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上好威士忌的單一麥芽來源,釀造葡萄美酒的名莊,原產地咖啡豆的手衝單品,卻很少有人將巧克力與可可豆的產地聯繫起來。來自比利時的Pierre Marcolini先生以其對可可豆追根溯源的探究精神與激情浪漫的藝術素養,為巧克力帶來「文藝復興」,賦予每一顆以其姓名命名的巧克力「高級定製」(haute)的全新境界。一起來跟隨我們走進真正的巧克力世界吧!
Bean to Bar
來自可可豆的迷人香氣
怎樣判斷一顆巧克力是否完美?答案或許與任何一道好的料理都相通:取決於用來製作它的原材料是否最優質。而巧克力的基本原料便是可可豆。
從15世紀可可樹在南美被發現(是的,可可豆比我們想像中個頭要大,並且長在樹上),到19世紀初被製成固體巧克力,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歷程。那時的比利時擁有全歐洲最多數量的巧克力工坊,他們從原產地進口可可豆,自己烘焙,然後製作巧克力。然而二戰之後,多數的巧克力工坊已不再從可可豆原產地直接進貨了,而是問中間商買來已經烘焙好的豆子或是巧克力半成品進行再加工。在這個平均每人一年要吃掉8.4公斤巧克力的國度,數之不盡的巧克力品牌竟都來自有限的幾家可可豆供應商。
從小對甜點及巧克力就極有製作天賦,並先後獲得「歐洲甜點冠軍」和「世界甜點冠軍」頭銜的Pierre Marcolini先生率先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決心打破這個壁壘。在他看來,可可豆才是巧克力的靈魂所在,若要做出最完美口感的巧克力,就一定要從最源頭去挑選和了解可可豆。1995年,他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創立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高級巧克力專賣店。於是一場關於巧克力的「文藝復興」開始了,Pierre Marcolini先生希望能重新定義大家心目中「厚重」、「甜膩」的巧克力形象,使可可豆優雅又迷人的香氣得以回歸。
「你永遠不知道世界上最好的可可豆在哪兒。或許就在下一次,或許就在那裡。這樣的探索令人欣喜若狂。」就像頂級廚師一定對食材挑剔又痴迷一樣,Pierre Marcolini先生對巧克力的熱情使他的探尋足跡遍布南美、北美、非洲和亞洲。每年,他都會跨越巴西、厄瓜多、古巴、加納、馬達加斯加、越南,探訪世界上著名的莊園,親自挑選可可豆,並從莊園主手中直接訂貨。
長年近距離的接觸使Pierre Marcolini先生對不同原產地可可豆的品性了如指掌。他尊重每一顆可可豆獨特的風味個性,對生產它們的莊園心懷感激,並以每噸高於市場價雙倍的價格直接交付到莊園主手中。「也許我的利益不如其他人多,但這樣可以使得整個產業更健康可續的良性發展,保證我的巧克力有最優質的可可豆來源。」
Renaissance of Chocolate
巧克力的「文藝復興」
在得到最優質的可可豆之後,Pierre Marcolini先生堅持自己烘焙。這在巧克力製作日益工業化的今天,實屬難得。他像對待初生嬰兒般飽含溫情地對待手中的可可豆,去除它們的殘餘溼氣並提升其香氣與口感,以確保人們在打開包裝的瞬間,可可豆的迷人香味便直抵嗅覺。
人們驚奇地發現,以往大而厚重、口感堅實的巧克力變得極致精微,輕薄如羽。在柔和的光照下透出細如凝脂的光澤,猶如一件高級的微雕藝術品。而於這優雅方寸間噴湧而出的豐富滋味,瞬間充盈味蕾,不太甜膩的味道,使得每一顆來自世界名莊、個性分明的可可豆味道彰顯無疑。
不僅如此,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用到的所有配料也都精選自世界範圍內最好的原料,像是摩納哥的胡椒、伊朗的開心果、大溪地的香草、西西里的玫瑰花瓣、佛手柑與檸檬、斯裡蘭卡的肉桂等等。
正如Pierre Marcolini先生將各種水果揉進可可時所說的,希望每一位品嘗過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的人都宛若經歷一場靈魂的旅行,感受到就像遇見我們少年時在夢中遇到的迷人女孩兒那樣情竇初開的驚喜與愉悅,暫且告別當下現實的所有紛擾。
「我的使命,就是讓每一顆可可豆,
秉持它獨特的生命力,以巧克力的形態,
給人們帶去愉悅。」
- Pierre Marcolini
Q&A
VOICER專訪Pierre Marcolini
Q:您對巧克力如此喜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A:從童年開始,很小的時候我就會拿玩具和別的小夥伴換巧克力吃。(噓!)到了14歲我非常確定自己想成為一名巧克力大師。
Q:您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何處?
A:生活中所有經歷的事情都是我的靈感來源,一次旅行、一頓晚餐、一個美妙的故事、一瓶香水、一次美術館的參觀等等。我把生活中這些令人產生「幸福感」的瞬間都融入我的巧克力中。
Q:一般來說您是如何挑選可可豆莊園的呢?
A:我們一般會讓莊園寄一部分可可豆過來先嘗試使用它們進行巧克力製作,如果認可它們的品質,便會親自去莊園考察,與莊園主直接溝通,建立聯繫與信任。
Q:網上有傳言說由於整個可可豆的產業供不應求,加上很多大品牌的壓價,到2020年我們可能將面臨吃不到巧克力的危險,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A:要知道現在歐美市場上給到可可莊園1噸可可豆的價錢是1200美元,而其實一個可可莊園要保證存活得需要2500美元每噸,而我們每噸給到莊園的價格是5000美元。也就是說,到了2020年如果真的可可豆減產,我們的巧克力還是能保證可靠穩定的可可豆來源。
Q:巧克力總是被人們認為是浪漫愛戀的象徵,是戀人之間互贈的禮物,也是點亮人心情的絕佳妙藥,您的巧克力創作是否也代表著您當時的心情?
A:我做巧克力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了,有時候我會回頭再嘗嘗自己幾年前的巧克力配方,我發現有些憂鬱的感覺在裡面,也許是當時製作時有些許憂傷,於是我改良了配方,再做出來送給身邊的朋友們,他們會說「啊,這回吃上去更愉悅了!」
Q:私底下除了巧克力之外,您還熱愛什麼?
A:紅酒和烹飪。我喜歡在家裡的廚房做些義大利料理,簡單的歐陸美味,日本料理等等,也喜歡時不時喝上一杯。
Haute Chocolaterie
高級定製的浪漫
Pierre Marcolini依據可可豆的不同特性,搭配出平衡又令人驚豔的各種口味,並且在外形與製作方式上也不斷挑戰創新,這也是品牌有「高級定製巧克力」之稱的緣由。
巴琳娜 (Pralines)
巴琳娜(Pralines)是比利時夾心巧克力的專用名詞,意指包裹著巧克力醬或焦糖榛果醬等內餡的巧克力。Pierre Marcolini先生選用全世界最好的堅果、新鮮水果、花卉及香辛料等食材,為夾心巧克力創造風味的無限可能。
二次方(Tablets)
二次方(Tablets)呈現趣味化的九宮格設計,九個格子分別刻上MARCOLINI字母,看似魔術方塊般充滿童趣,卻是巧克力行家級數的標誌。戒糖系列的二次方更是無糖無負擔,不用擔心過高的卡洛裡和血糖的上升。
超薄片驚喜(Palets Fins)
Pierre Marcolini先生花一年半時間研創的超薄片驚喜巧克力,將軟糯的焦糖內置其中,每片卻僅有4mm厚。正如Pierre Marcolini先生本人所言:「我愛簡單極致的東西,但這又是最難創造的。」
合作款與季節限定款
除了常年銷售的經典款,PIERRE MARCOLINI還根據時令推出合作款包裝和應季產品。Wonderland裡的「紅皇后」、「瘋帽子」、「兔子先生」如充滿童趣的雕塑,出現在2016年復活節推出的特別產品中。他也時常與同具創意的大師們跨界合作,比如他與Tom Dixon合作推出「London is Calling」包裝,讓色彩明亮,充滿工業感的倫敦磚造型與內裡感性的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交相輝映;與Maison Kitsune的合作,則像一隻充滿樂趣的日式「便當盒」。
現在PIERRE MARCOLINI已落戶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L2。在這裡,大家可以領略總共32款巧克力、多款馬卡龍,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總店最新推出並即將空運至上海進行銷售的花之夏季限量冰激凌。今年十月份,PIERRE MARCOLINI旗艦店也將於上海K11正式開業,令人無比期待。
如果你想更進一步了解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
可以掃碼關注品牌官方微信喔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公 眾 號
請 給 該 公 眾 號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
About Voicer
靈感點亮生活 生活溫暖人心
Voicer|一本分享生活和設計美學的在線雜誌
Contact us
Voicerme[a]qq.com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者合作意向請給我們寫郵件吧:)
點擊閱讀全文
立即瀏覽體驗出色的全新 Voicer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