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狐塗丨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 毒性哪個強?

2021-02-12 狐狸罐頭

食色性也。色,食之性也。

食物對於人類而言,體驗過程往往是先從眼睛開始。如下圖,大家感受下,是不是有那麼一點愉悅的心情。


食品的顏色至少給你帶來了兩方面的信息,品質和風味。新鮮的葉菜至少是嫩綠的,發白的西瓜瓤預示這是一個不甜的瓜。超市裡賣的糖果,紅色可能表示草莓味的,紫色則往往是代表著葡萄味。顏色對於食品是如此重要,那麼伴隨著食品工業化革命,色素粉墨登場。天然食品大多具有它本身的色澤與香味,但在食品的加工、貯藏過程中常會使其不同程度根去或完全喪失原有的色澤。因此, 為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質, 並保持良好的色澤,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食用色素來提高食品的商品性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選擇。

1.聽說色素有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之分,是這樣嗎?

沒錯 , 根據色素的來源,那些由動、植物組織中(包括微生物)中提取的色素就是天然色素,如從紫膠雌蟲分泌的樹脂狀物質中提取的紫膠紅,以及從葡萄皮中提取的花青素。而那些採用化學方法直接合成的色素,則稱為人工合成色素,如胭脂紅、檸檬黃等。

2.聽說相較於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更不安全,那麼是不是人工合成色素加工的食品就不更安全?

從人們的直觀認識出發,天然色素存在於自然動植物,其安全性理應要比化學合成的色素更為安全。但如果從科學評估角度出發,問題的答案可能並不和人們的預期一致,也並不意味著用人工合成色素加工的食品就不安全。

先來說個例子,有人一天內吃掉3-4斤的桔子,隨後他整個人的皮膚都變黃了。如下圖,這究竟是腫麼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吃桔子太多中毒了!準確的說是桔子吃太多,導致攝入的天然色素胡蘿蔔素過量,中毒的外在表象就是人被染成黃色了


不過不用擔心,停止吃桔子,過一兩天皮膚就恢復原來的顏色了。用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明對於食品安全而言,一定要知道「萬物皆有毒,關鍵看劑量」這句話,天然色素也不例外。

那麼各種物質的「毒性」應該怎麼評價呢?

毒性是指某種物質對機體造成損害的能力,毒性大就是說較小的量就能對機體造成傷害,毒性小則必須用很大的量才能對機體造成傷害。而動物毒性試驗,是取得對物質的毒理學評價的重要方法。這其中的動物急性毒性試驗又可以對物質的毒性做出比較直觀的量化。急性毒性試驗室一次性給予受試動物(白鼠)較大劑量攝入,隨後觀察受試動物的反應。這裡用LD50 來表示致死劑量,也就是說這個致死劑量導致了受試動物50%的死亡。

簡單說LD50越大,物質的毒性就越小。LD50越小,物質的毒性就越大。根據LD50的數值不同,我們可以將物質的毒性進行劃分,見下表:

現在大家知道了,天津事件中的氰化鈉為什麼是劇毒了吧,就是從這個毒性分級表來的。

3.那問題來了,食用合成色素的毒性是不是比天然色素的毒性強?

這個問題需要用數據來說話,見下圖和表格。

通過上面數據對比發現,無論是合成色素還是天然色素,其毒性均為低毒,實際無毒或無毒,單從這一點出發我們不能得出天然色素就比合成色素安全的結論。

4.食品中色素的用量又是怎麼規定的?

毒理學評價裡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武器,就是慢性毒性試驗。它的目的在於觀察受試動物長期少量攝入受試物所產生的反應,這裡的長期可以是動物終生,也可以是動物的若干代(一般為三代)。慢性毒性試驗的目的在於觀察短期急性試驗所不能測得的反應,尤其是進行性的不可逆的毒性作用和致癌作用。

通過慢性毒性試驗可以確定受試動物的最大無作用量(MNL),這個MNL是指長期攝食該物質無任何中毒表現的每日最大攝入劑量,單位是mg/kg(bw),它是提供食品添加劑長期(終生)攝食對動物本代健康無害,並對下一代生長 影響的重要指標。

有了這個動物的最大無作用量MNL的數據,就可以得到關於人體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L)。但是,由於動物和人體之間的差異,必須用一個安全係數進行換算。考慮到種間毒性 (不同物種)相差大約是10倍左右,以及同物種間不同個體對毒性敏感差異也在10倍左右,這個安全係數就被設為100倍(10*10),也就是MNL的百分之一可以得出ADL。

舉例:合成色素莧菜紅的大鼠產期餵養中的最大無作用量MNL是50mg/kg,將這個數值除以100後得到0.5mg/kg的ADI。也就是如果你的體重是60kg,那麼你每天吃莧菜紅的上限是0.5*60=30mg,這個量的意義就是你終生每天都吃這麼多莧菜紅,也不會對你的身體造成健康危害。

然後根據ADI來測算食品中該物質允許添加的最大量。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建議推行丹麥預算法對此進行估算,也就是依照誇大了的攝入水平進行計算。比如:假設 人每天攝入的固體食物和飲料存在一個誇張的 上限,即固體食物不會超過25g/kg,液體食物不超過100ml/kg。如果你60kg,你再牛再是吃貨,你一天內也吃不下超過1.5kg的固體食物,也喝不下超過6升的飲料。那麼,通過這個上限以及添加劑的ADL值,就可以得到了食品中的具體允許添加量了。

比如我國國標《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的色素在不同食品中的用量,如下圖舉例:

《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的色素在不同食品中的用量,保證了你攝入色素的量不會超過該色素每日的 攝入總量,這樣就不會給你帶來健康風險。同樣,美國FDA、澳新食品安全局、歐盟食品安全局也都是這樣規定的。

結語:

無論天然色素還是合成色素,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都必須符合相關的標準和用量規定,這樣保證了安全食品提供給消費者。

另外,對於合成素色的安全性質疑,其實看看合成色素的歷史就知道答案了。早在20世紀初的時候,人類就以苯胺為原料,合成了許多色素,整個合成色素家族多達700多種。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人類對合成色素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許多合成色素被發現存在有安全性的問題而被淘汰。時至今日,可以做為食品添加劑的合成色素也就十幾種,它們的安全性是經過相對充分的科學試驗證明的,是可靠的。

這裡引用美國FDA消費者風險交流上的問答對本文作結:

- How safe are color additives?(色素到底安全嗎?)

- Color additives are very safe when used properly(當正確使用色素時,它們非常安全)

(本文原載於知乎)

相關焦點

  • 認識「彩妝師」著色劑:比較天然與人工色素
    在某網絡平臺上,一個關於「飲料色素」的實驗熱度居高不下,用色母片浸泡在顏色飲料中,飲料瞬間褪色。阿婆主大發言論:「大多數顏色飲料都是人工色素!令人惶恐!勸退!」食用色素真的錯了嗎?色母片讓飲料褪色=含有人工色素=不健康?
  • 人工色素與天然色素是否相融
    天然色素:頭髮自身所含的色素狀況,未經染色處理。人工色素與天然色素是染髮中較為常提起的專業術語,但很多染髮師對此兩者的認識有很大的誤區,尤其在於染色過程,認為應當是相融在一起的,才有了視覺的染色的結果。事實上人工色素與天然色素是無法融合在一起的,而是相疊的。常規色中,利用雙氧結合染膏,褪淺天然色素,而後回填色調。
  • 染色水果,色素的安全性
    色素也稱為著色劑,它是一種能使食品著色的添加劑。食用色素可以分為天然食用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按溶解性又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兩類。天然食用色素主要來源於動、植物,微生物。天然色素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營養價值,但有不易溶解、染色不均勻、易褪色、成本高等缺陷。
  • 漂亮食物的誘人外衣——人工色素
    食用色素按來源不同可分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兩大類。天然色素色澤自然,不少品種兼有營養價值,有的還具有藥療效果,然而,天然色素穩定性較差、易褪色、不易溶解致使染色不均勻、產量有限導致提取成本高,所以在食品加工產業中的使用也受到的很大的限制。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隨著化學工業和食品工業技術的發展,人們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獲得了多種人工色素。
  • 色素源於天然、食品更加安全
    現在常用的食品色素包括兩類:天然色素與合成色素。天然色素來自天然物,主要由植物組織中提取,也包括來自動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學合成方法所製得的有機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製成的。
  • 人工色素為什麼不能染淺人工色素
    人工色素為什麼不能染淺人工色素:1:因為目前市場上鹼性染膏佔主流,首先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鹼性染膏染髮的原理。雙氧奶的作用是氧化分解自然色素,氧化組合人工色素。染髮的過程就是通過雙氧的分解的活性氧,將頭髮中的自然色素分解去除,氧膏中的人工色素通過鹼性成份(胺類成份、阿摩尼亞)膨脹頭髮表層進入頭髮內部,進入的人工色素通過雙氧氧化結合在頭髮內部。
  • 人工合成色素之胭脂紅
    胭脂紅(carmine),又名麗春紅4R,是一種單偶氮類人工合成色素。
  • 長期服用人工色素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
    最近網上有一則新聞,說的是青島一位女士在某個蛋糕店定了一個鮮奶蛋糕,當天晚上,她和孩子吃完蛋糕後,突然發現兩人的舌頭全都變成了紫色。直到第二天中午,舌頭上的紫色仍然沒有褪去,並且嘴裡還有苦澀感。最後相關部門證實該蛋糕店使用的色素是不合格產品。說到這裡,360常識網就要為大家科普下啦,我們平常吃到的色素分為兩類,一類是天然色素,一類是人工合成色素。
  • 陸豐紅曲米色素經銷商
    著色劑又稱食品色素,是使食品賦予色澤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屬於食品添加劑中的一類。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食品著色劑有60餘種,按其來源和性質可分為食品天然著色劑和食品合成著色劑兩大類。食品天然著色劑主要來自天然色素,按其來源不同,主要有三類:一是植物色素,如甜菜紅、薑黃、β-胡蘿蔔素、葉綠素等;二是動物色素,如紫膠紅、胭脂蟲紅等;三是微生物類。
  • 最有可能毒殺金正男的蓖麻毒素、河豚毒素毒性有多強?丨科通社
    它們的毒性有多強?生活中存在這幾種物質中毒的可能嗎?最有可能「毒殺」金正男的這三種物質,它們的毒性有多強?為什麼會是這幾種物質? 生活中存在這幾種物質中毒的可能嗎?根據相關媒體所獲得的閉路電視內容描述,在2月13日上午8時50分左右,案發時金正男是單獨一人在自助登機櫃檯排隊,當時他身穿深色polo上衣,突然兩名女子一前一後出現,一人由後以手臂箍頸將金正男制伏,另一人則朝他的臉部噴射不明液體,隨後便匆匆離去,全程不超過5秒。
  • 如何辨別天然色素口紅和人工色素口紅?
    口紅中的色素分為天然與化工兩種,天然色素對人體無害,而化工口紅中的重金屬對人體的健康卻是有害的,其中最主要的重金屬為鉛和汞。基本上所有化工色素中都含有鉛,美國食品與藥物辦理局2011年的申報就發現——深花粉色的口紅含鉛量最高,無色潤唇膏的鉛含量最低。
  • 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添加劑:天然色素,全球市值上百億!
    色彩給予人的印象深刻,消費者也常將色彩與味道、新鮮等聯繫起來,但當以這些食材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食品顏色不符合期待時,就會覺得不對勁!因此,「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製造過程中擔當了調色的角色,讓食品看起來更好吃!不過,在全球追求天然純粹與健康的風潮下,工業化大量生產的「人工合成色素」卻開始背負罵名。
  • 人工皮和牛皮的區別 人工皮和牛皮哪個好
    人工皮和牛皮的區別 人工皮和牛皮哪個好 2020-03-31 16:06: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人工皮和牛皮的區別,人工皮和牛皮哪個好?
  • 怕人工色素?這些天然的食物色素,給娃吃好處多
    食物能呈現五彩繽紛的顏色,是因為食物本身就含有各種顏色的色素。大家發現很多食物會掉色,就是因為食物中的色素溶解所引起的。食物中的色素按照其溶解性一般可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水溶性色素就很容易遇水溶出,發生掉色現象。那麼哪些食物中含有水溶性色素,哪些食物中是脂溶性色素呢?
  • 真相館|食用色素一概而論可不公平,有些食用色素還對身體益處多多
    這種誤解來源於對食用色素的不了解,大多數人對色素的反應就是人工合成,對身體有害。既然對人工合成色素害怕,小焙妞就從合成色素說起。第一個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叫做苯胺紫,這種物質是從煤焦油中提取出來的,發現苯胺紫的人當是其實是想人工合成奎寧這種物質(奎寧是治療瘧疾的良藥),歪打誤撞合成了苯胺紫,所以後來的人工合成的色素基本都屬於煤焦油系染料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會在人體內可形成致癌物質如β-萘胺之類,存在安全性問題,故各國都加以嚴格限制。那麼有人可能要說:小焙妞你之前可是為食品添加劑平反過的!
  • 新年捯飭 | 塗指甲油和做美甲,哪個傷害大?很多人中招了還不知道!
    >,能讓指甲油迅速乾燥,並且增加其持久性;6.色素:包括無機的色素(如:氧化鐵)及各種有機顏料。指甲油中的毒性成分也會導致諸多不良反應。指甲油中的大多數液態成分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學物質,其中毒性最大是苯類、甲醛、鄰苯二甲酸酯,其次是丙酮和乙酸乙酯。
  • 指甲油很美,怎樣塗指甲油和保養指甲?指甲油的三大危害你知道?
    所用的材料是鳳仙花,做法是取腐蝕性較強的鳳仙花的花和葉放在小缽中搗碎,加少量明礬,便可以用來浸染指甲,這是我國有史記載的早期指甲油。傳統油性指甲油的技術背景 指甲油的生產技術日積月累逐漸成熟,不僅在亮度、快乾性、持久性等性能越來越好,而且由於加入了各種色漿、珠光粉、閃片、夜光粉等裝飾強的材料,產品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能彰現個性。指甲油的主要成分都有哪些?
  • 使用天然色素著色的酸梅粉著色效果
    使用天然色素來對食品著色相對比較安全,幾乎對人體沒有健康危害,甚至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值得提倡,在這個年代不建議食物在使用化工合成色素來著色了!使用天然酸梅粉色素來著色,效果逼真、自然,著色後與標準樣品著色效果一致,外觀很難區別樣品與添加天然色素的產品有什麼不同,建議酸梅粉生產上使用天然酸梅粉色素,安全、健康、利人、利己!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留言交流。Use natural plum pink pigment for coloring, the effect is realistic and natural.
  • 黃麴黴毒素B1毒性太強!寵物如何避免中毒?
    黃麴黴毒素B1(Aflatoxin B1簡寫為AFB1)是二氫呋喃氧雜萘鄰酮的衍生物,含有一個雙呋喃環和一個氧雜萘鄰酮(香豆素)。黃麴黴毒素B1對包括人和若干動物具有強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對肝臟的損害。在天然食物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危害性也最強,國家質檢總局規定黃麴黴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檢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