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書瞌睡怎麼辦?媽媽不用嘮叨就解決,孩子學習閱讀效率翻倍

2020-12-21 Matt老師家庭教育

哈嘍,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一看書就瞌睡怎麼辦#

我以前有這樣一個毛病,只要一看書就犯困,哪怕是流行小說,看著看著都快要睡著了。後來一問身邊的朋友,原來有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而且不僅是成年人,孩子同樣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家庭教育培訓中有位家長跟我說,他兒子小學1年級,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喜歡踢球,可是只要往書桌前一坐拿起書還沒看幾頁,腦袋就開始向下耷拉,要是不叫他一聲,準能睡著了。

像這位家長孩子的情況,在培訓中遇到很多次,都是一看書就犯困。家長和孩子也談過,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已經很努力去看了,可困意就是止不住。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Matt老師講案例

看書犯困在很多孩子身上都發生,家長問題在於還沒搞清楚孩子是什麼原因就開始嘮叨,或者使用懲罰的措施,可這些方法幾乎不會有什麼效果,而且孩子還會越管越困。

家長的想法一般是,平時玩的時候不見你困,一開始看書就要睡,是不是成心啊。家長越想越生氣、越看越火大,所以就會嘮叨、指責、埋怨。

但這種方法只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認為家長完全不信任自己,導致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差。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看犯困呢?

看書犯困主要有三個原因造成。

第一,興趣低。

孩子無論做什麼事大多都是因興趣,只要是感興趣的事,一般孩子都會全力去做。看書同樣如此,這裡指的看書不僅只是學習用的事,也包括課外書。

如果孩子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或對看書的興趣,那麼就會精神分散、注意力不集中,而產生困意。

第二,前閱讀能力弱。

前閱讀是指在幼兒時期通過各種圖片、文字、圖像等形式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也就是說前閱讀就是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可家長往往忽略親子閱讀的重要性,所以導致孩子閱讀能力弱,就算是孩子對所看的書有興趣,由於不善於閱讀同樣也會導致瞌睡的情況。

第三,錯誤看書的姿勢。

這個原因反而是家長最容易忽略或者由家長破壞的。父母總是會要求孩子看書的時候要坐姿端正,使勁板著孩子的身體,甚至用上一些「道具」,可效果並不理想,有時候還會傷到孩子。

當然躺著看書更不對,這種姿勢看書不僅容易睡著,還會影響孩子的視力,這是必須要糾正過來的。

看書犯困的原因已經找到,那就需要家長針對孩子不同的原因應對。有家長覺得像前閱讀能力是孩子小時候培養,現在孩子大了怎麼辦?興趣也是一樣,怎麼培養興趣呢?

Matt老師劃重點

家長有這樣的疑問很正常,的確,前閱讀能力是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的,現在孩子已經上學了還能培養嗎?閱讀興趣、看書姿勢具體怎麼做呢?

針對這三種原因我們一一來解決。

第一,孩子大了如何培養前閱讀能力

前閱讀能力是需要依靠家長不斷地給孩子描述書或畫片中的顏色、形狀、符號等內容來鍛鍊孩子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刺激,從而練習孩子的閱讀能力。

同樣,雖然孩子已經過了最初的鍛鍊時期,但依然可以再培養,這時同樣還需要家長的陪伴,家長不只陪在孩子身邊盯著,而是參與到孩子的閱讀過程中。

比如,同看一本書,在看書的過程中,家長要與孩子進行討論、引導,把書中每個細節都需要觀察到,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也會提高閱讀能力。

第二,興趣是需要摸索和培養的。

培養興趣更是需要長時間的摸索和培養。首先摸索的是找到興趣點,書的種類有很多,需要家長和孩子一一去嘗試,找到最喜歡看的那二、三種類型的書。

找到之後就是第二步培養,也可以說是練習。父母不要認為這是在看閒書、看沒用的書,閱讀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要學到什麼,而是先要養成看書的習慣與興趣,當有了興趣之後,逐漸擴充書的種類,這時看書的效果就會慢慢展現出來。

第三,借用工具調整姿勢。

看書的時候雖然需要有一個讓自己很舒服的姿勢,但越是舒服的姿勢反而容易瞌睡,尤其是對孩子來講,正確的讀書姿勢並不一定是最舒服。

常見的問題就是,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容易低著頭,這是導致犯困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時間低著頭會造成眼部壓力,同時頸椎彎曲造成腦部供血不足,所以引起犯困。

家長可以借用閱讀書架這類工具幫助孩子克服閱讀犯困的障礙,閱讀書首先是釋放雙手,雙手不需要僵硬的拿著書,同時,可以調整書架角度,有書架的支撐還可以做筆記。有一點特別要提醒家長,看書的時候一定要動腦去思考,否則大腦停止活動同樣會造成瞌睡的情況。

看書有好處不言而喻,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看書,而父母反而會忽略親子閱讀的效果以及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所以,陪伴是最好的方法,從現在開始和孩子一起看書吧。#育兒#

今天講的是:#一看書就瞌睡怎麼辦#,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不如試試「分級閱讀法」,讓娃愛上閱讀
    除此之外,孩子還可以通過讀書不斷地進行獨立思考,從此讓大腦更加完善,以後思考的方式也會更加成熟。由上述可以見得,讓孩子讀書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提升渠道,然而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不如試試"分級閱讀法",讓娃愛上閱讀。「分級閱讀法」是什麼?
  • 孩子一看書就犯困?跟芬蘭學教育:原來孩子愛閱讀的「秘訣」在這
    孩子一看到書就犯困,主要原因在於孩子內心對書不感興趣,甚至有一種牴觸的想法。孩子對閱讀不感興趣,首先是孩子自身覺得閱讀和學習一樣,總是枯燥無味的,所以還沒開始看書就心生牴觸,自然一看書就犯困。經常閱讀的孩子往往比那些不喜歡閱讀的孩子氣質更加優雅。行為也更加得體。而這種氣質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培養出來的, 可是經過長時間的浸泡在閱讀的世界裡,不斷接受閱讀的洗禮而產生的。書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得力助手,但是面對一些一看書就犯困的孩子,父母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要想培養孩子孩子的閱讀興趣,父母們不妨學習一下芬蘭但我教育方法。
  •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現在工作生活樣樣離不開手機,即使只是下樓買瓶醬油,都要用手機付款。家長尚且如此,也難怪孩子有樣學樣,每天捧著手機玩個不停了。發現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再跟孩子聊天時,大可留意一下孩子平日裡提及什麼話題最多。比如孩子對機械、航天之類的感興趣,家長對症下藥,孩子的閱讀興致自然也不會低。也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讓孩子自己挑選愛看的書,在圖書館的氛圍裡,孩子更容易養成專注、認真的習慣。
  • 孩子看書就煩困是大腦天生不會閱讀,讓孩子進行「前閱讀」很關鍵
    但是隨後他發現還是只要一坐在書桌前面看書,就會哈欠連天,就算是朋友坐在他身邊,還是會出現睡著的情況。 我問朋友:「孩子之前是不是完全沒有接觸過閱讀?」 朋友回:「對啊,因為之前想要讓孩子多玩一段時間,所以很少給他看書。」
  • 一看書孩子就犯困?父母找對方法,讓娃擁有「閱讀腦」是關鍵
    曾經在腦科學方面有一個這樣的觀點,認為孩子對於閱讀這件事沒有興趣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在通過研究和觀察新生兒與與閱讀的關係的時候,他們發現不是每一個孩子他們生來就能夠感受到閱讀的快樂的,大多數喜歡讀書喜歡閱讀的孩子,他們都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文字「培養」,比如說讓孩子都去接受文字,或者是讓孩子對於學習文字或者是閱讀這件事情產生刺激,來慢慢的讓他們的大腦習慣閱讀的這一個行為習慣,開始擁有理解身邊事物的能力
  • 孩子看書想睡覺?父母提前規劃「前閱讀」,幫助孩子趕走瞌睡蟲
    前不久,在和同事聊天的過程中得知,她家的豆豆今年已經上二年級了,可是特別不愛看書,一看書就犯困,同事為了培養孩子的讀書、閱讀能力,給孩子買了好多繪本故事書,可惜就連裡面的精美圖案都無法吸引豆豆這顆被瞌睡蟲勾走的心,經常讀書看著看著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後面居然索性到床上看書,原因既然是方便睡覺,這可是把同事氣壞了。
  • 專注力差的孩子怎麼辦?10種不用錢的有效方法
    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羅媽媽在這裡分享10種有效的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法,而且都是不花錢的訓練方法哦,趕快來學習吧。第一種:關注羅媽媽的百家號,羅媽媽介紹了非常多的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式;比如:這裡所說的孩子感興趣的遊戲,羅媽媽推薦幾個,比如袋鼠跳,跳小河等等,對於孩子專注力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第四種:給孩子學習打籃球。打籃球裡面,有雙手同時拍球,這個對於孩子的專注力提升非常有幫助;第五種:平時要多鼓勵孩子。
  • 看書就犯困,怎麼辦
    書,讀不進去,怎麼辦?好多人是想讀書的,但苦於自己讀不進去。捧起一本書,端詳半天,也讀不上幾行字。或是,一看書就犯困,書在手上,自己睡了一覺又一覺,書比治療失眠的藥都好使。問題可能出在讀書能力上 閱讀能力的不強 導致讀書的效率不高,從而也降低了讀書的趣味,久而久之也就對讀書失去了信心。對此,我建議從能夠讀進去的書讀起,逐漸培養自己的讀書能力和讀書習慣,提升讀書的效率。
  • 一位媽媽的醒悟:嘮叨教不出真正自律的孩子,學會「閉嘴」才有效
    當然,在學習面前,這些生活上的嘮叨都不算啥了。為何中年媽媽總是愛嘮叨,「超限效應」做出了解釋都快上初中了,兒子的「學習觀」還像剛上小學一樣。慢慢地,本來好好的孩子,被家長這番自導自演弄得不知所措,總是被批評責備,自然對學習一天比一天抗拒。「沒有天生嘮叨的媽媽,只有心急不耐煩的家長!」,黃偉強老師堅定地告訴我。
  • 一年級孩子學習成績全班倒數,孩子自己覺得壓力大,家長怎麼辦?
    眼下很快又要期末考試了,父母還沒有說孩子什麼,但是孩子自己已經每天都悶悶不樂了。到今天早晨,孩子磨磨蹭蹭,直接跟爸媽說自己不想去上學了。孩子爸媽大吃一驚,好說歹說,堅持把孩子送到學校,結果孩子媽媽自己上班遲到了。孩子媽媽一邊跟大夥傾訴,一邊自我檢討。
  •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您又「嘮叨」啦
    媽媽是自己的嘮叨是全國統一的今天就和珞珞珈珈一起來看看你能讀懂媽媽嘮叨背後真實的意思嗎?當媽媽問:你怎麼又洗頭髮了?你以為:媽媽是在心疼你當媽媽說起:XX阿姨家的孩子在家裡又會照顧弟弟妹妹又會做家務你以為:媽媽只是在誇TA當媽媽問:你怎麼又換頭像了?
  • 經常看書的孩子,和不看書的孩子有哪些區別?這些小事就能看出來
    文丨橘媽經常看書的孩子,和不怎麼看書的孩子,真的能看出區別嗎?說實話,我之前很少看書,所以在生孩子之前,真沒想到,也不相信,給孩子買繪本、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已經是很多父母每天堅持的事情了。同事說:「我家寶寶第一天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問他什麼感覺,他居然覺得班裡的孩子都好幼稚,明明他和人家都一樣大。」我也有這樣的感覺,因為孩子堅持讀書的時間還不算長,而且多是以繪本為主,自主閱讀的能力也還沒有形成,但是孩子的思想比一些孩子要成熟,這一點已經體現出來了。
  • 21天讓孩子愛上閱讀,這位媽媽是怎麼做到呢?
    為什麼讓孩子培養好的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其實我們只是想給孩子未來打好基礎,許他一個有無限可能的未來……這位媽媽讓孩子愛上閱讀,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竟然不到21天,她是怎麼做到呢?沒想到原來他的孩子擁有一件早教神器——易讀寶點讀筆,並且給我分享孩子使用之後的變化。孩子在這個歲數能說故事,有條理,離不開閱讀,大量的閱讀有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學習能力也自然提升了。
  • 孩子學習效果差被說笨?學會「思維導圖」,孩子學習效率高效翻倍
    同樣是學習,有的學生效率很高,不管是課堂學習、課後作業都遊刃有餘,但是也有的孩子吸收慢效率低,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累的事,雖然表現地也積極主動,回家後就開始寫作業,預習明天的課程內容,但是成績始終不理想。那些不用花太對精力成績就可以名列前茅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對於這些「笨」學生,真的是因為不適合學習嗎?
  • 如何提高孩子英語學習效率呢
    教孩子學習英語呢,要了解事物的根本。語言的根本是實踐,如果沒有了實踐,如何去使用語言呢。在課堂上,跟著老師互動。老師去創造環境,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認知事物。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的英語學習,而是在認知的基礎上,才能溝通和交流。如果只在溝通和交流上下功夫,遇到了問題,孩子去拿什麼溝通呢。
  • 閱讀能帶給孩子的不止成績好,用這種方法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這是我孩子要的,他想看就給買了。」「你家孩子真好,知道看書學習,我家孩子就不一樣了,讓他坐那看書,連五分鐘都堅持不了。」回家的路上在等紅綠燈時聽到兩個媽媽這樣的對話,大家都會覺得有愛讀書孩子的媽媽把孩子教得很好,也和那位有不愛讀書的孩子的媽媽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愛上閱讀,畢竟閱讀的好處可不止能提高成績,然而,孩子能不能愛上閱讀,家長是起到很大作用的,閱讀的好處儘管都是獲取信息和知識,但閱讀和看手機電視不同
  • 孩子一看書就打瞌睡?多半是「前閱讀」沒培養好,現在重視還不晚
    文丨豆苗媽媽家長經常會因為孩子不喜歡看書而苦惱。因為養成閱讀的習慣,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以及未來的思考方式都會有正面影響。多閱讀,理解能力也才能更好。最近閨蜜小媛就因為孩子的閱讀的事情愁壞了。小時候讓孩子盡情玩耍,害怕給孩子太大負擔,等到一定年紀再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雖然初衷是為孩子好,但其實這樣的方法對未來孩子的閱讀能力提高不利。相信不少父母都會因為孩子不喜歡看書而頭疼。其實究其原因,是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
  • 孩子趴著看書怎麼辦?
    他平時喜歡看書,最近迷上了恐龍。今天早上我在吃早飯,發現小胖趴在客廳的地板上看書,當然是他最喜歡的恐龍書。我覺得老父親的教育責任又來了,於是我走到了他的身邊,溫和地對他說:「小胖,爸爸發現你在趴著看書哦。」請注意,這個時候的話我並沒有說「小胖,不要趴著看書!」
  • 孩子一看書就犯困?看芬蘭人怎麼教育,掌握孩子愛看書的「秘訣」
    看了一遍,明白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評論了,樓主身份應該是個學生,他說:「我一翻開書,看不了幾行字就犯困,是真的困,成績日漸下滑自己壓力也很大,想學習,但就是看不進去書,看著看著就困得不行了,爸爸媽媽看到總是埋怨我,可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懷疑我好像得了病了。」
  • 「媽媽,要刷抖音」:孩子看書就困,玩手機亢奮?家長指引很重要
    樂樂和多多是好朋友,這天媽媽們帶他們兩齣門野餐,一頓飽食過後,樂樂吵著讓問媽媽要些什麼,只見媽媽從包裡掏出了一本《神奇校車》,樂樂便津津有味的抱著它看了起來,再看一旁的多多早就拿著媽媽的手機玩起了遊戲。多多媽媽感到很驚奇,為啥同樣大的孩子,自家孩子對讀書一點興趣都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