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Pierre Marcolini 的世界,人們驚奇發現,巧克力的樣子變了,它們極致精微,輕薄如羽,在柔和的光照下透出細如凝脂的光澤,猶如一件微雕、一枚珠寶。
「它就像我們年少時在夢裡遇到的女孩那樣迷人,香醇的口感有一種情竇初開的滋味」。
Marcolini將各種水果糅進可可時,有人這樣說道。
待在比利時的這些時間,我看到每條街巷的空氣裡都瀰漫著可可的芳香。
走出幾米,不經意就有一間巧克力店現在眼前,這些久負盛名的巧克力店本身還帶有一種濃厚的文化氣息,讓人更是忍不住要進去一探究竟。
因此,當我和黑白色調組合而成的Pierre Marcolini相遇時,像比利時人那樣順腳就拐進這家巧克力店,也來得自然而然。
1991年榮獲比利時冰淇淋大師冠軍得主、1995年榮獲世界甜點冠軍、2000年榮獲歐洲甜點冠軍,比利時人Pierre Marcolini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巧克力品牌。
在短短的十幾年裡,它成為巧克力裡的「路易威登」,藝術感非常,比利時最貴巧克力,沒有之一。
與大多巧克力店把店面裝飾得雍容貴氣不同,Pierre Marcolini採用了簡單的黑白色調的門面,低調卻略顯得莊重典雅,而在繁華的都市街道上,卻顯得張揚惹眼。
展示臺是黑色,背景牆是黑色,毫無花哨裝飾的包裝是黑色的,連店員也是一身精緻的黑套裝,和傳說中的一樣,Pierre Marcolini是一位高要求的完美主義者。
這些早在記憶中出現千百次的場景,讓我明確了解自己的喜好,了解每款特品的出處。
儘管它的價格有些讓人望而生畏,不過在店中走走,即便是不買也是一種享受。
「我想試試最特別的parilin」
微笑的銷售人員Mark點點頭,從玻璃覆蓋起來的展覽品走出來,手託黑盤,分明呈列著各式各樣的巧克力。
這些巧克力的外形簡約,但不乏典雅,在店內柔和的光照下透出細如凝脂的光澤,猶如一件件藝術品,難怪有人把Pierre Marcolini店中的巧克力比作各種奇巧的珠寶。
「試試它們吧,味道很不錯」
經典套盒「24味巡禮」
口感酸酸甜甜,濃濃奶香,回味甜蜜
俄羅斯套娃巧克力,將俄羅斯傳統和歐洲文化結合的作品,更加入了從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那裡得來的圓點花案靈感。
一心想用巧克力作品來詮釋藝術的 Marcolini,為復活節巧克力彩蛋賦予了「紅皇后」、「瘋帽子」、 「兔子先生」等《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角色形象。
Marcolini 與音樂及服飾品牌Maison Kitsuné 合作設計的可愛狐狸「便當盒」
提到Pierre Marcolini最大的特色,
「大多數人認為是可可的百分比起到了重要作用,」 Mark說,「但事實上是由於可可豆的來源產生了作用。這種情況有點像葡萄酒一樣。」
目前世界上多數的巧克力工坊已不再從可可豆原產地直接進貨,而是向 Valrhona 或著Barry Callebaut 這樣的中間商購買已經烘焙好的豆子或是巧克力半成品進行再加工。
不滿於這樣的狀態, Marcolini 堅持親自探尋各地可可豆莊園,從豆子開始製作巧克力,自家完成所有 bean-to-bar 的過程。
2004年起,他開始從全球各處搜索最好的可可豆,尋訪世界8個國家、從12個莊園種植者手中帶回的珍奇可可豆,總是親自去農莊挑選可可豆並直接與農莊籤訂供銷合同,其對可可質量的挑剔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Pierre Marcolini親自以天才般的美食嗅覺及味蕾、頂尖的手工技術,釋放出每顆可可豆獨特迷人的層次風味、創造出的驚喜絕響的完美巧克力及甜品美食。
「可可豆才是巧克力的靈魂所在,若要做出完美的巧克力,就一定要從最源頭去挑選和了解它。」
Mark驕傲地介紹說,
市面上大多數巧克力商可能會告訴你巧克力的含量,不過我們能夠像介紹葡萄酒一般,告訴你可可豆莊園,甚至是莊主的名字。
「巧克力之於我們,等同於存在,也是生命的意義。」
每一粒的外形簡約但不乏典雅,對可可豆的處理很好突出了產地的風味。
造型搶眼,酸酸甜甜很是醉人。
一盒總共有七款巧克力片,含有從墨西哥、委內瑞拉、馬達加斯加等六個不同可可產地精挑細選的可可巧克力和一片PM自己的75%可可含量巧克力。
吃起來有酸有甜、有苦有辛香。
尤其當我品嘗古巴葡萄佳釀酒——馬克利尼宣稱是世界上唯一與古巴可可一起加工的巧克力製造者——我能察覺到微酸的巧克力裡櫻桃幹顫動的聲音。
於是,每塊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都是其追求完美、藝術創造力、人生感悟的縮影。他的巧克力不僅僅只是給人帶來味覺上的快感,而且融合了藝術和品質,淋漓得詮釋了一種內在價值。
Pierre Marcolini建議:
可可豆從採收、發酵、乾燥、烘焙、研磨,由可可汁製成可可脂與可可粉,最後再經加工成為消費者吃到的巧克力,是一個工序繁複的過程。」
因此品嘗巧克力不只靠味覺,同時也要用到視覺、嗅覺,甚至聽覺。
「一塊優質的巧克力應該外觀平滑有光澤,香氣濃鬱,入口時聲音清脆,味道濃醇,吃完後齒頰留香
而Pierre Marcolini自產的品牌代表巧克力在食用時,應該怎麼吃才對味呢?
像由產自古巴莊園的可可豆製成的二次方巧克力,就很適合搭配萊姆酒和威士忌,
而厚度僅3公釐的超薄片驚喜巧克力,則相當適合搭配咖啡來食用。
一塊小小的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之所以高貴,正因為它所蘊藏的已超越了巧克力自身。用Marcolini先生自己的話來說:
「做為一個巧克力大師的真正含義在於通過巧克力來傳達他的藝術、他的性格和他的身份」。
去的這天,正好下雨,買完巧克力給我包裝袋的時候,店員特意在紙袋上面罩了一層塑料遮雨罩。精緻,美觀,細心,一貫堅持著自己的品位和格調,這讓我動容。
正如「克拉克三定律」第三條所言:大凡足夠高深之技術,初看都與魔法無異。
一個滿世界亂轉,搜尋最好可可豆產地的人;
一個堅持自己製作,堅持可可原始濃香的人;
一個熱衷單一產地、單一莊園、單一種植可可的人;
一個活躍在大街小巷,讓巧克力充滿個人哲學的人。
我想,隱藏在 Pierre Marcolini 那些精巧細膩的巧克力背後的,不是魔法,而是這位世界甜點冠軍的匠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