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一看書就瞌睡怎麼辦#
我以前有這樣一個毛病,只要一看書就犯困,哪怕是流行小說,看著看著都快要睡著了。後來一問身邊的朋友,原來有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而且不僅是成年人,孩子同樣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家庭教育培訓中有位家長跟我說,他兒子小學1年級,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喜歡踢球,可是只要往書桌前一坐拿起書還沒看幾頁,腦袋就開始向下耷拉,要是不叫他一聲,準能睡著了。
像這位家長孩子的情況,在培訓中遇到很多次,都是一看書就犯困。家長和孩子也談過,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已經很努力去看了,可困意就是止不住。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Matt老師講案例
看書犯困在很多孩子身上都發生,家長問題在於還沒搞清楚孩子是什麼原因就開始嘮叨,或者使用懲罰的措施,可這些方法幾乎不會有什麼效果,而且孩子還會越管越困。
家長的想法一般是,平時玩的時候不見你困,一開始看書就要睡,是不是成心啊。家長越想越生氣、越看越火大,所以就會嘮叨、指責、埋怨。
但這種方法只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認為家長完全不信任自己,導致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差。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看犯困呢?
看書犯困主要有三個原因造成。
第一,興趣低。
孩子無論做什麼事大多都是因興趣,只要是感興趣的事,一般孩子都會全力去做。看書同樣如此,這裡指的看書不僅只是學習用的事,也包括課外書。
如果孩子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或對看書的興趣,那麼就會精神分散、注意力不集中,而產生困意。
第二,前閱讀能力弱。
前閱讀是指在幼兒時期通過各種圖片、文字、圖像等形式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也就是說前閱讀就是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可家長往往忽略親子閱讀的重要性,所以導致孩子閱讀能力弱,就算是孩子對所看的書有興趣,由於不善於閱讀同樣也會導致瞌睡的情況。
第三,錯誤看書的姿勢。
這個原因反而是家長最容易忽略或者由家長破壞的。父母總是會要求孩子看書的時候要坐姿端正,使勁板著孩子的身體,甚至用上一些「道具」,可效果並不理想,有時候還會傷到孩子。
當然躺著看書更不對,這種姿勢看書不僅容易睡著,還會影響孩子的視力,這是必須要糾正過來的。
看書犯困的原因已經找到,那就需要家長針對孩子不同的原因應對。有家長覺得像前閱讀能力是孩子小時候培養,現在孩子大了怎麼辦?興趣也是一樣,怎麼培養興趣呢?
Matt老師劃重點
家長有這樣的疑問很正常,的確,前閱讀能力是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的,現在孩子已經上學了還能培養嗎?閱讀興趣、看書姿勢具體怎麼做呢?
針對這三種原因我們一一來解決。
第一,孩子大了如何培養前閱讀能力
前閱讀能力是需要依靠家長不斷地給孩子描述書或畫片中的顏色、形狀、符號等內容來鍛鍊孩子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刺激,從而練習孩子的閱讀能力。
同樣,雖然孩子已經過了最初的鍛鍊時期,但依然可以再培養,這時同樣還需要家長的陪伴,家長不只陪在孩子身邊盯著,而是參與到孩子的閱讀過程中。
比如,同看一本書,在看書的過程中,家長要與孩子進行討論、引導,把書中每個細節都需要觀察到,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也會提高閱讀能力。
第二,興趣是需要摸索和培養的。
培養興趣更是需要長時間的摸索和培養。首先摸索的是找到興趣點,書的種類有很多,需要家長和孩子一一去嘗試,找到最喜歡看的那二、三種類型的書。
找到之後就是第二步培養,也可以說是練習。父母不要認為這是在看閒書、看沒用的書,閱讀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要學到什麼,而是先要養成看書的習慣與興趣,當有了興趣之後,逐漸擴充書的種類,這時看書的效果就會慢慢展現出來。
第三,借用工具調整姿勢。
看書的時候雖然需要有一個讓自己很舒服的姿勢,但越是舒服的姿勢反而容易瞌睡,尤其是對孩子來講,正確的讀書姿勢並不一定是最舒服。
常見的問題就是,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容易低著頭,這是導致犯困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時間低著頭會造成眼部壓力,同時頸椎彎曲造成腦部供血不足,所以引起犯困。
家長可以借用閱讀書架這類工具幫助孩子克服閱讀犯困的障礙,閱讀書首先是釋放雙手,雙手不需要僵硬的拿著書,同時,可以調整書架角度,有書架的支撐還可以做筆記。有一點特別要提醒家長,看書的時候一定要動腦去思考,否則大腦停止活動同樣會造成瞌睡的情況。
看書有好處不言而喻,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看書,而父母反而會忽略親子閱讀的效果以及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所以,陪伴是最好的方法,從現在開始和孩子一起看書吧。#育兒#
今天講的是:#一看書就瞌睡怎麼辦#,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