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粉企業跨界生產消毒液,紹興化危為機跑出復工達產加速度

2020-12-2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子芳 通訊員 俞丹

隨著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復工復產的戰役也進入到「下半場」。

紹興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硬、兩戰贏」為目標,引導人才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全市430家人才企業復工達產呈良好態勢。

生產珍珠粉的企業「跨界」消毒液,工業機器人公司研發新一代口罩機

疫情期間,口罩、消毒液等成為緊缺的重點物資。為支援防疫工作,紹興多家人才企業緊急跨界生產防疫物資,展現出「多面手」所具有的出眾能力。

位於紹興諸暨市的長生鳥藥業復工後,生產線上原本的化妝品改成了84消毒液。

「我們的核心業務是生產珍珠粉及其護膚品,但是疫情不等人。」公司董事長、省級引才計劃人才阮華君說,2月初,公司就決定生產84消毒液,作為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主打產品與消毒液生產有共通之處,公司還擁有多名該領域研發人員。

長生鳥「跨界」後首先碰到了生產許可問題,在駐企指導員的協助下,企業在3天內申請到「84消毒液」生產許可資質,更是通過「綠色通道」,13天完成了原本需要240天的申請商標初審公告流程。目前,這條日產「84消毒液」50噸的全自動生產線正全天候運行

無獨有偶,位於嵊州科創中心內的浙江大川機器人有限公司,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口罩機的研發。作為一家工業機器人製造公司,該企業在引進的烏克蘭信息技術專家布諾寧的帶領下,利用一個多月集中攻關,終於研發成功更加智能、高效的新一代口罩機。

「口罩機的製造技術難度不高,難的是如何提高生產率和良品率,我們在口罩機上使用了更高質量的醫用剪刀,並調整了剪刀尺寸和安裝位置,優化了機械結構。」公司總經理趙鋆介紹,目前該口罩機生產的口罩已大量面市。

高新技術企業調整方向謀破局

疫情衝擊下,科技創新成為紹興人才企業提升「免疫力」的有力舉措。

位於紹興濱海新區的浙江普施康生物有限公司,研發出用於檢測新冠肺炎感染者IgM/ IgG的化學發光免疫磁珠試劑盒,該試劑盒以最低成本達到檢測速度更快、結果更優的效果。目前相關產品已獲得歐盟CE認證後,正著手準備出口國外。

「之前產品由於品牌知名度不高,很難進入公立的二級以上醫院,但是公司從未放棄科研創新,正是藉助這次疫情危機,公司產品不但進入了20餘家二甲、二乙醫院,甚至還進入了2家三級醫院。」公司董事長、國家級引才計劃人才餘波說。

科技創新是人才企業發展的底氣,機遇從來只垂青有戰略眼光的企業。

浙江澎湃生物是一家從事多肽研發、生產、銷售的生物醫藥公司,藉助用於化妝品生產的大蒜抑菌素,公司團隊研發的多肽養膚抗菌噴霧成功面市,作為首款含護膚功效的天然手部消毒產品,不僅達到了99%的廣譜殺菌功效,而且環保無毒、安全無刺激、經口無害,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市場高度認可。目前,企業已累計生產該款抗菌噴霧10萬餘支,同期銷售收入增長200%。

訂單數量逆市激增的還有紹興「海內外英才計劃」人才權五大帶領的福元科技,該公司研發的染色人工智慧項目,契合了紹興印染企業發展需求。特別是這次疫情,倒逼著紹興紡織印染企業加速智能化改造步伐。正是憑藉這一「硬核科技」,僅4月份,企業訂單數就已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半。

人才企業開足馬力邁向「滿負荷」

5月,天氣晴朗、惠風和暢。紹興人才企業復工復產近三月,「我們不會因爆單而延誤,更不會因疫情而退縮」,省級引才計劃人才、紹興拓邦電子總經理張震華說。

拓邦電子是一家專注於研發工業生產添加劑,提升太陽能電池發電效率的企業,由於添加劑在產業鏈中屬於易耗品,企業在任何一個環節「卡殼」,都可能波及客戶企業停工停產。

據張震華介紹,企業復工初期,駐企指導員和對口部門天天上門送關懷,指導防疫措施,現場解決困難;公司員工返崗困難,政府提供專列包車返崗;員工出現短缺,政府組建雲平臺幫助「線上」招聘;企業流動資金困難,政府更是落實房租補貼、社保減免政策,紹興落實落地浙江省委組織部「助企八條」給企業送來了「及時雨」。

「我們公司正爭分奪秒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把定好的進度搶回來、把落下的任務補上來,推動復工復產轉向滿工滿產,目前產能相比年前增加了20%,4月份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0%。」張震華說。

在復工達產的路上,還有很多像拓邦電子這樣的企業。紹興「海內外英才計劃」人才樓朝平帶領積準生物,以體外診斷技術積累和經驗,為海外國家提供一站式新冠檢測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接下不少訂單。

紹興「海內外英才計劃」人才劉偉鵬帶領綠斯達公司,實行「開機不停機」,目前公司新增2條生產線,4月份產品銷量止降激增,同比提高26.3%。「海內外英才計劃」人才汪小明帶領浙江天雄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實現滿負荷生產,相關產品訂單已排到今年年底。

復工復產就是對抗疫情,達產達效就是護航經濟。從實驗室到生產車間,從紹興到海內外,紹興人才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滿產的步伐加快了,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回升了,紹興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硬、兩戰贏」中推動人才企業加速駛向生機盎然的明天。

相關焦點

  • 打通產業鏈條堵點 河北省工業企業跑出達產達效加速度
    打通產業鏈條堵點 開足馬力以豐補歉河北工業企業跑出達產達效加速度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米彥澤)6月4日,記者走進位於定州市的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只見工作人員正在流水線上忙碌,一輛嶄新的客車走下生產線。
  • 泉山區跑出加速度,全力推進企業復工達產
    2月20日,泉山區區長李勇到泉山經濟開發區、中國石化管道儲運有限公司、徐州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徐州市外事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調研指導企業復工達產工作。
  • 精準施策 化危為機——南寧市青秀區貼心服務企業確保復工復產觀察
    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以來,青秀區多個小區被封閉式隔離,轄區企業復工復產面臨諸多困難。城區堅決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由處級領導組成復工復產工作組,深入重點企業走訪服務,實地了解困難、現場解決問題;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採用可執行、能落地、管用有效的措施為企業分憂解難,全力以赴化危為機——缺資金,怎麼辦?
  • 安全「掃雷」出實招,精準助力復工達產 ——重慶江記酒莊有限公司...
    華彬偉玻璃廠位於江津白沙園區其主要功能為配套江小白生產所需酒瓶,其年用氣量達1000萬M3。目前,復產初期已達2萬M3/天。大宗用戶組組長周立崴向大家介紹。在接到復工申請後,為保證「江小白」按時安全復工達產,在調壓設備維護方面,一是以燃氣檢測儀對調壓櫃內法蘭、接口全面驗漏。深入檢查調壓櫃內部件、壓力有無波動、流量計運行情況等。
  • 全力支持外資企業復工達產(政策解讀·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不少在華外資企業面臨生產經營方面的現實困難。各地各部門積極出臺各項政策舉措,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協助外資企業復工達產,穩定在華投資企業預期和信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率穩步提升。對全國8200餘家重點外資企業調查顯示,截至4月底,復產率超70%的企業佔76.6%。其中,外資製造業企業復產率超70%的企業佔81.2%,服務業企業復產率超70%的企業佔66.8%。
  • 貴陽: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復甦的城市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當前,我市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各級各部門因勢而動,制定高「契合度」的相關政策措施,主動靠前服務,創造條件、精準穩妥解決當下復工復產面臨的問題,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專班推動助力恢復農業生產經濟要發展,產業是關鍵。
  • 寶雞市國資委:當好企業「服務員」跑出復產「加速度」
    寶雞市國資委:當好企業「服務員」 跑出復產「加速度」通訊員/趙猛 李小剛連日來,在疫情形勢逐漸得到緩解情況下,陝西省寶雞市國資委及時分析研判市屬國有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第一時間下發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 創新「雙軌」模式 桐鄉跑出時尚產業復工加速度
    ,受疫情影響,時尚產業相關企業,同樣面臨著復工延期、外地員工無法返崗等問題和挑戰。可小布走訪發現,與防疫復工拼速度、爭時間的企業和平臺,已有很多。為合力打贏防控阻擊戰、發展總體戰,濮院鎮線上線下兩手抓,一方面全力組織企業儘快復工復產,一方面鼓勵企業提前開啟「雲辦公」,並積極向線上市場拓展。在確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濮院創新探索的「雙軌」運行模式,跑出了時尚產業復工的「加速度」。「這是我們首次嘗試針對個人端的平臺推廣,目前來看很成功。」
  • 無錫政法系統各司其職 依法保障企業復工達產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疫情期間,無錫全市政法系統強化科學防控,優化司法服務,為依法保障企業復工達產,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宜興市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涉企刑事案件中,對復工復產在即的3家涉案企業及其負責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依法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新吳區檢察院在辦理某科技創新企業涉嫌犯罪案件中,綜合考慮案件情節,召開由當事人、辯護律師、人民監督員、特約檢察員等參加的聽證會,依法對涉案企業和4名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
  • 溫州鹿城:推動資源「內循環」復工跑出「加速度」
    企業也可通過捐贈防疫物資等形式進行企業互助。2月21日,語妍鞋業申請了500個一次性防護口罩。「我們計劃本月24號開工,可為員工購買的口罩卻要下月初才到,這個『貨架』非常好,不僅能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還為陸續的返崗人員提供長期保障。」語妍鞋業復工聯絡人說。豐門街道開設「暖心助企貨架」。
  • 泰安市人社局:開展「政策敲門」行動 支持企業復工達產
    按照泰安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全市人社系統迅速行動,專題研究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泰安市應對疫情穩就業政策實施細則》《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用工保障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並隨即開展穩就業「政策敲門」行動,積極落實一次性用工補貼等政策,全力支持企業復工達產。
  • 疫情之下蘇州吳江開發區衝出一支精兵,「智能製造」為復工達產賦能
    吳江華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豐電子」)位於蘇州吳江開發區,目前有8000多名員工,主要生產電子元器件,原為一家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近日,在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後,華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達產率現已超90%。受疫情影響,不少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復工之路相對艱難,勞動力短缺、員工「返崗率」不足等,困擾著企業。
  • 復產馬力足,魯企搶春光 山東規上工業企業復工面達98%
    截至2月27日,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開工26582家,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98%;復工人數394.73萬人,佔職工總數的74.1%。抓疫情防控就要抓企業復工復產,抓企業復工復產就是促疫情防控。山東兩副擔子一肩挑,奮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用「山東熱度」溫暖這個料峭的初春。
  • 宏躍紡織:助力快遞跑出加速度
    車間內機器不停地運轉著。   據了解,我國有能力生產重型帆布的企業只有4家,位於台州臨海市邵家渡街道一處偏僻山腳下的台州宏躍紡織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自己研發設備和破解生產技術難題的企業。   企業轉產重型帆布   「宏躍紡織曾一度輝煌,也曾難以為繼。以前只想穩,現在,時機到了,我想抓住機遇做大做強。」宏躍紡織的負責人顏嬌玲說。
  • 逆則思變 化危為機——浙江多地按下經濟運行啟動鍵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鎮雄直達永康的首批省際包車永康提供&nbsp&nbsp&nbsp&nbsp(抗擊新冠肺炎)逆則思變 化危為機——浙江多地按下經濟運行啟動鍵
  • 防護服、口罩日產量百倍增長的背後,15個駐廠員的花樣復工招數
    正值春節假期,大部分生產企業已經放假,緊急復工面臨原材料供給、工人到崗、設備維護、物流運輸、安全生產等方方面面的問題。目前,江蘇省重點調度的120多家防控物資生產企業以及200家左右原材料、設備和其他配套企業全面復工達產超產,特別是十分緊缺的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等日產量較疫情初期成幾百倍增長,為省內防控和支援湖北提供了重要物資保障。
  • 阿克蘇地區二百二十八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
    3月18日,記者從地區工信局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地區通過穩保供、強幫扶、優服務,精準施策,打通企業復工復產「操作鏈」,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扎紮實實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地區228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全面復工。  新疆貴天化生態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農資化肥的公司,去年年底,企業機械設備安裝調試進入最後階段時,受疫情影響而停工。
  • 迎接「年終考」|當旗手、作標杆 跑出「臨淄加速度」
    今年以來,臨淄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重大項目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工作部署,牢固樹立「當旗手、作標杆」工作導向,創新思路解難題,埋頭苦幹保工期,重點項目建設跑出「臨淄加速度」。2020年,臨淄區共實施市區重點項目108個,總投資88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74億元。
  • 每天30萬隻,這家企業「跨界」生產醫用口罩:「我們有優勢」
    「口罩荒」也成了擋在不少企業復工路上的難題。在此背景下,不少企業為了緩解當前防疫物資短缺壓力,紛紛「跨界」生產。經過多方努力,銀鴿投資購買的首條口罩生產線設備順利抵達第六生產基地 (漯河銀鴿生活紙產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調試中,預計首條生產線2月26日可試生產,日生產量可達15萬隻;屆時,銀鴿將實現醫用防護口罩產能「零突破」。據銀鴿投資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各地市企業正在逐步復工,不少企業口罩購買壓力劇增,市場需求增加。
  • 暢通「微循環」 南京交通為復工達產保駕護航
    自2月18日南京市《關於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復工達產的通告》發布以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南京市交通集團不斷採取有效措施,以「進度最快、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為目標,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為復工達產持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