗎」。
看到這,我有同情家屬,他們真心抱歉也愧疚,還認為下跪是演的(人們只相信他們自己所認為的)但是同樣覺得這道歉沒用(把別人孩子都害死了)。但自從那件事,家屬天天在家不敢出門,出門也戴口罩,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兩年後母親讓女兒改名:李大芝使她振作精神出去工作不能頹廢了。
然而,就是這麼巧,李大芝的領導宋喬安就是受害者家屬之一,得知當天晚上李曉明被懲罰的同時,知道了李大芝是李曉明妹妹,就叫攝影跟拍她們一家,李大芝就去公司和宋喬安質問(這場戲被賈靜雯的演技震撼),讓我最深刻的一句是「你們媒體殺的人不比我哥少」。讓我想到了一些營銷號跟風炒作,把事情搞大,無事實依據的黑明星,使明星受到語言暴力、人身攻擊。
其實,看到後面,發覺宋喬平像個天使,應思聰闖進她辦公室,拿著玻璃,她並沒有害怕的大喊大叫,而是安無他的情緒,當應思問「為什麼是我」,意思應該是得知當天晚上李曉明被懲罰的同時,知道了李大芝是李曉明妹妹,就叫攝影跟拍她們一家,李大芝就去公司和宋喬安質問(這場戲被賈靜雯的演技震撼),讓我最深刻的一句是「你們媒體殺的人不比我哥少」讓我想到了一些營銷號跟風炒作,把事情搞大,無事實依據的黑明星,使明星受到語言暴力、人身攻擊。
最後大結局,所有人都釋懷,受害人家屬和家屬會談,其實也算原諒家屬吧,但也不會忘記失子之痛,宋喬安也把兒子的一句話送給他們「希望就在雲後面」。我覺得其實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都想為了自己好,我們作為旁觀者,上帝視角,他們沒有很大的對錯之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壞標準,不能拿你自己的標準尺子,去衡量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